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嗣永

黃嗣永

黃嗣永(황사영,1775年—1801年),朝鮮半島早期天主教徒。初名時福,字德紹,號斐園,本貫昌原,受洗後取教名亞肋叔(Alexius)。在辛酉邪獄期間試圖向北京教區主教傳送求救信(黃嗣永帛書),被發覺後遭凌遲處死

基本介紹

  • 本名:黃嗣永
  • 別名:黃時福(曾用名)、亞肋叔(教名)
  • :德紹
  • :斐園
  • 所處時代:朝鮮王朝
  • 出生日期:1775年
  • 逝世日期:1801年
  • 主要作品:黃嗣永帛書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人際關係,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黃嗣永出身兩班,黨色為南人。其家在朝鮮王朝前期為武人之家,十二世祖黃衡在平定三浦倭亂的過程中立下大功,官至工曹判書,諡號莊武。自九世祖黃致敬在朝鮮宣祖年間登科並官至全羅道觀察使後,七世祖黃㦿、高祖父黃懰、曾祖父黃晙皆文科及第,其中黃㦿官至成均館大司成,黃懰官至牧使,黃晙官至工曹判書。黃嗣永的祖父黃在正沒有功名,但父親黃錫范在1771年登文科,1775年病死於承文院副正字任上,年僅二十九歲。黃嗣永就在那年出生。
因黃嗣永生來喪父,故由母親李允惠及曾祖黃晙撫養。1790年,他參加司馬試(小科),考中進士。因其年少,與此次司馬試中合格的其他二十歲以下進士、生員4人及七十歲以上生員5人一起受到朝鮮正祖召見於奎章閣。正祖以《少年行》為題令黃嗣永等作詩,結果他的詩被正祖欽點為第一。正祖對他稱讚有加,說:“黃嗣永之文筆非但可尚,登筵進退亦頗了了,非久當決科(文科及第)矣。”左議政蔡濟恭亦附和道:“其父黃錫範文華可尚,而及第後即為身故。今嗣永成就如此,可謂奇童,能紹家風矣。”其後他入讀成均館,仍受到正祖關照,在1794年以成均館儒生身份入侍正祖時,正祖特地詢問黃嗣永的學業情況以及所讀之書,黃嗣永回答《大學》《詩經》《尚書》。
實際上,此時的黃嗣永已經秘密信仰了天主教。他的妻子就是丁若鏞異母兄丁若鉉之女丁命連,丁家很早就接觸西學,丁若鏞及其兄丁若鐘丁若銓的妹夫李承薰是朝鮮半島第一位受洗入教的天主教徒,因此丁氏三兄弟皆信奉天主教。黃嗣永在1791年從李承薰那裡得到天主教書籍,從此開始信奉天主教。因此他並未像正祖所預料的那樣參加文科(大科),及第入仕,而是與丁若鐘、洪樂敏等研究天主教教義。當年十月,隨著辛亥珍山事件的發生,天主教浮出水面,受到朝廷禁止,一批人為自保而背教,但黃嗣永仍然堅信天主教為“救世之良藥”。1794年,教會所遣的中國人神父周文謨潛入朝鮮,他在崔仁吉家受到周文謨的洗禮。此後,他一面與崔昌顯、丁若鐘、姜完淑、崔必悌等上層教徒交流,一面吸收李國升、洪榟榮、孫敬郁、諸寬得等許多人入教,還負責向教友子女教授漢字、抄寫天主教書籍,在平信徒團體明道會中積極活動。明道會是研究教義和傳教為目的的團體,黃嗣永將自己家提供為明道會下屬六會的其中一個場所,因此黃嗣永在信徒中有較高威信,被贊為“聖學高明”之人。
1800年,正祖去世,純祖即位,貞純王后垂簾聽政,在正祖去世半年後的1801年正月發動辛酉邪獄,取締天主教。二月,黃嗣永聽說了對他的通緝令,便改姓為李,穿上喪服,藏身於漢城北郊別莊,其後又與金漢彬一起逃到堤川舟論的金貴同家,因“五家作統法”的規定,被迫住在金貴同給他挖的土洞裡。三月,他派金漢彬赴漢城,探查辛酉邪獄的進展情況。四月,金漢彬回來告知他大量教友殉教以及周文謨自首的訊息。對局面感到絕望的黃嗣永決定向教廷求救,寫下了“黃嗣永帛書”。八月二十六日,他將帛書草稿交給黃沁(教名多默),讓他帶到北京,交給北京教區主教湯士選。九月二十二日,他根據黃沁傳來的新訊息補充了帛書,從而定稿,並以黃沁的名義發出,準備讓黃沁發展的的教徒玉千禧(每年在燕行使團中當馬夫,並負責為朝鮮教徒傳信)利用本年冬至使行帶去北京。然而玉千禧在當年六月跟隨謝恩使回國時被捕於義州,黃沁也在九月十五日被捕,在一番拷打後供出了黃嗣永的隱居地。九月二十九日,黃嗣永、金漢彬在堤川舟論被捕,押送漢城義禁府,帛書也被搜出。十月初九日開始受到審問,黃嗣永堅持認為他所信仰的天主教是“正道”,對國家人民有益無害,應廣泛推行。因其帛書內容被視為大逆不道,於是在十一月初五日被凌遲處死。

