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伯思《東觀餘論》》是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彥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伯思東觀餘論 徐利明、趙彥國;趙彥
- 作者:趙彥國
- 出版社:江蘇美術出版社
- 定價:27.9 元
- ISBN:9787534424809
《黃伯思《東觀餘論》》是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彥國
《黃伯思·東觀餘論》是2009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黃伯思《東觀餘論》是北宋時期一部著名的書學著作,此書乃黃氏卒後,其子在原《法帖刊誤》一書的基礎上,廣錄黃伯思生前審證金石、考核藝文之作二百餘篇而成。內容介紹 《東觀餘論》全書總分兩卷,上卷《法帖刊誤》為其獨立成書的著作,按淳化閣帖十卷...
《中國美術論著叢刊:東觀餘論》是2010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伯思。內容簡介 《中國美術論著叢刊:東觀餘論(繁體豎排版)》由北宋著名學者黃伯思撰。黃伯思(一○七九-一一一八),字長睿,別字霄賓,自號雲林子,福建邵武人,北宋傑出學者。元符三年(一一○○)進士及第。徽宗政和中官至秘書郎。黃伯...
黃伯思《東觀餘論》《黃伯思《東觀餘論》》是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彥國
宋本東觀餘論 《宋本東觀餘論》是1988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伯思。內容介紹 本書據古逸叢書三編影印 本書除收有黃氏所撰《法帖刊誤》外、又收入審正金石、考核藝文之作200餘篇。作者介紹 黃伯思(1079-1118),宋學者,字長睿,自號雲林子
《宋刻本東觀餘論》,是2022年5月由書法出版社出版的“書法家文化修養系列叢書”之一。內容簡介 本書系《書法家文化修養系列叢書》之- -。《東觀餘論》 是北宋時期-部著名的書學著作,此書乃黃氏卒後,其子在原《法帖刊誤》一書的基礎上,廣錄黃伯思生前審證金石、考核藝文之作二二百餘篇而成。全書以影印...
隸、正、行、章、草、飛白,皆精妙,亦能詩畫。曾初,淳化中博求古法書,命待詔王著續正法帖,伯思病其乖偽龐雜,考引載籍,鹹有依據。著有《法帖刊誤》2卷,此書糾正了《淳化閣帖》不少錯誤。又著有《東觀餘論》,另有《博古圖說》11卷及《文集》50卷,已佚。 組合家具圖冊《燕几圖》也是黃伯思所著。
艱深晦澀,漢語成語,拼音是jiān shēn huì sè,意思是寓意難以理解的文章。出自宋·黃伯思《東觀餘論·校定楚辭序》。成語出處 宋·黃伯思《東觀餘論·校定楚辭序》:“故分章辦事,以其所對,別附於問,庶幾覽者瑩然,知子厚之文不苟為艱深也。”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別集上》:“為文而晦澀若...
北宋黃伯思《東觀餘論》日:“從申書雖學右軍,其源出於大令,筆意與李北海同科,故名重一時,宣不虛得。但所短者,抑揚低昂太過,又真不及行耳。然唐人有晉韻,殊可嘉尚。”南宋陳思《書小史》謂:“其兄從斯、從義、從約,灼然有才,並工書,皆得右軍風規,時人謂之張氏四龍。”執筆方法特別,清代...
清沈德潛稱其“情辭宛轉,淺語俱深”(《古詩源》)。何遜尚有少量辭賦和駢文傳世。其《窮烏賦》似為殘存片段,並非全文。辭藻較好者是《為衡山侯與婦書》,但並無顯著特色,成就遠不如詩。何遜身後由同時人王僧孺編定集八卷,《隋書·經籍志》著錄為七卷。此書最晚至五代時已殘缺。宋代黃伯思《東觀餘論》...
