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亭湖區政府2009年工作報告

《鹽城亭湖區政府2009年工作報告》是鹽城亭湖區政府2009年發布的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城亭湖區政府2009年工作報告
  • 外文名: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Yancheng Pavilion Lake District in 2009
  • 性質:報告
  • 類別:地方法規
  • 發布時間:2009年
2008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08年,是我們經受嚴峻挑戰和重大考驗,戰勝諸多困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帶領和依靠全區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應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重大變化,多方施策,攻堅克難,拼搏奮進,圓滿完成了區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奪取了“率先全面達小康、建設和諧新亭湖”的首戰勝利。
區域經濟登上新台階。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億元,同比增長1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8億元,增長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72億元,增長25.8%。全口徑財政總收入21.9億元,增長44.4%;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2.6億元,增長39.2%;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比重繼續列全市第一位。三項核心指標全部達小康標準: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1288元,增長14.6%;農民人均純收入8004元,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5元,增長14%。三次產業協調並進。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服務業現代化“雙輪驅動”戰略,三次產業比重調整到14.7:43.7:41.6。實現定報工業增加值46.24億元,增長19.7%;新增定報企業53家;納稅超百萬元企業55家;摩比斯、海翔電氣、伯樂達、聯鑫、海螺、飛馳、華泰、三菱等8家企業納稅超千萬元。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1億元,增長17.4%;稅收10.3億元,增長48.2%;納稅超百萬元企業139家;蘇嘉房產、中茵置業、眾興置業、海翔投資、悅達房產、中誠信房產、新奧燃氣、電力設計院、明新房產、國飛置業、正泰置業、強盛燃料等12家企業納稅超千萬元。實現農業總產值37.3億元,增長9.3%;新增高效農業面積6.15萬畝,高效農業覆蓋率33.3%。新增農業龍頭企業10家,新增無公害農產品3個,新申報綠色食品3個。各地經濟競相發展。新洋經濟區和亭湖新區工業、服務業同步發展,兩區財政收入分別達2.5億元、2.4億元,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市區6個街道充分利用舊城改造拓展發展陣地,大力創辦工業園區、民營創業園,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財政收入平均增長30%以上;實現街街財政收入超億元,毓龍、文峰街道財政收入超兩億元。各鎮堅持以工強鎮、統籌發展,財政收入平均增長40%以上,南洋鎮財政收入突破5000萬元,新興、伍佑、鹽東鎮財政收入超3000萬元。黃海街道、便倉鎮財政總收入增幅分別列街道和鄉鎮第一。袁莊村成為全市首個稅收超億元村。
項目推進取得新業績。項目載體迅速拓展。集全區之力建設南洋經濟區,啟動建設僅8個月,已拉開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園區框架,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4個,堯舜建材、高德線材、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園等10多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啟動建設規劃面積1000畝的鹽城農副產品批發市場、3000畝的農產品加工區和46000畝的區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亭湖新區完成20平方公里規劃調整以及2平方公里LED和光伏產業核心區規劃編制,新落戶億元以上項目8個。新洋經濟區都市工業園6平方公里區域內高新園、創業園、韓資園全面建設,項目入駐率90%以上;現代物流園規劃面積拓展到20平方公里,繼被命名為“省級重點物流基地”之後,又被認定為“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各鎮、街道特色工業集中區和民營創業園加快建設。項目招引成效明顯。組建了3個專業招商局,開展了外出招商集中出征、招商引資百日競賽等活動,先後成功舉辦第十二屆枯枝牡丹節、崑山投資洽談會等10多次重大招商活動,新招引千萬元以上項目230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88個、億元以上42個、10億元以上10個。圍繞打造服務業集聚區,引進實施了東進路美食文化休閒一條街、寶龍城市商業廣場、華東工業品博覽城等一批特色街、大型商貿和物流市場項目;致力培植工業產業集群,招引落戶了百靈頓工業園、微磁感測器、恆科太陽能等一批重特大項目;著眼做大市場農業規模,成功簽約了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潤恆肉製品等一批農產品交易、深加工項目。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新開工千萬元以上工業、服務業項目329個,其中億元以上42個;竣工224個,其中億元以上20個。伯樂達太陽能一期、國信生物質發電等列市考核的目標竣工項目全部完成,熱電聯產、鐵道機械等重大工業項目快速推進。金鷹國際、時代購物中心等重大服務業項目建成開業,沃爾瑪國際大賣場、金茂商業廣場加快建設。華東農產品交易中心一期開盤,一批高效農業生產基地已建成。區五大類100項重點工程和市涉及我區的八大類重點工程、為民辦實事工程完成既定任務。項目服務優質高效。推行了部門內部相對集中審批權制度改革,高標準建成區新行政服務大廳,25個部門進駐辦公,健全了快捷高效的項目服務機制。積極向上爭取土地指標3600畝,保障了一批重大項目的落戶和實施。搶抓國家拉動內需、擴大投資機遇,多渠道爭取國家、省、市項目政策扶持資金3500多萬元。強化領導掛鈎聯繫、部門幫辦服務、嚴格督查考核的項目推進工作機制,確保項目按照時序進度實施到位。
