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城西北鄉
- 別名:建湖縣
鹽城西北鄉,建湖舊為鹽城縣屬地,因位於鹽城西北,被俗稱為鹽城西北鄉。鹽城西北鄉地處水網地區,這裡土著人大多又是“洪武趕散”時期從蘇南遷入,民俗鄉情和年文化呈多元狀態。西北鄉文化本邑鄉賢印水心編印、民國八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
馬為宣、馬為光、馬為里學成回來就在家鄉創立後樂堂,亦稱文士院,為文學子弟提供了習業場所,這是西北鄉繼明萬曆間創建景忠書院之後的又一高等學府。學院林曾贈有“鄉閭碩望”的匾額予以褒揚。與馬氏同期留學的郝汝琳,在鹽城創建淮東法政專門學校;夏嵩出任鹽城縣教育款產經理處經理(相當於現時的教育局長),...
到了明初,先後有蘇州張廉士和安徽歙縣謝皋仁兩支遷徙鹽城西北鄉,看到這裡“沃壤成溪,樵於野薪,可漁業於水鮮,可餐宜於我子孫……”,便在此安家落戶,共同墾殖,取名張謝莊。清代中期,謝姓人口昌盛,人們便稱謝家莊了。建國前,謝家莊共有140戶,680人口,歷史上以耕、樵、漁為生。現在已發展為320戶,...
高郵西北鄉是高郵民歌,是一首高郵民間流行小調,描述了一個青年工人和農村姑娘的相戀,情節細緻而有層次,刻畫人物形象生動,十分有趣,是一首抒情性和敘事性相結合的分節歌。旋律簡樸優美。傳唱於江蘇高郵及蘇中、蘇北各地,因其傳統歌詞的第一句“結交了乾妹子家住在高郵西北鄉”而得名。這首小調旋律簡樸,為三句半...
建湖位於鹽城西北部,俗稱鹽城西北鄉。這裡自古崇文尚禮,民風既淳樸又樂群,演藝文化資源積澱深厚,是江蘇省第一大地方劇種——淮劇的主要發源地。資料上說淮劇起源於鹽城,這是因為建湖舊屬鹽城,淮劇誕生時建湖尚未置縣,也有人說淮劇起源於鹽、阜一帶,這是由於建湖地處鹽城,阜寧兩地之間,位置居中因而盡占其利的...
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誕生前,縣境被稱“鹽城西北鄉”。1941年9月18日,建陽縣成立大會在高作陸家墩召開,鹽阜區黨委派宣傳部長曹荻秋宣布撤銷西北行署,建立建陽縣,同時宣布成立中共建陽縣委員會和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縣初,縣委、縣政府機關駐長北灘(今高作長北村)王氏宗祠。1941年9月,建陽縣從鹽城縣分治而成...
100餘年前,古老的中國在危急存亡的緊急關頭,爆發了一場偉大的革命,那就是辛亥革命。這場革命徹底推翻了中國2000年的封建帝制,開啟了尋求拯救中華民族新的航程。在這場偉大的變革中,我們建湖(當時為鹽城縣西北鄉)全境有許多英雄兒女投身其中,“孟氏三傑”正是傑出代表。簡介 孟氏三傑,指的是鹽城縣西鄉孟家舍...
祁以德,字子修,鹽城西北鄉建湖縣境建陽鎮新陽村人,清同治七年( 1868)八月初十日生。祁氏祖輩崇文尚武,為鹽邑之望族。在他父輩前三代,考取秀才,貢生的即有11人之多。從他父輩起,因時勢多變,戰亂屢起,遺棄文事習武備,其父祁玉瑄,叔父祁玉琢,長兄祁以桂,均為武舉。他習武成名,考中武進士,...
在十八團有“南有小阜莊、北有廖家莊”之譽。廖家莊在鹽城西北鄉很有名氣。民間有句俗語,金湖垛、銀上岡,鐵打的廖家莊。此說源於清鹹豐年間,莊上習武后生廖光武考中武科解元。老人傳說,他武功高強,120斤的大刀舞起來水潑不進,騎馬箭射靶心,江浙比武獲第一名,獲道台瞿大宗師的嘉獎。
顧竹軒,字如茂,他的先祖為鹽城西北鄉(今建湖)人,與國民黨高級將領顧祝同是同宗;清代鹹、同年間,顧家舉家乘破船流落至鹽城梁垛團(今建湖縣鐘莊鄉唐灣村),為人傭耕。顧竹軒生於光緒十二年農曆三月十四日,因在家中排行第四,鄉人習慣稱他為“顧四”。顧家因人多地少,顧竹軒的童年是在貧困中度過的。少年...
