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隴鎮

高隴鎮

高隴鎮,隸屬於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地處高阜,依田壠走向,故名高壠,後演化為高隴。位於茶陵縣東北部,省道S320貫穿全境,距縣城34公里,東鄰秩堂鄉,西南毗火田鎮、八團鄉,東北接江西蓮花、永新兩縣。集鎮有公安、工商、稅務、電信、廣電、電力等28個行政事業單位分支機構。全鎮全鎮下轄:光明、星高、石床、荔市、松江、光泉、龍集、星豐、古城、莊田、仁源、石沖、馬渡、白隴、水頭、長興、九渡17個村,1個居委會,154個村(居)民小組,19500人。耕地22241畝,林地15萬多畝。

按田壠走向,此地處高阜而得名高攏,後“壠”演變為“隴”。1949年屬三區,1959年設高隴公杜,1984年建鎮。原湘東鄉1949年屬二區、三區,1956年屬高隴鄉,1958年屬建蘇公社,1961年析置湘東公社,1984年復置鄉。2001年撤銷湘東鄉,併入高隴鎮。2005年底,總人口24181人(包括漢背辦事處407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356人(包括漢背辦事處4069人)。

蘊藏豐富的鉭鈮、鎢、銅、錫、煤、鐵礦石、螢石等礦產資源和水電資源,其中鉭鈮儲量4885萬噸,煤炭595萬噸,鐵礦石150萬噸,螢石礦100萬噸。2014年7月1日吉衡鐵路茶陵南站建成通車,從茶陵南站坐火車去西部107公里處的衡陽只要16.5元,90分鐘。

基本介紹

歷史背景,下轄村,資源狀況,經濟特色,遠程教育,城鎮建設,旅遊名勝,

歷史背景

茶陵縣轄鎮。1949年屬三區,1959年設高隴公社,1984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5公里,面積87平方公里,人口1.6萬。鎮政府駐高隴。三南公路通過境內。轄光明、石沖、莊田、星高、石床、光泉、樅江、荔市、仁源、古城、龍集、星鋒12個村委會和高隴居委會。礦藏有、煤、螢石。光泉村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手書高達2米多的“光泉”摩崖石刻。龍集村是明代大學士、茶陵詩派領袖李東陽故里。石床村是前國民政府代主席、行政院長譚延闓故里。高隴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明代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李東陽、曾任國民政府主席及行政院長的譚延闓祖居地都是高隴,境內有著名的南宋抗金將領岳飛親筆題寫的“光泉”石刻、鄧阜朝陽等景點。歷來有尊師重教,好武崇文的優良傳統,不斷湧現出軍政要人、賢達名流、商界巨子。
高隴鎮高隴鎮

下轄村

光明村
白隴村
馬渡村
石沖村
仁源村
九渡村
莊田村
古城村
星豐村
龍集村
長興村
光泉村
荔市村
石床村
松江村
水頭村
星高村

資源狀況

該鄉累計電話安裝2400多部,省道豫04線,商開高速公路東西橫穿全鄉,濟空商丘空軍機場坐落在本鄉腹地,軍民兩用機場也正在籌建之中,6縱3橫鄉村公路網已經形成,全鄉已實現電話、公路村村通。梁園區高隴鎮,總面積67平方公里,人口3.8萬,是國家級良種棉繁育基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鄉。 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商丘機場坐落在鄉域腹地,鄭永路、商(丘)開(封)高速公路橫空鄉境,該鄉現有村級油路50.5公里,依託隴海鐵路與京九鐵路、105國道和310國道形成的“雙十字”交通樞紐,鐵路、公路運輸四通八達。
高隴鎮沿鄭永路建有兩個工業小區和長達5華里的商貿街。工業小區內擁有各類企業30餘家,涉及化工、紡織、建材、機械製造、工藝雕刻、農副產品加工等,產品運銷全國各地,鄉鎮企業發展迅猛。繁榮的商品交易使觀堂鄉成為區域性的物資集散地。
高隴鎮資源豐富,糧、棉、油、菜、畜、禽產品優質高產。高效農業開發及棉花、辣椒、觀賞林木等生產基地建設發展良好。
高隴鎮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首創了將改水、改廁、沼氣、養殖有機結合起來的“四位一體”模式,全鄉已有1800戶建成“四位一體”,促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從2002年起,觀賞鄉開始退耕還林工程,新植速生楊15萬株,有效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致力於建設生態農園。

