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客家傳統舞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樟木頭舞麒麟是明朝時由客家人從北方帶來的,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歷史。樟木頭鎮是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國麒麟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有東莞市唯一的麒麟舞省級非遺傳承基地。樟木頭的麒麟舞雖然經過改革創新,但是仍然保留了客家麒麟舞的傳統精華,是當地春節習俗中持續時間較長的文化活動,也是平常人家喬遷、嫁娶、開店時用以祈禱呈祥的象徵,不僅帶有明顯的儀式性,更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在舞蹈藝術、民間習俗、民間信仰等方面,均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樟木頭客家人的“龍生九子,麒麟為長”的觀念,更由此賦予了舞麒麟獨特的文化內涵。

2011年06月09日,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為Ⅲ-4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廣東省東莞市
  • 項目編號:Ⅲ-43
  • 非遺類別:傳統舞蹈
  • 保護單位:東莞市樟木頭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東莞市樟木頭鎮體育管理服務中心)
  • 批准時間:2011年6月9日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表演內容,造型,配樂,服飾,道具,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榮譽表彰,重要活動,

歷史淵源

麒麟舞跟隨著客家先祖,明朝時從中原輾轉帶到南國,並紮根於樟木頭。 據世代相傳的蔡氏家書記載,明朝年間,樟木頭已經盛行舞麒麟了,那時村里只要是農閒時,家家戶戶的男丁就會自發集結在一起摸索著麒麟的舞法。據《蔡氏族譜》記載,明代嘉靖年間,蔡氏遠祖蔡元定,就是一位出色的麒麟舞者。如此算來,樟木頭舞麒麟至少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清朝末期,樟木頭舞麒麟盛行。
抗戰期間,樟木頭舞麒麟曾一度中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客家人開始摒棄麒麟表演活動中某些封建迷信色彩。如過分講究“同宗”“族氏”的宗派觀念和尋釁打鬥一比高低的個人“英雄”主義等。麒麟舞藝術通過文化工作者和民間老藝人的改革,基本上保持了健康向上的藝術養分。
“文革”時期,樟木頭麒麟舞也難逃“破四舊”的命運,各村的麒麟舞活動基本上停止,但還是有人偷偷地練習。
1996年,是樟木頭麒麟舞發展史上的轉折點。在樟木頭鎮政府的重視下,客家人本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對客家麒麟藝術進行了探索和大膽改革。將麒麟身長縮短成兩米多,再從過去約30分鐘表演縮短為10分鐘。在表演形式上,從過去單雙打到現在加入群體打鬥表演,還統一了表演服飾”。
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客家麒麟樣式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樟木頭的麒麟舞表演,基本上沿襲祖先的傳統表演方式,儘管門派不同,表演程式卻大同小異。樟木頭舞麒麟的表演是由一位男青年舞麒麟頭,一位少年舞麒麟尾,在鑼鼓和嗩吶的伴奏下進行,分“頭套”(“麟趾呈祥”)和“尾套”(“采青賜福”)兩部分,統稱為麒麟套,圍繞麒麟尋青、驚青、聞青、試青、采青、找青、逗青、吃青、吐青、降福人間等過程來展開。
“頭套”表現麒麟作天宮巡視準備、巡視東南西北方、中途休息梳洗梳理、舔腳、舔尾、舔身、洗臉等動作。每個環節各有不同的動作,如巡城動作主要有大花、小花,大花是雙腳騰躍,動作幅度大,表現麒麟的威猛,小花是單腳提立小幅跳躍,表現麒麟的靈活機警;休息梳洗時麒麟的動作是模仿貓科動物舔腳、梳洗頭身、喝水、撓耳、咬虱子、打瞌睡等,稱為“麒麟曬被”。
“尾套”表現麒麟醒來巡城求青的艱辛過程到最後澤披人間,“青”通常以綠葉旺盛的一棵小樹、一根樹枝或一束禾劍棘草為代表,象徵採集萬物之靈氣。采青包括尋青、驚青、聞青、試青、護青、逗青、失青、找青、復得青、踢青、吃青、吐青、遊園賜福等生動環節,動作主要有翻騰、滾動、甩頭、咬尾、逗尾、練王、踢青等。