城鄉建設實現新突破。河東新城日新月異。南洋經濟區按照“一年見雛形”要求,建成20公里“五縱三橫”道路、10公里自來水管網和“一站式”招商服務中心;亭湖新區根據“造城”定位,建成污水管網4.3公里,開工建設省道331、寧靖鹽高速青墩接線等重大交通工程,亭湖110KV變電所主體竣工;區新行政中心主樓裝修基本完成,周邊5平方公里中央商務區內招商中心、亭湖幼稚園、東港大酒店、“東方一天地”商業街等綜合配套服務項目建成運營,大洋灣生態運動園二期加速推進,加州東郡、華景園等商住項目順利實施。城北片區亮點紛呈。建成“四縱七橫”道路網路,新拓道路10公里,啟動實施殯儀館搬遷、鐵路下穿工程。都市工業園新建標準廠房13幢10萬平方米。現代物流園內投資10億元的通榆河內河港口項目開工建設,白馬紡織服裝市場一期全面開業,明珠世貿商城、華健物流等項目加快建設。新型商住區內杭嘉城市花園、蘇東翡翠園開盤銷售。中心城區展示新貌。紮實做好了人民路南延、西環路整治及先鋒島商貿中心、串場河景觀帶、海鹽歷史文化風貌區、老行政中心地段改造等市區重點工程項目的拆遷工作。整治易淹小區80個。實施農貿市場改擴建工程,解放路、鹽南綜合市場建成營業。新開工房地產面積170萬平方米,其中政策性保障住房面積19萬平方米,錢江方洲、公園道一號、華府景城等項目進展迅速。鎮村建設特色彰顯。集鎮規劃編制工作全部完成,7個鎮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建成小康示範村32個。實施集鎮“六個一”工程48項,完成投資1.6億元。新建農村公路182公里,改建危橋45座。修建水利閘站95座,疏浚河道52條320萬方,修築圩堤75公里80萬方。
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實施一系列促進發展的改革舉措。完成黃尖鎮區劃調整交接工作,區域面積擴大到93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90萬人。組建南洋經濟區管委會,制定了扶持經濟區發展的財政結算體制。成立亭湖新區建設指揮部,完善了新區管理、建設和投資機制。出台加快鎮街發展、高效農業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意見。推行區域經濟進位爭先、目標任務績效考核和三項主要經濟指標重點考核制度。區城投公司註冊資本增加到4億元,實現融資4.5億元;區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增資到9000萬元,擔保額和效益居全市首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分別發展到97個、20個、7個,其中省、市級“四有”專業合作社11個。流轉土地3.8萬畝。加大以利用外資為重點的三外工作力度。新批外資項目46個,其中投資500萬美元以上15個;協定利用外資2.4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1.05億美元;完成自營出口1.4億美元,自營出口企業增加到60家,出口產品擴展到80個;境外勞務輸出2510人次,外經營業額4660萬美元。營造鼓勵扶持全民創業的濃烈氛圍。新增私營企業1650家、個體工商戶2.1萬戶,分別增長175%、210%;新增註冊資本40億元,增長218%;規劃建設民營創業園15個,新建標準廠房20萬平方米。新成立商業性擔保公司12家。幫助企業協調新增貸款1.3億元,提供信貸擔保8.2億元、轉貸資金22億元。
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發放涉農補貼4630萬元。培訓農村勞動力2萬人次,新轉移農村勞動力8149人。落實“結對幫扶”項目302個,1200多“一有三缺”低收入農戶實現脫貧。成功舉辦“社區勞動就業集市”等活動,新增城鎮就業再就業近2萬人。城鄉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支出各類社會保障資金2.3億元。全區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繳費人數分別達3.67萬、3.35萬、2.78萬、2.22萬和1.99萬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5000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6%,行政村覆蓋率達100%。6萬多農戶參加農業政策性保險。城鄉救助體系不斷健全。擴大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蓋面,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0%和30%。建立了城鄉五保戶供養經費自然增長機制。完善了覆蓋城鄉的扶貧助學、幫困助醫、慈善救助、司法援助等社會救助體系。籌資950萬元支持四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區援建中隊提前8天完成災區安置房建設任務,被省授予“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最佳化。紮實推進“四城同創”工作,圓滿完成“省級園林城市”創建任務;全年新植苗木460萬株,占市計畫230%;完成成片造林2.7萬畝,建成區新增公共綠地100公頃,城鎮綠化覆蓋率達40.5%。關停並轉化工企業15家,SO2排放削減57.6噸,完成化工園區整治和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農村改廁1.2萬座、改水1萬戶。新建戶用沼氣池1500座。數位化城管指揮中心投入運營。
