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體長為第二背鰭起點至臀鰭起點間距離的2.4~2.9倍。尾柄短而側扁,尾柄長為尾柄高1.2~1.7倍。頭較長大,背緣稍隆起和斜直,腹緣稍隆起,側視近三角形。吻長大,尖突。眼中大,上側位,眼間隔圓突,稍大於眼徑鼻孔小,每側2個,位於眼前方附近。口小,前位。上下頜齒楔狀,上頜齒2行,外行每側3枚,內行每側2枚;下頜齒單行,每側3枚。唇較厚。鰓孔較大,中側位,斜裂,位於眼後半部下方,下端與眼中央相對,上端與眼後緣相對;鰓孔長等於或稍大於眼徑,鰓孔至少有1/2以上在口裂水平線之上。
鱗細小,每一鱗的基板上有約十餘枚細長鱗棘,排列成2行以上。
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2鰭棘,第一鰭棘較長大,位於眼後半部上方,前緣具2行 倒棘,後側緣各具1行倒棘,棘尖向下或向外,第一鰭棘長為眼徑2.3~2.5倍;第二鰭棘短小,緊貼在第一鰭棘後側,常隱於皮膜下。第二背鰭延長,起點在肛門上方,前部鰭條高起,以第九至第十一鰭條最長,頭長為最長鰭條1.7~1.9倍。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起點在第二背鰭第七、八鰭條下方。胸鰭短圓形,側位。腹鰭合為1短棘,由2對特化鱗組成,連於腰帶骨後端,不能活動。尾鰭圓形。
體藍灰色,幼魚散有一些雲狀暗色斑紋,成魚斑紋不明顯。第一背鰭灰褐色,第二背鰭、臀鰭、胸鰭及尾鰭綠色
生活習性
馬面魨的產卵期在春末,卵粘性,卵徑0.6~0.7毫米,有油球。懷卵量在5~33萬粒間,一般為6~10萬粒。孵化後不久的稚魚隨著馬尾藻等流藻一起生活,以小蝦、小蟹和撓足類等為食。5厘米左右時,就游於岸邊海藻之間,以橫蝦為食。以後則移到8~30米深的岩礁地帶棲息,以甲殼類和貝類為主食,約至10厘米左右即可成熟。
馬面魨社會也是有等級的,據說第一背鰭棘立得越直標明等級越高。綠鰭馬面魨可供鮮食或加工成魚乾。肝可制肝油。南海常見有短角馬面魨,鰭大部黃色,較前種鰭條少。均為食用魚,因其皮膚強韌,須先剝皮才可食用,所以常被叫做剝皮魚。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朝鮮和日本,為暖溫性底層海魚類,棲息於水深50~120米的海區。喜集群,在越冬及產卵期間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現象,白天起浮、夜間下沉。索餌期間晝夜垂直移動不顯著。食性較雜,主要攝食浮游生物,兼食軟體動物、珊瑚、魚卵等。綠鰭馬面魨隸屬魨形目
鱗魨亞目單角魨科。本科有31屬95種,廣布於熱帶地區,在海邊經常可以看到,尤其是海草多的地方。身體左右扁平,身上布滿堅硬細小的鱗毛,形成強韌如鞣皮的皮膚,口部和其它魨類一樣的小,牙齒十分尖銳且強而有力,第一背鰭第一棘是一根小型毒刺,每當遇到敵人時會豎立起來。
種群現狀
上個世紀70年代,綠鰭馬面魨是我國海洋捕撈的主要對象之一,80年代後期其產量僅次於帶魚,成為東海區拖網漁業中的主要捕撈魚類,1987和1989年產量高達33萬噸。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過度捕撈等原因,綠鰭馬面魨的捕撈量急劇下降,1995年產量僅0.2萬噸,自然資源量大幅下降。近年來,綠鰭馬面魨捕撈量很低,市面上很少能見到綠鰭馬面魨的蹤影,並且市場價格不斷攀升。
由於工業廢水污染和過度捕撈等諸多不利因素對綠鰭馬面魨生態環境的影響,其資源日趨衰退,市場售價日益攀升,從而致使這一特色海產品有逐步淡出市場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