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鱸

大口黑鱸

大口黑鱸也稱為加州鱸魚,原產於北美,是一種游釣魚類。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口黑鱸
  • 別稱:加州鱸魚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
  • :魚
  • :鱸
  • 亞目:鱸
  • :太陽魚
  • :黑鱸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培育技術,準備條件,來源與放養,飼養管理,病害及防治,營養價值,

基本信息

大口黑鱸(Micropterus salmoides) ,俗稱加州鱸魚、黑鱸,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鱸亞目(Porcoidei)、太陽魚科(Cehtrachidae)、黑鱸屬(Micropterus),原產於北美洲,是一種世界性的游釣魚類。根據原產地的地理分布和形態學方面的不同,大口黑鱸被分為兩個亞種:一種是分布在美國中東部、墨西哥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的大口黑鱸北方亞種(M. salmoides salmoides);另一種是分布在佛羅里達州南部的大口黑鱸佛羅里達亞種(M. salmoidesfloridanus)。我國台灣省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從國外引進此魚,並於1983年人工繁殖獲得成功,同年引入廣東省,經過多年的養殖發展,已成為國內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之一。目前我國大口黑鱸的年產量一直保持在15萬噸左右,其中廣東省是大口黑鱸的主要養殖地,年產量占國內總產量的60%以上。
大口黑鱸與普通黑鱸的對比(紅為大口黑鱸)大口黑鱸與普通黑鱸的對比(紅為大口黑鱸)

形態特徵

加州鱸體形呈紡錘形, 口裂大,為斜裂,超過眼後緣,頜能伸縮,眼珠突出,背部黑綠色,體側青綠,眼部灰白色。從吻端至尾鰭基部有排列成帶狀的黑斑,體披細小櫛鱗,第一背鰭9根硬棘,第二背鰭12~13根鰭條,臀鰭3根硬棘,10~12根鰭條,腹鰭1根硬棘,5根鰭條。尾為正尾裂,稍向內凹。側線完全,Iq內具絨毛狀細齒,有胃和幽門垂,消化道為體長的0.7倍,可食部分約占體重的86%。
在自然環境中,加州鱸喜棲息於沙質或沙泥質且混濁度低的靜水環境,尤喜群棲於清澈的緩流水中。一般活動於中下水層,常藏身於植物叢中。在水溫1~36℃範圍內均能生存,10℃以上開始攝食,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加州鱸為肉食性魚類,攝食性強,食量驚人,且會相互殘殺,特別是在苗種培育期間。人工養殖成魚可投餵鮮活小雜魚、切碎的冰鮮魚,也可投餵人工配合飼料。
加州鱸因具有適應性強、生長快、易起捕、養殖周期短等優點,加之肉質鮮美細嫩,無肌間剌,外形美觀,深受養殖者和消費者歡迎。經過2 0多年的發展,國內不少地方形成了加州鱸養殖專業村,養殖水平達到比較高的水準。加州鱸的產業分工也根據市場需求進行了明確劃分,有專門提供魚苗的專業村,有專門進行連片養殖的專業村,有較具規模的加州鱸流通商,產業各個環節的分1已經比較明顯,而且市場需求、價格、產量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在這種良好的發展環境下,近幾年來加州鱸養殖產量也一直穩步上升,一方面得益於養殖技術的不斷進步完善,主要是水質調控技術的提高,例如廣東順德、南海等地藉助
增氧機和微生物製劑調水,畝產量可達3000千克,另一方面得益於活魚運輸技術的改進和國家高速公路綠色通道的發展,加州I鱸從過去飛機運輸改為汽車冷藏運輸,活魚運輸保活時間可達804,小時,促進了加州鱸市場的擴展與穩定。

培育技術

準備條件

池塘面積3畝,苗放養前10天用50 千克生石灰清塘,注水60cm,池塘附近架設納米微孔增氧機一台,保證水中溶氧充足。潑灑雞糞、鴨糞600千克,培肥水質,增加浮游生物量,保持透明度25~30厘米,水色以草綠色為主。

