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對鹽城市08年工作的總結和對09年工作的規劃和目標。主要對經濟和民生等相關問題闡述政府工作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城市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 性質:報告
  • 時間:2009年
  • 類別:地方法規
一、2008年工作回顧

2008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很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大事多、難事多、國內外經濟環境不確定因素多。面對嚴峻挑戰和各種困難,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奮發進取,紮實工作,完成了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上呈現出“增長較快、結構最佳化、質量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我們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實現了全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面對南方部分地區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和國際金融危機、國內巨觀經濟變化帶來的衝擊,我們主動適應新的形勢,通過創新思維和紮實工作,認真落實國家出台的保增長、促發展政策措施,積極組織開展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基層“三服務”活動,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全市經濟難中求進,奮力前行,主要經濟指標和許多重點工作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6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6%,人均首次超過30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216.1億元,增長45.7%,實現了兩年翻一番,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3億元,增長38%;工業增加值572.9億元,增長18.1%。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圍繞打造“全省高效農業第一市”目標,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農產品規模加工和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積極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全市高效農業總面積達444.2萬畝,其中設施栽培124.5萬畝,分別新增79.6萬畝、21.3萬畝,增量均居全省第一。阜寧縣再次榮獲“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稱號,“射陽大米”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江蘇寶龍集團成為我市第四家國家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大力推進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全市汽車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0%,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銷售整車超過14萬輛,增長40%。新興產業快速發展,LED和光伏、風電設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一批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項目加快建設,蘇北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在響水建成下水,東台、大豐風電項目實現併網發電。特色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建湖縣被批准為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大力推進服務業發展,亭湖城北現代物流園等3個服務業集聚區被認定為省級服務業集聚區,服務外包、信息服務等新型業態開始起步,建成金鷹國際購物中心、東進路文化休閒美食一條街等一批重點服務業項目,服務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49億元,增長15.4%。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繼續堅持把項目推進作為保增長、促發展的主要抓手,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20億元,增長3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投資610億元,增長40.3%。投資結構進一步改善,農業和服務業的投資明顯增加,有力促進了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我們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激發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抓住改革開放30周年的契機,在全市開展了“深入解放思想、推進科學發展”教育實踐活動,積極推進改革創新,著力構建促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清理和精簡市級行政審批項目,下放市級行政審批許可權,推行部門和單位內部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權,再造審批流程,提高了辦事效率。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在做大做強城投、國投、交投等公司的同時,又陸續組建了產業投資、市政公用、農業水利、沿海開發、旅遊開發等投融資平台。加強金融生態建設,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創新銀企合作途徑,全市新增信貸投放121億元。繼續推進企事業單位改革改制,一些重點企業重組改制,完成江蘇八菱集團與上海電力股份公司重組、市自來水公司與香港匯津水務合資合作。不斷深化農村改革,農民專業合作、土地股份合作、資金互助合作等各類合作組織建設走在全省的前列,全市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045個,組建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245家,開展農民資金互助合作試點57家。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全市新發展私營企業1.4萬戶,新增私營個體經濟註冊資本300億元,增長63.9%。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全市對外開放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外貿出口快速增長,全年出口總額21.7億美元,增長53%,增幅列全省第二;註冊外資實際到賬突破10億美元,增長23.3%,總量繼續列蘇北第一。成功舉辦了’2008中國鹽城經貿洽談會暨丹頂鶴國際濕地生態旅遊節、海外江蘇之友相聚鹽城等重大活動,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我市被評為“浙商最具投資潛力城市”、“最受閩商歡迎中國大陸十佳投資城市”和“新滬商最佳投資城市”,鹽城對外來投資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大力推進沿海開發,進一步完善規劃體系,推進沿海開發環評工作;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的突破,“7路1港2航”等重點工程進展順利;沿海17個重點產業項目開工建設,能源、造船、石化等產業發展初具規模。各類開發園區的功能不斷完善,項目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市開發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工作紮實推進。鹽都高新技術園區初具規模,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南北共建開發區、與上海共建開發園區工作取得成效。全市重點鎮工業集中區、中小企業園新建標準廠房210萬平方米。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督、檢驗檢疫、海關、海事、氣象、銀行、保險等省屬部門和單位為全市發展服務取得新的成效;外事、僑務、對台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我們繼續加大城市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了發展環境和條件。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進程。中心城市建設進入加快推進、全面提升的新階段,老城區商業中心改造步伐加快,建軍路核心商業區功能進一步增強。人民路南延等一批道路改造和建設工程順利完成,市區交通擁堵的狀況得到緩解。城南新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新城區框架基本形成。圍繞打造海鹽歷史文化風貌區,建成中國海鹽博物館,僅用100多天時間,同步建成水街、水城、美食娛樂街等項目,成功舉辦中國鹽城海鹽文化節,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得到較大提升。大力推進綠色鹽城建設,新增植樹造林折實面積53.2萬畝,占當年全省增量的三分之一,市區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分別達到39%和34.2%,順利通過創建省級園林城市驗收,“四城同創”初見成效。加快推進縣(市)城區和重點鎮建設,全市城市化率提高到45%。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寧靖鹽高速公路鹽城北段全線貫通,實現了環城高速公路聯網暢通。204國道鹽城南段工程順利實施。327省道濱海段、332省道大豐段、326省道響水段、沿海高速阜寧連線線建成通車,實現了縣縣連線高速目標。大豐港開通了國際國內航線,並被列為對台直航的港口之一;鹽城機場開通抵達大連、桂林和昆明、哈爾濱的新航線,到北京實現了“大飛機、天天飛”,一類口岸建設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我市成為江蘇唯一、全國第十家同時擁有海、空港兩個一類開放口岸的地級市。濱海港建設邁出歷史性一步。陳家港電廠一期工程、射陽港電廠“上大壓小”項目、鹽城發電廠熱電聯產項目開工建設,500千伏沿海大通道輸電工程建成運行。農業綜合開發步伐加快,農機化水平不斷提高,通榆河北延鹽城段、里下河地區災後應急治理工程等重點水利建設工程順利實施。郵政、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新的進展。