表演內容

樟木頭麒麟舞一般由麒麟舞、武術表演組成。樟木頭舞麒麟一般由兩人表演,一人舞麒麟頭,一人舞麒麟尾,兩人配合把傳說中麒麟的起居、梳理、洗漱、巡城采青、吃青吐青等動作表現出來。麒麟舞結束後,還有武術表演,或徒手或持械,或單打或雙打。最後,由師傅或長者表演“長龍術”(約3米長的木棍)或“連環樁”(連環對打)結束整場表演。
從表演內容上看,麒麟舞是舞蹈和武術的結合。麒麟套中還穿插有跨馬步、單腳提立、騰躍、跨撲、翻滾等武術動作,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紮實的功底才能從形態到神態上舞出“麒麟”的詼諧、風趣。

造型

樟木頭舞麒麟主要表現“麟趾呈祥”“采青賜福”的主題,故當地民間首先十分講究麒麟的造型。在造型上,樟木頭的麒麟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將麒麟頭設計為酷似龍頭,以體現“龍生九子,麒麟為長”的傳說。麒麟頭的顏色絢麗,不是傳統的兩隻鹿角,而是一隻五色的獨角,寓意“獨占鰲頭”和“頭角崢嶸”;麒麟頭角崢嶸,也不是傳統的向後的角,而是從腦後起彎向前方,顯露且突出;在麒麟角的後面,頸椎上鑲有一溜凸起的塔型小釘,好像穿山甲的脊翅,但又不是間隔均勻的彩釘,每個釘的色澤完全不同,這寓意麒麟送子,個個強壯;麒麟頭頂著一個銅製圓鏡代表月亮,在眼眶四周和腦後又繪有星星;麒麟嘴的花邊有一串金色的銅線圖案組成,寓意“金口”,能“口吐御書”;麒麟的腦門上有的寫製作者的徽號,有的寫“福”、“祿”、“壽”,有的寫“風調雨順”的字樣,麒麟的額頭向前突,不是傳統的“狼額”,而是“壽星額”;麒麟的耳朵不是“龍耳”,而呈蝴蝶狀,麒麟面部還繪有菊花,使人聯想到諧音吉祥圖案:如意吉祥、壽比南山等。麒麟頭、頸、嘴分別鑲有塔形彩釘、銅製圓鏡、金線圖案,寓意“人丁興旺”、“驅惡避邪”、“金口玉言”;身著五色彩披,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上繡“風調雨順”四字等等,主題便在這一精心製作、集祥瑞於一身的神獸造型的舞蹈中展開。
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劉金星老人製作麒麟工藝品

配樂

樟木頭麒麟隊由負責伴奏的樂隊以及負責表演的舞隊兩部分組成,舞隊和樂隊配合,向觀眾呈現舞蹈和武術畫面。樂隊的主要器樂有銅錫、嗩吶、中鼓、大鐐和笛子。音樂是麒麟舞的靈魂,音樂節奏時而舒緩、時而緊湊,時而活潑輕快、時而婉約低沉,通過不同的音響效果,表達一定的思想情緒和意境,能引起人們思想上的共鳴。舞動麒麟時,嗩吶伴奏著麒麟鼓點,鞭炮齊鳴,呈現了一種立體的聲音效果;而到了麒麟“采青”的高潮部分,為了表現麒麟攢勁“采青”的關鍵時刻,熱鬧的鑼鼓聲會戛然而止,改用笛子吹起《水波浪》等曲子,與陽剛的鼓聲相比,笛聲顯得婉轉動聽,形成了鮮明的現場藝術反差。樟木頭麒麟舞的鑼鼓聲相對其他地區,音色清脆純厚,婉轉厚實,並能結合麒麟舞的套路,起承轉合。

服飾

樟木頭舞麒麟在服飾上,改變傳統的手工藝做法,顏色暗淡、單調、主要以紅、黃、黑三種顏色為主;現在的麒麟袍布料精美,顏色多樣化、對比強烈且鮮艷漂亮,視覺效果非常好,更具有生活氣息與時代感。

道具

樟木頭麒麟舞隊也有相應的表演道具,如器械類有短刀、大刀、雙刀,棍有長棍、中棍、齊眉棍、三節棍,以及三叉、長矛、板凳、鋤頭、釘耙、藤條編制的盾牌等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樟木頭舞麒麟與廣東嶺南音樂不同,樟木頭麒麟舞以鑼鼓和嗩吶為伴奏,具有長江北部地區花會的風格,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藝術文化。樟木頭的麒麟舞雖然經過改革創新,但是仍然保留了客家麒麟舞的傳統精華,是當地春節習俗中持續時間較長的文化活動,也是平常人家喬遷、嫁娶、開店時用以祈禱呈祥的象徵,不僅帶有明顯的儀式性,更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在舞蹈藝術、民間習俗、民間信仰等方面,均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樟木頭客家人的“龍生九子,麒麟為長”的觀念,更由此賦予了舞麒麟獨特的文化內涵。