來源與放養

待池塘輪蟲、水蚤等浮游生物充足時,放人工繁殖規格1.5cm的大口黑鱸苗到池塘,每畝放苗2.5萬尾,共7.5萬尾。

飼養管理

1、餌料投餵:前期,無需投餵餌料,只需每隔兩天在下午4點沿池邊四周投餵豆漿一次,以保持池水一定的肥度,提供足夠的浮游生物。10天后應及時觀察水中浮游生物量及魚苗攝食情況,此時,若魚苗沿塘邊遊走,需撈取浮游生物來投餵。待魚苗體長至3cm時,開始轉入馴化階段,投餵紅蟲與魚肉糜的混合物,投餌時先用木棒等工具拍打水面,引起苗種的注意,前來覓食,以形成條件反射,每天平均馴食8小時,待花鱸個體逐漸長大、活動能力增強後,逐步馴化至定點投喂,日投餵量為魚體體重的10%。待魚生長至6cm左右時,對大口黑鱸進行一次拉網分篩、分級飼養,本試驗分兩級,4~6厘米大口黑鱸仍留置原池塘,此時,放養密度為1萬尾/畝,7~8厘米大口黑鱸被移置另一池塘,放養密度為1.5萬尾/畝。此時,小規格池塘定點投餵冰鮮蝦料,但投餵量增至魚體重的12%,以便加快生長速度。
大口黑鱸
2、水質調節:大口黑鱸苗喜緩慢流動的清新水體,要保持水體“肥、活、嫩、爽”。苗種培育期間,每天都要注入新水,用濾砂頭曝氣以增氧,每天晚上開動增氧機6小時向池底充氣增氧。每隔5天潑灑生石灰50乾克,調節水體pH值為7.5~8.5,同時也起到殺菌消毒作用。
大口黑鱸大口黑鱸
3、魚病防治:做到防重於治。下塘前均進行消毒殺菌、殺蟲處理。發現零星死亡,隨即打樣,取魚鰓鏡檢,及時發現病情加以控制。
4、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根據天氣變化和水質情況及時換水或開啟納米增氧機增氧。經常觀察魚苗的進食狀況,並隔天撈魚觀察其生長情況,測量體重、體長,每10天根據魚體重來調整餌料投餵量,期間發現魚有異常立即撈取鏡檢,發現有病及時用藥治療。