各項事業得到新發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日趨深入。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精心組織“深入解放思想、推進科學發展”主題教育活動,廣泛開展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和公民道德教育系列活動。新創國家級文明單位2個。紮實推進“平安亭湖”、“法治亭湖”建設,連續第四年被省命名為“社會治安安全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法治鹽城創建工作先進地區,新河社區獲全國“平安家庭創建先進示範社區”;建成法治亭湖合格鄉鎮(單位)4個、市級以上民主法治示範村(居)39個;區政府入口網站成功改版;健全了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和聘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105件,政協委員提案203件,滿意率均達100%。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申報市級以上各類科技項目55項,其中獲國家級立項3項、省級14項;申報國家重點新產品3個、專利360件。飛馳牌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引進本科以上各類人才459人,伯樂達集團博士後工作站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准。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1718萬元,惠及中小學生4.86萬人;解放路學校教育集團、鹽南職教集團品牌效應不斷放大,農村中國小“四配套”工程全面完成。舉行了北京奧運會100天倒計時暨全民健身活動啟動儀式。建成江蘇省唯一的少兒曲藝培訓基地,“和諧社區天天樂”被評為全國優秀民眾廣場文化活動。新增有線電視入戶1.2萬戶、數位電視用戶5000戶。新拓社區服務陣地5000平方米。建成16個規範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4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達省標,步鳳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得省“城市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單位”稱號,東南村被命名為“江蘇省衛生村”。成功創建省“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示範區”、“食品安全示範區”。順利通過國家級“殘疾人組織規範化建設達標區”及省“智慧財產權試點區”、“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示範區”、“質量興市活動先進區”、“白內障無障礙區”驗收。人武、物價、審計、統計、氣象、郵政、供電、扶貧、民族、宗教、台僑、外事、接待、保密、檔案、地方志、群團、“三老一關”、婦女兒童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績。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大力開展區級領導幹部大接訪、“金橋行動”等活動,認真辦理“省長信箱”、“市長熱線”等各類上級交辦件,妥善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和重點信訪難題,有效鈍化了基層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公共安全滿意度明顯提升。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突出抓好化工、交通、建築等重點行業專項整治;開展了火災隱患拉網式排查,整治火災隱患1500多處,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圓滿完成了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安保工作。
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深化改革,銳意創新,著力化解了一批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性矛盾,充分調動了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因素;二是堅持以進位爭先為追求,樹立標桿,抬高定位,全區上下萬眾一心、共謀發展,在全力趕超中激情奮鬥,在跨越發展中建功立業;三是堅持以“三大指標”考核為重點,強化責任,嚴格獎懲,保證了財政收入、項目推進、利用外資指標的快速增長,實現了重點目標帶動各項目標的全面完成、重點工作推動全局工作的順利開展;四是堅持以“三服務”活動為契機,轉變職能,改進作風,依法行政、科學執政、勤廉從政的意識明顯增強,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基層的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促進了政府工作的高效運轉、有效落實。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區人民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團結拼搏、開拓進取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員,並通過你們向辛勤奮戰在全區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民眾,向關心支持亭湖發展的市直部門、駐區單位以及離退休老同志、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還不優。主導產業規模不大,產業集聚度不高,特色產業、新興產業發展速度不快,規模骨幹企業支撐帶動作用不強。二是發展後勁還不足。招引實施的主導產業龍頭型項目、高科技項目和重大項目偏少,園區配套建設還存在滯後性。三是民生保障與民眾的期盼還有一定距離。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部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不快,少數民眾的生活還很困難。四是機關效能與跨越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一些部門工作人員的法制觀念、創新意識、工作能力還有待提高。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並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建國六十周年大慶之年,也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之年,更是我區順利完成“十一五”規劃、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新的一年,我們將經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國際市場需求持續減弱,國內經濟運行困難增加,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城鎮就業形勢趨緊、資金供需矛盾突出、財政減收增支因素增多、社會穩定壓力增大等挑戰也相當嚴峻。