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草原兔尾鼠個體小於其他兩種兔尾鼠,體長92(84-100)mm;尾短,尾長占體長11%,占後足長的77%,明顯尾長短於後足長;耳朵短,耳長4(3-6)mm,隱於毛被之下;四肢短,後足長13(11-15)mm。
草原兔尾鼠與其餘兩種兔尾鼠毛色明顯不同,背毛淺灰棕色,脊背中央有一條細而明顯的黑色條紋。體側色淺,為淺棕色;腹毛淺灰黃色。尾二色,尾背淺黃,底面白色。前、後腳的背面淺黃,前腳掌無毛,後足長毛白色。
草原兔尾鼠頭骨較扁平。鼻骨短而寬。眶上嵴不發達,眶間縱溝淺,不甚明顯。額部平。眶後部鱗突明顯,似釘子狀。頂間骨長方形,左右橫徑大於前後縱徑約兩倍。顱全長僅23.3(21.5-24.6)mm,但顴寬卻達14.2(12.7-15.1)mm,後頭寬12.6(11.6~13.5)mm,整個頭骨的輪廓短而寬。齶骨後緣有骨橋。聽泡雖大,但向下不超過枕踝,向兩側乳突沒隆出於側枕骨。門齒孔細而長,其下緣已接近上頰齒列前緣的水平線。齶骨面上有兩條明顯的縱溝。
草原兔尾鼠臼齒沒有齒根,終生不斷生長。臼齒的齒冠高,凹角既深又寬。第1上臼齒頂部有一個倒置三角形的齒環,下面有4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外側兩個,內側兩個。此臼齒外側形成3個突角,內側形成三個突角。第2上臼齒頂部有一個倒置的三角形齒環,下面有3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外側有兩個,內側有一個。此臼齒外側形成3個突角,內側形成2個突角。第3上臼齒頂部有一個倒置的三角形齒環,下面有3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外側有兩個,內側有一個。最後端有一個上面為三葉狀,下面為細長的墜狀物的後齒環。此臼齒外側形成4個突角,內側形成3個突角。第1下臼齒最後端的橫齒環前面有5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外側有兩個,內側有三個。頂部的齒環為三葉狀。此臼齒外側有4個突角,內側有5個突角。第2下臼齒最後橫菱形齒環上面有4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外側有兩個,內側有兩個。此臼齒內側有3個突角,外側有3個突角。第3下臼齒最後端有一個斜置的矩形齒環,上面有4個交錯排列的封閉三角形,外側有兩個,內側有兩個。此臼齒外側有3個突角,內側有3個突角。
棲息環境
草原兔尾鼠主要棲息在高寒草原、山地草原、草甸和荒漠中局部牧草生長的地區。棲息地分布可以由海拔700m的山前平原和丘陵的草場,一直分布到2800m的亞高山草甸及森林草原。極乾旱的戈壁和荒漠,則無草原兔尾鼠棲息。
生活習性
草原兔尾鼠不冬眠。降雪後,在雪被下挖雪道。由於雪隨下隨凍。不斷地下雪,不斷反覆凍結,雪道重疊交織,分支較多。在雪面上有少數洞口。晝夜活動;但氣候不佳時,則棲息洞道內,可幾日不出。
草原兔尾鼠群居。地下洞道總長可達13-20m。洞道直徑約3-4cm,洞口向下傾斜,但洞道距地面僅10-20cm,大致與地面平行。每個洞系有1-2個窩。窩球形,窩的大小約32cmx27cm×23cm。近窩處地道向下傾斜,窩距地面約24-47cm,窩有兩個直通地面的洞口。窩內墊碎草,保暖,供產仔用。洞道迂迴曲折,與地面跑道相連線。
草原兔尾鼠主要食物有苜蓿、羊狐茅、矮火絨草、黃芪、麻花頭、芨芨草和馬蓮根等。夏秋季,草原兔尾鼠咬斷作物,拖至洞口外,曬乾,堆集成堆,為越冬期間食用。每堆草重230(61-547)g。植物的種類為禾本科、豆科及菊科的種類。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俄羅斯、烏克蘭。
中國僅分布在新疆。
繁殖方式
草原兔尾鼠繁殖力強,出生後45天左右,體長達76mm,體重達18g時即達性成熟,開始繁殖。一年繁殖4-5窩,每窩產仔4-8隻,平均6.2隻。性成熟雌體最早產仔的日齡是53天,除去孕期23天左右,故最早性成熟期是30日齡左右,而大部分鼠要在45日齡以上才逐漸參加繁殖。雄體最早交配日齡為48日齡,多數雄鼠要在60日齡後附睪中才會有活動的精子。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
1 | 草原兔尾鼠西伯利亞亞種 | Lagurus lagurus abacanicus | Serebrennikov,1929 |
2 | 草原兔尾鼠哈薩克斯坦亞種 | Lagurus lagurus agressus | Serebrennikov,1929 |
3 | Lagurus lagurus altorum | Thomas,1912 | |
4 | 草原兔尾鼠指名亞種 | Lagurus lagurus lagurus | Pallas,1773 |
5 | 草原兔尾鼠烏克蘭亞種 | Lagurus lagurus occidentalis | Migulin,1938 |
(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該種種群20世紀初在烏克蘭極其豐富,但是目前僅限制在極東的地區。草原兔尾鼠在俄羅斯分布有些分散。其總體數量趨於穩定。
草原兔尾鼠在中國屬於種群數量極不穩定的種類,年際數量變化大,在新疆可見到秋季數量很高,波及面積大,第2年春季原來高密度的地方數量顯著下降,有的甚至不見活動的蹤跡。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