病害及防治

1 細菌性疾病
1.1 爛鰓病
1.1.1 主要症狀 病魚體色黑暗,離群慢游於水面、池邊或網箱的邊緣,對外界反應遲鈍。 打開鰓蓋觀察,鰓瓣通常有腐爛發白或帶污泥的腐斑,鰓小片壞死、崩潰,嚴重的發病魚在靠近病灶的鰓蓋內側處充血發炎。 由於病菌的入侵,部分病魚自吻端到眼球處發白,池邊觀察其症狀更清晰。 病魚口腔頜齒間上下的表皮發炎充血,嚴重者表皮糜爛脫落,糜爛處可看到淡黃色的菌團物。
1.1.2 病原及流行情況 該病是由柱狀黃桿菌感染引起。 菌體直徑 0.5 μm,長 6~12 μm,革蘭氏陰性,好氧,最適溫度為 25~28℃, 培養基中 NaCl 含量超過 0.5%時不生長,不分解瓊脂、纖維素及幾丁質。 菌株在 0.5%胰腖瓊脂平板中生長良好,25℃培養 24 h 後,菌落呈淡黃色邊緣不整齊,假樹根狀。
該病主要危害魚種和成魚,發病水溫 25~28℃,每年4~6 月和 9~10 月為發病期, 池塘和網箱飼養的大口黑鱸都有發生,死亡率較高,嚴重的魚池發病死亡率達 60%。
1.1.3 防治方法 (1)漂白粉 1 mg/L 或強氯精〔氯消寧,獸藥字(2006)190449062〕0.3~0.5 mg/L 全池潑灑,或用魚菌清 2 號〔獸藥字(2007)190449263〔全池潑灑,每 667 m3每米水深用藥 200 g,隔天使用一次。 (2)已發病網箱可用2%~3%的鹽水浸泡魚體 15~30 min 後更換新網箱。 (3)內服抗菌藥物,如氟呱酸,每千克魚體重用藥 30~50 g;或使用磺胺類藥魚健康〔獸藥字(2006)190449022〕,每千克魚體重用藥 50~80 g。 拌飼料投喂,連餵 3~4 d。
1.2 白皮病
1.2.1 主要症狀 病魚體色變黑,在水面或網箱邊緣緩慢遊動,反應遲鈍。 兩側或背鰭、腹鰭、尾鰭基部或吻端病灶色素消退出現白斑,隨著病程的發展白斑迅速擴展蔓延至軀幹,嚴重發病魚口腔周圍至眼球處皮膚糜爛腫脹,眼睛混濁,在池邊觀察遊動在水面的病魚,容易看到發白的病灶如“白皮”、“白頭白嘴”症狀。
1.2.2 病原及流行情況 該病主要由柱狀黃桿菌感染引起,通常在過篩分塘時由於操作不慎或寄生蟲如錨頭鰠、魚鯴感染損傷魚體,病菌乘機入侵導致,每年4~5 月為流行期,以網箱尤為常見,主要危害魚種和成魚。 死亡率高達30%~40%。
1.2.3 防治方法 (1)魚種在運輸和過篩分塘時避免魚體受傷。(2)及時殺滅體表的寄生蟲。(3)一旦發病,可採用爛鰓病相同的方法治療。
1.3 腸炎病
1.3.1 主要症狀 病魚腹部脹大,肛門紅腫。 下頜及腹部位暗紅色,重症病魚輕壓腹部可見從肛門流出的淡黃色腹水,剖開腹腔內積有腹水,流出的腹水經幾分鐘後呈“瓊脂狀”,腸管紫紅色。用剪刀將腸管剖開,腸內充滿粘狀物,腸內壁上皮細胞壞死脫落, 嚴重的病魚整個腹腔內壁充血,肝臟壞死。
1.3.2 病原及流行情況 該病主要由愛德華氏菌或點狀氣單胞菌感染引起,菌體短桿狀,單個或 2 個相連,革蘭氏陰性。腸炎病全年均可發生,春夏天尤為嚴重,通常是投餵變質或不潔的冰鮮魚或人工飼料引起,危害對象以魚種和成魚為主,急性發病,死亡率較大。
1.3.3 防治方法 (1)杜絕投餵變質或不潔的飼料,投餌時做到定時、定質、定量。 (2)魚池用二氧化氯如魚菌清 2號潑灑消毒,每 667 m3用藥 200 g。 (3)內服土黴素,每100 kg 魚體用藥 10~20 g, 或氟呱酸 4~5 g 拌料投喂,連續 3~4 d,或用磺胺類藥物如魚必康〔獸藥字(2006)190449021〕拌料投喂,連續 3~4 d。
1.4 潰瘍綜合徵
1.4.1 主要症狀 發病初期,病魚軀幹、頭部出現小紅斑,周圍鱗片鬆動脫落。 隨發病程度嚴重,病灶表皮及肌肉潰爛, 病灶通常為圓形或橢圓形並伴有如水霉狀絮狀物附著,同 1 尾病魚出現多個病灶,在頭部、背部、體表兩側數目不等,嚴重時爛至骨頭,一些病魚下顎骨斷裂,鰭條缺損,內臟病變通常不明顯。
1.4.2 病原及流行情況 潰瘍綜合徵是一種綜合性的疾病,病因比較複雜,主要病原有嗜水氣單胞菌、溫和氣單胞菌以及鐮刀菌等細菌感染引起。
該病在每年的 12 月份至翌年的 4 月份較為常見。 危害對象以成魚為主,損傷後的魚很容易引發此病。池塘、網箱均有發生,嚴重的魚塘發病率高達 60%,但死亡率低,主要影響成魚的商價值。
1.4.3 防治方法
