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坪山麒麟舞)

麒麟舞(坪山麒麟舞)

麒麟舞(坪山麒麟舞),流行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的傳統舞蹈,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坪山麒麟舞是客家文化的生動代表。

麒麟舞(坪山麒麟舞)源於明末清初山西五台山竹林寺,民國時期傳入坪山。麒麟舞(坪山麒麟舞)是客家人從江西帶到南粵來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是在螳螂拳功法基礎上,根據農耕文化時期農民們在四季生活和勞作習慣等方面的內容創編而成。麒麟舞(坪山麒麟舞)是坪山古老的民間客家文化傳統習俗,背後蘊藏著深厚的中華傳統麒麟信仰文化。人們通過“舞麒麟”來祈求良好願望得以實現。在提倡和諧社會的今天,麒麟所象徵的仁和精神也具有現實的積極意義。

2008年12月22日,坪山麒麟舞被列入深圳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12月6日,麒麟舞(坪山麒麟舞)被列入廣東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麒麟舞(坪山麒麟舞)
  • 非遺級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申報地區:深圳市龍崗區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3
  • 批准時間:2013年12月6日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舞蹈內容,道具,服飾,配樂,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譜系,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麒麟舞(坪山麒麟舞)是客家人從江西帶到南粵來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藝術文化,源於明末清初山西五台山竹林寺,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當時,李觀清禪師在少林寺掛單高僧三達祖師南下江西龍虎山時學會了螳螂拳,後在螳螂拳的基礎上創編了坪山麒麟舞,成為坪山麒麟舞創始人。
坪山麒麟舞第二代傳承人張耀宗從李禪師處習得,民國六年(1917年)藝成下山於廣東惠陽淡水定居。
20世紀二、三十年代,舞麒麟活動蔚然成風,開設的麒麟館多達三十多家,麒麟舞的足跡踏遍淡水、中國香港、東莞一帶。
20世紀30年代末,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43年,坪山麒麟舞第二代傳承人張耀宗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深得張耀宗真傳的黃毓光全力承接螳螂派光武堂本門的各項技藝及中醫中草藥的傳承,發展本門派的螳螂武技。
20世紀40年代開始,黃毓光先後在粵港地區成立了5家大型武館(尚武館、群武館、光武館、崇武館、英武館)。時值戰亂年代,大批愛國青少年加入上述各武館習武強身,保家衛國,匡扶正義,武館規模迅速發展到一千多學員。此後,坪山麒麟舞在黃毓光的帶領下日益壯大。
20世紀70年代,坪山麒麟舞在粵、港地區發展到規模較大,人數逾千。
近年來,隨著坪山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做出了打造坪山客家麒麟舞品牌的戰略部署,建立了19支麒麟隊伍,使坪山麒麟舞重獲新生。

舞蹈特色

舞蹈內容

麒麟舞(坪山麒麟舞)分儀式、習俗、表演三大內容。
  • 儀式
新麒麟表演前必舉行“開光”儀式,麒麟的雙眼用紅布蒙著、由資深師父選好良辰吉日和地點、半夜、時間,開光時間一般在子夜,地點要選擇有靈氣枝葉盛茂的古樹下,舉行“開光”。“開光”前麒麟頭的眼睛要用珠紗蒙住。舉行“開光”儀式時,先由師父擺上祭品、上香、燃燭、燒元寶、參拜天地,然後摘下蒙在麒麟雙眼上的珠紗並點睛,隨著師父一聲“祥麟開光、如意吉祥、萬事勝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隊員們在鞭炮鑼鼓聲中,舞起“點睛”後的麒麟,表現出喜、怒、哀、樂、驚、疑、醉、睡等神態,接受天地神靈的洗禮,至此,整個“開光”儀式結束。經過“開光”儀式的麒麟,則在額頂加裝“驅邪鏡”。加裝了“驅邪鏡”的麒麟,就不再是普通意義上的道具,而是具有“驅魔除邪”功能的神器了。
  • 習俗
坪山麒麟凡參加祥和喜慶重大節日、喬遷新居、婚嫁前都按傳統儀式在供奉的師傅位上燒三支香,並告之祖師爺。之後,在祖先祠堂燒香拜祭,由堂主帶領著要外出演出的麒麟及參演隊員,邊舞麒麟邊從屋外開始向屋內,祈求風調雨順。
  • 表演
坪山麒麟舞整套表演起來分為頭段、尾段、武術及拳術表演三個部分,統稱為“麒麟套”。其中,頭段和尾段以鬧鑼調、七星調、下田調、瞌睡調、采青調、吐絲調等音樂曲調,分別呈現鄉村中12時節的生產生活場景,以及由此而延伸的麒麟形象及狀態。配合著各式曲調,麒麟在嫻熟的步伐中不停的舞動,不斷變化姿式,一時騰空高飛,一時低者含笑、搖頭、擺尾、甜睡、驚青、踏青、采青、吃青、跳躍、歡騰,表達喜怒哀樂情緒。坪山麒麟舞保留了傳統的武術及拳術表演,拳術主要為螳螂拳,包含單莊佛手、雙樁、剪搖橋、剪搖手、四門拳、八門拳、活步拳、梅花拳等八式,以及刀、槍、棍、劍等。