但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十七屆三中全會為我區加快農村改革、加速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性機遇;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我區拓展發展空間、爭取國家重大項目布局創造了重大歷史性機遇;鹽城進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城市之列,為我區分享長三角區域聯動發展的成果迎來了重大歷史性機遇;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為我區擴大投入、拉動經濟、積蓄後勁帶來了重大現實機遇。經過建區25年來全區人民的共同奮鬥,亭湖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經濟總量、各項基礎條件得到了極大提升,為我區更好更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將科學分析形勢,堅定必勝信心,正視挑戰,搶抓機遇,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今年(2009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執行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圍繞“率先全面達小康、建設和諧新亭湖”目標,立足蘇北領先、蘇中爭先、全省進位,深入實施“新型工業化、服務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經濟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聯動戰略,堅定不移抓投入、調結構、促和諧,積極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努力在蘇北率先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確保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定報工業增加值增長16%;財政總收入增長18%,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註冊外資實際到帳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單位GDP能耗比下降4.5%,二氧化硫排放下降0.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5‰以內。全面小康社會綜合評價得分超過95分,達到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面小康社會標準,以區為單位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著重把握好四個方面:
堅持把保增長、促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將保增長、促發展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通過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增強信心,改善預期,擴大就業,維護穩定,為調整經濟結構創造條件。充分發揮投資、消費、出口對經濟成長的協同拉動作用,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做到三個加強:加強對經濟形勢和國家政策的分析研究,加強各項應對措施的推進落實,加強對企業的幫扶服務,超前謀劃,迅速反應,果斷決策,力保三個快速到位:各級為企業減負的扶持政策快速落實到位,各級拉動增長的項目資金快速投入到位,各級惠及百姓的保障措施快速實施到位,使企業輕裝上陣,使項目順利推進,使百姓無後顧之憂,從而增強幹部的工作信心、企業家的投資信心、民眾的消費信心。
堅持把自主創新、調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致力將推進自主創新、加快結構調整作為應對困難和挑戰、轉變發展方式和構築發展新優勢的戰略選擇。更加注重加大科技投入,更加注重加強產學研結合,更加注重加快引進各類優秀人才,更加注重加速培育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自主品牌,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推動製造業向高端發展,著力推動現代服務業拓展新的發展領域,著力推動傳統農業向市場農業轉變,切實增強綜合競爭力,努力保持區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堅持把為民謀利、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宗旨。始終不渝地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實在在為人民辦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滿足人民消費需求,提高人民幸福指數。全力加快富民進程,鼓勵創業,擴大就業,廣辟收入渠道,提高民眾消費能力;全力加快民生工程建設,加大社會事業投入,提高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水平,增強民眾消費預期;全力加快惠民政策落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幫扶特殊困難群體,解決低收入人群和貧困民眾住房問題,樹立民眾消費信心,努力通過改善民生,釋放城鄉民眾消費的巨大潛能,增強消費對經濟成長的拉動力。
堅持把進位爭先、跨越趕超作為不懈追求。始終保持高昂的鬥志,充滿必勝的信念,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牢固確立“率先發展”不動搖,按照“蘇北領先、蘇中爭先、全省進位”的要求,確保2009年在蘇北率先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力爭2010年、確保2011年綜合實力排名超丹徒。牢固確立“科學發展”不動搖,堅持速度、質量、效益並重,城鄉、經濟與社會統籌發展,堅持以特取勝,形成鮮明產業特色、城市發展特色;堅持以新取勝,爭搶高新產業、核心技術、高端人才制高點;堅持以好取勝,強化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節約型經濟。牢固確立“和諧發展”不動搖,切實做到三個文明共同進步,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人文環境明顯改善,人員素質、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突出抓好七項具體措施:
一、推動自主創新,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抓住保增長、擴內需的有利時機,堅持促進增長與調整結構相結合,按照主導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傳統產業品牌化的思路,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培植園區承載優勢。圍繞打造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的示範區、農副產品加工交易的集中區、重特大項目的展示區和亭湖城市東進的先導區,全力以赴建設南洋經濟區。完善各類規劃,實施東進南擴;提升承載能力,推進道路和水、電、綠化、亮化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園區共建,啟動建設上海空港電子產業園、新加坡百靈頓工業園、蘇州唯亭工業園、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園等特色“區中園”。招引億元以上項目20個,其中5億元以上5個、10億元以上3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0個,實際投產企業15家;各鎮、街道分別招引落戶1個億元項目。圍繞打造全區新的政治中心、大市區的商貿副中心、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區和亭湖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充分發揮亭湖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引領作用、龍頭企業帶動效應,加大現有工業集中區整合力度,加快LED和光伏產業核心區建設,引進一批產業鏈高端項目,招引億元以上項目10個,其中5億元以上3個、10億元以上2個。圍繞打造大市區都市工業集中示範區、蘇北知名的專業市場集聚區、全省重要的物流服務業基地和亭湖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加快提升新洋經濟區綜合配套水平。最佳化資源配置,完善運作機制,增強發展活力。高標準建設都市工業園區綜合服務中心,新建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依照產業定位,快速落實項目,提高項目質效,項目入駐率達80%以上;招引億元以上項目10個,其中5億元以上3個、10億元以上2個。加快各鎮工業集中區建設,注重特色,科學定位,招引產業帶動型和配套型項目,重點鎮各落戶建設1個億元項目,其他鎮均有5000萬元以上項目落戶建設。培植產業集群優勢。加快發展新光伏能源、汽車零部件、環保機械產業。全力推進LED和新光伏核心區、產業園區建設,建成伯樂達LED和太陽能電池板二期、恆科太陽能等重點項目,迅速做大新光伏能源產業;引導中馬、羽佳等企業外拓市場、內擴規模,保持汽車零部件產業穩定發展;建成環保產業園一期工程,以科行、吉地達等企業為核心,推進環保機械產業向高端研發製造轉變,爭創國家火炬計畫環保裝備產業基地,力爭2010年三大主導產業年銷售均超百億元。穩步提升食品加工、紡織產業,發揮匯源、紅蜻蜓等食品加工企業產品、品牌優勢,擴大市場占有率;支持大宏、永大等企業改進裝備水平,努力提高紡織產業發展層次,力爭2010年兩大主導產業年銷售均超20億元。培植企業規模優勢。鼓勵伯樂達、飛馳、三菱、威特、聯鑫等規模骨幹企業實行開放式重組、戰略性合作,力爭在與國內外大企業尤其是與國資央企合作上取得進展。強化資本運作,爭取在企業上市上實現突破。扶持長虹、喬勝、高精等成長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形成一批行業“小巨人”。緊抓國家增值稅轉型改革機遇,引導企業引進先進設備、工藝和技術,吸收消化技術成果,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新增銷售超億元企業10家,在超10億元企業上取得突破。新增納稅超百萬元企業10家,超千萬元企業3家;新增定報企業60家。培植自主創新優勢。促進創新要素、創新人才向企業集聚,以骨幹企業為依託,建設研發機構,推進技術聯盟,培育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自主品牌。新建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4家,爭取3個以上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爭創市級以上名牌產品20個,其中省級5個、國家級2個。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發展多種形式的合作,新建產學研合作機構5個。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突出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研發團隊,培養一批新型企業家和技術帶頭人。引進本科以上人才不少於500名,其中碩士研究生不少於40名,博士研究生不少於10名。
二、增強集聚效應,提升服務業發展層次。適應擴大內需、產業升級的需要和消費需求的變化,積極發展生產服務業,加快發展生活服務業,顯著提高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做優現代物流集聚區。以現代物流園為中心,放大“省級重點物流基地”和“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效應,促進現代物流與專業市場互動發展,精心規劃,提升品質,快上項目,打響品牌。建成白馬紡織服裝市場二期、明珠世貿商城、亞邦物流、裝飾裝潢材料市場等項目,推進華東工業品博覽城、通榆河內河港口等10億元重大項目建設,加快鋼材交易市場、義烏國際商貿城、五金機電市場、虹橋物流等重點項目建設,完成總投資不少於20億元,實現營業額超20億元。新招引6個億元以上知名物流企業和大型市場,在引進第三方物流上實現突破。擴大華通行、鹽港、華健等物流企業經營規模,引導園區內企業聯手合作、拓展市場,建立資源共享機制,構建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做大新型服務業集聚區。