(1)魚种放養前做好清塘消毒,通常用漂白粉+生石灰較好,用量:每 667 m3使用漂白粉 10 kg,生石灰 75 kg 或單用漂白粉。
(2)降低養殖密度,加強飼養管理,在養殖後期飼料添加維生素 C 和多維,增強魚體的抗病能力,添加量為魚體重的 0.3%~0.5%。
(3)發病魚塘選
用二氧化氯 0.3~0.5 mg/L 或苯扎溴銨溶液 〔消毒淨水液,獸藥字(2006)190449005〕等消毒劑全池潑灑。
(4)結合水體消毒的同時內服沙星類抗菌藥如諾氟沙星、 恩諾沙星等,每千克魚體重用藥 30~50 g,或使用磺胺類藥物,每千克魚體重用藥 50~80 g,連餵 4~5 d。
1.5 諾卡氏菌病
1.5.1 主要症狀 病魚食慾減退, 離群游於水面或池邊,體色變黑。 解剖觀察發現,脾臟、腎臟、肝臟、腸系膜、鰾等處布滿小白點,類似於結節狀物。嚴重時腎臟、鰓耙骨和肌肉有較大的白色隆起膿包,刺破後流出白色或帶血的膿液組織,病魚呈貧血狀。
1.5.2 病原及流行情況 該病主要由諾卡氏菌感染引起,菌體直徑0.2~1.0 μm,長2~5 μm。 短桿狀或細長分枝,生長緩慢,革蘭氏陽性,在血平板培養基上菌落呈白色沙粒狀。
該病是近年常發生的疾病,5~7 月份為發病流行期,以危害成魚為主,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而且嚴重影響成魚的商品價值。
1.5.3 防治方法
(1)魚种放養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殺滅水中的病原菌。
(2)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添加維生素 C 和多維,增強魚體的抗病能力。由於諾卡氏菌生長較慢,發病初期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且病程持續時間長,故給早期診斷和治療帶來困難。
(3)及時清除病魚防止病情蔓延。 梅雨季節,保持水源清潔,經常換用新水,防止水體富營養化,在養殖的中期定期投放光合細菌類微生物製劑調節水質。
(4)發病流
行季節用苯扎溴氨 2~3 mg/L 進行水體消毒, 隔 2 d 使用一次。
(5)內服魚必康或磺胺甲惡唑-甲氧苄啶(SMX-TMP)、強力黴素、氟苯尼考等抗生素,並以磺胺甲惡唑∶甲氧苄啶(5∶1)拌餌投喂,每千克魚體重40~50 g,連續4~5 d。
2 病毒性疾病
2.1 病毒性潰瘍病
2.1.1 主要症狀 病魚體色變黑和眼睛白內障,體表大片潰爛、鮮紅色,尾鰭或背鰭基部紅腫,肌肉壞死,部分病魚胸鰭基部紅腫潰爛,下頰骨兩邊鰓膜有血皰隆起。 剖檢發現肝、脾、腎病變不明,但因心血管出血心腔有血塊凝聚,小數病魚腹膜硬化成乾酪狀。
2.1.2 病原及流行情況 該病是由大口黑鱸潰瘍病虹彩病毒(蛙病毒屬中的一種虹彩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呈六角形, 正二十面體對稱結構, 病毒粒子有囊膜, 大小約為130~145 nm。
該病於 2008 年被新發現,發病水溫通常在 25~30℃,主要危害成魚,但近兩年發現該病毒也感染小規格魚苗和魚種,死亡率高達 60%以上。
2.1.3 防治方法 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發病期間可定期潑灑聚維酮碘或茂二醛全池消毒,同時在飼料中拌服三黃散和多維。
2.2 脾腎壞死病
2.2.1 主要症狀 病魚體色變黑,肝臟、脾臟、腎臟腫大,部分病魚眼睛突出,肝腫充血或變白,脾臟暗紅色,小數瀕死病魚有旋轉行為。
2.2.2 病原及流行情況該病是由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細胞腫大病毒屬中的一種病毒感染引起,切面為六角形,二十面體對稱結構,無囊膜,直徑約145~150 nm。
該病是近年新發現的疾病, 發病水溫通常在 25~30℃,與病毒性潰瘍病發病時間相同,主要危害成魚。該病呈暴發性死亡,死亡率高達 80%。
2.2.3 防治方法 目前尚無特效藥可治療。發病初期全池潑灑聚維酮碘和大黃流浸膏合劑消毒有一定防治效果。
2.3 旋轉病(暫定名)
2.3.1 主要症狀 病魚腹部腫大或體色變黑,消瘦,遊動無力,在水中旋轉,下頜充血,腹部有充血的斑塊。 剖檢觀察發現,魚體腹部腫大的病魚肝臟腫大,變白或充血,個別病魚有腹水,眼睛突出。
