黃岡市先進制造業發展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

為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黃岡先進制造業發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岡市先進制造業發展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
  • 發布單位:黃岡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布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施製造強市戰略,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做大做強骨幹企業為重點,加快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技術套用,推動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建設全省區域性增長極和鄂東轉型升級示範區提供強大產業支撐。到2022年,力爭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2500億元,製造業總產值突破2200億元,新興產業占比達到15%,市區工業占比達到20%以上;製造業增加值率達到28%以上,單位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0%(比2018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40%,科技貢獻率達到60%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施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加快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醫藥化工、建築建材、機械電子品牌化、綠色化、數位化轉型,做大總量、提升質量,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加快糧食油料、休閒食品、乳品飲料、綠色茶業改造提升,力爭2022年食品飲料產值達到400億元。堅持做強棉紡、做精服裝,做大家用、醫用和產業用紡織品,做大做強非棉纖維產業鏈,力爭2022年紡織服裝產值達到300億元。重點發展現代中成藥物、保健性中藥,積極發展優勢原料藥、醫藥中間體,加快發展延伸精細化工產業鏈,力爭2022年醫藥化工產值達到400億元。支持石材、陶瓷企業清潔化改造和窯爐產業裝備化轉型,加快發展綠色鋼構、裝配式建材,著力打造“綠色智慧型家居之都”,力爭2022年建築建材(工業)產值達到500億元。引導工程機械、電工電氣、汽車零部件向高端方向升級,著力發展紡織機械、船用機械、機械手臂、醫療器械以及家用電器、廚房電器、汽車電器,全面推進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力爭2022年機械電子產值達到400億元。
(二)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以積體電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智慧型製造、生物產業為主攻方向,突破性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以5G為引領,圍繞光伏、LED、新型顯示、通信設備、信息安全等領域,重點引進和培育晶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產業鏈,力爭2022年積體電路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以電動汽車為主攻方向,加快新能源汽車整車以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生產,同步發展電動空調、電動轉向、電動制動、智慧型充電等配套產業,力爭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加快發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源、抽水蓄能以及風力裝備、光伏組件、儲能電池等裝備產業,大力發展新型電子信息材料、新型建材、化工新材料、生物技術材料、先進紡織材料,力爭2022年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200億元。以高檔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智慧型檢測裝備、智慧型物流裝備、智慧型家居、可穿戴設備裝備為重點,推進現代感測、網路傳輸、自動化、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套用,力爭2022年智慧型製造產業產值突破200億元。突破性發展疫苗、診斷試劑、基因工程藥物、抗體藥物、蛋白質藥物等生物技術藥,加快名優中成藥劑型改造和再創新、名醫名方產業化開發和優質中醫保健產品開發,力爭2022年生物產業產值突破200億元。
(三)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圍繞傳統產業改造和新興產業培育,在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醫藥化工、建築建材、機械電子和積體電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智慧型製造、生物產業等十大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以提升工業基礎能力為目標,圍繞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即“四基”),聚焦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批工業強基項目。以智慧型製造、裝備製造為重點,推動傳統產業生產換線、設備換芯、機器換人,實施一批技術改造項目。加快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開展智慧工廠/數字車間試點,著力設備賦智、企業賦值、產業賦能,實施一批智慧製造項目。圍繞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面推行綠色製造、清潔生產,實施一批綠色轉型項目。以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軍民融合為重點,加快發展工業物聯網,實施“企業上雲”行動,實施一批融合發展項目。實施重大項目推進工程,建立項目清單,實行三年滾動,每年實施重大工業項目100個、完成投資300億元。
(四)培育一批骨幹企業。採取服務創新、資源整合、政策支持、最佳化環境等措施,支持一批有規模、有市場、有潛力的重點企業,提升組織創新、品牌整合、產業帶動能力,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支持一批有關鍵技術、創新能力強的重點企業,專注核心業務,深耕細分市場,走“專精特新”(專業化、精品化、特色化、創新型)發展道路,培育一批“隱形冠軍”企業。實施骨幹企業培育工程,建立企業清單,實行三年滾動,每年選擇和支持100家重點企業做大做優做強。到2022年,力爭產值過億元企業達到700家、過10億元企業達到30家、過100億元企業達到5家,省級“隱形冠軍”企業達到50家。
三、政策措施
制定入圍標準和認定辦法,按照企業申請、縣級申報、市級建庫、分級負責的原則,建立重大項目推進目錄清單(以下簡稱目錄項目)和骨幹企業培育目錄清單(以下簡稱目錄企業),按年度實行競爭擇優、動態管理、滾動實施(市經信局負責)。目錄項目、目錄企業(特別標註除外),在享受現行招商引資、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等普惠政策基礎上,享受以下政策支持(各縣市區政府、黃岡高新區管委會、黃岡白潭湖片區籌委會負責,按分級負責原則以下各項均包含,不再分別標註)。
(一)財政金融支持政策。
