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魯魚
- 拉丁學名:Lateolabrax japonicus
- 別稱:鱸魚,日本真鱸,花鱸、鱸板、花寨、鱸子魚、七星鱸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鱸形目
- 亞目:鱸形亞目
- 科:真鱸科
- 屬:花鱸屬
- 種:日本真鱸
- 分布區域:中國、朝鮮及日本的近岸淺海,喜棲息於河口。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價值,營養價值,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學術價值,烹飪方法,清蒸鱸魚,黃芪鱸魚湯,冬瓜燉鱸魚,薑絲鱸魚湯,漁業養殖,養殖技術,苗種培育,歷史典故,蓴鱸之思,江上漁者,民間傳說,
外形特徵
體長,側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鈍圓;頭中等大,略尖。體長可達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以上。
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頷稍突出於上頷,上頜伸達眼後緣下方。兩頜、犁骨及口蓋骨均具細小牙齒。
前腮蓋骨的後緣有細鋸齒,其后角下緣有3個大刺,後鰓蓋骨後端具1個刺。
體被小櫛鱗,側線完全、平直。體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銀白。體側上部及背鰭有黑色斑點,斑點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
背鰭兩個,僅在基部相連,第1背鰭為12根硬刺,第2背鰭為1根硬刺和11-13根軟鰭條。
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7至9枚,背鰭、臀鰭鰭條及尾鰭邊緣為灰黑色。
鱸魚喜棲息於河口鹹淡水,也能生活於淡水。
生活習性
性兇猛,以魚、蝦為食。為常見的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
分布範圍
價值
營養價值
鱸魚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還含有維生素B2、煙酸和微量的維生素B1、磷、鐵等物質。
鱸魚能補肝腎、健脾胃、化痰止咳,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還可以治胎動不安、產後少乳等症。準媽媽和產後婦女吃鱸魚,既可補身,又不會造成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另外,鱸魚血中含有較多的銅元素,銅是維持人體神經系統正常功能並參與數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功能發揮的不可缺少的礦物質。
鱸魚能補肝腎、健脾胃、化痰止咳,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還可以治胎動不安、產後少乳等症。準媽媽和產後婦女吃鱸魚,既可補身,又不會造成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另外,鱸魚血中含有較多的銅元素,銅是維持人體神經系統正常功能並參與數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功能發揮的不可缺少的礦物質。
食用價值
1.鱸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2.鱸魚還可治胎動不安、產生少乳等症,準媽媽和產生婦女吃鱸魚是一種既補身、又不會造成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的營養食物,是健身補血、健脾益氣和益體安康的佳品,鱸魚多為清蒸以保持營養價值。
3.鱸魚血中還有較多的銅元素,銅能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的功能並參與數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的功能發揮,銅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鱸魚來補充。