1924年,建陽鎮郝儒琳創辦了鹽城西北鄉(今縣境)第一所中學——建溪中學,利用本鎮三元宮(今校南教學樓前)24間樓房作校舍,初為單軌制,三個年級,有學生100餘人。課程設有國文、數學、理化、動植物等,以後又增設了音樂、體操西門課程。1926年學校改為雙軌制,生數增至260人。1928年大旱,建港溝河乾見底,...
江蘇鹽城市游氏始祖游黑廝先來到鹽城為官或守邊,去世後,游氏始祖游黑廝後人游彥真、游麟(字彥清)分封到鹽城西北鄉交睦莊。《鹽城游氏宗譜》中記載:彥真公“戮力王室”、“第自洪武初年有名彥真公者以臂力自尚而從王朝後平定敘功厚蔭武職”。游彥真、游麟(字彥清)、游傑(字思池)倶世襲,被稱為“...
1941年夏,日偽對根據地發動第一次大掃蕩時,駐鹽城的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後勤機關轉移至西北鄉。路家墩即是重要的駐紮地之一。劉少奇、陳毅多次在路家墩活動。三師軍服廠、槍械修理所、後方醫院、江淮印刷廠及《江淮日報》社都臨時在這裡工作。《江淮日報》在路墩改辦《新華電訊》。路墩人有傳統的經商習俗。
郝儒琳在任上,關心地方教育事業,曾與智貞益等名流在鹽城首創淮東法政專門學校,其父又與周鐸山、陸海等文士,在建陽創辦建高市立第一高等國小,不久被縣接收,改為鹽城縣立第六高等國小。1924年,還在西北鄉創辦了第一所私立中學——建溪(建陽中學前身)中學,比群英、海南兩中學早辦一年。在抗戰初期,他為地方...
王氏宗祠位於建湖縣高作長北灘,占地4畝左右的王氏宗祠始建於1875年清朝光緒年間。為了這座王氏宗祠,王氏族人歷經艱辛,花了30年時間才建成。1941年秋天,出於抗日鬥爭的需要,原鹽城縣由大劃小,將原隸屬於鹽城縣的“西北鄉”劃縣分治,成立了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經過縝密的考察論證和綜合權衡,決定把政府機關設...
明萬曆鹽城縣誌所記的市鎮中,鹽城西北鄉只有唐橋、朦朧兩市(集市)。可見唐橋成市當在明萬曆以前。2013年,從地下挖出古代牆基、石碑以及其它文物,其中的古銅錢有唐鑄開元通寶,也有北宋崇寧通寶。說明這裡在唐宋即人煙稠密。塘河、唐橋人文歷史久遠。傳說唐王李世民得天下後,在國內開闢很多大道,同時修建橋樑,並以...
孫大鵬,(1859-1928),名匯潢,字海南,晚年號大脫子,又號不痴,江蘇省鹽城市大孫莊人,一八五九年八月初九,出生於古鹽邑西北鄉大孫莊的一個世代書香門弟。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舉人。次年由禮部資送會典館充譽錄官。人物簡介 他是鹽阜地區較有影響的教育家、詩人、書法家和令人懷念的地方賢士。家庭背景 ...
游家始祖黑廝公跟隨明皇朱元璋,從建康參軍打天下,屢建奇功,被授職千戶。明朝定都南京後,游家始祖為明皇舊勛卜居鹽城西北鄉(今鹽城建湖建陽鎮交睦莊)。東至走馬雁盪溝,西至射陽湖,方圓幾十里為游家封地。游姓祖上家世顯赫。明英宗女,隆慶公主1473年在哥哥成化帝的主持下,與鹽城建湖建陽鎮交睦莊游泰成婚...
舊時鹽城西北鄉有幾處打水平,但數顧家莊這一民俗活動最為隆重,因為這裡有西陽村,“大剛老爺”下水前要到廟內“水仙菩薩”那裡投文。這種被神化了的打水平儀式很有趣,吸引周邊鄉鎮上萬人前來觀看,岸上人擠人,河裡船靠船,煞是熱鬧。新陽村又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尤其是祁姓,在清代中下葉同宗歷案學者即...