我們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動了社會全面進步。進一步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面實行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提高各類學校助學金標準,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全市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基本化解到位。城南新區聚亨路國小、日月路國小、鹽瀆路國小三所學校建成並招生。改進醫療衛生服務,市一院成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我市被評為全國無償獻血工作先進單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8%,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緩解了民眾看病難的矛盾。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40%,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7家, 7個項目被列為省級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市全民健身中心實現主體封頂,我市體育健兒在殘奧會上獲得2金1銀的好成績。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順利通過國家和省“十一五”目標執行情況中期評估,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5%。以內。文化和廣電事業取得新的發展,淮劇《嗩吶聲聲》和《馬代表進城》入選第31屆世界戲劇節,有線數位電視整體轉換步伐加快,博物館、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部免費開放。加大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修繕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新四軍紀念館人物館基本建成。

全市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社會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高。新聞出版、民族宗教、檔案、地方志、紅十字、婦女兒童、老齡、殘聯、關心下一代、慈善等事業取得新的進步。民兵預備役、人民防空、國防動員和雙擁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我們高度重視改善和保障民生,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秉承執政為民的宗旨,堅持把民生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每次常務會議都研究解決事關民生的重大問題。認真落實扶持就業再就業政策措施,全市新增就業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90元,分別增長14.5%、11.5%。財政支出進一步向民生傾斜,市級新增財力50%以上用於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為民辦實事。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基本實現了城鎮居民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全覆蓋,新農保制度試點工作擴大到9個縣(市、區)、131個鄉鎮,建立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養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年初確定為民興辦的28件實事基本完成,市區開工建設1.5萬平方米廉租住房、23.3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和90萬平方米中低價位商品房,主城區範圍內實現防洪設施全覆蓋,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水平。積極實施新一輪農村五件實事,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組織開展“牽手致富”和“村企結對共建”活動,全市15.9萬人實現脫貧目標。紮實抓好節能減排工作,深入開展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大豐市被評為國家首批13個可持續發展先進示範區之一。圍繞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深入開展“平安鹽城”創建活動,切實加強安全生產、信訪工作,保持了社會穩定。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妥善做好食用含三聚氰胺配方奶粉嬰幼兒篩查治療工作。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映社情民意,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181件、市政協委員提案390件,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圓滿完成支持四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應急救援任務,全市募集款物6000多萬元,災後援建工作紮實有序進行。全市人事編制、統計、物價、審計、防震減災、住房公積金、糧食、供銷、扶貧開發、保密、機關事務管理等工作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在巨觀經濟形勢不斷發生變化、各種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的情況下,我們取得這些成績,實屬來之不易。這是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大政方針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決策部署的結果,是廣大幹部民眾解放思想、攻堅克難、團結拼搏、辛勤工作的結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市政協和各民主黨派積極支持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員,並通過你們向全市廣大幹部民眾、人民解放軍駐鹽部隊和武警官兵、政法幹警,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愛國人士和人民團體,向省屬駐鹽各單位,向熱心支持鹽城發展的海內外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受巨觀經濟環境變化影響,下半年全市經濟成長速度趨緩,下行壓力加大;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低端化問題明顯,企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尚需加強;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節能減排、環境治理任務相當艱巨;社會保障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改善民眾生活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城鄉居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和安全生產的因素仍然存在,基層基礎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行政效能有待提高,經濟發展環境需要進一步最佳化。