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台書院位於濰坊浮煙山東北麓,由明代兵部、刑部尚書劉應節建,毀於清朝末年。劉應節原籍明代濰坊,曾親自在書院講課,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求學,對浮煙山和濰坊的文風繁衍起了開端作用。麓台書院是濰坊最早的書院之一,書院建立後,麓台一帶便成為明清濰坊地區文化教育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麓台書院
- 所屬地區:濰坊浮煙山東北麓
- 創始人:劉應節
- 建築面積:42000平方米
麓台書院位於濰坊浮煙山東北麓,由明代兵部、刑部尚書劉應節建,毀於清朝末年。劉應節原籍明代濰坊,曾親自在書院講課,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求學,對浮煙山和濰坊的文風繁衍起了開端作用。麓台書院是濰坊最早的書院之一,書院建立後,麓台一帶便成為明清濰坊地區文化教育中心。
麓台書院位於濰坊浮煙山東北麓,由明代兵部、刑部尚書劉應節建,毀於清朝末年。劉應節原籍明代濰坊,曾親自在書院講課,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求學,對浮煙山和濰坊的文風...
麓台,位於濰坊市濰城區望留鎮麓台村東。有漢丞相公孫弘冢,南燕慕容超曾在此讀書,明劉應節立麓台書院於其側。近台出七泉,積泉水為塘。翠柏掩映,景色宜人。...
《麓台秋月》是元代延祐左榜狀元張起岩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高桂、劉以貴、閻循觀、韓夢周都是先在麓台書院讀書,做官後,又回麓台書院任教,足見他們...
他的好友高桂丁憂後未得補官,亦教授於麓台書院。 [20] 劉應節一生寫了很多文章,其中《薊門奏議》八卷、《沿邊軍籌》九卷、《白川文集》二十四卷、《四鎮三...
(又稱天台、地台、水台)堯王台(天台)——現稱麓台,早稱麓台書院(浮煙山以東)後有孟子講學、公孫弘治學(漢武帝劉徹時代的宰相)南燕太子慕容超也在此讀過書。...
閻循觀(1724-1768),字懷庭,山東昌邑人。清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詩人。乾隆七年(1742),閻循觀年僅十八歲就考中舉人,後講學於麓台書院。閻循觀在麓台書院...
清初,麓台書院的主講劉以貴就曾打算刻板刊行《山左文抄》,但沒有完成;劉濟川為了解這件事情的深遠意義,經常對兒子劉鴻翱感嘆說:“山左是人文之邦,又沐浴孔孟列...
文化璀璨,自漢代始,歷經晉、明、清、民國上下兩千年,遺有漢丞相王孫弘墓、燕太子慕容超書院、麓台書院、修貞觀、西澗草堂、先賢祠、古戰壘、龍王廟、龍王亭等...
望留鎮旅遊資源獨具,境內的浮煙山自然風光秀麗,主要景點有浮煙山森林公園、千畝植物園、萬畝食用玫瑰園、浮煙山寶塔以及漢丞相公孫弘墓、燕太子讀書堂、麓台書院、...
麓台書院 - 介紹乾隆年間,,在麓台程符書院任過教的還有乾隆進士彭紹升,膠州籍舉人法坤宏,吳縣籍貢生汪縉以及魯士驥等許多學者名流。他們或尊儒學,或崇佛說,...
面有一座一丈高的高台,台下有七眼泉水,此台名為麓台,是漢朝平津侯公孫弘讀書的地方。 [130] 民國《濰縣誌稿》載,明朝劉應節在浮山下修建麓台書院,一名公孫弘...
浮煙山山名源於唐代,山上原有浮煙閣、溪澗草堂、詠翠亭、臥雲台、朝陽觀、公孫弘墓、麓台書院等古蹟,浮煙山整個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坡平緩,西坡陡峭,山區地貌多...
浮煙山的自然風光與國際風箏放飛場、朝陽觀、麓台書院、塔園森林公園等構成了濰坊市區的一大景觀。樸素厚重的休閒農業文化,得天獨厚的鐘靈毓秀之山,成為濰坊市區最...
還有萬印樓、十鐘山房、疏園、關侯廟、孔相祠以及朝陽觀、麓台書院、公孫弘墓等文物古蹟。風箏、木版年畫等傳統工藝品馳名中外。嵌銀、核雕作品曾獲1915年...
項目東鄰麓台書院、大學城匯金街等人文景點,南接遊園路可至浮煙山森林公園、高爾夫球場和洪福寺,西望符山水庫,北依環山北路,交通便利,周邊有醫學院、科技職業學院...
回鄉後,他出資修建了“麓台書院”,並親自講學。他不僅為官清正,善於作戰,而且也富有文才。他一生寫了很多文章,其中《薊門奏議》、《沿邊軍籌》、《白川文集》等...
浮煙山山名源於唐代,山上原有浮煙閣、溪澗草堂、詠翠亭、臥雲台、朝陽觀、公孫弘墓、麓台書院等古蹟,現已大部分整修。浮煙山整個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坡平緩,...
山莊有山有水的體驗,有樹有花的感受風光旖旎,人文昌盛的浮煙山文化旅遊區內,與著名的濰坊風箏放飛場百步之遙,與浮煙山森林公園,麓台書院等百米之遠,森林覆蓋率達...
回鄉後,他出資修建了“麓台書院”,並親自講學,獎掖後進,十九年間培育英才無數。據《劉氏家乘》載,劉應節的先祖為遼東鹹平人,屬宋金對峙時的金國屬地,金末曾...
曾任濰縣麓台書院主講20多年,培養了眾多舉人或進士,民間戲稱為“進士母子”。著有《尚書讀記》《春秋一得》《困勉齋私記》《西澗文集》《毛詩讀記》《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