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信息工程學院成立於2006年,是由原電子信息工程系和原計算機系合併組合而成,學院現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近1600人。
學院師資力量較雄厚,擁有一支高學歷、高素質、有潛力的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52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職稱14人,博士13人,在讀博士4人,其中省級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1人,省級優秀團隊1個。學院還長期聘請在相關領域的知名教授參與人才培養。目前我院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家開放實驗室基金1項,省級精品課程1門。
學院實驗條件良好,設立了專業綜合實驗中心,下轄各專業學科實驗室、有大小實驗室40餘個,固定資產達到了1700餘萬元。
並且我院在辦學過程中不斷凝聚辦學特色,確立了“主動迎接沿海輻射,服務黃山工業崛起,打造素質拓展平台,培養市場需求的套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思路,突出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組建了專業競賽團隊,每年吸收近百名成員參加省內外各種競賽並取得驕人成績。
師資力量
現有專兼任教師7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6人,講師、實驗師、工程師55人。博士3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58人。教師中有省學科帶頭人1人,省級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1人。目前是黃山學院最大的的工科院(系)。
學院領導
院長:謝國秋
黨總支書記:劉承紅
副院長:汪虹
黨總支副書記:楊和健
建設成果
信息工程學院積極開展科研、教研活動,承擔省級科研項目3項,校級教研項目19項,校級科研項目申報5項,發表論文、教材、專著共353篇(部)。其中教材、專著16部。國家級刊物論文11篇,其中國家級重點刊物論文6篇。
信息工程學院積極開展科研、教研活動,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開放實驗室基金1項,承擔省廳級科研項目7項、省級教研課題5項,套用型本科院校“十一五”國家課題“我國高校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子課題3項,發表論文、教材、專著共400餘篇(部)。其中教材、專著22部,被SCI、EI收錄論文10篇。學院擁有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
專業設定
信息工程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信息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軟體工程四個本科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是全校重點建設的四個套用性專業之一,截止到2010年6月全院在校學生超過1800人。實驗條件良好,學院設立了專業綜合實驗中心,設立了物理學實驗室、電子實驗室、電子專業基礎實驗室、電子信息技術實驗室、網路實驗室、軟體綜合實驗室和創新實驗室,有大小實驗室60餘個,承擔全校電專業和非電專業的電工與電子信息技術實驗教學任務,固定資產達到了800餘萬元。另外,學校還成立了現代教育中心,其下設的金工實訓中心和大量的計算機機房,為我院機械、電子、自動化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實訓實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辦學理念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堅持“全員育人”和“全過程育人”的理念,著力強化畢業生就業能力建設。學院積極面向就業市場加強校企合作,學院與中軟國際有限公司、東軟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蘇州富士膠片機器有限公司、蘇州和聯集團、江蘇華冠通訊有限公司、上海寶信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炫弘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長三角地區多家用人單位建設了友好合作關係,努力實現與長三角地區的無縫對接;強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意識,選派學生赴上海昌輝集團休寧黃山電器公司、深圳中顯電子黃山公司等企業開展為期四個月的畢業實習工作,與皖南黃山工具機集團、祁門閶華電子有限公司等本地企業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為祁門黃山電器等企業開展以學歷提升和補充新知識為重點的函授教學合作工作,真心實意為地方服務;學院貫徹“套用化”辦學之路,與多家知名企業合作形成“實訓+就業”的就業模式,積極搶抓服務外包發展機遇,與多家軟體企業開展“嵌入式”培訓培養服務外包人才、嵌入式系統開發,以長三角為重點積極開拓畢業生就業市場,初步形成了以蘇州為中心的長三角就業市場和以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就業市場,畢業生就業質量顯著提高。
畢業生源
該院畢業生對口就業率位居全校前列,學生質量獲招研學校歡迎,2009屆、2010屆、2011屆被錄取為碩士研究生數量分別為15人、44人和55人,就讀高校包括中國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等名校。2012屆畢業生中,儘管更多學生著眼於套用型人才培養需求,選擇通過企業實訓上崗就業,招考研究生的學生減少,錄取的35名碩士研究生也較以前有所減少,但質量在提升,多名學生考取了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985高校。我院的畢業生就業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學院連續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學校院(系)就業評估中連續三年獲得第一名。
專業介紹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套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的專門技術人才。本專業培養的學生能夠有效和系統地掌握本學科的理論基礎,比較深入地理解計算機軟硬體系統,具有一定的分析、綜合和創新能力,能夠承擔計算機軟硬體系統設計、開發和實施任務,適合於在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工程的開發設計、組織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計算機導論,高級語言程式設計、離散數學、電路與模電、數字電路、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資料庫原理、計算機網路、面向對象程式設計、彙編語言程式設計、作業系統原理、網站規劃與設計、軟體工程、微機原理、編譯原理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計算機軟硬體企業及電子、自動化等相關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從事計算機軟體的套用與開發、計算機網路及套用軟體開發及維護、計算機套用系統的設計與開發等工作。
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掌握物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實驗技能,獲得進行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心理、身體素質,能從事相近套用技術如信息、材料、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軟體等相關領域工作,也能在中等學校進行物理學教學的複合型套用性人才,以及與研究生教育等大學後教育銜接的高層次優秀人才。
光信息電子科學與技術主要課程: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學、高等數學、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模擬電路、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中學物理教材教法研究、數字電路、固體物理、微機原理及套用、單片機原理及套用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從事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套用方面的各類工作,也可從事跨學科領域的相關工作,相關企事業技術工作,還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本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套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高級語言及程式設計、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網路分析、低頻電子線路、脈衝數字電路、數位訊號處理、高頻電子線路、通信原理、電子測量、電磁場理論、信息理論與編碼、感測技術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以從事電子技術、通信、微波、天線、電視技術、儀器儀表、信息處理等各種電子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工作,也可在經濟、政府管理部門和科學研究等部門從事管理工作。
自動化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紮實、知識面廣,能用系統化觀點分析、綜合處理工程技術問題,掌握自動化領域的基本理論及技術,具有良好的科學工程素質,適應性和動手能力強,能在控制系統、電力電子、計算機套用、自動化儀表與設備等技術領域從事一線套用研究、開發設計、製造與運行調試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套用、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感測器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PLC、電機與拖動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高科技開發公司、科研院(所)、生產企業、郵電、通訊、電力、交通、金融、外貿、環保、城建等多個部門和行業工作,可以在高新科技、生產領域從事科技開發和生產管理工作,也可通過考研深造後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畢業生可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電力系統,智慧型測控系統、計算機與自動控制裝置,電子裝置的設計、運行與維護、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