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並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09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各位代表,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進全市“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對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對實現鹽城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將會進一步加深,我國經濟運行困難增加,經濟下行的壓力不斷增大。新的一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更重、矛盾更多、壓力更大。我們一定要正視困難,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推進發展。應該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處在持續較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國家去年以來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政策措施,為我們推進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環境。江蘇沿海綜合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我市今後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蘇北五市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對蘇北發展的政策支持更加有力,為我市加快發展增添了動力。鹽城已進入工業化、城市化加速期,發展條件明顯改善,人心思進的氛圍濃厚,加快發展的勢頭不可逆轉。當前,我們既要把困難估計得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考慮得更周密一些,又要注重從變化的形勢中捕捉難得的發展機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有力的措施做好今年工作,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五屆五次全會的部署,堅定信心,應對挑戰,搶抓機遇,迎難而上,著力好中求快,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著力擴大內需,增加有效投入;著力調整結構,加快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和動力;著力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

根據這一要求,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

(一)保增長目標。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財政總收入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6%;註冊外資實際到賬和出口總額增長20%。

(二)擴內需目標。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規模以上工業投資增長30%;實施八大類重點工程項目226項,年內完成投資64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

(三)調結構目標。全市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1.5 個百分點;高效農業覆蓋率達到45%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25%。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化學需氧量削減2%,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0.6%。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5‰以內,城市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

(四)改善民生目標。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繼續為民興辦26件實事,解決一批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全市城鎮勞動保障三大保險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保持在98%以上,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4%左右。

總體上看,上述目標與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科學發展評價考核體系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指標體系相銜接,既考慮了巨觀經濟環境影響的因素,又體現了能快則快、好中求快、進位爭先的要求。在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安排中,保增長的目標基本保持了連續性,擴內需的目標比去年有較大幅度提高,調結構的目標要求更高,改善民生的目標堅持每年都有新的提高。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全市上下付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只要我們堅定必勝信心,積極應對挑戰,搶抓新的機遇,紮實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贏得新的更大的發展。

三、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將緊緊圍繞全年發展目標,積極做好應對更大挑戰、克服更大困難的準備,採取有效措施,促進經濟成長。

千方百計保證企業正常運行。進一步深化“三服務”活動,促進骨幹企業提速增效、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對汽車、紡織、機械裝備製造、房地產等重點行業,加強分類指導,加大政策扶持。對100戶重點企業實行定點監測,提供全方位、全過程服務,充分發揮骨幹企業的支撐作用。幫助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大力開拓市場,力爭實現產銷20萬輛乘用車目標。同時,抓大不放小,對信用較好、產銷狀況較好、市場前景較好的中小企業進行重點扶持,有針對性地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狠抓在建項目儘快竣工和竣工項目投產達效,為促進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增長點。

努力增加有效投入。注重發揮政府性投資對社會投資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加大基礎設施、民生和社會事業的投資,支持重點企業的發展。繼續組織實施八大類重點工程項目,以5月18日、10月18日和年底為節點,實行節點式控制、分階段推進,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各類重大項目按時開工、如期竣工。大力推進工業重點項目建設,保持工業投資穩定增長,確保完成規模以上工業投資800億元,新開工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00項,竣工億元以上項目100項。繼續積極向上爭取國家和省擴大內需投資項目,加強資金使用監督和項目管理,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突破一批重大項目。加大對區域發展具有支撐作用的重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組織實施39項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鹽淮高速大豐段,爭取連鹽鐵路儘快開工建設,實施鹽城機場擴建。大力加強水利投入,加快“五大港”整治。推進城鄉電網建設,年內完成投資20億元。進一步完善各類開發園區的道路、供電、供水、供熱、通信及其它配套設施。認真落實增值稅轉型的有關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增加技改投入,實施“百企千萬”工程,組織100戶重點企業每戶實施一個5000萬元以上技術改造項目,全市完成技改投資160億元。