2.3.2 病原及流行情況 初步診斷該病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感染苗種階段,發病水溫通常在 23~26℃,死亡率高達 50%以上。
2.3.3 防治方法 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可治療,發病初期全池潑灑有機碘和消毒藥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 寄生蟲病
3.1 車輪蟲病
3.1.1 主要症狀 病魚體色黑暗、鰓有較多粘液,消瘦,群游於池邊或水面。 取魚鰓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大量的車輪蟲,蟲體側面像碟形或氈帽形,反口為圓盤形,內部有多個齒體嵌接成齒輪狀結構的齒環。
3.1.2 流行情況 此病流行於培苗期間, 通常在 3~5 月份,主要危害 10 cm 以下的種苗。 水泥池或魚塘培育的魚苗都會發病。
3.1.3 防治方法 用硫酸銅·硫酸亞鐵(5∶2)合劑 0.7 mg/L或蟲藻淨〔獸藥字(2006)190449026〕全池潑灑。
3.2 杯體蟲病
3.2.1 主要症狀 病魚群游於池邊或水面,體表、鰭條粘附有灰白色的絮狀物,似水霉感染,將此物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大量的杯體蟲,蟲體容易伸縮,身體充分伸展時,
一般的輪廓像杯體形或喇叭形, 前端是圓盤狀的口圍盤,其邊緣圍繞著三層透明的緣膜,其裡面有 1 條螺旋狀的口溝,大核近似三角形或卵形,小核球形或細棒狀,身後端有1 條吸盤狀結構稱為茸毛器,藉此把身體粘附在魚體上。
3.2.2 流行情況 該病流行於 3~5 月培苗期間,主要危害種苗。 水泥池和魚塘培育的魚苗都會發病。
3.2.3 防治方法 與車輪蟲病防治方法相同。
3.3 斜管蟲病
3.3.1 主要症狀 病魚體色黑暗、 皮膚和鰓有較多粘液,消瘦,群游於池邊或水面。取鰓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大量的斜管蟲,蟲體側面觀察,背部隆起,腹面平坦,左右兩邊不對稱,左邊較直,右邊稍彎,後端有凹陷,腹面前端有一個漏斗狀的口管,腹部長著許多纖毛,遊動較快。
3.3.2 流行情況 此病流行於培苗期間,主要危害 10 cm以下的種苗。 水泥池或魚塘培育的魚苗都會發病。
3.3.3 防治方法 用硫酸銅·硫酸亞鐵(5∶2)合劑 0.7 mg/L或 25~30 mg/L 福馬林溶液全池潑灑。
3.4 小瓜蟲病
3.4.1 主要症狀 患病魚反應遲鈍,消瘦,浮於水面或集群繞池,當蟲體大量寄生時,肉眼可見病魚體表、鰭條和鰓上布滿白色點狀胞襄。嚴重發病魚由於蟲體侵入皮膚和鰓
的表皮組織,引起宿主病灶組織增生,並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層白色的薄膜覆蓋魚體表。用鑷子挑取小白點在顯微鏡下觀察,蟲體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有一個大的 U 形核,活動時形態多變。
3.4.2 流行情況 該病在 3~5 月、 水溫 20~25℃時流行,危害 3~10 cm 的種苗, 常見於室內或池塘水體小密度大的培育池,如不及時處理會造成較大的死亡。
3.4.3 防治方法 暫無特效藥,可通過降低放養密度和提高水溫預防此病, 發病魚池可用 3 mg/L 亞甲基藍或 20~30 mg/L 甲醛全池潑灑。

營養價值

的大口黑鱸蛋白質含量在 17.97%~20.15%, 脂肪含量在 0.81%~6.41%, 灰分含量 1.24%~1.41%, 水分含量 72.12%~79.98%, 肌肉中 17種胺基酸總量為14.19%~16.47%, 其中必需胺基酸占胺基酸總量的 44% 以上,.綜上所述, 大口黑鱸肌肉營養價值豐富全面, 蛋白質、脂肪含量較高, 而且必需胺基酸之間的比值基本符合人體需要模式, 是一種高檔的魚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