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介紹,領導介紹,教學單位,醫學生物學,方劑學教研室,中藥教研室,中醫各家學說,中醫基礎理論,師資建設,名老專家,邱幸凡教授,邱幸凡,科研及獲獎,周安方教授,周安方,研究方向,學術成就,在研課題,獲獎項目,王平教授,成肇智教授,成肇智,主要獲獎項目,學科建設,國家級,省級,校級,地圖信息,
醫學院介紹 基礎醫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國內知名專家、教授。現有教職工108人,其中專職教師93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28人,教授17人,副教授29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次,全國中醫藥學術經驗指導老師4人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3人,湖北省政府津貼1人,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2人,湖北省高校首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1人。中青年教師以博士、碩士為主體,其中獲博士學位16人,博士在讀16人,碩士學位53 人,碩士在讀6人,具有研究生學歷者達59%。醫學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占地面積6205平方米,資產1100萬,擁有顯微互動系統、腦片/細胞膜片鉗系統,12個多媒體實驗室和2個網路實驗室;人體標本陳列館,占地面積380平方米,各類標本237件,資產100餘萬,具有中醫特色,成為我院的亮點之一。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和先進的實驗條件,為我院的教學科研上水平、上檔次提供了公共的資源平台和有力保障。
三年,基礎醫學院承擔了自然科研課題67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7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3項,教育部3項,省廳級33項,在研經費370餘萬元;教育科研課題26項,其中,“中醫繼承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入選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獲建設經費50萬元,是首批入選的中醫學類6個建設項目之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項,省級5項;發明專利1項;編寫教材70餘部,其中主編10部,副主編17部;編寫專著4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290篇;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6項,國家級優秀教材獎1項。
領導介紹 鄒小娟 ,女,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基礎醫學院黨總支書記,省級重點學科中醫診斷學學科帶頭人,省級精品課程中醫診斷學負責人,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常務委員、湖北省老年學學會第三屆骨質疏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中醫中藥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等。主要從事中醫四診客觀化和辨證規範化研究,主持和承擔各類科研課題共16項,主編和參編全國統編教材、教參及學術著作30部,撰寫論文10餘篇。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曾多次被評為校先進工作者,201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
曹繼剛 ,男,1973年7月生,湖北漢川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基礎醫學院院長,兼任湖北中醫中藥學會男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漢市中醫藥學會男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繼續教育分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男科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分會委員、國際中醫男科學會委員、世中聯翻譯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主要研究方向:中醫藏象理論及其套用研究,中醫男科理論及其套用研究。三年,發表科研論文20篇,博士論文“前列腺增生細胞信號因子表達及仙甲湯調控機制的研究”獲優秀畢業論文稱號,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自然科學基金、省教育廳、省衛生廳、市科技局等各級科研課題共12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等課題共10餘項,副主編及參編國家規劃教材5部,主編、參編著作4部。
楊燕琳, 女,1958年12月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1977年參加工作,2004年擔任基礎醫學部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併兼任基礎醫學部分工會主席,院工會常委。任職以來,主要分工負責學生管理、行政、後勤、檔案、工會等工作。曾多次被評為校優秀工會工作者,2005年被評為校先進女教職工,2007年獲校教學評估一等獎,2008年湖北省工會先進個人,2009年校先進黨務工作者。參加課題《中藥性狀鑑別開放式教學模式研究》曾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湖北中醫學院第四屆教學成果獎。《常用中藥真偽鑑別》多媒體CAI課件獲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二等獎。
胡繼鷹 ,男,1954年8月出生於湖北省潛江縣熊口鎮,1978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生物系,1986-1988年在廈門大學細胞生物學專業學習。現任湖北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湖北省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細胞生物學教學與科普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科技廳評審專家,湖北省政府採購評審專家。
2000年獲湖北中醫學院第四屆教學成果獎,2002年獲湖北中醫學院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03-2004年連續兩年考核優秀,2007年獲校教學評估一等獎,2009年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教學單位 醫學生物學 醫學生物學教研室最早成立於 1983年9月,當時的名稱是生物學教研室。第一任主任為畢業於原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的吳靜嫻老師,吳靜嫻主任因病去世後,由畢業於原華中師範學院生物學系的張麗仙老師接任主任。在上世紀的 80年代,本教研室主要為本科生講授《醫學生物學》課程。進入 90年代,張麗仙主任退休,由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的趙剛老師擔任了 3 年的教研室負責人,期間趙剛老師與胡繼鷹老師一起積極倡導並實施了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生物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在全國的中醫藥院校中率先開設了與醫學關係更加密切的《醫學細胞生物學》和《醫學遺傳學》課程,並主持編寫、出版了兩門課程的包括理論課教材、實驗課教材和習題解答在內的系列教材,在全國醫學院校的同行中形成了較大的影響。