經濟特色

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快,高隴鎮不少人種地普遍存在著隨波逐流的現象。為了使農戶生產少走彎路,高隴鎮黨委、政府引導民眾瞄準市場“空當”,種植反季節蔬菜。菜農們圍著市場調整種植結構,啥蔬菜缺他們就種啥,啥見效快就種啥。不少頭腦靈活的農戶靠種植反季節蔬菜走上了致富路。該鄉苗莊村青年農民李勝營2007年冬季利用溫棚種植了2畝番茄,2008年2月份產品便上市銷售,如今這2畝大棚番茄已收入9000多元。觀堂鄉反季節蔬菜面積已發展到2.3萬畝,僅此一項,全鄉人均年增收740元。 高隴鎮黨委、鄉政府把勞務輸出作為強鄉富民的突破口來抓,大力引導農村剩餘勞力外出打工掙錢,使之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全鄉76個自然村外出人數已達1.3萬人,外出民工在打工掙錢之餘,不忘蒐集致富信息,每年捎回的致富信息就達800餘條。
高隴鎮高隴鎮
這些打工人員在打工期間拓寬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帶回一些高新種、養、加工信息、技術,為返鄉人員致富奠定了基礎。楊莊村農民李紅軍在深圳打工期間,掌握了一套春季種植紅蘿蔔的技術。2008年春季,李紅軍在自家責任田裡種了6畝春蘿蔔,兩個月後,蘿蔔便進入收刨期。而此時,市場上因紅蘿蔔緊缺,每公斤價格高達2元,僅此一項,李紅軍就收入了幾萬元。一邊在外打工掙錢,一邊蒐集致富信息,已成為眼下秩堂鄉外出務工人員追求的新時尚。據不完全統計,自2008年2月份以來,該鄉外出務工人員已帶回各類致富信息482條。

遠程教育

高隴鎮緊扣“建”、“管”、“學”、“用”四個關鍵環節,抓好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積極探索“讓幹部經常受教育,使農民長期得實惠”的長效機制。
一是打牢教育基礎,確保“建得實”。
二是健全工作機制,確保“管得好”。
三是創新學習方式,確保“學得會”。
四是注重實際效果,確保“用得活”。

城鎮建設

城鎮建設高隴鎮小城鎮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供銷百貨大樓銀信大樓、郵電通信大樓等已拔地而起,擁有先進完備的程控電話和有線電視網路,增強了觀堂在經濟、科技、文化信息諸方面的輻射能力。
電力資源充足,實現了軍民用電聯網。
對外商、外地來此投資者實行稅收返還、免費提供建設場地等諸多優惠政策,保障良好的投資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有序的市場環境、安全的社會環境

旅遊名勝

光泉石刻位於高隴鎮光泉村。傳說“光泉”二字系南宋名將岳飛所書,後人仿跡籬於崖。民間傳說云:岳飛率部自江西入茶迫剿曹成,至此疲渴,遂拔劍插地,劍插處頓時泉涌。兵馬暢飲,疲渴全消。恰適天亮,岳飛乘興書“光泉”二字於崖。“光泉”二字每字高2.66米,寬1.66米;題款“宋岳忠武王題”,每字70厘米見方。(附近秩堂鄉一伺堂內還有巨幅“墨莊”石碑,題款為“宋征西將軍岳飛題”,亦傳說為岳飛所書。)
高隴鎮高隴鎮
空靈岸風景名勝區耗資數十萬元建設的詩詞碑林順利竣工,近十塊大小不一、風格各異的摩崖石刻鑲嵌在湘江之濱的峭壁之上,尤其是李鐸先生所書的唐代詩人杜甫《次空靈岸》詩石刻,長21.8米,高6.4米,其規模之大、藝術之精湛堪稱中國之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