傳承狀況

麒麟舞難學的不是如何舞麒麟,而是麒麟舞的民間音樂。這種民間音樂懂的人很少,麒麟舞的樂器有鑼、鼓、鐐、嗩吶四種,麒麟舞的樂譜基本上都是祖上傳承下來的,音樂班的人才很難培養。
現在的年輕人覺得學舞麒麟沒出路,思想觀念完全不同於舊時代的人,舊時代學舞麒麟是要自己掏錢求師父教的,現在是做師父的給錢求年輕學也不願意學。除此之外,現在人的體質也趕不上以前的人。
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樟木頭舞麒麟

傳承人物

蔡玉財,樟木頭鎮坭坡村人,蔡氏麒麟第七代傳人。10歲學藝,深得祖上技藝真傳,精通李家拳、蔡家棍及全套麒麟舞的技法和鑼鼓音樂。曾帶隊代表樟木頭到過惠州、深圳、北京等地表演,參加廣東省內、全國比賽獲得金獎。現是樟木頭鎮文廣中心麒麟舞師傅,是廣東省麒麟舞代表性傳承人。
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蔡玉財
劉偉團,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樟木頭麒麟醒獅協會會長。劉屋村麒麟舞第四代傳承人代表人物。基本功紮實,技術全面,舞蹈編排出色,組織力強,是樟木頭麒麟武術的領軍人物之一。
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劉偉團

保護措施

2004年4月,樟木頭鎮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一麒麟之鄉”,並建立了麒麟藝術培訓基地。
2011年06月09日,東莞市樟木頭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東莞市樟木頭鎮體育管理服務中心)成為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保護單位。
2012年,東莞樟木頭樟羅社區劉屋村祠堂掛牌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麒麟舞傳承基地。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項目保護單位東莞市樟木頭鎮文化服務中心(東莞市樟木頭鎮體育管理服務中心)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項目的保護單位為東莞市樟木頭鎮文化服務中心(東莞市樟木頭鎮體育管理服務中心)。
近年來,樟木頭鎮對麒麟舞這門古老民間藝術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改革,出現了五個方面的轉變:一是時間上的轉變,從過去冗長的一小時縮短為現在的十分鐘左右;二是形式上的轉變,從過去單打、雙打到現在加入群體打鬥表演;三是內容上的轉變,從過去的拜門表演到現在的文藝演出表演;四是服飾上的轉變,從過去舊式的服飾到現在更具時代感的服飾;五是隊伍上的轉變,從過去以自然村組隊到現在跨村表演節目組隊。這些轉變極大地豐富了客家麒麟舞的藝術內涵,為該藝術形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1年10月,樟木頭麒麟舞隊獲得廣東省首屆“黃閣杯”麒麟舞大賽金獎。
2003年,劉偉團與他的麒麟隊參加中國首屆麒麟舞大賽獲第一名金獎。
2004年10月,樟木頭鎮麒麟舞隊代表廣東省精品節目赴北京天壇公園參加慶祝國慶55周年文藝演出,受到國家領導賈慶林、李長春和奧運健兒的接見,還受到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的通報表揚。11月,在深圳市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四進社區”文藝匯演中,樟木頭麒麟舞隊獲得銀獎。
2005年8月,東莞市樟木頭鎮的《麒麟戲錢鼓》獲得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舉辦的中國第七屆民間文藝“山花獎”金獎。
2012年,劉偉團與他的麒麟隊獲廣東省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麒麟舞大賽金獎。
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樟木頭麒麟隊參加麒麟舞大賽

重要活動

2002年,樟木頭麒麟舞隊應邀前往加拿大進行民間藝術交流活動,受到當地華人華僑、新聞媒體的好評。
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樟木頭麒麟隊在天安門前表演
2004年9月,樟木頭樟羅國小麒麟隊排演的節目《麒麟歡騰鬧金秋》赴杭州參加全國第十三屆“群星獎”廣場舞展演。
2008年7月31日,由蔡玉財帶隊,樟木頭麒麟隊飛抵北京參加“北京2008城市奧運文化廣場”活動。8月2日到4日,樟木頭麒麟舞隊每天在天安門廣場和順義區和諧廣場演出三場。
2010年11月,在廣州亞運會閉幕式上,樟木頭鎮派出了50頭麒麟,100多名隊員參加表演,前後兩次登台亮相。
2017年4月25日,樟木頭麒麟隊登上央視表演《麒麟獻瑞》。
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樟木頭麒麟隊在天安門前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