積極擴大消費需求。在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擴大就業的基礎上,繼續穩定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信心,改善消費心理預期。針對我市城鄉居民儲蓄率較高的實際,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增強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最終消費需求對經濟成長的拉動力。穩定擴大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大力發展社區商業、物業、家政等服務性消費,積極開發旅遊、文化、健身和網路等熱點消費,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研究制定鼓勵消費的具體措施,發展和完善消費信貸,最佳化消費環境,擴大消費市場。大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促進農民消費。

四、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步伐

加快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增長、促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市人均GDP已經突破3000美元,正處在推進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當前,全球範圍的經濟結構大調整,為我們推進結構調整提供了絕好機遇。我們一定要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不失時機地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堅持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切實解決農業效益不高、農產品附加值低和市場流通不暢等突出問題,確保全市農民收入增幅高於全省、領先蘇北。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提高高效農業規模化水平。把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核心區再擴大5000畝,總面積突破1.5萬畝,其中新增設施農業2000畝,總面積突破6000畝。每個縣(市、區)規劃建設一個核心區面積達到2000畝以上、設施農業面積比例占80%以上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確保全市新增高效農業面積100萬畝。加快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在各個縣(市、區)和50個重點鎮工業園區分別規劃建設一個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實施振興農產品加工業“雙百”工程,培植100家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和100家農產品加工專業特色鄉村。加快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流通水平。抓緊完成華東(鹽城)農產品交易中心一期工程,確保上半年運行,力爭整個項目年內全部竣工,形成市級批發市場、縣級專業市場、鄉鎮特色市場、村級農產品購銷經營部、農民經紀人隊伍等五級市場網路體系。深入推進農村改革,為發展現代農業增添動力。加快推進土地流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建設,確保全市土地流轉總面積達到150萬畝,力爭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00個以上。同時,切實加強農技推廣、農產品檢測認證、種源基地、動物防疫等農業技術支持體系建設,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推進傳統工業向新型工業轉變。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工業產業、企業、產品從傳統向現代、從低端向高端、從低效益向高效益升級。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市里重點抓汽車、紡織、機械裝備等千億元級產業培育,縣(市、區)抓2至3個百億元級產業發展,鄉鎮抓特色產業集聚。啟動構建市區新型產業體系三年行動計畫,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重點推進LED、太陽能光伏、風電設備製造、節能環保機械、精密工具機和IT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力爭用三年時間使這些產業的增加值占市區工業的比重達到三分之一以上。進一步扶大扶強,促進企業升級。抓住當前有利於企業兼併重組的機遇,著力培植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大企業大集團,鼓勵優勢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做大做強。對成長性好、爆發力強、潛力大的企業加大扶持力度,推動戰略重組、人才引進和技術改造。推進企業上市,爭取今年有3至5家企業上市成功。支持中小企業投大靠強,在高平台上實現新的發展,全年力爭新增應稅銷售超億元以上企業80戶。進一步發揮科技進步的推動作用,促進技術升級。辦好三年一屆的全市科技成果洽談會,推進與清華大學、中科院等著名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努力幫助企業引進更多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支持企業培育自主品牌,抓好100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點新產品專項計畫的實施工作,新增省級高新技術產品50項以上,力爭新創中國名牌產品2隻、中國馳名商標2件。新建23家省級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力爭實現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零的突破。建立節能減排倒逼機制,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引導企業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節能減排。繼續抓好市區城北化工生產企業關閉、搬遷工作,力爭在節能降耗、污染治理、生態建設上取得更大成效。

