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花燈》,豫劇劇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鬧花燈
- 類型:豫劇劇目
《鬧花燈》,豫劇劇目。
鬧花燈,流傳於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的傳統民俗舞蹈,廣東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簡介元宵節是一年中燈火最旺的時節,可算得上是...
正月十五鬧花燈,是彌渡人傳統的節目,而最具特色的當屬密祉。每年正月十五、十六這兩天,彌渡密祉都會舉行傳統的花燈會來賀新春,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密祉是雲南花燈的發源地之一,也是聞名遐邇的《小河淌水》的故鄉。景點簡介 密祉坐落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城西南美麗的亞溪河畔,壩子四周東涌蓮花,...
歌名:鬧花燈 作詞:於瑞洋 作曲:於瑞洋 演唱:正月十五 樂曲內容 [00:00.00][00:00.59]鬧花燈 [00:01.04][00:01.25]作詞:於瑞洋 [00:01.46]作曲:於瑞洋 [00:01.81]演唱:正月十五 [00:02.06][00:03.05][00:05.98]圓圓的月亮 倒映在荷塘 [00:13.34]撩動的琴弦還醉了那花香 [00:20.77...
無骨花燈又稱仙居皤灘花燈,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起源於唐朝,據當地宗氏堂薄記載,明朝萬曆年間,皤灘民間就有盛大的鬧花燈活動。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詔每年進貢仙居“皤灘花燈”十對,曰:“十全十美”。唐之後的宋、元、明、清(至同治)各以十對花燈為數進貢皇上。仙居皤灘花燈造型別致,工藝獨特,製作精美,...
《鬧花燈》,豫劇劇目。劇情簡介 元宵夜,薛剛醉看花燈,見功臣廳中有張士貴之影像,與張士貴之孫張泰發生口角,怒而打之,謀將皇帝御影打壞,並打傷人命,踢死太子,逃出京城。皇帝將丁山斬首。時樊梨花五十三歲,領兵造反。丁山顯魂,勸其自盡。戲曲表現 京戲、黃梅戲、桂劇、徽劇、越調、宛梆、漢劇、秦腔均有此...
廣東省茂名信宜市鎮隆鎮六雙花燈是廣府文化、高涼文化、壯瑤文化的結合體,是粵西地區保存得最完整最原始的農耕文化形式。六雙花燈以竹篾為骨,以宣紙為面,以祝語為表,以燭火為心,純手工製作,其品種繁多,製作精巧,具有原始農耕性、歷史傳承性和濃郁的鄉土性,滲透著濃濃的嶺南文化色彩。六雙正月十七鬧花燈大...
南陽花燈,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傳統技藝,龍巖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南陽花燈也稱“風燈”。閩西上杭的南陽鎮,自古就有元宵鬧花燈的習俗。據傳,上杭南陽的鬧花燈習俗肇起於清代康熙年間。南陽花燈分桶子燈、瓶子燈兩種造型,其製作工藝以花籃的樣式設計內外三層,中間加有剪紙藝術,在四周的紙上用彩筆繪畫或寫...
《鬧花燈》小雲作詞、小雲作曲、歌手何秋苹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歌詞 月下窗前燈火明 火樹銀花滿天星 載歌載舞萬事興 五彩繽紛舉國慶 玉兔搗藥馬燈紅 嫦娥奔月情濃濃 鯉魚泛波燈海中 千姿百態飛玉龍 鬧花燈來鞭炮鳴 三羊開泰巧成形 四季發財人心定 五穀豐登笑盈盈 鬧花燈來花滿城 大街小巷嗩吶聲 品不完啊中國夢 ...
花燈最早源於祭社中的社火,後來又融合了元宵燈節中的社火。社火在明朝時與民間小曲相結合,形成了現在的花燈。雲南花燈包含民間怕的故事和曲調,分為演出型和自娛型兩種,可唱又可舞,有“農民雜劇”之說。演唱時內容和唱詞多是演唱者即興發揮,大多是抒發在生活中的愛與恨,樂與苦,因其“小型多樣,表現生活生...
彌渡密祉鬧花燈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簡介 彌渡縣密祉鄉是聞名遐邇的《小河淌水》的發源地,元霄節鬧花燈是這裡的傳統節日。到過密祉的人都會發現,這裡的男女老幼,花燈唱腔是隨口就來,甩扇子、走十步都有模有樣,難怪有“十個密祉人,九個會唱燈,才進密祉壩,處處聞歌聲”之說。據說,很早時,這裡是一個重要...
位於汾江河上游的樂安圩,扼省城與佛山鎮之出入咽喉,遂發展成為西隆堡的著名商業集散地,商賈雲集,市面繁華,尤以花燈最為著名。每年春節期間,街邊的檔口總掛滿各色的燈籠,花團錦簇,漸漸使樂安圩有了“燈地”之稱。舉辦日期 “元宵鬧花燈”,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的傳統燈會多在 正月十五 。《南海縣誌》...
