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兔尾鼠

黃兔尾鼠

黃兔尾鼠(學名:Eolagurus luteus),是倉鼠科、兔尾鼠屬的動物。黃兔尾鼠外形粗碩,個體大,尾較短,耳小,四肢短,爪粗,但不長,背毛夏皮沙灰色,冬皮沙黃,腹毛淡黃。

黃兔尾鼠晝間活動,群居,不冬眠,以植物為食,一年產仔3-4窩,每窩產仔平均7隻,主要棲息在丘陵及荒漠草原,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聯邦。

黃兔尾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為害特點,治理策略,

形態特徵

黃兔尾鼠外形粗碩,外貌似旅鼠。個體大,體長128(100-145)mm,比其他兩種兔尾鼠大。尾較短,尾長短於後足長,占後足的89%,占體長的12%。耳小,耳長僅4mm。外耳殼發育正常,但隱藏在毛被中。四肢短。前腳掌及疏部有濃密的毛。爪粗,並不長。前腳爪短,短於腳趾長。拇指短小,足掌寬大。後足長為18(17-21)mm,後足有蹠墊5個。乳頭8個。
黃兔尾鼠背毛夏皮沙灰色,冬皮沙黃。脊背中央沒有黑色條紋。體側及兩頰色淺,為鮮艷的黃色。腹毛淡黃。腳背面與底面均為黃色。
黃兔尾鼠頭骨較粗碩,稜角鮮明。眶後部鱗突如頂子狀。顱全長31.6(29.2-33.2)mm,但寬卻達20(18.6-21.0)mm,後頭寬為18.2(16.8-19.4)mm,整個頭骨的輪廓短而寬。鼻骨短。額部和頂部略隆起。眶上嵴明顯,左右兩側的眶上嵴平行,眶間縱溝較深。顳嵴明顯,向後經頂間骨側緣與人字嵴聯接。頂間骨左右橫寬僅稍大於其前後縱長,整個頂間骨輪廓近似方形或梯形,其上緣中央有個小尖突。頂間骨出現個體變異是由於頂間骨是由幾塊骨塊癒合而成,隨年齡增長逐漸癒合,但這個癒合過程較長,於是出現年齡個體變異,最後逐漸癒合成一個整體。門齒孔窄而細長。齶骨表面具兩條縱溝,齶骨後緣有典型似田鼠屬的骨橋。聽泡雖大,但其下緣僅達枕踝,卻未超出枕踝,乳突向外達側枕骨的邊緣,卻未突出側枕骨的外緣。
黃兔尾鼠臼齒沒有齒根,終生生長。第1上臼齒的頂端有一個菱形的橫齒環,下面有4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內側兩個,外側兩個。此臼齒內側形成3個突角,外側形成3個突角。第2上臼齒的頂端有一個倒置三角形的齒環,下面有3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內側有一個,外側有兩個。此臼齒內側形成2個突角,外側形成3個突角。第3上臼齒的頂端也有一個倒置的三角形齒環,下面有兩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內側有一個,外側有一個。最下端有一個長的墜形齒環,其外側上部有一個小突角。此臼齒內側形成2個突角,外側形成3個突角。第1下臼齒的後端有一個左右橫寬,前後縱短,橫置的三角形齒環,上面有5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內側有三個,外側有兩個。頂端有一個斜置矩形的前葉齒環。此臼齒外側有4個突角,內側有5個突角。兩個突角間的凹角既寬又深,凹角口敞開,折皺裡面沒有白堊質填充。第2下臼齒的後端也有一個左右橫寬,前後縱短的橫位三角形,上面有4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內側兩個,外側兩個。此臼齒內側形成3個突角,外側形成3個突角。兩個突角間的凹角既寬又深,凹角的口敞開,折皺裡面沒有白堊質填充。第3下臼齒的後端有一個斜置的矩形齒葉,上面有4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內側兩個,外側兩個。此臼齒外側形成3個突角,內側形成3個突角。兩個突角間的凹角既寬又深,凹角口敞開,折皺裡面沒有白堊質填充。

棲息環境

黃兔尾鼠與草原兔尾鼠不同,它更適應在乾旱生境中生存,主要棲息在丘陵荒漠草原草甸草原不多見。農墾後聚集在農田及水渠附近。

生活習性

黃兔尾鼠為晝間活動鼠類。溫暖季節的出洞活動時間大體與當地日出與日落時間相符合,但在陰雨颳風等氣溫較低天氣條件下,活動性明顯降低。地面活動主要是覓食。取食範圍不大,多在距洞口1-5米左右,很少到10米以外取食。行動迅速,每次採食時間僅10-20秒,將植物桿莖咬斷,很快拖回洞內,或置於洞口附近,然後立即再次採食。連續採食10-20次後,才在洞內停留一個時間。冬季不冬眠,棲息地覆雪後,則在雪被之下鑿掘縱橫交錯的“雪道",並在其間活動,一般不到雪面上來。
黃兔尾鼠群居。每一個洞群約占地10-100m2面積。數量高的年裡,洞群聯成片,分不出彼此的界限。一般有20-30個洞口,最多可達50-100個洞口。洞口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4-6cm。凡有黃兔尾鼠居住的洞群,洞口外可見到其糞便。洞口呈30-40的角度傾斜向地下,洞道距地面約27-40cm。洞道交錯,每個洞群洞道總長約20-50m,約有洞口5-8個。有1-3個窩,窩內墊乾草,供產仔用。還挖些臨時淺洞,臨時藏身,以避天敵。
黃兔尾鼠夏季以植物的綠色部分為食,對棲息地內各種牧草均不避忌,甚至撩荒地中的豬毛菜駱駝蓬等亦不拒食。秋季亦取食種籽。未見黃兔尾鼠有冬藏習性,冬季在雪下覓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聯邦。
在中國分布於新疆、甘肅、青海和內蒙古。
黃兔尾鼠

繁殖方式

黃兔尾鼠每年4月中旬開始繁殖,9月中旬繁殖結束,一年產仔3-4窩,妊娠期約20天。每窩產仔平均7(3-12)只。當年產的第1窩幼鼠秋季性成熟,可參加繁殖。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該種在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比較罕見,種群數量每年都會發生波動,發展趨勢未知。
在中國,黃兔尾鼠數量年際變動同樣較為劇烈。往往中低密度水平連續維持若干年之後,種群數量突然升高,分布範圍迅速擴大,爾後種群數量又處於低潮期。低潮之後,在自然條件適宜的年份又大量繁殖,數量又開始增大。黃兔尾鼠數量的年際變動的節奏性及其原因尚不清楚。個別年度山前地帶出現的夏季暴雨和洪水淹沒棲息地,以及某些動物病廣泛流行所引起的黃兔尾鼠大批死亡,可能是導致下一年度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的原因之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為害特點

黃兔尾鼠的數量變動劇烈。大發生時,對草場植被破壞嚴重,可使牧場產草量降低30%-40%。其挖掘的洞系遍布草場,並將下層生土堆積地表,覆蓋了原有植被,造成地表裸露。黃兔尾鼠不僅將洞口周圍的可食植物啃光,而且還遷移到它處覓食。因而常給牧場帶來災害性損失。在農牧交界的地方,它們還會集群盜食苜蓿禾苗瓜秧。兔尾鼠也是紅斑丹毒、土拉倫病、鼠疫的傳播媒介。

治理策略

1.捕捉。人工捕捉或放養蛇、貓等動物。
2.藥物誘殺。在老鼠出沒的洞口行道投放毒餌誘殺。①敵鼠鈉鹽0.05%餌料。②殺鼠迷0.04%餌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