藥用價值
出處
出自《食療本草》。
1.《嘉佑本草》:鱸魚,多食宜人,尤良。又暴乾甚香美,雖有小毒,不至發病。
2.《綱目》:黑色曰盧,此魚白質黑章,故名。淞人名四鰓魚。鱸出吳中,淞江尤盛。四、五月方出,長僅數寸,狀微似鱖而色白,有黑點,巨口細鱗,有四鰓。李時珍認為鱸魚即松江的四鰓魚(杜父魚科松江鱸魚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但據所述狀微似鱖魚而色白,有黑點,巨口細喙;
拼音名:Lú Yú
英文名:Japanese sea perch
別名:花鱸、鱸板、花寨、鱸子魚
來源
藥材基源:為鮨科動物鱸魚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採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後,除去鱗片及內臟,洗淨,鮮用或曬乾。
化學成份
食部100g,含水分78g,蛋白質17.5g,脂肪3.1g,碳水化物0.4g,灰分1g;鈣56mg,磷131mg,鐵1.2mg,核黃素(riboflavine)0.23mg,煙酸(nicotinic acid)1.7mg。台灣產者含水分76.10%,粗蛋白19.39%,粗脂肪1.16%,灰分1.16%。關於維生素, 尚有下述數字:100g中有維生素A180 ug,B1 130μg、B2 110μg,煙素2.4mg。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肝;脾;腎經
功能主治
益脾胃;補肝腎。主脾虛瀉痢;消化不良;疳積;百日咳;水腫;筋骨萎弱,胎動不安;瘡瘍久治不愈。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60~240g,或作鱠食。
注意
《嘉祜本草》:多食發痃癖及瘡腫,不可與乳酪同食。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於髒,益二髒之陰氣,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則五臟無所滋養,而積漸流於虛弱,脾弱則水氣泛濫,益脾胃則諸證自除矣。
2.崔禹錫《食經》:主風痹,面皰。補中,安五臟。
3.《食療本草》:安胎、補中。
4.《嘉佑本草》: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
5.《本草衍義》:益肝腎。
功效主治
補益五臟,益筋骨,調和腸胃,治療水氣。醃製或曬乾更好,能補益肝腎,安胎。多食能誘發腹脹和腹瘡腫,不能同乳酪一起食用。魚肝不能用,否則使人麵皮肅脫,如有中毒者,可用蘆根汁解毒。
觀賞價值
鱸魚雖小,名氣頗大。南宋詩人范成大詩曰:“細搗橙薺有膾魚,西風吹上四鰓鱸;當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對松江鱸魚作了盡情的讚美。
學術價值
魚的生化標誌物系統的不同組分對不同種類的污染脅迫回響有明顯差異,基於PCA和生化標誌物系統的研究方法能有效區分不同污染因子的作用,在海洋環境污染的早期、預警性評價中具有良好的套用前景。
烹飪方法
清蒸鱸魚
材料:鱸魚1斤,蔥,姜,醬油,醋,鹽,油各少許,枸杞幾粒。
做法:海鱸魚1斤,蔥、姜、醬油、醋、鹽、油各少許,枸杞幾粒。去頭去尾,從腹部到背部均勻地切條,刀要快。由於海鱸魚本來就是鹹的,在魚的兩側少抹一點鹽就可以了,不放也行,最後澆汁的時候放也可以。蔥、姜切絲,鋪在盤子底部。魚擺盤,擺成孔雀開屏狀,再放上枸杞。開水上鍋蒸6分鐘,關火後不要揭蓋,再燜4分鐘,俗稱“虛蒸”。出鍋後,淋上醋和醬油調製的汁,撒上蔥花,再澆一遍熱油即可。
黃芪鱸魚湯
材料:鱸魚1隻,黃芪1錢,紅棗1錢,枸杞0.5錢,薑片3片,米酒1小匙
做法:鱸魚洗淨切3段備用,鍋內加水3000cc大火煮沸加鱸魚以外的材料,約煮20分鐘。放入鱸魚煮沸轉中火約5~6分鐘,起鍋加米酒1小匙。
冬瓜燉鱸魚
材料:準備茯苓25克,紅棗(去核)10顆,枸杞15克,鱸魚1條,冬瓜200克,姜3片、鹽適量。
做法:茯苓壓碎用棉布袋包起,一起放入鍋中備用。鱸魚洗淨去骨刺,取魚肉切片。冬瓜去皮切塊,和薑片一起放入鍋中,加水1500毫升,用小火煮至冬瓜熟透,放入魚片、紅棗、枸杞,轉大火煮滾,加鹽調味。
薑絲鱸魚湯
材料:鱸魚600克,姜10克,鹽適量。
