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
異姓王
張偃,漢朝諸侯王,西漢第一代魯王。祖父
張耳,母親是漢高祖劉邦和呂后的女兒
魯元公主,其父
張敖曾經封為
趙王,後來廢為宣平侯,姊妹為漢惠帝的張皇后。前187年,被外祖母呂后封為魯王。前179年,漢文帝
劉恆撤銷魯國,張偃改為
南宮侯,薨逝,兒子
張生嗣位。
同姓王
劉餘,(?—前128)漢景帝子,母
程姬。漢景帝前二年(前155)立為
淮陽王。吳楚七國之亂平定後,前154年徙為魯王。好治宮事
苑囿狗馬,晚年愛好音樂,不喜辭辯。為人口吃。初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宮,於舊宅壁中得古文經傳。立二十八年病死。
3 魯孝王 劉慶忌,劉光之子。
5 魯文王 劉晙,劉封之子。
東漢
劉仲,東漢光武帝
劉秀的二哥,建武十五年,追封劉仲為
魯王,謚哀,即魯哀王。
劉興,東漢光武帝劉秀的侄子,
劉演次子,過繼給
劉仲為子。建武二年封為
魯王,建武二十八年改封北海王。
蜀漢
劉永,字公壽,
劉備次子。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立永為魯王,
建興八年,改封為甘陵王。劉永由於痛恨太監
黃皓專權,於是黃皓向
劉禪進讒,劉禪便疏遠劉永,致使劉永十多年不得進京朝見。
鹹熙元年,永東遷洛陽,拜
奉車都尉,封為
鄉侯。
吳
孫霸,字子威。東吳孫權之子,
孫和的同母弟,
孫權長子
孫登逝世後,孫權立孫和為太子,孫霸則被封為魯王,但因孫霸特別受孫權喜愛,地位似乎和太子孫和差不多。孫權聽到孫霸和孫和不和,以學習為名禁止他們與其他人往來。
但
孫霸始終覬覦太子之位,而亦因為生母王夫人被全公主所誣而令孫和太子地位有危機。全寄、
吳安、孫奇、楊竺等人皆暗中依附孫霸,中傷孫和,望令孫權廢孫和而立孫霸。與此同時,
陸遜、
吾粲等人要求孫權確立孫和太子之位,斷絕孫霸的野心,但都遭到孫霸及其黨羽陷害,遭孫權處罰。孫權因為久久沒有決定性動作解決立儲問題,致令兩宮之爭持續數年,期間朝中很多官員都牽涉其中。
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孫權廢孫和,改立七子孫亮為太子,並且賜死
孫霸,誅殺全寄等黨羽。
漢趙
北周
宇文衍,後改名宇文闡,北周宣帝
宇文贇長子,母親是
朱皇后。
建德二年出世,大象元年正月封魯王,不久後立為太子,二月登基為帝,即
北周靜帝。
唐朝
李元昌(619年-643年4月29日),
唐高祖第七子,母孫嬪。
生於
武德二年(619年),武德三年(620年)封魯王。
貞觀二年(628年),授散騎常侍。貞觀五年(631年),任西韓州刺史,不久改任華州刺史。貞觀八年(634年),改任梁州刺史。貞觀十年正月(636年),改封漢王,改任梁州都督。貞觀十七年(643年),改任隴州刺史。
李元昌少好學,善
隸書,又善畫馬。與太子
李承乾關係良好,常在一起遊玩,俱謀取帝位。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漢王李元昌、兵部尚書
侯君集等陰謀發動政變,事敗,唐太宗想要將他特敕免死,受到大臣
高士廉、李世勣阻止。四月六日(4月29日)李元昌被賜自盡於家,時年二十五歲。妻子被籍沒。當年十月十五日(12月1日),又以國公禮葬於雍州之高陽原。