市縣兩級應設立並統籌中小企業專項、技術改造專項等財政專項資金,逐年有所增加,用於兌現實施政策。市本級2020年增加至3000萬元以上。(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市縣兩級均應設立並整合大別山產業基金、縣域經濟發展基金等各類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支持目錄項目建設、目錄企業發展。鼓勵和引導各商業銀行機構提供中長期固定資產貸款,重點支持目錄項目建設。發揮政府融資擔保平台增信作用,為符合條件的目錄企業提供融資支持。(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
做大市縣兩級政府轉貸基金規模,完善政銀企聯動機制,重點為目錄企業提供轉貸服務。(責任單位:市政府國資委)
(二)技術改造支持政策(適用全部工業企業)。
在積極申報爭取上級技術改造支持基礎上,給予技術改造項目(含信息化、清潔生產改造項目)相應資金支持。對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設備購置額(含信息化改造的軟體系統)300萬元以上的,按設備購置額的10%但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給予補助。對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投產後三年內新增地方財力部分全額獎補給企業(不含政策優惠期內已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招商項目)。(責任單位:市經信局)
(三)項目用地支持政策。
鼓勵企業節約集約用地。現有企業“零增地”技改(改建、續建、擴建)項目,在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條件下,廠區範圍內容積率、廠房高度不設定上限指標限制,綠地率不設定下限指標限制,增加建築面積部分不增收市政設施配套費。“增地”技改(改建、續建、擴建)項目,達到規定投資規模、強度的,其用地享受招商引資政策。(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四)試點示範支持政策。
對被認定為省、國家級智慧型製造試點示範企業的(含數位化車間示範項目),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獲得國家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綠色供應鏈企業、綠色工廠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省、國家級“網際網路+製造業”示範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獲得省、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範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被新認定為湖北省、工信部工業品牌培育(試點)示範企業的,分別給予1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經信局)
(五)做大做強支持政策。
對首次進規企業(含全部工業企業),給予8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年入庫稅收首次突破5000萬元、1億元的,分別給予3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3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分別給予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入圍全省工業企業(或民營企業)100強、中國製造企業 (或民營企業)500強、中國企業500強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5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被認定為省、國家級“隱形冠軍”企業的,分別給予6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被認定為省級“隱形冠軍”科技小巨人和培育企業的,分別給予4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經信局)
(六)減費降成本支持政策。
支持兼併重組。對目錄企業兼併重組其它企業或其它企業兼併重組目錄企業的,因兼併重組而發生的稅收以及審計費、評估費等前期費用,按併購方對目標企業的實際現金購買價格、承擔債務金額或者目標企業淨資產作價入股金額的5%“打包”但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給予一次性補助。企業兼併重組過程中土地、房產辦理變更、過戶規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予以免除。(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
支持企業解困。建立企業應急幫扶基金,對因流動資金困難不能按期繳納水費、電費、氣費、工人工資的企業,給予3個月資金周轉幫扶,並免收資金使用費。對3個月後仍無法繳納的,取消政策享受資格,並追繳已幫扶款項。對不能按期繳納稅款和職工“五險”並符合延期繳納條件的,可依法申請緩交,經批准後延期繳納。(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人社局)
支持企業開拓市場。企業參加本級政府組織(含經同意參加上級政府組織)的參展活動,對其發生攤位費,在扣除上級補助後再給予50%但最高不超過30萬元補助。(責任單位:市經信局)
(七)軍民融合支持政策。軍工企業新上民品研發生產項目,單品年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的,按銷售收入5%但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給予一次性獎勵;對新獲得軍品科研生產資質、保密資質和獲得訂單並年銷售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民品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八)企業家培訓支持政策。
市縣兩級財政設立企業家培訓專項資金,開展企業家專項培訓。市本級每年安排100萬元。(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經信局)
四、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局(與服務企業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負責統籌協調、督辦落實等日常工作。各縣(市、區)成立相應工作機構。
(二)加強精準服務。在“雙百”項目建設、服務企業行動工作機制基礎上,探索建立向目錄企業(項目)派駐“政府事務代表”制度,負責提供涉政事項幫辦、政策落實督辦等“點對點”精準服務。可採取“一企一策”和“一事一議”,經市或縣(市、區)人民政府研究,為目錄企業(項目)提供“靶向”政策支持。
(三)完善工作制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由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建立專題會議制度,由掛點服務市(縣)領導負責,研究解決具體問題。建立督查通報制度,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方案實施進行督辦督查和定期通報,對工作推進、政策落實不力的,啟動問責程式。
本實施方案各項工作任務按照分級負責原則確定責任主體,分別由市政府相關部門、縣(市、區)政府負責落實。各項支持政策按照“誰受益、誰兌現”原則確定承擔主體,縣(市、區)部分由各縣(市、區)政府負責;市區部分按市區一體財政體制分別由市級財政、黃州區政府、黃岡高新區管委會(市區各園區)承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