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哈羅德·麥克米倫,第一代斯多克東伯爵,OM,PC(Maurice Harold Macmillan,1st Earl of Stockton,1894年2月10日-1986年12月29日)為英國政治家、首相,保守黨成員,教育家、作家。麥克米倫於1957年至1963年出任英國首相,他的綽號是“Supermac”,而他在晉升為貴族以前,一直也沒有使用莫里斯來稱呼自己,所以公眾一般叫他作哈羅德·麥克米倫。2004年,在MORI的一個調查中,麥克米倫的評價在20世紀英國首相中位列第五。
戰後,麥克米倫返回英國,並在邱吉爾的臨時政府中短暫出任空軍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Air)一職。由於工黨在1945年大選取得了壓倒性勝利,臨時政府垮台,而麥克米倫亦再次失去了下院議席。但他不久就在1945年11月的補選中在布羅姆利(Bromley)選區中勝出。
防務部長
隨著保守黨在1951年大選勝出,重掌內閣,麥克米倫亦在同年10月獲邱吉爾委任為房屋部長(Minister of Housing),他在任內的會議中承諾每年興建300,000所房屋,而他真的做到了。在1954年10月,麥克米倫獲改任為國防部長。從那時開始,麥克米倫徹底改變了他的形象,他捨棄了那些鑲上金屬邊的眼鏡,而在公眾場合也不再戴眼鏡示人;他以往會用髮油,把髮型整理成戰時的款式,現在的髮型卻光澤而濃密,樣貌活像一個嚴肅的警衛,好使自己的形象更為成熟,配合自己的身份。哈羅德·麥克米倫
第一個策劃,第一個脫身
邱吉爾下野後,麥克米倫先自1955年4月至12月,在安東尼·艾登的政府中出任外務大臣,後在1955年至1957年間出任財政大臣。在財政大臣任內,他開始發揮其政壇上的影響力,隨了堅持艾登“實際上”的副首相(當時憲制上還未確立副首相一職)拉博·巴特勒(Rab Butler)的地位不可以高於他外,又要脅一定要削減麵包和牛奶津貼,否則就會辭職。在後來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中,麥克米倫可謂是“第一個策劃,第一個脫身”(First In, First Out,語出哈羅德·威爾遜),因為他是第一個強烈鼓吹作入侵決定的人,但當英國後來陷入了財政困境後,他的態度卻作出了180度的轉變。正因為蘇伊士運河危機,艾登被迫在1957年1月辭職,出乎意料的是,艾登沒有找巴特勒接任,而是由麥克米倫接任首相和保守黨黨魁。
在麥克米倫的帶領下,保守黨成功在1959年大選中取得勝利,而在下院的多數優勢更從67席增加至107席。正如競選標語說到:“保守黨下的生活好得多了”(Life's Better Under the Conservatives),保守黨的成功無疑是經濟改善的成果。麥克米倫自己也評論到:“無疑,容我直截地說,絕大部份國民都從未試過有那么好的政府。”這句說話後來常常被演繹為:“你從未有過那么好的政府。”(You've never had it so good)不過,不少批評者卻認為,麥克米倫任內實際的經濟成長根本十分少,而且增長更受到了軍費開支增加所限制。
辭職
由1963年春天持續至夏天的“普羅富莫事件”(Profumo Affair)對麥克米倫政府的威信構成了永久性的打擊,而事件更使到他的病情惡化(那時他被誤診出患有前列腺癌,而此症在當時是不可動手術的)。因此,他在1963年10月18日辭去了首相一職,而首相一職在富爭議性的情況下,由時任外相的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伯爵接任。1964年9月淡出政壇,並拒絕接受封為貴族,但他後在1976年願意接受英女皇頒贈的功績勳章(Order of Merit)。退出政壇以後,他接掌了家族生意,成為了麥克米倫出版社的總裁。
莫里斯·麥克米倫,歐文登的麥克米倫子爵 (Maurice Macmillan, Viscount Macmillan of Ovenden,1921年—1984年)
卡羅琳·費伯貴女 (Lady Caroline Faber,1923年—)
凱瑟琳·艾默里貴女 (Lady Catherine Amery,1926年—1991年)
莎拉·麥克米倫 (Sarah Macmillan,1930年—1970年)
人物爭議
在麥克米倫的帶領下,保守黨成功在1959年大選中取得勝利,而在下院的多數優勢更從67席增加至107席。正如競選標語說到:“保守黨下的生活好得多了”(Life's Better Under the Conservatives),保守黨的成功無疑是經濟改善的成果。麥克米倫自己也評論到:“無疑,容我直截地說,絕大部份國民都從未有過這么好的生活。”這句說話後來常常被演繹為:“你從未有過這么好的生活。”(You've never had it so good)不過,不少批評者卻認為,麥克米倫任內實際的經濟成長根本十分少,而且增長更受到了軍費開支增加所限制。
人物軼事
“Supermac”這個綽號最先由政治漫畫家維克多·威茲(Victor Weisz)所起,原意在於諷刺麥克米倫,但最後卻事與願違,反而成為了一個中性,甚至是帶有褒義的綽號。麥克米倫後來於1962年改組內閣時,威茲曾給他起了另一個綽號“刀子麥克”(Mac the Knife,取自流行歌曲《Mack the Knife》),但這個綽號沒有被廣泛流傳。Supermac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