推進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服務業的興旺發達,是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主要方向,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標誌。圍繞“十一五”期間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繳納稅收、就業人數實現倍增目標,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市區重點建設城南科教集聚區、內港湖中心商務商貿區、城北現代物流園區、汽車城生產服務業集中區等10個服務業集聚區,依託大豐港和鹽城機場兩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積極培育臨港服務經濟。每個縣(市)新培植2家以上年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服務業集聚區。加快服務業重點產業發展。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強市場建設,培育大型物流樞紐,推廣第三方物流,降低流通成本,服務和促進制造業發展。大力發展金融業,支持地方金融企業加快發展,加大力度招商引行,積極培育新型金融組織,完善城鄉金融組織體系,提高銀行、保險業發展水平。深入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發揮我市人力資源優勢,發展服務外包。加快以沿海濕地和海鹽文化為重點的特色旅遊業發展,推進丹頂鶴、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旅遊開發,抓緊實施海鹽歷史文化風貌區後續工程,精心打造旅遊產品,提升地區旅遊品牌形象。穩定發展房地產業,研究制定有效政策措施,穩定房地產投資,激活房地產消費市場,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抓緊實施一批服務業重點項目。推動大豐港現代物流中心、市國際會展中心、東方汽車廣場、亭湖五金機電市場、鳳凰信息軟體園半導體光催化材料研發中心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促進生產服務業發展。推進鹽瀆公園西側寶龍城市廣場商業開發,加快二橋廣場地段開發建設和先鋒島、劇場路舊城改造步伐,儘快建成沃爾瑪超市、金大洋生活廣場、10條特色街區等項目,提升生活服務業發展水平。統一規劃,推動亭湖區、鹽都區、市開發區和城南新區各建設一個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閒、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促進社區服務業提檔升級。

推進城鄉建設由傳統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新格局轉變。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提高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水平。完善城鄉規劃,推進中心城市、縣城、港城、城市新區和重點鎮建設,儘快形成交通便捷、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區域城鎮體系。認真組織實施大市區“三年計畫”決戰之年的各項重點項目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塑造城市特色,更好地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青年路和大慶路西延、解放路、迎賓路改造、世紀大道跨通榆河大橋等路橋建設,打通重要節點,完善片區道路網路,提高市區通行能力。按照打造生態之城、科技之城、節能之城和宜居之城的要求,促進城南新區加快建設。加快新區交通基礎設施、公共配套設施、商業配套設施建設,完成解放南路南延、鹽瀆路東延工程和南環路主體工程,開工建設解放南路商貿中心和紅星美凱龍三期工程,新建成一所國小和一所股份制高中,規劃建設一座多功能、標誌性的廣播電視塔,開工新建一家現代化綜合性醫院。推進市區水環境及溝河整治,完成大慶路至迎賓公園段串場河整治三期工程和油坊溝等河道綜合整治,開工建設大新河公園、通榆河生態公園,建設一批街頭綠地,進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在推動各地加快縣(市)城區建設、帶動縣(市)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小城鎮建設水平,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產業特色、自然風貌、歷史遺存,著力打造一批工業大鎮、商貿重鎮、旅遊名鎮、臨港新鎮,促進農村人口、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向重點鎮集中。繼續大力推進“四城同創”工作,組織開展農村基礎設施、環境綜合整治和綠色鹽城建設“三大會戰”,抓緊實施農村“六大實事工程”,新建11個電氣化鎮、177個電氣化村,努力使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更大改善。

推進開放型經濟向多元化、高層次轉變。堅持量質並舉,著力提高利用外資水平。進一步拓展引進外資渠道,加快市開發區韓資工業園、義大利工業園等“區中園”建設,促進各類外資集聚發展。抓住兩岸關係改善、大豐港被列為兩岸“三通”直航港口的有利時機,深化對台經濟合作與交流,努力爭取在利用台資上取得大的突破。儘快開通鹽城至香港新航線,吸引更多的港商來鹽投資。最佳化利用外資結構,積極促進服務業、農業引進重大外資項目。強化開放型經濟載體建設,促進各類開發園區功能升級。全面啟動市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建設,加快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加快50個重點鎮中小企業園建設,新建標準廠房200萬平方米,推動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積極落實國家提高出口退稅率的政策措施,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加強出口品牌和基地建設,著力培育十家出口超5000萬美元、百家出口超500萬美元、千家出口超100萬美元企業,促進出口穩定增長。繼續抓好外經、外事等方面工作,推動外經合作由勞務輸出向境外投資轉變、由境外工程分包向總承包轉變,加強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國際交流,積極引進先進設備、技術和人才,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擴大對外開放。

