鮐背

鮐背

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歲的別稱,鮐背泛指長壽老人。鮐。也稱鯖、油筒魚、青花魚[chubmackerel]。見於大多數暖流海區的小型鯖科魚(Pneumalopphorusgr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鮐背
  • 拼音:tái bèi]
  • 釋義長壽老人
  • 出處:《詩·大雅·行葦》
出處與釋義,鮐,字典注釋,形態特徵,分布和洄游,生物學特性,捕撈和利用,垂釣方法,

出處與釋義

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鮐背之年:指九十歲。
(1).謂老人背上生斑如鮐魚之紋,為高壽之徵。《爾雅·釋詁上》:“鮐背、耇老,壽也。”郭璞註:“鮐背,背皮如鮐魚。” 漢焦贛《易林·震之比》:“耋老鮐背,齒牙動搖,近地遠天,下入黃泉。” 宋梅堯臣《元日》詩:“舉杯更獻酬,各爾祝鮐背。”
(2).代稱老人。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建炎二年三月》:“垂髫鮐背,山農野叟,鹹以手加額,仰面謝天。” 清曹寅《集余園看梅》詩:“鳩車竹馬曾經處,鮐背龎眉識此生。”
鮐【拼音】:[tái](讀音同“台”)
背【拼音】:[bèi]

背青腹白。體側上部有深藍色波狀條紋。生活在海中。黃海、渤海盛產。如:鮐文徵魚樣的斑紋)代稱老年人[oldman]。如:鮐顏倦邁的容顏)。鮐稚倦幼)。鮐叟倦人)。鮐背(背上生鮐魚般的斑紋)鮐,身體呈紡錘形、背青藍色,頭頂淺黑色,生活在海中,為中上層洄游性魚類。供食用,肝可制魚肝油。亦稱“鮐巴魚”、“鯖”、“油筒魚”、“青花魚”。

字典注釋

【拼音】:四。
【繁體】:鮐
【13首】:魚
【13首筆劃】:07
【五行】:火
【簡體筆劃】:13
【繁體筆劃】:16
【吉凶寓意】:凶
【拼音輸入】:九
五筆輸入】:qgck
【筆順】:撇折豎折橫豎橫橫折捺豎折橫
鄭碼:RzJ,U:9C90,GBK:F6D8
筆劃數:l3,部首:魚,筆順編號:3525121154251
硬骨魚綱鱸形目(Perciformes)鯖科(Scombridae)鮐屬。又名鮐巴魚、青占。太平洋西部諸海中主要經濟魚類。

形態特徵

體稍側扁。尾柄細短,截面近圓形。尾鰭基部左右側各具2條隆起脊。脂眼瞼發達。上、下頜各有細牙1行。體被細小圓鱗,胸鰭基部鱗片較體側者大。側線完全,波狀。側線鱗210~220枚。背鰭2個,第1背鰭具9~10鰭棘;第2背鰭及臀鰭後方各有5個游離小鰭。胸鰭和腹鰭短小,兩鰭間具一小鱗突。尾鰭深叉形。背部的深藍色不規則斑紋向下擴展達側線以下,側線下有一列藍褐色圓斑。有鰾。