正月十五鬧花燈 《正月十五鬧花燈》是《2022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元宵晚會》上演出的歌舞節目。演出信息 2022年2月15日,《正月十五鬧花燈》在2022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元宵晚會上演出。演職員表 杜江等人。
2014年11月11日,古藺花燈成功申報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傳說 有關古藺花燈的起始,在其唱詞中有這樣的敘述:“燈從唐朝起,燈從唐朝興,唐朝興起至而今,皇母娘娘害眼病,許下三十六盞燈,十二盞上天變成紫微星,十二盞下地化做五穀燈,十二盞留在民間為花燈。”“武宣王(宋仁宗之弟)鬧花燈,搶...
南后街花燈主要分布在福州市,以南后街為中心,向福州全市擴展。福州南后街花燈製作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唐代,福州就成為全國盛行花燈活動的十大城市之一。宋代,福州花燈工藝達到較高水平。花燈是以竹條編織成的竹架為框架,以紙、布或玻璃等包裝裝飾而成的彩燈。福州南后街花燈種類繁多,每年正月元宵節鬧花燈,...
鬧花燈 《鬧花燈》是《說唐》連環畫中的一部,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出版信息 副標題:說唐之四 定價:0.12元 裝幀:平裝 叢書:說唐
鬧花燈 《 鬧花燈》 是一部評書故事連環畫,由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出版信息 作者: 冷甘 改編 / 池振亞 / 汪玉山 繪畫 出版社: 遼寧美術出版社 出版年: 1959-8 定價: 0.18元 裝幀: 平裝 統一書號: 8017-1008
《正月十五鬧花燈》 是正月十五在2014年元宵節晚會上演唱的節目,內容動聽,積極向上。歌詞 男:圓圓的月亮倒映在荷塘 撩動的琴弦還醉了那花香 合:撩動了琴弦還醉了那花香 正月十五我們鬧花燈 鬧鬧串串喜慶火火的紅 合家團圓的東方巨龍 騰飛著劃破這星空 正月十五我們唱幸福的歌 句句唱的心裡暖和和 載歌載舞的...
淄博市也是中國傳統花燈的故鄉之一,1985年春,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沈力一行,慕名前來這裡採訪元宵燈會,親身領略了淄博花燈的魅力和齊國故都豐厚的文化底蘊,不久,淄博花燈便與自貢花燈並駕登上了央視“九州方圓”。從此,淄博花燈譽滿神州、名揚四海,進而有“南有自貢恐龍燈,北有哈市冰雪燈,東有淄博鬧花燈”...
中國人過春節,到正月十五鬧花燈才算結束。正月十五,民間叫元宵節,這個節日最突出的景觀,就是圍繞張燈、賽燈、賞燈等一系列“燈”事活動而展開,因而也稱“燈節”。這是一個極富遊樂性質的群體節俗活動,也許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種沿襲。 文帝 傳說西漢時,漢文帝做了一個夢,夢見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燒京...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泉州鬧元宵以富於閩南文化特色的民俗風情聞名遐邇。泉州闊元肯習俗由來已久,源於中原,興於唐宋。主要節俗有鬧花燈、踩街、吃元宵丸,有的家庭或宗族還在元宵日祭祖,追思祖德。有泉州城,就有泉州花燈,泉州鬧元宵緣於泉州鬧花燈。唐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泉州開始建城...
該年節燈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特色。這裡自唐以降便有新年燃燈的地方傳統習俗,延至清代即有“獅燈場市”、“燈竿節”;到二十世紀初,又漸形成節日的提燈會,更有放天燈、舞龍燈、戲獅燈、鬧花燈等活動。從而發展為集傳統民風民俗之大成的會節聲聞海內。 自貢燈會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民間藝術游”、...
高州元宵燈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又叫“是元節”、“燈節”。其傳統活動主要有鬧花燈和“偷春”。高州民間傳統的元宵燈會也由來已久。早在清代,每年上元前後,各鄉社廟張燈鳴鼓,謂之“慶燈”。生男孩的人家出燈,稱為“燈頭”。要設酒席宴請芳鄰、親友,...
元宵節(馬尾-馬祖元宵節俗),流行於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元宵節(馬尾-馬祖元宵節俗)歷史悠久,福建省福州市的馬尾區與彼岸的馬祖列島,兩岸人民自古以來便有春節期間互相送花燈、鬧花燈的民間風俗。2003年以來,隨著兩岸人民來往的更加頻繁,兩岸民間文化交流不斷加深,兩岸鬧...
周村燈節是指傳統民間文娛活動。流傳於淄博周村。明末清初,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每年農曆正月初八,周村的店鋪、作坊開市營業,為了慶賀開張,吸引顧客,各家各戶張燈結彩,放焰火、鳴鞭炮,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從正月初八到十六鬧花燈的風習。俗稱周村燈節。每逢燈節,各式各樣的花燈掛滿大街小巷,...
月湖燈彩扎制技藝,中國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傳統技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月湖燈彩,又名月湖區花燈,是月湖區民間節日文化活動的一大特色文化產品。據地方史料記載,鬧花燈習俗,自宋朝開始,每逢春節、元宵佳節,月湖區城鄉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以示祥和喜慶。南宋詩人謝枋得在當地親戚家作客,觀花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