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翰黎

張翰黎,清朝末期建湖縣碾基垛人,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張翰黎回國後被清廷封為興化縣縣令,去興化赴任時,是坐莊上吳二的小木船去的。張翰黎進了縣府,只見府內金銀無數,並有人將他捧若神仙,可門外百姓冤聲一片,張翰黎感到這金銀實在是燙手,他左思右想,朝廷腐敗無能,治理不力,正義得不到伸張,貪官到處欺壓百姓,他又想起了“做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俗語,於是決定不做這堂縣令。自己就裝病迴避,次日便辭官回到碾基垛。後隨在碾基垛開木排行的哥哥張正豪經營木材生意。後來賣木材發財了,張正豪和張翰黎成了鹽城西北鄉一帶有名的大財主。建陽縣抗日民主政權成立後,張翰黎當選為建陽縣第一屆參議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翰黎
  • 畢業院校:日本早稻田大學
張翰黎,清朝末期建湖縣碾基垛人,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張翰黎回國後被清廷封為興化縣縣令,去興化赴任時,是坐莊上吳二的小木船去的。興化縣衙接到通知,說張大人即日就來赴任,可遲遲見不著人。張翰黎到了興化不知縣衙在何處,就派吳二到縣城打聽,找到了縣衙。縣衙獲悉縣長大人駕到,隨即派八人大轎前往迎接。當年興化水患叢生,百姓民不聊生,流離失所,痛恨前縣官治水不力、貪贓枉法,興化黎民百姓見了新知縣,上百人跪地叩頭,大喊清官大人,企盼他為百姓治理水患。張翰黎進了縣府,只見府內金銀無數,並有人將他捧若神仙,可門外百姓冤聲一片,張翰黎感到這金銀實在是燙手,他左思右想,朝廷腐敗無能,治理不力,正義得不到伸張,貪官到處欺壓百姓,他又想起了“做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俗語,於是決定不做這堂縣令。自己就裝病迴避,次日便辭官回到碾基垛。後隨在碾基垛開木排行的哥哥張正豪經營木材生意。張正豪經營一直很講誠信守規矩,當時的商場上哪裡容得下如此正直之人。有幾個同行手裡有一大批滯銷木材,便假借降價,想拋給正豪兄弟,讓他爛在手上。張正豪與弟弟張翰黎商量,決定收購這些商家賣不了的木材,於是果斷表態全部收購。當日,張翰黎憑著他的留學證件在鹽城銀樓拿到了買木材的借貸銀兩,收購下這一大批木材。說來也巧,那年江浙皖一帶所有山上禁止砍伐,因而導致賣木材的那批商人無法買到新的木材,張氏兄弟手裡的木材一下子成了十里八鄉的熱門貨,一些購木材的人不惜路途遙遠前來購買,兄弟倆重重地發了一筆。從此,張正豪和張翰黎成了鹽城西北鄉一帶有名的大財主。建陽縣抗日民主政權成立後,張翰黎當選為建陽縣第一屆參議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