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人數較少等原因,生物學教研室與衛生學教研室合併,下設生物學教學組,在業務上獨立運行。1999年,本教研室的趙剛教授和胡繼鷹教授作為研究生導師開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研究方向有兩個:一是中藥抗誘變與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二是生物技術在中醫藥研究中的套用。兩位老師已培養畢業碩士研究生 20 多人。其中1人的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湖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5人的畢業論文被評為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2008 年,在基礎醫學院現任領導的關心和努力下,生物學教研室得以重新獨立設定,並定名為醫學生物學教研室,現任主任為趙剛教授(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學專業理學博士)。教研室現有教師 4 人,其中教授 2人、副教授 1人、講師 1人。教師中2人具有博士學位;1人具有碩士學位。教研室擔負全校醫學相關專業五年制本科班三年制專科班和留學生班的《醫學細胞生物學》、七年制本科班的《醫學分子細胞生物學》和《醫學遺傳學》以及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另外,教研室面向全校各專業開設了《現代生物技術與我們的生活》、《醫學細胞生物學》、和《遺傳與疾病》等公選課,收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多年來,本教研室的老師們在教學之餘堅持開展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工作。近10多年來,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廳的科研項目10餘項,參加國家自然基金項目4項;主持省級教學研究項目3項。形成了中藥抗誘變和抗腫瘤實驗研究和生物技術在中醫藥研究中的套用等兩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在國內外的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60 余篇,其中SCI收錄5篇;作為項目主持單位獲得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主編“ 醫學細胞生物學”“醫學遺傳學 ” 和“ 醫學分子生物學 ”等學科的教材、教學參考書和工具書等20多種,分別在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武漢大學出版社等出版機構出版發行並多次重印,被國內的中山大學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醫學院、重慶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
中醫藥大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等40 多所醫學院校選作教材;另外,本教研室的老師們還在其它 10 多種已出版的相關教材中擔任副主編或編委。
本教研室胡繼鷹教授兼任基礎醫學院副院長、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湖北省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細胞生物學教學與科普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藥膳食療學會理事;教育部評審專家,湖北省科技廳評審專家。趙剛教授兼任湖北省遺傳學會理事、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的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教育部科技評審專家、武漢市科技局科技項目評審專家等。另外,趙剛教授和胡繼鷹教授還先後被聘為湖北中醫藥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中西醫結合分委會委員。倪婭副教授兼任基礎醫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徐雲丹講師兼任本教研室的教學與科研秘書。
方劑學教研室 自方劑學教研室成立後,著名中醫學家蔣樹人曾任方劑教研組組長。方劑學教研室撰寫的《古今名方發微》,為該學科的學術研究及發展起了積極、有力地推動作用。
以方劑學教研室為核心的方劑學學科,2003年為方劑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為方劑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研究方向是方劑配伍規律與臨床研究;方劑配伍及藥理作用研究;方劑的文獻及理論研究。
方劑學教研室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現有教師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講師4名;碩士生導師2名;具有碩士研究生學位的4名,博士研究生學位的1名。
方劑學教研室承擔本院多層次、多專業的《方劑學》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注重方劑的理論教學與實踐套用相結合,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查文獻、選專題討論,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能力。
方劑學教研室教師參加編寫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方劑學》教材及其教學參考書共4部,其中主編1部;出版學術專著20餘部,其中主編1部、副主編4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主持或參與各級科研項目10餘項,其中主持廳級科研項目4項,獲武漢市科技成果獎1項。
中藥教研室 中藥教研室源於1958年湖北中醫學院成立後的方藥教研室,於1977年分離後組成“中藥教研室”,隸屬於基礎醫學部。
中藥教研室現有教師八人,主任丁艷蕊,教師王緒前、周琍珍、胡愛萍、周禎祥、黃芳、曾祥法、李晶晶。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講師2名,助教1名。具有碩士學位者3名,博士學位者2名。
教研室現主要擔任《中藥學》、《中醫食療學》、《中藥學研究進展》三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其授課範圍涉及全院所有專業及各種層次學生的教學。為了激發學生學習中藥學的興趣,教研室經常開展知識競賽等活動,深受學生好評。
近幾年本教研室承擔的省部級及學院課題共10餘項,主編和參與編寫著作近120餘部,發表論文200餘篇。個人專著5部。參與主編、副主編、參編《中藥學》《臨床中藥學》教材共六部,其中一部獲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5年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二等獎。
長期以來,教研室全體教師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服務對象,嚴把教學關,立足本職,敬業愛崗,受到了全院學生的好評,2006年被評為基礎醫學部文明科室。王緒前老師被全院學生評為湖北中醫學院2006年“我最喜愛的教師”。
中醫各家學說 中醫各家學說教研室,成立於1978年11月。“中醫各家學說”、“中國醫學史”,為本學院較早的中醫必修基礎課程。
經過多年發展,教師隊伍逐漸壯大,先後有萬碧芳、熊選璞、周剛順、王子謨、傅沛藩、梅夢英、朱曾柏、李昌明、顏克海、趙鴻雲、柯新橋、周秀英、湯淑文、李永謙、李成年、王玲、劉瓊等老師在該教研室任教。所授過的課程有:中國醫學史、中藥學史、中醫各家學說、中醫主要學說選講、中醫學導論、中醫痰病學和中國書法等課程。
教研室現有教授1人,講師1人,助教2人。近幾年,教研室老師進行了《中國醫學史》“三聯”教學法、各家學說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和《中醫各家學說》“經緯”教學法的教學科研工作。