李靈夔,唐高祖李淵第十九子,母宇文昭儀。自幼好學問,善草書、隸書,通音律,有美譽,和同母兄韓王李元嘉十分友愛。631年,封
魏王。636年,改封燕王,受實封八百戶,任
幽州都督。640年,徙封
魯王,轉任兗州都督。649年,加增實封千戶。655年,轉任
隆州刺史。歷任
絳州、
滑州、
定州刺史,
太子太師。685年,轉任
邢州。688年,越王
李貞起兵反對
武則天,事泄
李靈夔被捕。李靈夔被流放
振州,自殺。武則天改李靈夔、李藹為虺氏,直至唐中宗復辟稱帝的神龍初年,李靈夔父子恢復生前爵位,並還復李姓。李靈夔子李詵、
李藹:清河王李詵早逝;范陽王李藹,察知越王李貞必將失敗,告發李貞的陰謀而免死,任右
散騎常侍,但後來還是被
酷吏殺害。李藹之子李道堅嗣魯王。李唐皇室的這支魯王后裔繁衍至今,有名的如中國偶像級學神
李魯寧。
前蜀
金朝
完顏昌,金大將。女真名撻懶。
金太祖完顏旻叔父盈哥(穆宗)之子。金太祖時參與對遼作戰。
天輔六年(1122),擒遼
樞密使蕭得里底。代完顏渾黜為奚六路軍帥,經略奚霫之地。降伏奚部,所得郡府,以契丹、漢官攝治。
征宋時,
天會三年(1125),為
六部路都統,率部攻宋。五年,為元帥左監軍,經略 山東。招降宋知
濟南府劉豫。七年,奉命與完顏宗弼等,分路南下侵宋,
完顏昌負責攻略淮南。八年,出兵接應完顏宗弼軍渡江北歸。薦宋降臣劉豫為
大齊皇帝,統治中原地區,並將奸賊秦檜縱歸南宋。十五年,為左副元帥,封魯王。促使金廷廢劉豫傀儡政權。
天眷元年(1138),入朝,與
太師、領三省事
完顏宗磐,
左丞相太保、領三省事
完顏宗雋結為一黨,專橫跋扈,力主以河南、陝西之地歸還宋朝,誘使宋向金稱臣。遭到完顏宗磐、
完顏希尹等的強烈反對。尋被控為與宋勾結,圖謀作亂。金熙宗
完顏亶處死完顏宗磐、
宗雋,赦免完顏昌,解除其兵權,出為燕京行台尚書左丞相。他至燕京(今北京),與翼王完顏鶻懶等謀反。謀泄自燕京南逃,被
完顏宗弼追兵捕獲,押至
祁州,處死。
元朝
孛思忽兒·雕阿不剌,姓孛思忽兒,
弘吉剌氏,
按答兒禿長子。大德十一年三月,襲萬戶,尚祥哥剌吉公主,六月,封大長公主,賜雕阿不剌金印,加封
魯王。至大二年,賜平江稻田一千五百頃。
皇慶間,加封皇姊大長公主。天曆間,加號皇姑徽文懿福貞壽大長公主。至大三年,雕阿不剌薨,葬末懷禿。
孛思忽兒·阿里嘉室利,雕阿不剌嫡子也。至大三年,甫八歲,襲萬戶。四年七月,襲封
魯王,尚
朵兒只班公主。元統元年,阿里嘉失利薨。至順間,封朵兒只班號肅雍賢寧公主。
孛思忽兒·桑哥不剌,魯王雕阿不剌之弟、阿里嘉室利之叔也。自幼奉世皇旨,養於斡可珍公主所,是為不只兒駙馬,後襲統其本部民四百戶。成宗時,奉旨尚普納公主;至順間,封鄆安大長公主,授桑哥不剌金印,封鄆安王,職千戶。元統元年,授萬戶。二年三月,加封鄆安公主號皇姑大長公主;加封桑哥不剌
魯王。以疾薨,年六十一。
明朝
魯荒王 朱檀 (1370年─1389年)明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生,生兩月而封。十八年就籓兗州。好文禮士,善詩歌。餌金石藥,毒發傷目。帝惡之。二十二年薨,謚曰荒。
魯靖王 朱肇煇 (1403年─1466年)朱檀之子,母妃湯,信國公和女,撫育教誨有度。永樂元年三月始得嗣。成祖愛重之。車駕北巡過兗,錫以詩幣。宣德初,上言:“國長史
鄭昭、紀善王貞,奉職三十年矣,宜以禮致其事。”帝謂