抓住江蘇沿海綜合開發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和我市被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的歷史性機遇,把沿海開發、接軌上海和發展外向型經濟更好地結合起來,以大開放促進沿海大開發。繼續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和省有關部門的對接,完善沿海綜合開發規劃,提升我市沿海開發的戰略定位,著力打造江蘇沿海新型工業發展基地、長三角地區重要能源基地、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和生態濕地旅遊基地。把今年作為沿海重大項目突破年,重點推進14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30個重大產業項目。全力加快大豐港二期工程和疏港航道、濱海港10萬噸級航道和億噸儲煤中心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射陽港區進港航道整治工程,繼續實施326省道沿海高速東段改建工程和331省道市區段建設,完成333省道弶港至沿海高速公路段擴建主體工程,確保332省道大豐段全線通車、沿海高速射陽港連線線建成通車。大力實施沿海風電、火電等能源項目,力爭在能源基地建設上率先取得突破。面向海內外大企業,大張旗鼓地開展沿海開發專題招商,努力引進石化、鋼鐵、汽車、船舶、造紙、糧油加工等重大產業項目。進一步做好接軌上海工作,以產業對接為重點,以園區共建為抓手,積極引進一批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項目。搶抓2010年上海世博會商機,開拓上海市場,與長三角其他城市加強互利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提高區域經濟合作水平。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保增長、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越是在經濟困難的時候,我們越要高度關注民生,千方百計保證廣大民眾特別是困難民眾的生活水平,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於民。

保持就業穩定增長。就業是民生之本。我們將堅持把擴大就業作為政府工作的優先目標,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千方百計幫助民眾克服因經濟成長趨緩帶來的就業困難。全年力爭新增城鎮就業6.4萬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4萬人,幫助5000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實施創業帶動就業工程,繼續推進創業、融資、服務“三大平台”建設,在市、縣(市)、鎮建立創業輔導基地,完善創業服務體系,營造全民創業的濃烈氛圍。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制定促進就業的財稅、金融等扶持政策,推行城鄉一體化的就業、失業登記制度,組織開展“充分就業社區”、“勞動力充分轉移鎮(村)”創建活動。引導和激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對“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實行保底就業;全面清理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跨地區流動的政策和各項收費,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改善農民工進城就業環境。重視發揮返鄉農民工市場意識較強、有一定資金積累的優勢,鼓勵他們投資高效農業或在鄉鎮興辦二、三產業項目,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

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體系覆蓋範圍,實施社保惠民、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全覆蓋工程,全市新增企業養老保險參保6萬人,新增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10萬人,“老農保”向“新農保”轉移15萬人。推進征地、補償和基本生活保障“三同步”,做到即征即保,被征地農民應保盡保。完善城鎮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突出抓好睏難企業職工和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工作,新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5萬人。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提高農民受益水平。加強城鄉醫療保險、救助制度的銜接,消除人員流動的制度障礙。適時擴大社會保障範圍,提高社會保障標準,逐步增加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待遇,對中斷繳費的特困下崗失業人員進行愛心助保,對城市無保障老年居民實行養老補貼,對無固定收入重殘人員加大生活救助力度。積極發揮紅十字會、慈善總會等組織的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開展助困、助學、助殘、助老等公益活動。

繼續為民興辦實事工程。2009年,我們將集中財力、物力,為民興辦26件實事。在改善民眾居住條件方面,繼續對市區老小區和易淹片區進行整治,同時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年內新開工建設政策性保障住房60萬平方米。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面,繼續實行城鄉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對農村貧困家庭接受義務教育的寄宿生、普通高中家庭貧困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和中等職業學校一、二年級在校生,按照政策規定給予資助;實施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加快建設寄宿制學校,充分發揮教育、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部門和單位的作用,完善關愛體系,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在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方面,繼續增加各類便民利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新建農村公路1000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危橋改造200座,新建鄉鎮客運站15個、農村道路候車站亭100個;啟動“清水走廊”建設,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市區自來水取水口西移工程,開工建設大市區百萬人口飲用水水源生態湖項目;新建、改建8個農貿市場;建設解放路公車專用線,新增公車100輛,新建2個公交停車場和5個公交首末站,建設汽車北站;改造公廁20座,新建公共衛生間10座,新建和改造壓縮式垃圾中轉站3座;新建一批電子科普畫廊。在加強城鄉環境治理方面,推進市區城北、城南、市開發區3個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快城鄉溝河整治和農村河道疏浚,實施農村改廁和清潔能源工程,完成農村衛生改廁10.8萬座、戶用沼氣2萬座。在扶貧幫困方面,繼續組織實施“牽手致富”和“村企結對共建”兩大脫貧攻堅工程,幫助12萬“一有三缺”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目標,推動經濟薄弱村增加集體收入。