2004年,經上級批准成立“中醫醫史文獻學科”點。目前有“中醫醫史文獻學科”碩士點1個(含中國醫學史、文獻研究室、圖書管理)。有6位老師招收碩士研究生,在學研究生3人。研究方向為中醫治療方法文獻整理和套用研究、湖北歷代名醫的文獻研究、現代中醫信息的文獻研究等。本學科點共發表論文105篇。發表論著近50部。參加編寫教材3本。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19個。
教研室將不斷朝著新的目標努力,爭取為中西醫結合專業開設“中外醫學史”課程,建立以湖北歷代名醫、文獻史料為主的“醫史陳列館”。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成立於1958年,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是湖北省省級重點學科、省屬普通高校優秀教研室、省教育廳“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崗位,下設中醫基礎理論實驗室和圖書資料室,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是湖北中醫學院院級優質課程和湖北省精品課程。
現有教師1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學位9人,研究生學歷者達78.95%,50歲以下主講教師基本實現了博士化。承擔著內經、中醫基礎理論等10門課程,年人均500學時,完成國家規劃教材13部;近五年,發表論文208篇、著作60部,在研課題24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2項,獲省政府二等獎以上獎6項,有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全國名醫、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等各類優秀專家20人次。
50年來,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本著勤奮、求實、發掘、創新的精神,梯隊發展,傳承創新,以全國著名內經專家、國家首批名老中醫師承指導教師李今庸教授主編《新編黃帝內經綱目》、張六通教授首創外濕致病機理實驗研究、邱幸凡教授撰寫全國第一部絡脈理論專著《絡脈理論與臨床》、周安方教授在男科疾病病機提出了“腎虛肝實”新觀點和現學科帶頭人王平教授致力於痰邪與衰老、老年病關係及治則治法的研究及提出“中醫病因組”假說等為代表,形成了中醫病因病機研究、中醫衰老理論與老年病治則治法研究、藏象理論及其套用研究和中醫基礎文獻與共性技術平台的構建四個穩定、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
師資建設 楚天學者—— 田金洲教授
最高學歷:師從中國工程院董建華院士和王永炎院士,獲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醫學博士學位;師從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David Mann教授,獲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臨床神經科學理學博士學位;師從英國皇家內科醫師學院院士Gordon Wilcock教授,完成Bristol University神經心理學博士後研究。於2005年3月回國工作。
現任職務: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院長,北京中醫藥大學神經病學中心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湖北省“楚天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兼任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國家獎勵委員會評審專家,科技部973項目評審專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專家,衛生部健康相關產品審評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臨床醫學委員,國際老年性痴呆協會中國委員會(ADI-CHINA)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痴呆和認知障礙學組委員,北京神經科學會常務理事。
國務院表彰的“有突出貢獻”的政府津貼專家、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中華中醫學會和中國青年聯合會授予“百名傑出青年中醫”金獎。
學科領域:中西醫結合神經病學/中醫基礎理論。
研究方向:神經變性病的防治研究/中醫證候模型及其靶位研究。
專業特長:從事醫療工作32年,擅長運用辨證論治中藥和靶向治療西藥,治療輕度認知損害,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額顳葉痴呆,正常腦壓腦積水,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綜合徵,老年性舞蹈症,老年人中風,無症狀腔隙性梗塞,腦供血不足,以及頭痛、頭暈、目眩、腦鳴耳鳴、頭痛、目脹、健忘、失眠、焦慮或抑鬱等症。
學術成就:10年主持研究項目27項,包括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首都醫學發展基金聯合攻關項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曾獲多項部市級科技進步獎和Alzheimer’s Association頒發的Award和Fellowship獎,其中健腦寧顆粒已批准為治療血管性痴呆的國家級新藥,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28屆國際卒中大會新聞;治療輕度認知損害的金思維提取物被國際老年痴呆大會推薦為“給老年痴呆帶來希望”的五種創新療法之一,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70多個西方網站報導;研製的《血管性痴呆診斷、辨證和療效評定標準》已獲國家藥品審定中心認可成為中藥新藥臨床試驗標準;研製的《輕度認知損害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草案)》已成為我國痴呆領域廣泛認同的臨床研究指南;發明了血瘀證表征動物模型和腦缺血誘導血瘀證表征的病證結合動物模型,成為證候模型研究50年的重大突破。在《中華老年醫學雜誌》、《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中國中藥雜誌》和《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Neuropathology and Applied Neurobiology》、《Neurobiology of Aging》、《Neuro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Neurological Science》、《Stroke》《Circulation》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69篇,SCI/ISTP收錄40篇,主編《血管性痴呆》、《阿爾茨海默病》和高校《中醫老年病學》教材,副主編《老年性痴呆及相關疾病》等學術專著。兼任英國《Age and Ageing》國際編委、美國《Brain Research》、《Molecular Neurobiology》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eity of Geriatrics》審稿專家。
名老專家 張六通教授