凝式書天真爛熳,縱逸類顏魯公爭座位帖。(《書史》)邵伯溫:凝式自顏柳入二王之妙,楷法精絕。(《邵氏聞見錄》)黃伯思:洛人好楊少師書,信可傅寶,但自唐中世來,漢晉書法不傳。如凝式輩所祖述者不遠,會稽父子筆法,似不如是,洛人得楊真跡,誇詡以希世珍,所謂子誠齊人耳。(《東觀餘論》)...
明汪珂玉《珊瑚網書跋》、郁逢慶《郁氏讀書畫題跋記》、吳其貞《吳氏書畫記》,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顧復《平生壯觀》等書著錄。著作 著有文集三十卷行世。評價 北宋黃伯思《東觀餘論》稱:“西台本學王大令(獻之)書,而拘攣若此,猶韓非之學黃老,李斯之師荀卿也。然觀筆勢尚有先賢風氣,固自佳。
北宋黃伯思在《東觀餘論論臨毫一法》提到:“‘臨’,謂以紙在古帖旁觀其形勢而學之,若臨淵之臨,故謂之臨。‘摹’,謂以薄紙覆古帖上,隨其細大而拓之,若摹畫之摹,故謂之摹。”中國古代繪畫的學習和流傳,主要是靠臨摹。許多珍貴書畫出現了臨摹本,例如“流傳至今的顧愷之《洛神賦圖》、梁元帝《...
《劉寬碑》東漢中平二年建立於洛陽,屬於漢隸碑刻。《劉寬碑》。碑石有:一為故吏李謙所立,一為門人商苞所立。兩碑字型相同,或為蔡邕書。宋黃伯思《東觀餘論》稱:“予官洛五年,每過上東(古地名)必徘徊碑下。想文饒(劉寬,字文饒)之高風,玩中郎(蔡邕)之妙楷,與歐陽信本之觀索靖書碑、坐臥不...
貫休:①龔遂劉寬同煦嫗,張飛關羽太驅馳。(《賀鄭使君》)②庾亮風流澹,劉寬政事超。(《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黃伯思:想文饒(劉寬)之高風,玩中郎(蔡邕)之妙楷。(《東觀餘論》)李慈銘:按《靈帝本紀》,光和元年初開西邸責官,私令左右賣公卿,公千萬,卿五百萬。至中平六年靈帝崩,其間十二年...
黃伯思《東觀餘論》謂‘是書雖非向筆,而事詳語約,詞旨明潤,疑東京人作’。今考是書,《隋志》著,則出於梁前。又葛洪《神仙傳》序亦稱此書為向作,則晉時已有其本。然《漢志》列劉向所序六十七篇,但有《新序》、《說苑》、《世說》,《列女傳圖頌》,無《列仙傳》之名。又《漢志》所錄,皆因《...
懷仁,唐朝僧人,生卒不詳,在太宗時居長安弘福寺,集王羲之書作《聖教序》,為後世所稱道。《懷仁集王書聖教序》是唐人敬重王羲之書法的體現,也是眾多集王羲之書法碑刻中最成功,最有影響的一通。王羲之的書跡,賴此以傳,後世爭相學習。評價 宋黃伯思《東觀餘論》云:“今觀碑中字,與右軍遺帖所有者縣微克肖...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四曰:“王維作畫《雪中芭蕉》,法眼觀之,知其神情寄寓於物,俗論則譏以為不知寒暑。”宋黃伯思(《東觀餘論》卷下)、宋陳善(《捫虱新話》下集卷四)、宋樓鑰(《攻愧集》卷二)、明沈周(《石田詩選》卷九)、明王驥德(《曲律》卷三)、清毛先舒(《詩辯坻》卷三)、清王...
就米芾之失鑒,大觀初黃伯思《東觀餘論·法帖刊誤》指謬曰:有誤著其主名者,若以晉人章草諸葛亮傳中語,遂以為亮書之類是也。“孤不度德量力”與“亮白董卓已來”二帖,皆諸葛傳中與昭烈問答語。此文出亮言,亦史家潤色之。又中雲亮曰,亦史家所記,米遂謂亮書,差千里矣。近代張伯英《法帖辨偽》亦謂...