主要作品

黃嗣永帛書用漢文寫成,全文共13300多字。其內容四分之三是在敘述辛酉邪獄的背景、經過及主要殉教者的經歷,剩下四分之一提出相應對策,請求教廷施以援手。其對策有四:
  • 請求教廷出資捐助朝鮮教徒;
  • 請求教廷勸說清朝皇帝降旨命令朝鮮國王不得迫害天主教徒,允許信仰自由,即“挾天子以令諸侯”;
  • 請求教廷通過中國教徒來疏通曾出使朝鮮的清朝官員英和等人,說服清朝皇帝將朝鮮內屬於寧古塔,派親王監國,下嫁公主;
  • 請求教廷說服西方強國出動大船數百艘、精兵五六萬來恐嚇朝鮮,迫使朝鮮接受天主教。
該帛書原件一直被義禁府保管,甲午更張後撤銷義禁府,朝鮮教區主教法國人閔德孝趁機找到了帛書原件,並於1925年上繳梵蒂岡教廷,保管於梵蒂岡民俗博物館。2001年辛酉邪獄200周年時首次被梵蒂岡送到韓國展出,此後又多次在韓國展出。

人際關係

黃嗣永與丁命連生有一子黃景憲。黃嗣永被處死後,他叔黃錫弼被發配鹹鏡道慶興,母親李允惠發往巨濟島為婢,妻子丁命連發往濟州島為婢,兩歲的兒子黃景憲發往全羅道靈岩郡楸子島為奴。至今楸子島仍有其後裔。

歷史評價

辛酉邪獄在當代韓國已經被翻案並稱之為“辛酉迫害”,大部分殉教者均被教廷宣福(追認為真福)。唯獨黃嗣永因其帛書中主張將朝鮮併入中國以及呼籲西方對朝鮮實施炮艦外交,不僅被朝鮮王朝斥為大逆不道,亦難以被接受民族主義洗禮的後世朝鮮半島認同,黃嗣永此舉被朝鮮半島普遍視為反民族行為。因此朝鮮王朝、日本殖民者、新教信徒、民族主義史學家、唯物主義史學家都對黃嗣永口誅筆伐。連天主教會都遲遲不給他宣福,直到2013年才給了他一個“天主之仆(神仆)”(低於可敬者和真福)的頭銜。2014年,教廷在為辛酉邪獄殉教者宣福的同時,黃嗣永被排除在宣福名單之外,理由就是害怕刺激韓國社會的民族感情,從而導致天主教在韓國的形象受損。
韓國為黃嗣永辯護者則認為,在評價黃嗣永時有必要考慮黃嗣永當時的絕望處境,以及他所提出的構想無法實現、他後來接受審訊中承認招引外勢是錯誤的以及主觀意圖是為了百姓和國家的善意等。他們認為黃嗣永帛書是“堅持以真理為主的路線,為了拯救同胞,逆流而上告發國家,是對王道體制的挑戰,而非背叛民族……黃嗣永帛書為了將陷入不正當殺戮和困境的民族從迫害引發的大屠殺的悲劇中拯救出來而尋求國際援助,是擁護尊重人權的文獻。同時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試圖分離王室和國家的文獻,成為我國近代政治思想的分歧點”,其論點在於強調“人權”高於“主權”。2021年3月,韓國天主教會向教廷提交的申請宣福者132人名單中包含了黃嗣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