張六通,男,教授,1939年2月生,江蘇武進人;1964年畢業於湖北中醫學院六年制中醫專業,留校任教,兼臨床、科研工作。先後任教研室教師、副主任、主任,主講本科班、西學中班、青年教師培訓班、師資班等《中基》、《內經》課,78—84級研究生班《內經選讀》課,編寫《中基》、《內經選讀》講義。1978年晉升講師,1983年晉升副教授,1987年晉升教授,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第四批內經博士研究生導師。 1984年招收碩士研究生,1991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已培養碩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23名。曾任武漢大學兼職教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內經博士生導師。在《中醫雜誌》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80餘篇,主編《中醫髒象學》等著作5部、副主編2部、參編4部;先後主持研究國家、省級科研課題17項,已完成15項經鑑定達國內先進或以上水平,其中獲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2 項、二等獎 2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基礎研究三等獎1項 。在學術界先後兼任湖北省首屆學位委員會委員,湖北省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 全國中醫藥高教學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內經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等三十餘職。先後到澳大利亞、日本、美國、韓國、德國等十餘國進行訪問和學術交流,多次參與主持國際性中醫藥學術大會。八五期間,作為學科帶頭人負責籌建省重點學科—內經學科,經評估達國內先進水平。1979年被授予湖北省“模範教師”稱號,1986年被評為湖北省高教戰線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研究方向:
1、中醫病因病機理論及實驗研究
從1992年始,開創國內對中醫六淫外邪致病機理的實驗研究,成功設計、複製了外濕、外燥動物模型,提出了外濕、外燥的科學內涵,完成研究外濕、外燥的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發表外濕研究論文13篇、外燥研究論文10篇,取得原創性的研究成果,獲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基礎研究獎三等獎1項。為科學認識中醫六淫病因提供了實驗證據,為進一步開展六淫研究奠定了基礎。
2、中醫關於衰老的理論及實驗研究
衰老與延緩衰老是個永恆的課題,中醫學對此有著極豐富的理論和實踐認識。自1989年始,已指導5名碩士生、10名博士生對該研究方向,從虛、實、虛實挾雜三個方面進行課題研究,特別是完成了腎、脾、肝、心、肺五臟與衰老相關性的研究,初步明確了痰、淤與衰老的相關性,提出人體內在的衰老是隨增齡而發生的以腎脾為主的五臟衰虛、導致痰淤阻滯絡脈、機體內外失榮、功能逐漸衰退的漸進程,從而概括出了具有中醫理論特色的“髒虛絡痹說”衰老理論。完成省級科研課題4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對進一步開展中醫關於衰老與延緩衰老的研究具有指導意義。
3、中醫“腦髒相關”的理論及實驗研究
人體生命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功能活動,五臟概括和代表人體五個功能系統所形成的“五臟一體”、“天人一體”整體理論,貫穿在中醫對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過程中,指導中醫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該研究方向除了研究以五臟為本的腦衰老、腦病的理論外,有1名碩士生、4名博士生開展了對AD、VD的課題研究,完成省級科研課題4項,獲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對深入研究腦病具有指導意義。
在研課題:
1、外濕對機體水液的影響。教育部課題 經費6萬元
2、外燥傷肺的分子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經費27萬元
邱幸凡教授 邱幸凡 ,男,出生於1943年1月,研究生學歷,獲醫學碩士學位。湖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知名中醫,全國第三批師帶徒名老中醫。
主要研究方向:絡脈理論及臨床套用;《內經》理論及臨床套用;衰老與延緩衰老研究。
學術成就 :
1、理論研究:生理上提出了“髒本絡用”的體用觀。五臟是人體五大功能系統的中心,五臟貯藏精氣,絡脈滲灌氣血,在維持生命活動上二者體用分明,缺一不可。病理上提出了“髒虛絡痹”的病機觀。髒病多虛,絡病多實,五臟之虛有氣血陰陽之別,還有體用性之分;絡病之實多為外邪、瘀、痰、毒的阻滯。治療上提出了“補髒通絡”的治療觀。髒虛之補宜益其氣血陰陽,還應調其體、用、性,以增強療效;絡痹則重在瘀、滯(氣)、痰、毒等邪的搜剔。
2.論文著作:發表論文60餘篇,代表作有:《內經》絡脈理論初探、略論“痰瘀同病”及其臨床意義、從“正虛絡痹”治療中風偏癱的體會、“久病入絡”理論探討、中醫“藏象”本質特徵探討、《內經》全息論思想及臨床套用、祛瘀生新法對大鼠治療性血管新生影響的實驗研究、醒腦益智沖劑治療老年性痴呆臨床研究、經絡之氣脈血脈理論探討、“髒虛絡痹”理論探討。
主編參編出版著作27部,代表性著作有:《絡脈理論與臨床》、《瘀血辨治精粹》、《新編黃帝內經綱目》、《黃帝內經研究大成》、《中醫防治學總論》、《傳統老年醫學》、《現代中醫內科學》、《中醫老年病學》《內經講義》、《內經選讀》。
科研及獲獎 主持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教育部1項,國家中管局1項,省級9項,已完成9項,6項被鑑定為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參與課題獲獎3項,其中:“外濕致病機理的實驗研究”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礎理論研究三等獎,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湖北省衛生廳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醒腦益智方治療老年痴呆的實驗研究”,獲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複方富硒魔芋精粉對過食肥甘厚味大鼠衰老模型作用的研究”,獲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其它獲獎:
1989年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教師;1995年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2年被授予“湖北省知名中醫”; 1993 年、2004年兩次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周安方教授 周安方 男,1948年9月出生。研究生學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湖北中醫學院副院長。曾任湖北省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兼任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理事,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男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中醫藥學會男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研究方向 1.藏象理論及其套用研究。
2.男科理論及其套用研究。
學術成就 發表學術論文118篇,出版學術著作22部,完成科研項目8項,獲各級科研勵獎7項。
1.中醫基礎理論學術研究:認為中醫基礎理論是指導中醫學術發展的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理論,是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的總稱,是中醫學基本原理和法則的集中體現,是認識人體生命活動、病理變化以及臨床診斷和遣方用藥施術的根本依據。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內容包含兩個部分:一是中醫基礎學科的基礎理論,包括中醫陰陽五行理論、中醫藏象理論、中醫病因病機理論、中醫診法理論、中醫辨證理論、中醫治則治法理論、中醫養生防病理論、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學等;二是中醫臨床學科的基礎理論,包括內、外、婦、兒、五官、男科等中醫臨床學科的基礎理論,如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理論、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點理論、男性的生理病理特點理論、女性的生理病理特點理論等。強調中醫基礎理論研究要走出單純用西醫的模式、理論、研究方法或標準來解釋驗證中醫基礎理論的誤區,轉為遵循中醫理論自身發展的基本規律進行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其方法應該多樣化,只有開展多個方向、多個層次、多種方法以及多個學科領域的交叉聯合研究,才有可能在真正意義上推動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進步和發展;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方法應以傳統研究方法和現代研究方法相結合,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研究方法,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方法學,具體包括文獻整理研究方法、臨床實踐研究方法、現代實驗研究方法、理論思維研究方法等;無論採取何種研究方法,都必須是以弘揚中醫理論體系自身的特色為前提。並編著出版了《內經選讀》、《中醫基礎理論》、《中醫經典選讀》等高校教材。