7月,日偽軍對蘇北瘋狂大掃蕩,鹽城淪陷,希伯夫婦也隨軍撤退到鹽城西北鄉,轉戰到阜寧農村。他們在村子裡採訪,和農民同在玉米地勞動,還跟隨新四軍戰士參加了50多天的反掃蕩戰鬥。同年,希伯夫婦由新四軍掩送到隴海鐵路後,再由115師接到濱海區。1941年9月12日,順利到達山東濱海地區(今臨沂市莒南縣)。10月4日...
後來賣木材發財了,張正豪和張翰黎成了鹽城西北鄉一帶有名的大財主。建陽縣抗日民主政權成立後,張翰黎當選為建陽縣第一屆參議員。張翰黎,清朝末期建湖縣碾基垛人,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張翰黎回國後被清廷封為興化縣縣令,去興化赴任時,是坐莊上吳二的小木船去的。興化縣衙接到通知,說張大人即日就來赴任,可...
鹽城縣參議會成立以後,已經建政的縣屬區相繼成立區參議會。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五日,鹽城縣第六區參議會在建陽鎮召開成立大會,楊幼樵被選為區參議會參議長。從此,他在共產黨和民主政府的領導下,投身抗日民主運動,為建設抗日民主根據地,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一九四一年,鹽城西北鄉一帶農業歉收。翌年春,...
游泰,字仲亨,號東園,天順巳卯(1459)六月八日---嘉靖十二年(1533)十月十八日,江蘇鹽城西北鄉交睦莊(今江蘇建湖縣建陽鎮交睦莊)人,御前帶刀侍衛,駙馬都尉。職掌祭祀皇陵、宗人府、統領皇帝侍衛。"累朝皆領宿衛"(負責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皇帝的安全保衛工作)[1]。明宣德後,駙馬都尉位在侯爵...
清朝定中原後,駙馬七世孫游光表,將所記駙馬譜送給江蘇鹽城西北鄉交睦莊游氏族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駙馬嫡系居北通州,支脈猶存。自我皇清定鼎以來,罷職閒居。祿在未冠時,見駙馬公一支之譜。祖父云:此駙馬七世孫(游)光表所記之譜。”引文中的“祿”,即《鹽城游氏宗譜·族譜敘》的執筆者。由此...
駙馬游泰,字仲亨,號東園(天順巳卯(1458)六月八日---嘉靖十二年(1533)十月十八日),江蘇鹽城西北鄉交睦莊(今江蘇建湖縣建陽鎮交睦村)人.御前帶刀侍衛,累朝皆領宿衛(負責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皇帝的安全保衛工作)。游黑廝是江蘇鹽城游氏始祖,曾跟隨朱元璋打天下,屢建軍功,榮膺軍職,歷升千戶...
駙馬游泰,字仲亨,號東園(天順巳卯(1458)六月八日---嘉靖十二年(1533)十月十八日),江蘇鹽城西北鄉交睦莊(今江蘇建湖縣建陽鎮交睦村)人.御前帶刀侍衛,累朝皆領宿衛(負責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皇帝的安全保衛工作)。隆慶公主,1455年---1480年12月28日.公主諱玄真,生於景泰乙亥十一月初六日,...
在抗戰最緊張的時候,李樹滋帶領子侄堅持敵後辦學,將原先創辦的鹽城縣育才國文專修學校,由鹽城遷至家鄉口河頭,後來又為育才補習團,增設時政課,教唱抗日救亡歌曲,自編抗戰教材,鼓勵學生投身抗戰洪流。八路軍、新四軍鹽城會師不久,陳毅來到西北鄉專程拜訪李樹滋老先生,請他出山參政,共同抗日。李樹滋深受感動,毅然...
“杲昃”是泰如方言辭彙,在蘇中的泰興、如皋、姜堰、東台、海安等地方言中都有。清代學者趙漁亭的《海陵竹枝詞》:東路人來買“稿子”(東西),南路人邀過“瓦家”(我家)。忽逢西北鄉農到,醒得(曉得)連稱笑語嘩。說明泰州城的東鄉方言有“稿子”,而城南、城西北鄉沒有,各鄉農民見面還相互嬉笑一番。...
游麟,字彥清,鹽城建湖縣建陽鎮交睦村人。與彥真公是胞兄弟。隆慶公主駙馬游泰的祖父,生子游傑。世襲千戶。游鱗為武官,正統初(1436年)以戰功官懷遠衛百戶,游泰為隆慶公主駙馬後,追封公為錦衣衛。祖籍名人 游麟,字彥清,鹽城建湖縣建陽鎮交睦村人。與彥真公是胞兄弟。隆慶公主駙馬游泰的祖父,生子游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