以亭湖新區為主體,強化規劃引領作用,推進5平方公里中央商務區建設,圍繞區新行政中心周邊、大洋灣生態運動園兩大節點,大力發展商務、信息、科研、設計、旅遊、金融、服務外包等新型服務業,積極引進國內外新型商業業態和現代經營理念。開工建設五星級酒店1家、大型商場或購物中心1家、研發中心3家,加快建設大洋灣生態運動園區二期工程,啟動建設鹽城國小東校區,籌備建設新區醫院。做精現代商貿集聚區。以城市中心區為依託,以建軍路為中心軸線,以金鷹國際、文峰大世界、時代購物中心等重點商貿企業為龍頭,發揮先鋒島、二橋廣場、劇場路、中茵海華廣場四大商業板塊整體聯動效應, 力爭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成為蘇北一流、全省知名的城市中心商業區;抓住人民路改造、迎賓路整治契機,加快沃爾瑪國際大賣場、大潤發購物中心、蘇嘉商業街、寶龍城市商業廣場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一批新的城市商業板塊;挖掘資源改造提升特色街區,加快建設陸公祠古玩一條街、永寧寺宗教文化一條街、東進路美食文化休閒一條街、人民路及太平路餐飲一條街、高力電子城、長壩花鳥魚蟲市場等特色鮮明、風格各異的商業街區;鼓勵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大力拓展社區配套服務,積極推動連鎖經營向農村延伸,促進農村服務業的發展。
三、挖掘增收潛力,打造市場農業特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市場農業為發展方向,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夯實市場農業發展基礎。立足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生產,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和休閒農業。重點發展設施栽培、立體種養、規模養殖等高效農業種養模式。各鎮分別建成一個1000畝以上成片設施農業園區,重點扶持新興新永、步鳳紅升等10個設施農業示範基地建設,新增高效農業面積4萬畝,高效農業覆蓋率達到43%,規模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比重分別提高5%和4%;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快建設安全優質農產品基地,新創市級以上名牌農產品5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5個,新申報綠色食品3個;充分發揮城郊區位優勢,建成黃尖翔鶴園、南洋生態漁莊等一批休閒觀光農業項目。培大恆鼎、泰來神等現有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引進投資超千萬元龍頭項目15個。搭建市場農業發展平台。圍繞建設“江北市場農業第一縣(市、區)”目標,著眼整體開發、聯動發展,全力打造集現代農業園區、加工區、批發市場三位一體的沿海農產品產加銷基地,精心搭建經濟效益優、品位層次高、示範帶動強的市場農業發展新平台。招商引資、政策扶持、設施配套多措並舉,高標準建設區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加快6000畝核心區內的道路、水系、橋樑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800畝苗木花卉基地和1000畝出口蔬菜生產基地;快速度建設農產品加工區,路網及配套設施全部到位,落戶千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項目5個;大力度建設農副產品批發市場,255畝華東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建成營運,上海創勁集團投資的800畝農產品物流中心啟動建設。激發市場農業發展活力。堅持“依法、有償、自願”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民流轉土地,帶動農業結構調整,流轉土地4萬畝,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20個。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健全管理制度,規範利益分配,擴大規模效益,發揮帶動作用,培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0個。加快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及擔保機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全面推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質押貸款試點,探索農民利用林地、合作組織股權等抵質押貸款方式,切實解決農民貸款難的問題。加強農村金融組織監管,完善治理結構,規範運作行為,建立預警機制,強化風險控制,保證安全運行。探索以資產為紐帶、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從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多渠道上實現土地、資本、人口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發展農村社區股份合作社7個。
四、重抓項目推進,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堅持把保增長、促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加大投入上,強勢組織“重大項目突破年”活動,以大項目促進大投入,以大投入帶動高增長,加快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立足區域規劃,在龍頭型項目招商上尋求大突破。圍繞國家政策投資導向、產業發展方向,著眼區域整體規劃布局、產業發展特色,注重招引帶動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發展的龍頭型、基地型及關聯配套性強的項目,主導產業項目占全年招引項目的60%以上。大力招引重大外資項目,引進註冊資本千萬美元以上的外資項目不少於3個,註冊外資實際到帳不低於1.2億美元;突出招引重大高新技術項目,力爭五大主導產業各引進1-2個億元以上產業鏈高端項目;重視招引節約型、環保型項目,積極招引民生類項目,集中力量,整合要素,創新方式,全面突破,切實提高招商成效。全年招引千萬元以上項目250個,其中億元以上40個、5億元以上10個、10億元以上5個,力爭在投資超30億元項目招引上取得突破。