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閩西上杭的南陽鎮,自古就有元宵鬧花燈的習俗。據傳,上杭南陽的鬧花燈習俗肇起於清代康熙年間。當時南坑村的黃浩公出仕廣西,鄉人以邵武傳來的“鬧花燈”一俗相慶。後來花燈的製作技藝傳至射山曹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南陽、射山、南坑、磯頭、官田等村均有鬧花燈習俗。
1960年前後,惟南坑、射山等村於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尚續存此項民俗活動。
工藝特徵
花燈樣式
花燈龍的頭尾是紙紮的龍頭、龍尾,而節節龍身是一塊塊長條木板,上裝三至五盞花燈。這些花燈分為桶子燈、瓶子燈兩種造型。桶子燈系用竹篾紮成外層為正六邊形的稜柱體,內為空心圓柱的“桶”,在圓柱體表面蒙上一層透明而有韌性的土紙穀皮紙;在六邊形柱體外層蒙上各色彩紙為裝飾,六個側面預留六扇小窗戶,在窗戶邊沿裝飾各種彩色圖案,在視窗內剪貼花卉、人物、鳥獸蟲魚或祝福、祈盼的文字。瓶子燈則是在桶子燈的上方增設一層六面體,其下方桶子燈也設計成一定的弧度,使整個燈籠如同花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欣賞水平的提高,民眾對花燈的製作工藝要求更高,力求完美。花燈的形制,已由過去的四方形發展成瓶子燈、六角燈、八角燈等形式。花燈發光源也由單一蠟燭發展到用煤油燈、汽燈或用電池、電瓶供電,燈圍飾以各色玻璃紙,發光效果五彩斑斕,且不斷閃爍。再伴以悠揚的樂聲、升騰的煙火和人們的笑語,形成一片天地祥和的喜慶氣氛。
花燈活動
花燈出遊時,由壯漢擎著過村穿巷,遊走數小時、幾公里,儼如一條火龍,蜿蜒盤旋,蔚為壯觀。途經各家各戶,則燃放煙花爆竹,焚香禱告迎送,祈盼國泰民安、百業興旺。沿途賞燈人形成道道人牆,他們或佇足觀賞,或尾隨花燈奔走。最後,巡遊到村中一口池塘邊,觀眾匯聚這裡,花燈長龍繞塘一周,鞭炮齊鳴,把熱烈、喜慶的氣氛推向高潮。結束後,村中開展演木偶戲、竹馬燈、唱山歌等民眾文藝活動,直鬧到次日凌晨。
工藝流程
不管哪種“燈”,其製作工藝均是在長150厘米、寬25厘米的木板上鑽孔、立柱,用紙把木板封圍起來,中間插一根蠟燭,點燃成燈,再輔以四周裝飾,最後用篾條彎成“n”形紮上白花、紅花做成花樹,連同花燈主體固定於木板上。又分為白花樹燈和紅花樹燈。有的還在花燈上飾以流蘇、掛上銅製小鈴鐺。木板底下安裝一根供表演者把持的木桿。
花燈主要由“花”和“燈”組成。花寓意美好,燈則諧音客家方言“丁”,寓意為“添丁發財”。紅花添男丁,白花添女丁。每家製作一板。正月十四開始全村村民齋戒。當天上午,各房族先將每家一板的花燈連線起來,形成一條龍身中的一段,抬至村中廟前,向菩薩祭拜後,各房族一段段龍身再連線起來,接上龍頭龍尾,形成一條數百米的花燈長龍。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上杭南陽花燈的習俗已歷經幾百年,長盛不衰,秉承了均德公後裔“花發千枝歸一本,水流萬派總同源”的古老訓示,見證了宗族延續過程中的榮辱興衰。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兩天,上杭縣南陽鎮仍保持民間“鬧花燈”這一傳統的民眾性文藝活動。通過民眾性的民俗文化藝術活動,可陶冶人們的精神情操,激發人們愛國愛鄉的情感,使民間傳統藝術活動得到有效的傳承與發展的同時,達到政治教育與藝術效果的相統一。
傳承人物
黃太平,男,漢族,1966年6月生,2019年12月被評為龍巖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南陽花燈”。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5年3月4日(農曆正月十四)晚,上杭縣南陽鎮南坑村舉辦一年一度的迎花燈鬧元宵活動。
2022年2月14日(農曆正月十四)晚,上杭縣南陽鎮南坑村開展一年一度的迎花燈鬧元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