做法:鱸魚收拾乾淨,切成3段。姜洗淨,切絲。鍋中加水1200克煮沸,將魚塊、薑絲放入煮沸,轉中火煮3分鐘,待魚肉熟嫩,加鹽調味即可。
漁業養殖
養殖技術
淡水養殖
地塘建造
選擇水源豐富、水質清新無污染的地方建池。每口池塘5~8畝,呈長方形,南北走向較好。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質,池岸牢固,池深2米。池底要埋設進、排水管道。同時配備1~2台1.5KW 的增氧機,養殖場要有發電備用機組。臨放養時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畝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乾池潑灑消毒。放苗前要施肥培養池水的基礎餌料,使池水呈油綠色或茶褐色為宜。
海水養殖
池塘面積以3300~6600㎡為宜,水深2m以上,水源充足、水質無污染,有較好的進排水設施,交通方便。放養前需乾池清淤、平整護坡,每公頃用生石灰750~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漿潑灑。7天后加水至1m深,為使水質保持良好狀態,可一次施用二銨75kg/h㎡,兩天后池水變為油綠色即可放養。
苗種培育
淡水苗種
從海區捕撈的鱸苗(體長1.5~2厘米),要經過淡化至鹽度4—7‰後投入暫養池(鹽度1‰),放養品種以北方海區天然鱸苗最佳,由於理化因子不同,苗種生長快,個體大,可縮短養殖周期,增加經濟效益。暫養池放養密度控制在每畝1~2萬尾,要經常對池塘沖水增氧。下池第2 天開始投餵浮遊動物、紅蟲等鮮活餌料,慢慢將魚漿、浮性顆粒配合餌料與鮮活餌料混合投喂,逐漸馴化至投餵攪碎魚糜、浮性顆粒飼料。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5%,分3次投餵。暫養期間每周用0.3ppm強氯精或15ppm福馬林潑灑消毒一次,在開始投餌前3天,每50公斤魚內服痢特靈0.5克、土黴素3 克、維生素C1克,每天拌飼投餵一次,連服3天。經過20多天飼養,魚長至4~6厘米可進入大池分疏飼養。
海水苗種
鱸魚苗種當前多為海捕,春季海捕苗種約為2.5~4cm,經捕撈轉運操作魚體會有不同程度受傷,為提高養殖成活率,可先進行中間暫養。暫養方式以養殖池中架設40目網箱比較方便。每立方米水體暫養苗種2000~3000尾,用1×10-6~2×10-6氯黴素撥灑消毒,待攝食魚糜後呋喃唑酮。前10天投餵鹵蟲幼體或海淡水技角類,橈足類,而後投餵新鮮魚糜。魚種培養至10cm左右,按1.5尾/㎡投入養成池中。
歷史典故
蓴鱸之思
西晉八王之亂時,出仕洛陽的吳郡張翰以思念家鄉的鱸魚膾,蓴菜羹為藉口,遠離了洛陽的是非之地。後來成為文人們藉以表達自己出仕報國和消極避世的兩種矛盾心理時常用的典故。
《世說新語.說鑒》、《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說:人生貴在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
“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歸。”令張翰棄官而返鄉的這道蘇浙佳肴,就是“蓴羹鱸膾”。鱸魚產於近海,味道鮮美;蓴菜者,多年生水草也。張翰系西晉文學家,江蘇吳縣人,他在北方做官,因秋風起而思念家鄉的“蓴羹鱸膾”,竟辭官歸家,足見美食與鄉愁的淵源了!
江上漁者
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所做詩文《江上漁者》,就是有關松江鱸魚的: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民間傳說
呂洞賓硃砂點四鰓:關於四鰓鱸四鰓的來源
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一次下凡到松江秀野橋旁飯館喝酒,一盤塘鱧魚,他吃得津津有味,但總覺得腥味太重,肉質太粗。他問店主這叫何魚?店主如實告訴了他,他還要見見活魚,店主從後廚用盤子託了6條活魚來,呂洞賓一看覺得此魚好生醜陋,便一時興起,要來了一支毛筆和一碟硃砂,飽醮筆端,往魚的兩頰上描了條紋,又在兩鰓的鰓孔前各畫兩個紅色腮狀。他將魚買下後,放生在秀野橋下,這6條被放生的塘鱧魚傳為變成了四鰓鱸魚,成為鱸的最早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