把握投資導向,在爭取政策性項目資金支持上尋求大突破。積極研究國家、省、市一系列擴大內需政策舉措,圍繞基礎設施、節能減排、自主創新、技改擴能、農業農村、民生事業等重點投向,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加強政策信息分析研究,調動地方、部門工作積極性,發揮企業、項目實施主體主觀能動性,形成項目申報部門聯動、政企互動的快捷反應機制,切實提高項目申報的成功率。在省級以上立項項目不少於30個,爭取各類政策性項目資金支持億元以上。整合要素資源,在多渠道項目融資上尋求大突破。做大區城投公司、公有資產投資公司規模,加快組建區建設投資公司、交通投資公司、旅遊投資公司、教育投資公司,整合全區國有土地、房產等有效資產,盤活閒置資產,加大對外融資力度。大力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民間資本投入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加快發展和規範各類信用擔保機構,做強區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組建商業性擔保公司10家,新增擔保額10億元以上。合力攻堅克難,在全方位推進項目建設上尋求大突破。重抓總投資250億元的五大類100項重點工程。工業突出抓好微磁感測器、環保型蓄電池等重點工程;服務業突出抓好飛馳新天地、五星嘉元廣場等重點工程;農業突出抓好紅蜻蜓食用油二期、山林養殖場等重點工程;城建基礎設施突出抓好新業路東延、新河路建設等重點工程;為民辦實事突出抓好農村飲水安全、亭湖新區醫院等重點工程。堅持重點重抓,加強服務指導,嚴格督查考核,確保重點工程按照序時進度順利推進。
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城鄉面貌。策應國家加大投入、拉動內需政策,精心組織“基礎設施提升年”活動,大力提高城鄉配套水平,有效提升城鄉發展形象。突出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寧靖鹽高速青墩接線建成通車,實施省道331建設和青墩接線南延、國道204北段改造工程,加快推進東繞城路、北環路等城市環網快捷通道建設。建成南洋經濟區“十縱八橫”、新洋經濟區“四縱八橫”道路網路,完成亭湖新區核心區路網建設任務,加強新區道路與城市環路、國道、省道的對接貫通;同步實施配套設施和綠化、亮化工程,河東片區新建污水管網6公里,城北片區加快汽車北站、污水處理廠、鐵路下穿等工程建設,啟動南洋經濟區和龍橋110KV變電所建設。積極抓好中心城區重點項目。按照大市區建設的總體部署,加快舊城改造步伐,加大城市拆遷力度,完成劇場路、先鋒島、老行政中心等重點地塊拆遷工作和一期工程建設任務。實施好街道社區服務中心項目,建成文峰、先鋒街道社區服務中心,開工建設毓龍、大洋、五星街道社區服務中心;擴大和利用好現有社區陣地,建成一批社區服務網路。落實好國家、省、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正確引導和促進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積極推進政策性保障住房建設,完成20萬平方米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任務;認真落實好住房消費政策,積極鼓勵居民購買自住性、改善性住房。做好市區老小區整治和農貿市場改造建設工作。繼續抓好集鎮“六個一”工程。根據新一輪城鎮總體規劃,推動各鎮建設好代表集鎮形象、體現現代特色風貌的一條街,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一個住宅小區,主題突出、品位較高的一塊綠色廣場,設計新穎、造型優美的一幢標誌性建築,水綠相映、格調高雅的一條水景河道,整治改造一條老舊街道。督促各鎮加大投入、抓緊建設、嚴格管理,努力使新一輪“六個一”工程成為提升集鎮品位、檔次的亮點工程。創成6個園林小城鎮。依託鐵道、河道、國省道、高速公路及道路接線,超前規劃沿海產業走廊、新洋港及各幹道沿線產業帶。切實抓好農村“三大會戰”。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新建農村公路100公里,建立農村公路新型管理體系;疏浚鎮級以上河道60條360萬方,整治村莊溝塘100萬方,修築圩堤75公里60萬方,修建閘站62座。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加快實施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年內重點解決7個鎮7.7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力爭三年內所有農村人口喝上安全飲用水;新建戶用沼氣池1500座,新建20個以上村級垃圾中轉站,改廁1.2萬座,秸桿利用率提高8%。加大農村造林綠化力度。新植苗木500萬株,新建成片林2.5萬畝,新建綠化達標村20個,村莊綠化達標率達70%。統籌抓好城鄉管理。堅持全程管理、跟蹤監督、嚴格執法,增強規劃執行力。認真落實土地管理政策,依法整治違法用地,堅決收回閒置用地,積極盤活存量用地,推進土地集約利用,保障重大項目、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和重要民生項目的土地落實到位。做好市區城市管理體制調整對接工作,加大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亭湖新區、新洋經濟區各建成1座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四個試點鎮各建成1座垃圾中轉站;充分發揮數位化城管指揮中心和終端反饋作用,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管理部件精確化。
六、堅持以民為本,促進社會和諧文明。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讓廣大民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致力提高民富水平。開發就業崗位,加強就業培訓,廣辟就業渠道,新增就業崗位1.5萬個,實現再就業3000人;新轉移農村勞動力5000人,組織培訓1萬人次。積極構建鼓勵支持全民創業的載體和融資、服務平台,新增個體工商戶1.5萬戶、私營企業1500家,新增註冊資本25億元。建立健全社會保險擴面征繳長效機制,淨增五項基本社會保險參保人數9000人;農村新型養老保險擴面2萬人,將“老農保”逐步轉入“新農保”。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保持在95%以上。落實城鄉低保標準、農村五保戶供養經費和城鄉義務兵優待金自然增長機制,對復員士兵全部實行免費培訓,做好特困戶和殘疾人救助工作,改善困難民眾生活。大力發展民生事業。