2.中醫男科學術研究:首次提出了男科疾病的基本病機是“腎虛肝實”的學術觀點,確立了“補腎瀉肝”治療男科疾病的基本原則。認為男科疾病的虛證多責之於腎,包括腎精虧虛、腎氣虧虛、腎陽虧虛、腎陰虧虛、陰陽兩虛等;實證多責之於肝,包括肝氣鬱結、肝脈瘀阻、肝經濕熱、肝經痰濁等;腎虛與肝實較少孤立存在,二者常常互為因果,互相影響,虛實夾雜,肝腎同病,從而形成“腎虛肝實”相兼的病機特點。這一學術思想深刻揭示了男科疾病病機及治療的基本規律,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他長期從事中醫男科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具有豐富的男科臨床經驗,擅長治療男性不育、陽痿、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囊腺炎、睪丸炎以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統其他疾病。他強調治病要以人為本、以和為貴,用藥注重恢復機體的陰陽氣血平衡、調動機體的抗病康復能力。並根據男科疾病具有“腎虛肝實”的基本特點,創立了“補腎瀉肝”治療男科疾病的系列經驗方,臨床套用療效頗佳。並主編出版了《現代中醫男科學》、《男科疾病中西醫匯通》、《性功能障礙的中西醫診斷與治療》等男科專著。
在研課題 1.前列康泰對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組織細胞因子網路的調控作用及其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課題負責人.
2.瀉肝補腎法對慢性前列腺炎白細胞介素及其受體調節作用的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課題負責人.
3.腎虛雄性小鼠對其子代生殖系統影響的mRNA差異顯示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課題負責人.
4.恐傷孕鼠對其仔鼠腦發育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課題負責人.
5.古代中醫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課題負責人.
獲獎項目 1.前列腺炎動物模型研製與前列康泰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及實驗研究.排序一.2002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2.中醫外濕致病機理的實驗研究.排序五.1996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基礎理論研究三等獎.
3.複方富硒魔芋精粉對過食肥甘厚味大鼠衰老模型作用的研究.排序五.2002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4.壯陽健身酒的臨床及實驗研究.排序一.1996年獲湖北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三等獎.
5.《黃帝內經研究大成》.編委.國家新聞出版署1999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暨“科技進步獎(科技著作)”一等獎.
6.2006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授予“全國首屆百名中醫藥科普專家”稱號。
7.1999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王平教授 王平
男,1962年5月出生,湖北恩施人,土家族。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湖北中醫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湖北中醫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湖北中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中醫學院省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黃帝內經)學科學科帶頭人。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十一屆生命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國家863計畫項目評審專家、中華中醫藥獎評審專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評審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三級實驗室評估專家;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藥文化研究會延緩衰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老年病、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藥理學會中藥藥理分會委員、湖北省老年學會延緩衰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科協第七屆常委、湖北省第九屆政協委員。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中國老年病雜誌編委。湖北中醫雜誌、湖北中醫學院學報編委會副主任。
1982年9月畢業於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中醫系。1982年9月—1987年8月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中醫系及附院中醫科工作,任助教、住院醫師。1987年9月—1990年7月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內科專業脫產攻讀碩士。1990年8月—1995年8月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中醫系講師、主治醫師,民族醫藥研究所所長。1995年9月—1998年6月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專業脫產攻讀博士。1998年7月—1999年12月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任教,並一直在附屬專家門診部應診;1999年8月任教研室副主任,2000年3月任副教授;2000年1月—2004.1月 湖北中醫學院科研處處長兼任學院老年醫學研究所副所長;2002年12月任教授、碩士生導師;2004年12月遴選為博士生導師。2004年1月—2005年6月湖北中醫學院院長助理兼院長辦公室主任。2005年6月—至今 湖北中醫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其間1999年8月北京中醫藥大學全國內經骨幹師資班學習;2001年10月—2002年1月北京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第16期中青班學習。2002年10月赴日本冨山醫科藥科大學、韓國大田大學考察及學術交流;2004年5月應香港西醫師工會的邀請赴港講學並與香港大學,香港浄會大學的同行進行學術交流。