道具

由於在傳承上,坪山麒麟舞基本上屬於和樟木頭麒麟舞同類的客家麒麟舞,所以各方面情況與樟木頭鎮麒麟舞相同,麒麟頭用寬約1厘米的竹篾扎架,然後裱糊上多層韌性強的紙,再彩繪成型。最外層也採用了鑲有小圓珠片的金屬布新型材料。從外形來說,麒麟頭的形狀與前面所提到的麒麟的頭部外形不太一樣,基本上類似橄欖形,呈尖細而長的向前傾斜的不規則長圓筒形,整體感覺麒麟頭部尖而細長。底部圓筐的直徑為43厘米,高約72厘米,重約2千克。
麒麟舞(坪山麒麟舞)
黃耀華傳授螳螂派麒麟舞動作
坪山麒麟額頭為壽星額,整體像一個小尖圓柱狀物體向前翹起,較為突出,其中央有一個金色的圓片。頭頂靠後處有一隻尖角,從後邊伸出朝向前方,眼睛、耳朵、臉的兩側、彎角等處都裝飾有白色絨毛,五官之間畫有彩繪圖案,在眼眶四周和腦後繪有星星,麒麟嘴邊由一串金色的銅錢圖案組成,在額頭上、嘴上方等畫著牡丹花、菊花,還有鳳凰、火焰、龍麟等圖案,此外,麒麟頭上、腦門上寫有製作者的徽號,也有寫“福”“祿”“壽”“風調雨順”等字樣,後腦中央縱向排列著三個彩色小尖角。
麒麟被的形式多種多樣,基本為長方形,有的用碎花布製作,長5米,寬1.5米;有的用新型材料製作,長3.3米,寬1.3米,被上有畫出來的脊骨、火焰、雲朵圖案,也有用不同顏色的帶亮片的布製作出來的脊骨、鱗片,麒麟被末端綴著—個用絨毛做的長度不同的尾巴。同樣,在連線頭部與麒麟被的地方也有麒麟裙,多為長130厘米、寬70厘米的長方形,由紅、黃、綠、白、黑五色布拼合而成,多數麒麟裙上都寫有“風調雨順”。同樣有表演武功的刀、槍、棍、叉、藤牌等兵器。

服飾

坪山麒麟舞隊員的服飾多種多樣,有的隊穿普通的運動服、運動鞋,有的隊穿特製的金黃或其他顏色的對襟衫、燈籠褲和特製的仿動物腳趾狀的黑色布鞋。

配樂

坪山傳統麒麟舞的伴奏樂器也是小鼓、鑼、鑲,有的隊一直沿用這種伴奏方式,有的隊在大型表演時添加了多個大、中鼓、開道銅鑼,大、中、小鏢,還有鈸、三角鐵、碰鈴等樂器。節奏也在原來的中、慢板的基礎上作了調整,使節奏更加緊湊,疏慢有致。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坪山麒麟舞已流傳百年,當地在祥和喜慶的重大節日、僑遷、新居、過年、起灶、婚嫁、農村豐年都有舞麒麟的習慣。坪山麒麟舞在完整的舞蹈套路中傳達了律己、尊禮、崇文、達人的處世觀和道法自然、陰陽五行生髮運轉的宇宙觀,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由於現代社會中傳統民俗日益淡化,麒麟舞的發展舉發維難,搶救和保護坪山麒麟舞的工作已刻不容緩。在坪山區政府和坪山街道辦事處的重視和支持下,麒麟舞這門古老的傳統藝術在黃耀華等民間藝人的言傳身教下,得以傳承和弘揚。

傳承譜系

坪山麒麟舞創始人是李觀清禪師,在少林寺掛單高僧三達祖師南下江西龍虎山時學會了螳螂拳,後在螳螂拳的基礎上創編了坪山麒麟舞。
麒麟舞(坪山麒麟舞)
黃耀華收徒儀式
坪山麒麟舞第二代傳承人是張耀宗,從李禪師處習得麒麟舞,民國六年(1917年)藝成下山於廣東惠陽淡水定居。
坪山麒麟舞第三代傳承人是黃毓光。1943年,坪山麒麟舞第二代傳承人張耀宗被國民黨特務殺害後,黃毓光全力承接螳螂派光武堂本門的各項技藝及中醫中草藥的傳承,發展本門派的螳螂武技。
坪山麒麟舞第四代傳承人是黃耀華。

傳承人物

黃耀華是麒麟舞(坪山麒麟舞)省級非遺傳承人,也是中國香港竹林寺螳螂派國術總會會長、深圳市坪山光武堂麒麟協會會長。黃耀華16歲開始在麒麟隊學習麒麟舞步和武術及麒麟舞伴奏、樂器,是唯一一位掌握坪山麒麟舞全套動作、武術、伴奏節奏、樂器的人。
麒麟舞(坪山麒麟舞)
黃耀華帶領弟子參加元宵麒麟巡遊參拜活動

保護措施

2005年,坪山新區麒麟協會江嶺社區麒麟隊正式掛牌成立。

社會影響

20世紀60年代,坪山麒麟舞團隊代表寶安縣參加惠陽地區首屆慶豐收民間傳統文藝大匯演武術比賽,憑梅花棍獲第一名、大關刀獲得二等獎。
2010年,黃耀華帶領學員參加廣東省第三屆麒麟舞大賽,獲金獎。
2015年6月29日至30日,以“根與魂——麒麟·清溪”為主題的2015年廣東省首屆麒麟文化節在東莞清溪舉行,坪山新區坑梓辦事處新村麒麟隊的參賽作品《麒麟腰鼓展風彩》榮獲創新組金獎。
2018年,坪山區龍田街道龍灣麒麟隊參加參加“廣東省第五屆麒麟文化節暨麒麟舞大賽”,獲創新組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