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毒素

世界上可食用的魚類約有3萬種,其中約有600種魚類體內的一些部位含有毒素。按毒素分布的位置不同可分為:肉毒,含有肉毒的魚類多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海域,它們的肌肉和內臟中含有毒素;血毒,河鰻、黃鰻等的血有毒,加熱可使其毒性物質分解,故應熟食,血毒也可通過破損皮膚進入人體引起中毒;刺毒,淡水魚中的鱖及海水魚中的某些魚的鰭棘有毒腺,可以刺破皮膚引起中毒;肝毒,主要存在於馬鮫和鯊魚等魚類的肝臟內,過量食用會引起中毒;膽毒,食用草魚、鯉、青魚、白鰱、魴、鱅等魚類的膽都會引起中毒,魚膽毒耐熱耐酸,即使將魚膽煮熟仍會引起中毒;豚毒,河豚體內含有河豚毒素,尤以卵巢、肝臟、腎臟、血液中為多。

分類
1.雪卡毒素(ciguatoxin) 雪卡毒素的結構與性質是20世紀60年代夏威夷大學的教授從毒爪哇裸胸鱔肝臟中提取發現的,是一類聚醚類毒素,屬神經毒素。含有雪卡毒素的魚類大約有400種,對人類產生食品安全隱患的主要是珊瑚魚,如紅斑魚、老虎斑魚、蘇眉魚、龍定魚、東星斑魚、西星斑魚、豹星斑魚、燕尾星斑魚、老鼠斑魚、藍瓜斑魚等。
雪卡毒素的傳遞和蓄積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食物鏈,小型魚類進食含毒海藻後,體內就會帶有一定的雪卡毒素,當較大魚類食入小魚時,可以同時食入毒素,因此在同一海域裡,一般大魚比小魚的帶毒含量高。二是通過傳代繁殖,魚類在產卵前要儲備體內的脂肪,雪卡毒素是脂溶性的,這就有可能將雪卡毒素轉移到卵黃中,而轉移到下一代,並不斷地積累。實驗證實,同一魚體裡魚卵中含毒量可能是肌肉中的2倍。
雪卡毒素為神經毒,能耐受高溫,不易被胃酸破壞。按毒性程度可分為4級:猛毒,攝入有毒魚肉200g,即能致死;強毒,產生嚴重的運動神經麻痹,不可起立;輕毒,產生輕度知覺或運動麻痹;微毒,症狀輕或不顯毒性。
雪卡毒素中毒對人體危害很大,中毒後潛伏期為2~30h,主要症狀有頭暈、乏力、噁心、嘔吐、腹瀉、唇周麻木、膝關節酸痛等,典型的症狀是雙手對冷熱溫度的感覺倒錯。
雪卡毒素中毒在治療上還沒有特殊的方法,主要以預防為主。一般認為吃“小魚”普遍比吃“大魚”安全。在食用熱帶和亞熱帶深海魚類,如石斑魚魚類時,一定把內臟,特別是卵巢清理乾淨。在食用可能含有雪卡毒素的魚類時,用雪卡毒素快速檢測試劑盒進行必要的檢測,是預防中毒的有效措施。
2.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河豚科的魚(俗稱雞脯魚)大多數種類都有毒,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已知有80多種河豚含有毒素。河豚在我國沿海和長江中下游也廣泛存在。河豚能富集這種極強毒素的機制還不十分清楚,但有報導認為該毒原產於某些細菌,通過食物鏈上升到一些藻類和貝類中,最後富集和放大到河豚體內。我國一些地區已有通過控制養殖方式(包括魚種、餌料和環境)和推廣專業烹製模式(專業廚師)來提高食用河豚的安全性。
河豚毒素是小分子化合物,屬神經毒,主要是通過阻斷神經傳導,導致呼吸抑制和呼吸麻痹,也可導致血管神經麻痹、血壓下降。主要症狀是:發病急劇而劇烈,潛伏期lOmin至3h;初期感到口渴、口唇、舌麻木和嘔吐;中期可出現四肢無力、語言不清、血壓和體溫下降、呼吸困難;最後多死於呼吸衰竭。
3.組胺(histamine) 含高組胺魚類主要是海產魚中的青皮紅肉魚類,如鮐(鮐鮁、青花魚、油筒魚、鯖、花鯤、花身滾)、藍點馬鮫(鮁)、鮪魚、扁舵鰹、刺巴魚(大目她、山鮐、大紅棍)、藍圓磣(又名池魚、棍子、黃尾)、鮞(朝鮮方魚),此外,還有秋刀魚、鯖、沙丁魚、青鱗魚、金線魚等。
因為這些魚類肌肉中含血紅蛋白較多,因此組氨酸含量也較高,當遇到富含組氨酸脫羧酶的細菌(如莫根氏變形桿菌、組胺無色桿菌、埃希氏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污染後可使魚肉中的游離組氨酸脫羧基形成組胺。
在15~37℃,有氧、中性或弱酸性(pH 6.0~6.2),滲透壓不高(鹽分3~5%)的條件下,易於產生大量組胺。當組胺含量蓄積至4mg/g,人體攝入組胺lOOmg以上時,易發生中毒,同時也與個人體質的過敏性有關。
魚體中一旦產生了組胺,誘發疾病的風險很高。組胺非常耐熱,即使食用前將魚烹調、制罐或作其他熱處理都不能破壞組胺。
組胺中毒是一種過敏性食物中毒,其主要症狀:皮膚紅腫、四肢發麻、腹痛腹瀉、呼吸困難和血壓下降等。輕症患者在12h左右可恢復,使用抗組胺劑能更快地治癒。這種症狀與食餌性變態反應類似,被稱為過敏性食物中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