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各家學說(供中醫專業用)》是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的一冊。本套教材有醫古文、中國醫學史、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醫外科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金匱要略講義、溫病學、中醫各家學說、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傷科學、針炙學、經絡學、腧穴學、刺炙學、針炙治療學、針炙醫籍選、各家針炙學說、推拿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鑑定學、中藥炮製學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醫各家學說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289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作者:任應秋
- 出版日期:199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304912, 7532304914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1、祖國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2、中醫學術流派的形成與發展
3、學術爭鳴在祖國醫學發展中的作用
各論
4、傷寒學派
5、河間學派
6、易水學派
7、攻邪學派
8、丹溪學派
9、溫補學派
10、溫病學派
11、其他著名醫家
文摘
吳又可創溫疫邪伏募原之說,余霖創溫疫邪留於胃,布散於十二經之說,葉天士根據自己的診療實踐,在河間理論的影響下,仍從表里以分辨溫病,將其概括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創立了衛氣營血的辨證方法。
吳又可之溫疫說,雖有一定的實踐意義,並在學術上有一些獨到見解,但不可否認,其學說有他一定的局限性,對於濕熱疫邪為病辨證施治較為合拍,而對於溫熱疫邪為病則嫌不足。因此,余霖又創立了清瘟敗毒飲來治療溫熱疫,雖在當時取得一定療效,但對溫病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病症表現,如何辨證治療,亦缺乏系統而全面的認識。總之,二家雖為溫病的發展各作出不同的成績,但其學說均不十分成熟。
葉桂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細心研究溫病的發展變化規律,在他人學術成就的基礎上,形成丫自己一整套認識溫病的理論,並總結出治療的法則。
首先,他接受了吳又可溫邪從口鼻而人的觀點,並觀察到溫病初起有表證階段的存在,根據肺主衛、外合皮毛的理論,提出了“溫邪上受,首先犯肺”的認識,並根據表證不解又有人里或熱擾心神的不同表現,得出了“衛之後方言氣”、“逆傳心包”的看法。氣分里證不解,亦可擾及心營,進一步可以動血耗血,葉氏又總結出在衛分氣分證之後,可發展為營分血分諸證,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方法,將溫病學的理論形成系統,補充與發展了《傷寒論》治療外感病的辨證方法,為後世醫家所公認。
不僅如此,葉氏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還總結出了“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人營猶可透熱轉氣”、“人血直須涼血散血”的治療原則,奠定了溫病的治療大法。除此之外,他對於邪犯肺衛,有挾風挾濕之不同,治療要辛涼宣透的主張;對於溫病不燥胃津,必耗腎液的觀點;對於濕熱病的治療,清涼之品只能用到十分之六七的經驗;對於治療濕熱交蒸而陽氣被遏,成為蒙閉之勢者,要用“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的方法;對於溫病中“氣病有不傳血分,而邪留三焦”的認識,等等,都是具有卓識的寶貴經驗,對後世溫病學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葉桂以前,雖有不少醫家致力於溫病學的研究,但均不及葉氏的理論認識之完善,直至今日,他的理論認識與臨床治療經驗,仍被臨床所證實,衛氣營血的辨證方法被後世醫家所沿襲套用,邪留三焦的認識,被吳瑭發展為三焦辨證,他醫案中的不少處方,被吳瑭總結成溫病治療的代表方劑。所以,葉桂被後世稱之為溫病大家。溫病學發展至葉桂,已經成熟與大體完善。
10.4.2 重視辨舌驗齒,充實溫熱病診斷
溫熱邪氣既踞於里,或損心營,或傷胃津,或耗腎液,或為正虛,或為邪盛,於舌於齒,都有一定變化,葉氏一生臨床,經驗豐富,在察舌驗齒方面,尤有匠心,總結了一些很有價值的診斷經驗,且於臨症有較高的臨床意義。
序言
為了提高教材質量,促進高等中醫藥教育事業的發展,衛生部於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開了全國高等中醫院校中醫藥教材編審會議。首次成立了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編審委員會,組成32門學科教材編審小組。根據新修訂的中醫、中藥、針灸各專業的教學計畫修訂了各科教學大綱。各學科編審小組根據新的教學大綱要求,認真地進行了新教材的編寫。在各門教材的編寫過程中,貫徹了一九八二年四月衛生部在衡陽召開的“全國中醫醫院和高等中醫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汲取了前幾版教材的長處,綜合了各地中醫院校教學人員的意見;力求使這套新教材保持中醫理論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正確處理繼承和發揚的關係;在教材內容的深、廣度方面,都從本課程的性質、任務出發,注意符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具有與本門學科發展相適應的科學水平;對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同時又儘量減少了各學科間教材內容不必要的重複和某些脫節。通過全體編寫人員的努力和全國中醫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陸續編寫完畢。
本套教材計有醫古文、中國醫學史、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金匱要略講義、溫病學、中醫各家學說、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傷科學、針灸學、經絡學、腧穴學;刺灸學、針灸治療學、針灸醫籍選、各家針灸學說、推拿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鑑定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等三十二門。其中除少數教材是初次編寫者外,多數是在原教材,特別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礎上充實、修改而編寫成的。所以這套新教材也包含著前幾版教材編寫者的勞動成果在內。
教材是培養社會主義專門人才和傳授知識的重要工具,教材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人才的培養。要提高教材的質量,必須不斷地予以錘鍊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醫藥教學人員和廣大讀者在使用中進行檢驗並提出寶貴意見,為進一步修訂作準備,使之成為科學性更強、教學效果更好的高等中醫藥教學用書,以期更好地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四化建設和中醫事業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