蹇義曰:“皇祖稱王禮賢敬士,不虛也。”許之。
成化二年薨。
魯莊王
朱陽鑄 (1476年─1523年)朱泰堪之子。
魯端王 朱觀𤊟(1528年─1549年)莊王在位久,世子當漎,當漎子健杙皆前卒,健杙子端
王觀𤊟嗣。狎典膳秦信等,遊戲無度,挾娼樂,裸男女雜坐。左右有忤者,錐斧立斃,或加以炮烙。信等乘勢殘殺人。館陶王當淴亦淫暴,與觀𤊟交惡,相訐奏。帝念觀𤊟尚幼,革其祿三之二,逮誅信等,亦革當淴祿三之一。二十八年,薨。
魯恭王 朱頤坦 (1551年─1594年)朱觀𤊟子,有孝行,捐邸中田湖,贍貧民,辭
常祿,給貧宗。前後七賜璽書嘉勞。萬曆二十二年薨。
魯敬王 朱壽鏳 (1596年─1600年)朱頤坦次子。
魯憲王 朱壽鋐 (1601年─1636年) 朱頤坦三子。
魯肅王 朱壽鏞 (1636年─1639年) 朱頤坦四子。
魯安王 朱以派 (1640年─1642年) 朱壽鏞長子,崇禎十五年,清兵攻
兗州,自縊而亡。
魯王 朱以海 (1644年─1662年)朱壽鏞子,字巨川,號恆山,別號常石子。曾擔任南明的監國。
太平天國
任化邦(1837--1867年),又名懷幫,乳名柱。壇城西南小任莊人。
捻軍名將,太平天國封其為魯王。
鹹豐三年(1853年),
張樂行在雉河起義,任乾回響,在壇城結捻為藍旗旗主。
任柱加入起義的捻軍。
鹹豐六年,任乾外出。張建勛、母占鰲乘機勾結縣城地主團練,夜襲壇城,大肆殺戥。任柱力戰不支,率18位弟兄,殺出重圍,奔渦陽龍山。
鹹豐七年,任柱隨張宗禹部捻軍,渡淮南征,為藍旗主將,屢立戰功。次年,家鄉遭傅振倫部洗劫,回師救援,任乾在畢圩戰死,任柱被推為藍旗旗主。後與張宗禹部聯合,活動於豫、鄂、陝等省,
太平天國天王
洪秀全封他為魯王,賜名任化邦。
同治二年(1863年)十月底,苗沛霖部圍蒙城兵敗,苗為部下所殺,
任柱收降苗部餘眾,聲勢大振。次年七月十九日,
天京陷落後,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部,與任柱、張宗禹部會師,推較為首,組成新
捻軍,沿用太子天國年號。同治四年五月,新捻軍在山東
曹州高樓寨設伏,十八日一舉圍殲
僧格林沁部一萬餘人,捻軍小將
張皮綆,斬殺僧格林沁於麥田之中。同年九月,任柱、賴文光部東捻軍一舉突破重兵把守的開封蘆花崗。
曾國藩勞師無功遭貶,哀嘆:“任化邦之騎最悍.誠項羽之儔,人中之怪傑也”。
同治六年初,
李鴻章繼任剿捻欽差大臣,節制湘、淮各軍。當年二月十九日,東捻軍奇襲淮軍主力劉銘傳部,在湖北尹隆河畔,
任柱身先士卒,殺入敵陣,擊斃總兵唐殿奎、唐履安等。
劉銘傳嚇得脫掉官服,坐以待斃;由於
湘軍鮑超部及時趕來,猛攻
捻軍後路,任柱被迫撤出戰鬥。此役,淮軍遭到沉重打擊,部分洋槍隊被殲。李鴻章哀嘆:“任柱稱雄十年,擁騎萬匹,東三省及蒙古馬隊(指僧部),俱為戰盡,實今日第一等騎將好漢”!
同治六年六月,東捻軍進入山東,
李鴻章急調20萬大軍,十一月將東捻軍圍困於
蘇北贛榆一帶。劉銘傳以兩萬兩白銀,五品頂戴,收買捻軍叛徒潘貴升,送給洋槍一支。十一月十七日,清軍發起總攻,血戰兩天,雙方傷亡甚眾。十九日,任柱率部突圍,馬到之處敵人紛紛倒斃,潘貴升趁機竄至任柱身後,突然開槍偷襲,任柱飲彈犧牲,年僅30歲。
任柱犧牲後,其妻朱氏避難於渦陽娘家。兩個兒子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