正如宋黃伯思在《東觀餘論》中所詮釋的,「取其若絲髮處謂之白,其勢飛舉謂之飛。」它不同於枯筆,枯筆是偶爾露白,或時黑時白,而「飛白」則是絲絲夾白。至於「飛白」的用筆,宋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說:「古人以散筆作隸書,謂之散隸,近歲蔡君謨(即蔡襄)又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
如宋黃伯思《東觀餘論》記載:"取其若絲髮處謂之白,其勢飛舉為之飛。"在書寫中產生力度,使枯筆產生"飛白",與濃墨、漲墨產生對比,以加強作品的韻律感和節奏感。同時可利用"飛白"使書寫顯現蒼勁渾樸的藝術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豐富畫面的視覺效果。當然書法的功力在"飛白"中也能充分體現出來。中國畫 其中的...
清•劉熙載《藝概•書概》/44 褚遂良/45 唐•張懷瓘《書斷》/45 唐•李嗣真《書後品》/47 宋•蘇軾《題唐六家書後》/48 清•劉熙載《藝概•書概》/49 張旭/50 唐•李頎《贈張旭》/50 宋•蔡襄《論書》/51 宋•蘇軾《東坡題跋》/52 宋•黃伯思《東觀餘論》/54 宋•佚名《宣和書譜...
(《廣川書跋》)北宋黃伯思:觀張旭所書《千文》,雄隱軒舉,槎枿絲縷,千狀萬變,雖左馳右騖,而不離繩矩之內。猶縱風鳶者,翔戾於空,隨風上下,而綸常在手;擊劍者交光飛刃,欻忽若神,而器不離身。駐目視之,若龍驚飛騰。然後知其真長史書,而不虛得名矣。世人觀之者,不知其所以好者在此。但視...
何遜身後由同時人王僧孺編定集八卷,《隋書·經籍志》著錄為七卷。此書最晚至五代時已殘缺。宋代黃伯思《東觀餘論》載《何遜集》有後晉天福本二卷,有詩無文。今所見刻本以明正德間刊本為早,繼有薛應旗刊本、張燮刊本和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其中賦1篇,箋、書11篇。樂府4首,詩97首,聯句...
“兩種傳世唐人抄本《刊謬補缺切韻》真偽考——兼論真本的書法藝術特點”發表於《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5年4期 “章草名實考略”發表於《藝術百家》2007年第8期 “卓秉恬事略及其書法藝術 ”發表於《榮寶齋》2008年第2期 “黃伯思《東觀餘論》成書及版本考”發表於《藝術百家》2008年第2期 ...
①中表:清梁章鉅《稱謂錄·母之兄弟之子》:“中表猶言內外也。姑之子為外兄弟,舅之子為內兄弟,故有中表之稱。”檀奴:潘安,小字檀郎、檀奴。後之女子用以稱呼情郎。②流黃:黃娟。《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九·相逢行》:“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③飛白:書法中特有筆法。北宋黃伯思《東觀餘論》:“...
北宋黃伯思以為“不類向文,恐非其筆……疑東京文也”。(《東觀餘論》卷下《跋劉向列仙傳後》)從而首先開始懷疑劉向對《列仙傳》的著作權。南宋陳振孫也從文風上判定“似非向本書,西漢人文章不爾也”,但他並沒有指出為何人所撰。楊守敬《日本訪書志》提出兩個疑點:一是《世說新語文學》注引《列仙傳...
東觀餘論二卷 附錄一卷 宋 黃伯思 撰 廣川書跋十卷 宋 董〓(you) 撰 宣和書譜二十卷 宋 闕名 撰 第七集 圖畫見聞志六卷 宋 郭若虛 撰 歷代名畫記十卷 唐 張彥遠 撰 古畫品錄一卷 南齊 謝赫 撰 續畫品錄一卷 唐 李嗣真 撰 宣和畫譜二十卷 宋 闕名 撰 圖繪寶鑑六卷 補遺一卷 元 夏文彥 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