主要研究
方向為中醫衰老理論及老年腦病證治規律研究;痰邪致病機理及其與衰老關係和相關化痰方藥篩選;失眠等心身疾病的治則治法研究。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70多篇,主編《中醫基礎理論現代科學基礎初探》、《中醫腦病學》、《中醫十大名方》、《中西藥合用指南》、《老年痴呆》、《中醫老年病學》等專著及參編國家7年制中醫專業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中醫體質學》、《內經選讀》、《抗衰老藥理學新論》等12部,300餘萬字;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中醫藥科技攻關項目1項,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湖北省高校優秀中青年創新團隊項目各1項,其他省部級科研課題3項,主持和參加的科研成果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
2002年入選全國第三批國家級名老中醫邱幸凡教授學術繼承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拔尖人才,2003年被評為湖北省教育系統先進個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6年被評為全國中醫藥科技管理先進工作者,2007年被評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優秀繼承人。
指導碩士研究生18人,畢業12人,指導博士生8人,畢業2人。主講中醫基礎理論、黃帝內經、中醫科研設計、中藥藥理實驗、中醫老年醫學等課程。每周日上午、周三下午湖北中醫學院附屬專家門診部應診。
成肇智教授 成肇智 男,出生於1943年11月,大學學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中醫病機理論和證候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二是中醫症狀的鑑別診斷和治療。
學術成就:成教授先後主持及參與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8項,其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獎2項,省級獎4項;出版學術著作15部,其中主編5部,獲獎4部;發表獨撰及作為第一作者的學術論文76篇,其中在日本、美國的外文期刊上3篇,獲獎7篇。作為國家派出的高級訪問學者,1991年他曾赴日本富山醫科藥科大學研修漢方醫學。近幾年來,他先後應邀到韓國、加拿大、香港等地大學講學。由於他在中日學術交流的貢獻,1993年入選首屆日本留學歸國者科技成果展覽會,是30名入選者中唯一的傳統醫學學者,其事跡在日本各大城市巡迴展出。
成教授長期致力於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診斷學的教學、研究,中醫內科學的臨床,以及中醫藥對外交流等工作,尤其在《黃帝內經》的研究、中醫病機理論及證候研究、中醫術語的英語翻譯等領域具有較深的造詣,其學術觀點在國內外中醫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其代表性學術專著《中醫病機論》首次提出病機學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審機定治是中醫的主體診療模式以及中藥病機製劑的運用等,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自1986年結業於衛生部舉辦的中醫涉外人員英語培訓班以來,多次用英語給我院留學生及國外大學學生講授中醫藥課程8門(包括四大經典),其學生遍及亞、美、歐三大洲。其主編的21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中醫診斷學》,2005年獲衛生部醫藥優秀教材三等獎;主編的全國首部中醫藥學的專業英語教材《中醫藥英語》,2000年由人衛社出版,已在十多所醫藥院校使用,並因此獲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為適應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的需要,首次在中醫藥院校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中開設“中醫藥英語”和“中醫症狀的鑑別診療”兩門學科交叉的新課程,受到學生高度評價和普遍歡迎。
主要獲獎項目 1.濕邪致病機理的理論和實驗研究,97年獲湖北省衛生廳科學進步一等獎,98年獲省政府二等獎;
2.黃帝內經研究大成,獲1999年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基礎研究(著作類)二等獎,中國新聞出版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暨科技進步一等獎;
3.關於在中醫藥院校開設專業英語課的建議,2000年獲湖北省第三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4.中醫基礎理論(英文版),96年獲全國中醫藥翻譯圖書優秀獎;
5.中醫病機論——從基礎到臨床,2001年獲全國中醫藥優秀著作三等獎;
6.中醫診斷學,2005年獲全國高等院校醫藥優秀教材三等獎;
7.日本漢方醫學的現狀、特點和優勢,96年獲湖北省第六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8.走出“證”概念的誤區,2002年獲湖北省第九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9.高等中醫藥院校開設專業英語課勢在必行,2002年獲湖北省第五次優秀高教科研論文三等獎。
學科建設 國家級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內經學科簡介
一、學科的歷史沿革與現狀
湖北中醫學院內經學學科創建於1958年,1978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1年被批准為湖北省首批重點學科;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根據國家有關學科調整的精神,內經學科與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合併,組建了新的中醫基礎理論(內經)學科;2000年成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局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內經)學科共建單位;2005年獲準設立“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崗位;2007年被批准為博士後流動站;2008年被評為湖北省首批優勢重點學科;2009年獲準建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老年性痴呆醒腦益智),同年獲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學科經過近50年的建設和發展,形成了一支穩定的、以資深教師和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為骨幹、以具有高學歷的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學科隊伍。學科成員中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次,全國名老中醫2人,先後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
學科點綜合實力較強,先後建立了中醫病因病機研究、中醫衰老理論與老年病治則治法研究、藏象理論及其套用研究和中醫基礎文獻與共性技術平台的構建四個穩定、具有鮮明特色、較大發展前景並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研究方向,學科點以全國著名內經專家、國家首批名老中醫師承指導教師李今庸教授主編《黃帝內經綱目》、張六通教授首創外濕致病機理實驗研究、成肇智教授撰寫的全國第一部病因病機學專著《中醫病機論》、以及邱幸凡教授撰寫的全國第一部絡脈理論專著《絡脈理論與臨床》為標誌,奠定了學科堅實的基礎。新一代學科帶頭人周安方教授首次提出“肝腎相關”假說,並開展了一系列的藏象理論研究,在男科疾病病機方面,提出了“腎虛肝實”的新觀點。王平教授首倡“中醫病因組”假說、並致力於痰邪與衰老、老年病關係及治則治法的研究。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逐漸形成了本學科的特色和優勢。本學科學術隊伍結構合理,教學、科研、臨床條件顯著改善,水平明顯提高,整體上躋身於國內同學科先進行列。