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大公共財政對社會事業的投入,著力解決社會事業資源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等突出問題。按照政府引導、社會興辦、市場運作的要求,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各類社會事業適度超前發展。加快推進鹽城工學院新校區三期工程、鹽城師範學院新校區逸夫實驗樓、交通技師學院新校區、阜寧高等師範學校鹽城新校區、鹽城高校職工公寓建設;完成市一院老幹部新病房樓一期工程、市三院城南新區醫院建設,開工建設市衛生監督所業務樓、市中醫院門急診樓;建成全民健身中心並投入運行。完善計畫生育優質服務體系,全面推進新農村計畫生育新家庭計畫。堅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原則,以推進文化鹽城建設為重點,深入挖掘鹽城的歷史人文資源和傳統文化特色,不斷打造新的文化精品設施,激發鹽城人愛國愛鄉熱情。5月18日前完成市科技館和青少年活動中心、陸公祠修復擴建暨文化街區工程項目,10月18日前市文化藝術中心和淮劇博物館建成開放。建設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幹部活動中心。規劃建設一批宗教設施。著手規劃建設老城區瓢城遺址公園,進一步彰顯“海鹽名城”的城市文化。完成所有鄉鎮文化站達標建設任務,深入開展文化下基層、文化為民服務活動,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做好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檔案、地方志、民族宗教、防震減災和關心下一代等方面工作,積極發展老齡事業、婦女兒童事業和殘疾人事業。

六、切實加強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設

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一步完善民主決策機制,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注重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群團組織和專家學者的意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在醞釀重大決策時,堅持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力求使各項決策更符合發展規律,更符合市情特點,更符合民眾意願。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強行政監察、行政複議和審計等方面工作,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制和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切實加強對政府部門行政權力運行的制約與監督,嚴肅查處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繼續組織開展“法治江蘇合格縣(市、區)、法治建設合格鄉(鎮)、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進一步夯實法治社會建設的基礎。推進“平安鹽城”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活動。構建重大突發公共事件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體系,提高政府應急管理能力。加強信訪工作,大力構建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相結合的“大調解”工作體系,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社會矛盾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做好社會矛盾的化解工作,及時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維護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健全並落實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各項制度,切實保護人民民眾生命健康安全。

提高組織經濟工作的水平。精心謀劃發展。密切關注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深入研究發揮鹽城在江蘇沿海綜合開發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縣域經濟進位爭先和重點鎮跨越發展等事關全局、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進一步提高判斷形勢、把握機遇、正確決策的本領,增強在戰勝困難中求發展的能力,把發展的信心建立在更加紮實的工作舉措上。注重發揮政策推動作用。深入研究國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結合鹽城實際抓好政策深化和落實工作,把保增長、促發展的政策效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著力破解發展難題。資金問題是制約今年發展的最大瓶頸,需要我們想方設法多渠道解決。強化財政性資金的引導作用,帶動全社會加大投資;加大金融信貸的支持力度,積極推進金融創新,力爭全年新增貸款規模達到150億元;進一步做大做強城投、國投等投融資平台,全市各類投融資平台力爭融資120億元,不斷增強項目建設和自我發展能力。

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堅持深入實際,狠抓落實。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加強調查研究,勤于思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建立健全抓落實的目標體系、責任體系和督查考核體系,著力解決作風漂浮、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等問題,確保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強化為企業、項目和基層服務工作,切實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堅持艱苦奮鬥,勤儉辦事。針對今年財政減收增支矛盾突出的實際,我們將大力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帶頭過緊日子,堅決反對奢靡浪費之風,嚴格控制一般性行政經費支出,與全社會共度時艱。堅持廉潔從政,從嚴治政。切實加強政府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快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強廉政教育,嚴格監督管理,積極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運行,建立和完善領導幹部經濟責任評價體系,預防腐敗現象的發生。加大懲治腐敗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和嚴重損害民眾利益的行為,糾正部門和行業的不正之風,樹立政府機關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