完善公共財政投入機制,加大民生事業投入,在去年(2008年)基礎上區財政淨增民生性投入1億元。堅持實事實辦、好事快辦,抓緊組織實施城鄉居民生活保障、醫療保障、義務教育保障、計生優質服務、農村國中留守兒童食宿改善、農村飲用水安全、農村改廁、農村河道疏浚及閘站建設、農村公路等級化改造、農貿市場、樂齡關愛服務中心、農村合格幼稚園、亭湖新區醫院、多元智慧型學校、城北污水處理廠、鹽城汽車北站、市區環衛基礎設施建設、人民北路綜合整治、農村有線電視進村入戶、平安創建等20項為民辦實事工程。切實抓好“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區”和“教育裝備現代化學校”創建工作,加快改善中國小辦學條件和育人環境,增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社會教育服務功能。積極實施農民健康工程,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城鄉社區衛生服務水平,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地區創建活動,鞏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區”創建成果。建立新型人口和計畫生育管理機制,紮實推進社區計生服務站建設,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發展文化廣電事業,鄉鎮文化站全面達標,全面啟動街道文化站建設,紮實開展文化“三下鄉”活動,新增有線電視入戶1.5萬戶、數位電視用戶1萬戶。強化統計基礎工作,完成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任務。重視老齡及婦女、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做好人民武裝及國防動員、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地方志等工作。全力營造民安環境。深入開展“四城同創”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城鄉民眾文明素質。落實優撫政策,抓好雙擁工作,推進軍民共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做好第三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深入推進“法治亭湖”、“平安亭湖”建設,以創建“法治亭湖合格鄉鎮(單位)”、“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等活動為載體,加強“五五”普法宣傳工作,著力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完善村(居)務公開、村(居)民自治、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的基層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的民主監督權利;加強基層政法、綜治組織建設,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加快技防建設步伐,嚴厲打擊犯罪,重拳整治民眾反映強烈的治安問題;高度重視信訪穩定工作,健全社會矛盾調處機制,認真對待人民民眾來信來訪,暢通信訪渠道,妥善處理信訪問題;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重抓隱患排查整改,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強化應急管理隊伍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切實做到對各類突發性重大事件快速反應、快速決策、快速處理,保障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七、切實改進作風,提高政府工作水平。紮實開展“作風建設加強年”活動,致力建設服務型政府和效能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最佳化服務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最佳化政府機構設定,理順政府部門職責關係,促使行政機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更好地為基層、企業、項目和社會公眾服務;進一步擴大公共服務,把政府工作、政策支持、財力保障的重點向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傾斜,向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事業傾斜,努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強化績效考核,提高政府效能。健全目標任務績效考核體系,加強績效管理,明確責任主體,量化責任內容,嚴格責任落實。確保政令暢通,提高工作執行力;注重落實成效,增強工作推進力;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努力促進政府工作高效運轉。推進依法行政,規範政府行為。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紮實推進“陽光執法工程”,強化行政複議和執法監督,加強公務員普法教育,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推進政務信息公開,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主動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規範行政決策程式,切實做到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堅持廉潔自律,維護政府形象。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力提倡勤儉節約,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健全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審計監督、行政監察力度,切實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制約;嚴肅查處損害民眾利益的違紀違法行為,努力塑造務實創新、勤政為民、高效廉潔的政府新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