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黃兔尾鼠

蒙古黃兔尾鼠

蒙古黃兔尾鼠(學名:Eolagurus przewalskii),是倉鼠科、黃兔尾鼠屬的動物。蒙古黃兔尾鼠個體大小與黃兔尾鼠接近,耳朵短,尾也短,尾長短於後足長,腳掌有濃密的毛,爪粗大,背毛淺沙黃色,胸部的毛基部有灰藍色的色澤。

蒙古黃兔尾鼠群居性,白天活動,以草木植物綠色部分為食,附近植物被吃光後,再遷往植物豐盛處另營洞群,每年繁殖3窩,每窩平均產仔6隻,棲息于山前或低山蒿屬一禾本雜草草原和多種半灌木荒漠平原,分布於中國、蒙古。

蒙古黃兔尾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蒙古黃兔尾鼠
  • 拉丁學名:Eolagurus przewalskii
  • 別稱:蒙古草原旅鼠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齧齒目
  • 倉鼠科
  • 亞科田鼠亞科
  • :黃兔尾鼠屬
  • :蒙古黃兔尾鼠
  • 分布區域:中國、蒙古
  • 命名人及年代:Büchner,1889
  • 英文名:Przewalski's Steppe Lemming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為害特點,治理策略,

形態特徵

蒙古黃兔尾鼠個體大小與黃兔尾鼠接近,體長為116(100-140)mm,尾短,尾長短於後足長,尾長占後足長的74%,占體長的12%。耳朵短,耳長6(4-7)mm,但若和其它兩種兔尾鼠相比,卻稍長。腳掌有濃密的毛,爪粗大。
蒙古黃兔尾鼠背毛淺沙黃色,有稀疏散在的黑毛,但脊背中央沒有黑色條紋。體側無黑毛,毛色為淺黃色。腹部、四肢內側,前後腳掌的厚毛均為純白色。全身毛基部青灰色。但胸部的毛基部有灰藍色的色澤。尾明顯二色,尾上面淺黃,底面白色。腳背面白色,但中央有一層淡黃色澤。
蒙古黃兔尾鼠頭骨粗大而稜角鮮明。顱全長30(24.6-34)mm,顴寬18(15.8-19.9)mm,均比黃兔尾鼠稍小,但聽泡卻明顯較大,聽泡長為11(10.0-12.5)mm,向下延伸超過枕髁,兩側乳突向外突伸超過側枕骨外側。後頭寬稍小於顴寬,其寬為17(15-12.9)mm,平均值僅比顴寬小1mm,整個頭骨的輪廓顯得短而寬。眶上嵴不發達,眶間縱溝淺。眶後部的鱗突似釘子狀。顳嵴明顯,左右顳嵴向後與頂間骨匯合。門齒孔似裂縫。齶骨後緣有一個似田鼠屬的典型骨橋。頂間骨的形態個體變異大。
蒙古黃兔尾鼠頰齒沒有齒根,終生不斷地生長。折皺(即凹角)口敞得寬,折皺裡面沒有白堊質。第1上臼齒頂端有一個倒置的三角形齒環,下面有4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內側有兩個,外側有兩個。此臼齒外側形成3個突角,內側形成3個突角。第2上臼齒頂端也有一個倒置的三角形齒環,下面有3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外側有兩個,內側有一個。此臼齒外側有3個突角,內側有2個突角。第3上臼齒頂端有一個倒置的三角形齒環,下面有兩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內、外側各一個。內側的三角形個體變異大,有的封閉,有的不封閉,與最下端長的墜狀後齒環匯通。此臼齒外側有3個淺折皺,但由於後墜齒環垂直,僅形成3個突角。內側只有兩個既又寬的凹角,而也由於後墜狀齒環垂直,僅形成2個突角。第1下臼齒後端有一個橫齒環,上面有5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外側3個,內側2個。最上端是一個近似橢圓形,近乎直立的簡單的齒環。此顆臼齒內側形成4個或5個突角,外側有4個突角。個體變異大,有的近似橢圓形的齒環直立,其外側沒有突角,於是其外側僅有4個突角;如果頂端橢圓形的齒環傾斜,則外側有5個突角。第2下臼齒和第3下臼齒的齒型相似,每顆牙齒的後端均有一個橫的菱形齒環,上面有4個交錯排列的三角形,但個體變異很大,有的個體4個三角形是封閉的;有的個體第1與第2三角形,以及第3與第4三角形彼此匯通。然而,無論個體如何變異,此兩臼齒內、外側均各有3個突角。

棲息環境

蒙古黃兔尾鼠棲息于山前或低山蒿屬一禾本雜草草原和多種半灌木荒漠平原,荒漠開墾後常大量集中在農田周圍或灌渠岸邊,避開較為濕潤的山地草甸草原。

生活習性

蒙古黃兔尾鼠群居,白天活動,喜歡在河岸、乾河床、風沙成丘等生境挖洞棲居,鼠洞呈集群分布,洞群占地面積最小約2-4㎡,最大約20㎡,高密度區洞群相互融合,連成一片。洞口扁圓形,直徑5-7cm。洞道淺,全長約10-20m,距地面20-30cm,但蜿蜒曲折。有1-3個窩,位於洞道最深處。窩內墊有狗尾草等植物。洞群內有幾個比窩大的儲食倉庫,食物在庫內填滿。
蒙古黃兔尾鼠以草木植物綠色部分為食,取食範圍小,僅在洞口附近數米內,咬斷植物,迅速拖回洞口或洞內洞口。附近植物被吃光後,再遷往植物豐盛處另營洞群。深秋吃種子,9月以後,儲藏食物越冬。冬季吃儲糧,很少出洞。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甘肅、內蒙古、青海、新疆)、蒙古。
蒙古黃兔尾鼠

繁殖方式

蒙古黃兔尾鼠每年從3月中旬開始繁殖,直至9月下旬。每年繁殖3窩,每窩產仔6(3-11)只。妊娠期20天左右。當年出生的第一窩幼鼠,參加繁殖。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該種種群數量有波動,暫無具體數據,發展趨勢也未知。
在中國,蒙古黃兔尾鼠數量較多,數量年度變化大。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為害特點

蒙古黃兔尾鼠啃食牧草,挖掘洞穴,且常吃空一區域後轉移到另一區域,對草場破壞嚴重,並危害小麥等旱作物。數量高的年份,危害更嚴重。它是鼠疫的宿主動物,與鼠疫、土拉倫菌病、類丹毒李斯特菌病流行有關。中國內蒙古從該種體內分離出鼠疫菌,為世界首次發現。黃兔尾鼠種群中有相當多的個體對鼠疫具有抗性,這一現象值得研究。

治理策略

應監測蒙古黃兔尾鼠數量,壓低其數量。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保護其天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