二、學科帶頭人
王平
三.學術帶頭人
張六通 邱幸凡 周安方
四、科學研究
學科先後建立了以下四個特色鮮明、前景廣闊並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研究方向:
(一)中醫衰老理論及老年病治則治法研究
長壽與衰老是一個亘古不變、人人關注的話題,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延緩衰老的研究變得日益迫切。中醫理論蘊含著豐富的抗衰延壽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同時全面系統地總結了養生抗衰的理論和方法。衰老及相關疾病的防治是中醫藥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的領域,本學科提出了“正虛痰瘀”衰老觀和“髒虛絡痹”的老年病病機觀,確立了扶正化痰化瘀的延緩衰老治法和補髒通絡的老年病防治法則,並圍繞上述學術觀點開展了延緩衰老和老年病治則治法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β-防禦素在衰老過程中的作用研究”、“ 銀杏葉提取物對衰老大鼠羰基毒化的干預作用研究”湖北省教育廳優秀中青年團隊項目“痰邪與衰老關係及相關化痰中藥的篩選”等課題的資助。
(二)中醫病因病機研究
“治病必求於本”,病因病機學說研究的突破和深入對於疾病的研究起著先導性的作用,也是其它一切疾病研究無法迴避的基本環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醫病因病機學說內容十分豐富,涉及面很廣,學科力求有所側重,深入研究。津液代謝是肌體新陳代謝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作用。臟腑功能的正常與否,與津液的盛衰是分不開的。《內經》在《素問·經脈別論》、《靈樞·五癃津液別》等多個篇章都對津液的生成、代謝、功能及異常做了詳盡的論述,本學科在充分發掘《內經》有關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際,圍繞獨具中醫特色的病因如濕邪、痰邪、燥邪等與津液代謝障礙相關的病因集中開展了系統、深入、持續的研究,形成了穩定而特色鮮明的中醫病因病機研究方向
(三)中醫藏象理論及其套用研究
《內經》藏象理論充分體現了中醫學對人體調控機制認識的“整體觀”、“系統觀”。而且,《內經》藏象學說是中醫學特有的關於人體生理病理的系統理論,也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部分,對臨床各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我們選定“《內經》藏象理論及其套用研究”方向,並以五臟相關的理論及其套用為切入點,其特色在於“肝腎相關”、“肺與大腸相表里”、“腦髒相關”等理論和實驗研究,以及相關藏象理論在臨床的套用。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圍繞該研究方向,開展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前列康泰對大鼠前列腺組織細胞因子網路的調控機制研究”、“補腎瀉肝法對前列腺組織Snon蛋白及TGFβ-smad信號通路影響的研究”等課題的研究。
(四)《黃帝內經》文獻與教學研究
在李今庸教授的帶領下,本學科早在1978年開始著手建立內經文獻研究室,依託我院圖書館和設於該館的全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湖北分中心,運用校勘學、訓詁學等相關學科知識,首創了以治經法整理古典醫學著作的方法,在內經等經典整理的規範和標準化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和參考。本學科主編了《新編黃帝內經綱目》,深受全國同行好評,參加了衛生部重點科研項目《黃帝內經素問校釋》等七部古醫書審稿定稿工作。李今庸教授撰寫的《古醫書研究》一書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著作)二等獎,《李今庸臨床經驗輯要》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李今庸教授、邱幸凡教授、周安方教授、王平教授都曾先後擔任全國統編教材《內經選讀》的副主編、編委;張六通等教授任副總編的《黃帝內經研究大成》獲國家新聞出版署 “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暨“科技進步獎(科技著作)”一等獎。
五、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
學科1978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1年與北京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被批准為博士後流動站。五年,本學科點共培養中醫基礎理論(內經學)專業博士研究生52名(其中留學生19名),碩士研究生79名(其中留學生21名),博士後2人。研究生在校期間發表論文146篇。2004-2009年有2名獲省級優秀博士論文獎,3名獲省級優秀碩士論文獎,獲湖北中醫學院優秀博士論文5篇,優秀碩士論文9篇。
學科開設了《內經選讀》、《中醫基礎理論》、《黃帝內經研究進展》、《中醫老年醫學》等課程。本學科專家多次擔任全國統編《內經講義》、《內經選讀》教材指導委員會的顧問和審定、主編、副主編、編委等工作。本學科邱幸凡教授負責的《中醫基礎理論》課程被評為2007年度“省級精品課程”。周安方教授負責的“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團隊”被批准為2008年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
省級 省級重點學科--方劑學學科簡介
湖北中醫學院方劑學學科是以基礎醫學部方劑教研室為核心、由中醫、中藥等相關學科參與建設的學科。本學科共有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4人;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4人。2003年為方劑學專業碩士授權點,2006年方劑學為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有明確、穩定的研究方向—方劑配伍規律與臨床運用研究;方劑配伍及藥理作用研究;方劑的文獻及理論研究。在學院各級領導的支持下,通過全體學科教師的共同努力,學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湖北中醫學院方劑學學科為湖北省省級重點二級學科。學科的圖書資料能滿足本學科研究生專業學習的需要。
1986年方劑學教研室撰寫出版的《古今名方發微》,為該學科的學術研究及發展起了積極、有力地推動作用。學科教師除完成教學任務外,參加編寫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方劑學》教材及其教學參考書共4部,其中主編1部;出版學術專著50餘部,其中主編9部、副主編8部及編委11部;《古今醫方發揮》榮獲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中醫方劑現代研究》榮獲1999年度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主持或參與各級科研項目20餘項,其中主持省、廳級科研項目10項,獲武漢市科技成果獎、湖北省醫藥衛生科技成果二等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
省級重點學科--中醫醫史文獻學科簡介
中醫醫史文獻學科是我院12個二級重點學科和博士點之一,始建於2003年。下設中醫各家學說和中醫文獻二個教研室及中醫雜誌社。現有教師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副研究員10人,講師3人,助教1人,碩士研究生4人。碩士生導師2人。已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3名。
本學科承擔了學院中醫、針推、骨傷等專業的《中國醫學史》、《中醫各家學說》、《中醫文獻學》及研究生的《中醫主要學術選講》等課程。
本學科經過不斷凝練,已確定三個具有學科特色的研究方向:
1.中醫治療方法文獻整理和套用研究。本研究方向致力於對有關中醫治療方法的歷史文獻進行收集和整理,並進行詳細分類和綜合;對中醫治療方法的現代套用進行歸納和總結,初步構建臨床治療方法古代文獻資料庫及其相應的智慧型化數理分析平台,創新中醫治療方法文獻研究的方法,填補中醫治療方法類辭書編纂研究等空白。
2.湖北歷代名醫的文獻研究。本研究方向依託我省各個縣市中醫醫院,在他們的支持下,對當地的著名醫家進行實地考證和查閱相關的資料,然後再進行總結和歸類,把其學術內容上升到理論,總結其生前的臨床經驗,為現代中醫臨床提供參考。
3.現代中醫信息的文獻研究。本研究方向充分利用圖書館的先進技術和比較完備的信息資料,不斷發掘、蒐集和整理有關現代中醫信息的文獻資料,提煉現代中醫前沿的先進信息,為現代的中醫教學、科研和臨床服務。
本學科在科研方面,共發表論文105篇,論著32部,參加編寫教材3本,主持參與科研課題19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廳級13項,市級2項,院級2項;其中獲部級科研二等獎1項,省級科研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市級科研獎1項。
省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簡介
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創建於1958年。1978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1年被批准為湖北省省級重點學科,是湖北省屬高校第一批省級重點學科;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成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內經)學科共建單位。2005年經湖北省教育廳批准設立“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學科創始人是全國著名中醫學家李今庸教授。現任學科帶頭人是湖北中醫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王平教授。
學科成員中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次,全國第三批中醫藥學術經驗指導老師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十一屆生命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1人,全國中醫基礎理論分會副主任委員1人,中國老年學學會衰老與抗衰老科學委員會常務委員1人,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1人,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1人,中國藥文化研究會延緩衰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1人,全國高等中醫藥專業教材研究會理事1人,全國第三批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3人,湖北省中醫藥學會理事長1人,副理事長1人,湖北省衰老與抗衰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2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1人,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拔尖人才1人。自2001年以來共培養碩士研究生81人,博士研究生55人。
本學科點瞄準國內外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前沿領域,先後建立了中醫病因病機研究、中醫衰老理論與老年病治則治法研究、藏象理論及其套用研究和中醫基礎文獻與共性技術平台的構建四個研究方向,開展了一系列的理論與實驗研究。主持的在研科研項目3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1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5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湖北省優秀中青年團隊項目1項。承擔的科研項目總經費合計389.7萬元。已完成科研課題23項,科研成果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
省級重點學科--中醫診斷學學科簡介
中醫診斷學教研室成立於1978年, 1997年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點,1998年批准為學院優質課程建設學科,2002年被批准為院示範教研室建設單位和院級重點學科,並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診斷學重點學科建設單位的協作單位,2006年成為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湖北省重點學科,2008年《中醫診斷學》課程被批准為省級精品課程。第一任學科帶頭人是成肇智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現任學科帶頭人是基礎醫學部總支書記,碩士生導師鄒小娟副教授。
本學科現有人員10人,副教授5人,講師5人,其中碩士生導師3人,博士研究生學位3人,碩士學位4人,具有研究生學歷者達70%。有4名教師分別入選第一批、第二批“湖北中醫學院優秀中青年人才培養工程”, 有2名教師分別獲得學校和學院青年教師講課比賽3等獎。學科教師承擔了全院本專科生及研究生的《中醫診斷學》、《中醫常見症狀的鑑別診斷與治療》、《中醫藥英語》、《中醫辨證方法學》、《中醫藥論文寫作指導》和《中醫飲食營養學》等六門課程的教學任務。
本學科經過不斷凝練,已確定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①中醫四診客觀化和辨證規範化研究;②中醫診斷學現代化教學研究;③中醫虛證辨證微觀化研究。
校級 校級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簡介
湖北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自建立以來,在學科歷代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學科力量不斷壯大,1986年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點,2001年被批准為院級重點學科。第一任學科帶頭人是袁尚榮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第二任學科帶頭人是陳振發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任學科帶頭人是陳澤斌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具有教、研經驗豐富的學術隊伍,涵蓋解剖組胚學教研室、生理學教研室、生物化學教研室、病理學教研室、病原生物學教研室、衛生生物學教研室和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現有人員68人,教授7人,副教授或副高職稱18人,講師或中級職稱24人,其中碩士生導師7人,博士學位6人,碩士學位30人;有11名教師入選第一批“湖北中醫學院優秀中青年人才培養工程”,其中5人入選第二層次,6人入選第三層次。
經過不斷凝練,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已確定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1.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的套用基礎研究,2.中醫藥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及機制,3.中藥抗腫瘤與抗誘變作用研究,4.臨床流行病學,5.生物技術在中醫藥研究中的套用。上述研究方向均以現代醫學理論、技術為基礎,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結合學科、學術、社會及臨床發展的實際需求,從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現狀出發開展研究工作。
地圖信息 地址:黃家湖西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