分布和洄游

近似種狹頭鮐(Pneumatophorustapeinocephalus),見於濟州島東部、東海中南部和台灣海峽。又稱圓鮐、胡麻鮐。體較圓筒形。側線鱗在200以內(185~195),第1背鰭具11~12鰭棘,側線下方有一行不規則的小黑斑。體背側的不規則斑紋不擴展至側線下方,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另一近似種大西洋鯖(Scomberscombrus)分布於北大西洋兩岸近海。又稱鯖。無鰾,胸鰭基部的鱗片不比體側的大。為歐洲各國漁業對象,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鮐主要分布於菲律賓、中國、朝鮮、日本和俄羅斯遠東廣大太平洋西部水域。太平洋東部的阿拉斯加灣和墨西哥灣加利福尼亞灣沿岸水域,大西洋、巴西沿岸、加勒比海、非洲西南岸、地中海等水域也有發現。
太平洋西部鮐魚有若干個地方群系:
①在日本海南部、對馬海峽和東海北部越冬的魚群,每年4月間沿日本海東西兩岸沿10℃等溫線向北開始生殖洄游。日本海東部的魚群,6、7月間到達韃靼海峽。日本海西部(即朝鮮東岸)的魚群於6月初到達俄羅斯大彼得灣。朝鮮南端和日本九州沿海的魚群則沿日本東岸北游,少數可達千島群島。秋季水溫下降,魚群逐漸南歸越冬場。
②在黃海南部及東海的北、中部越冬的魚群,4~5月間在北上途中分四路向中國沿岸作生殖洄游,其中兩路到山東半島以南和海州灣,一路到煙臺外海,另一路游向黃海西北部海洋島一帶。到黃海北部的一部分魚群在7月間南下至朝鮮半島西南海域,部分經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部分結成小群分布於長山列島附近,晚秋陸續南下越冬場。
③在東海中、南部彭佳嶼附近越冬的魚群,春季隨台灣暖流向北移動,4~5月間分數路向福建閩江口附近、浙江南麂、北麂披山、大陳、漁山等近海作生殖洄游。6月魚群抵長江口海礁漁場。11月後冷空氣南下,水溫下降,魚群向南、向外進行越冬洄游。12月後返回越冬場。
④在台灣海峽南部越冬的魚群3月上旬順台灣暖流西側40米等深線北上,經廈門、崇武、平潭近海向閩東及浙江中南部近海移動。3月中旬至5月上旬魚群在東引、北礵、台山等島嶼外側及浙江中南部近海產卵,然後分散北上,7~9月在長江口以南海區索餌,秋後沿原路返回越冬場。
⑤南海北部鮐魚不作遠距離洄游,部分魚群只在生殖季節由深海向閩南台灣淺灘、珠江口外海及清瀾外海近岸移動,生殖期較長(2~7月),產卵後分散索餌。
太平洋西部鮐魚的產卵場大小有19處,以煙臺和威海外海比較集中。此外,海洋島、海礁附近、台山東引外海、閩東沿岸至彭佳嶼一帶、閩南台灣淺灘以及海南島清瀾近海也有它的產卵場。在南海北部粵東、珠江口的產卵期為1~3月。福建近海的產卵期為4月上旬至5月上旬,東海北部和黃海為5~7月。

生物學特性

鮐魚為暖水性大洋中上層集群洄游性魚類。游泳力強,遇敵害、風暴及障礙物時,常機敏地迅速潛游。春、夏時多活動於溫躍層以上;7~10月索餌期間魚群常處在20~50米水層,冬季移向100~150米深處越冬。適溫範圍為10~20℃,最適水溫為17~19℃。有趨光性,夜間趨光性更強。有晝夜垂直移動現象,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早晨、黃昏或陰霧細雨天氣悶熱時,常結群起浮。
食性廣,主要攝食浮游甲殼動物和魚類,也食頭足類、毛顎類、多毛類和缽水母等。攝食強度的季節變化明顯。餌料的類別和構成因不同海區而異。開始產卵時產卵場的平均水溫在12℃左右,盛期時為13~17℃,鹽度一般為32%~34%。
鮐魚的繁殖力相當高,懷卵量為25萬~263萬粒,隨體重、體長和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鮐魚屬性細胞分次成熟的排卵類型,在一個生殖季節中至少排卵3次。產卵時間在半夜至黎明或傍晚至半夜。卵浮性、球形、透明無色,卵膜薄,卵徑0.95~1.25毫米,單油球,主要分布在表層至以下10米的水層中,以表層的卵數最多。受精卵發育迅速,在水溫20℃時約52小時孵化。
初孵仔魚全長僅3毫米左右,當年魚就可長至200毫米,重100克。以2~3齡的生長速度最快。最大的年齡可達10齡。最大個體叉長達600毫米,重約1.9千克。性成熟年齡一般為3~4齡。

捕撈和利用

主要漁場有海洋島漁場(包括朝鮮平安北道漁場),煙、威漁場,連、青、石漁場(包括海州灣、青島外海和石島漁場),大沙和沙外漁場以及東海近海漁場(包括漁山、舟山長江口漁場)等。閩東、彭佳嶼、釣魚島、閩南台灣淺灘漁場和海南島清瀾外海銅鼓-港北漁場是燈光圍網漁場。其他鮐漁場還有朝鮮鹹鏡北道和俄羅斯大彼得灣漁場,日本西岸的能登、佐渡、山陰外海和北海道一帶的漁場,以及日本東岸四國、九州外海和駿河灣、相模灘等。可用燈光圍網進行捕撈,一般月出前和日沒後燈誘效果較好,滿月時漁獲較少。
夏、秋季鮐魚結成大群在水面活動時,可根據魚群的形狀、色澤等相當準確地估計魚群的大小。此外也可用大拉網、流網、風網、大圍繒和流刺網,以及用沙丁魚、烏賊為釣餌的延繩釣捕撈。鮐的主要生產國有日本、俄羅斯、中國、朝鮮等。
鮐肉結實。多鮮銷、鹽漬和制罐。魚肉內的組氨酸在夏季易分解為組胺,會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一般在18~24小時可自愈。醃製品如儲存不良,短期內即氧化變質。

垂釣方法

鮐,有的地區叫青花,有的地區叫花池,還在個別地區稱其為花鯡或花仙,其實它就是人們平常謂作的鮐鮁。不過當你稍作細想不難發現,各地為此魚冠以左一個花右一個花,看來這魚的“花花腸子”委實不少。因此,對付花巴的良計,是非戲莫屬。但本人須事先聲明,文中所涉及的“戲”,是釣該魚在招法上施以的挑逗之術,並從中換取痛快的手感以及豐厚的魚獲回報。
一、釣點上戲在留。一年一度的9月中旬到10月,是花巴從水溫較低處向適宜之地洄游途徑大連的絕佳時期,有的一直可以逗留到11月中旬。這期間,理應說是對釣鮐有所偏愛的人會甩鮐丰采的黃金季節。
岸釣,通常是把漁港作為手選的釣點。本文僅就船釣或“圈”釣的釣點如何在留上做好“戲”的文章。不論你是劃一葉扁舟或是蹬“圈”去釣鮐,最好是避開漁港,將其留給岸釣的漁友由他們去施展垂釣的才華,你則直奔深水筏地或正分扇貝的排子處,這裡將會促成你有始料不及的收穫。物色這樣的地方作為釣點,大多時候是不會上演“空手道”的。
但釣獲的多少,將要同具體釣位能否讓魚有留住、有戀頭的實在條件掛鈎。這一實在的條件,要具備其實並不難。乘船或蹬“圈”入深水筏地,舉目瞭望即可在筏趟里或在兩大排筏頭的開闊船道間的排子上,看到的要么是在提扇貝籠的養殖下,要么是在分扇貝的人群。眼見的這兩類活動區,都可尾隨而釣。兩處相比較而言,首屈一指的釣點是排子。好釣點又不是誰都能釣好,衡量的準則在於這兩點把握的程度如何。一則是充分利用條件戲。當排子上的男女工在分扇貝的過程中,會從扇貝籠中清理出大量附著物,除了泥沙外,大都是魚類喜歡的沙蠶、小魚和小蝦。
鮐魚既有趨光性,又有對食物窮追不捨的兇猛性。裹夾著利鉤的錫箔紙兩翼於水中銀光閃閃,正投其鮐所好,迅速由戲轉為實質的勾引,誘使條條鮐朝亮點聚攏,再於釣法上略施小計,豈有釣不到花巴之理。
三、釣法上戲在逗。釣點留住了魚,釣鉤吸引了魚,要痛痛快快地多釣魚,貴在招法的對路。明代開國元勛劉基在他所著的《計戰》一文曾雲:“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用兵打仗把計策視為首要,釣魚儘管難和打仗同日而語,但也須講究方式方法。
在這一點上,應該說又有異曲同工之妙。俗話有道:“戲法人人會變,各有變法不同。”對於花巴的釣法,我從戲上入手,在兩個方面拓寬“逗”的渠道。第一是銀光逗,見好就收。把帶著錫箔紙的鉤拋入渾濁而又直泛水花的釣點,馬上抬竿運線,途中有一伅的感覺,則立即提線收魚。
有時上鉤一條魚,有時上鉤兩條魚,釣者對上鉤魚的數量不去計較,只求逗法上的速戰速決。其釣法上,突出了逗速快、上鉤快和摘魚快以及無有鉤傷手憂慮的長處,這叫圖快求多;第二是遊子逗,滿載方歸。說到遊子一詞,商務印書館編的《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得很明了“用已捉到的鳥把同類鳥引來”。我這裡是用已釣上的鮐來勾引沒咬鉤的鮐。
在實際操作中,是當你的擬餌鉤於釣點往回扯線時,帶動著感覺上鉤的1~2條鮐運行至揚手抬竿之距,瞬間回竿於原先的上魚處,讓誘魚之魚殺回魚的老巢,接著扯線走老路,其它發現同類咬食的魚必然爭先恐後搶奪亮點,照此有兩個往返,一串五六條白花花的鮐鮁盡現眼前。有實例為證。我在2003年9月27日,蹬“圓”於黃海北部大孤山街道第二養殖場幹活的排子處,就是用這兩種方法盡興釣了一次鮐。在不足兩個鐘頭內,竟然釣上88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