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複雜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高性能複雜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

高性能複雜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

高性能複雜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一般指本詞條

“高性能複雜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11年通過國家科技部批准立項並正式對外開放運行。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為工程領域良好類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性能複雜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
  • 開放:2011年
  • 實驗室主任:段吉安
  • 屬性:科研機構
簡要概況,研究領域,研究成果,所獲榮譽,人才團隊,學術環境,開放交流,服務與合作,

簡要概況

根據科技部發布的《關於組織制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畫的通知》(國科辦基〔2011〕20號檔案),中南大學高性能複雜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準立項建設,此次全國共有4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批准。
高性能複雜製造是國家當前發展的急需,也是支撐國家戰略競爭力的基礎,是製造領域高難度前沿方向的概稱。
實驗室主任段吉安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熊有倫院士。

研究領域

實驗室定位:
針對航空航天軌道交通信息產業等領域的戰略需求,以材料/構件-工藝-裝備多科學原理協同製造為基本學術思想,開展高性能構件複雜製造及其製造裝備集成科學的基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本實驗室圍繞“高性能複雜製造”主題,設定如下四個研究方向:
1、高服役性能裝備的集成製造
——基於功能強化的裝備耦合集成製造
2、高性能構件的複雜製造
——以機械服役性能增強為目標的大規格構件形性協同製造
3、複雜曲面的高精度功能製造
——以能量與運動傳遞功能增強為目標的複雜曲面成形製造
4、光電傳輸功能微結構的高性能製造
——以光電信息傳輸功能增強為目標的微結構製造
本實驗室通過研究內容的高端定位,研究路線的多學科新知識運用,對前沿探索的不畏風險,對成果實效的不懈追求,在努力實現實驗室研究目標的同時,成長一批年輕骨幹力量,造就一支科學知識深廣、科學思維敏捷、科學探索勇敢、理論與實踐能力並重的科研隊伍。

研究成果

近五年取得的科研成果
近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省部級一等獎13項。出版專著8本,發明專利授權55項,論文1500餘篇,其中國際期刊論文300餘篇,論文被SCI、EI收錄400餘篇。
近五年取得的國家級科技獎勵
鋁資源高效利用與高性能鋁材(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鋁及鋁合金現代化熱連軋技術與工藝開發(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00MN油壓雙動鋁擠壓技術與裝備研製(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鋁合金構件製備重大裝備智慧型控制與套用(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巨型精密模鍛水壓機高技術化與功能升級(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速列車氣動特性、撞擊安全試驗系統及套用(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智慧型集成最佳化控制技術及其套用(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銅冶煉生產全流程自動化關鍵技術及套用(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所獲榮譽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為工程領域良好類實驗室。

人才團隊

近五年人才培養
高層次人才
近五年為國家培養博士生200多名、碩士生千餘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 帥詞俊:“光纖器件流變製造的基本規律與關鍵技術” 湖南省優秀博士論文7篇
團隊建設
實驗室現有固定和客座研究人員70人,其中固定研究人員60人。實驗室通過人才引進、優秀研究生留校、國內外進修培訓、以及項目牽引等措施,促進了年輕骨幹教師隊伍的成長,構成了以中青年骨幹教師為主的強有力師資隊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俄羅斯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學者1人、芙蓉學者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跨/新世紀優秀人才8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國際期刊的副主編或編委7個。學術隊伍整體水平高、結構合理,實驗室主要學術帶頭人在國內外該領域具有重要影響。
實驗室形成了以鐘掘院士為學術帶頭人和眾多的青年學術骨幹為主的研究隊伍,平均年齡44歲。科研成員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64%,隊伍結構合理,具備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創新人才的能力及水平。

學術環境

實驗室依託單位為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南大學,涵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二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和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二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
本重點實驗室具有良好的的硬體設施及工作環境。下設工程裝備與特種機器人實驗室、飛機起落架實驗室、盾構實驗室、鍛壓裝備與成形實驗室、金屬凝固與成形實驗室、高強鋁合金厚板及構件應力分析實驗室、金屬固態焊接實驗室、複雜曲面零件高性能製造實驗室、微電子封裝實驗室、光電子器件製造實驗室、雷射與光器件製造實驗室、高速點膠實驗室、微注射成形實驗室等十餘個實驗室。
實驗室有20000㎡的實驗用房,2000餘台儀器設備。其中1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130餘台。建有圖書資料室,訂有各主要研究方向的國內外核心期刊100餘種,有學術報告廳、會議室、陳列室等,具備現代化會議條件。

開放交流

實驗室實行開放課題和開放基金研究機制,鼓勵國內外高校、研究院所、企業利用實驗室的經費和平台開展科研。同時也鼓勵和接納客座研究人員自帶項目和經費,利用實驗室的公共實驗平台開展研究。
實驗室設立的開放合作基金將定期向國內外公開發布合作研究課題指南,以實驗室的先進儀器設備和學術地位吸引國內外優秀科學家共同開展合作研究,逐步建立國際合作新模式,使實驗室成為在國際同行領域中有重要影響的研究基地。
實驗室的大、中型儀器設備由實驗室統一管理,從機構上保證實驗室資源開放和共享機制的落實。實驗室內外的研究人員只要經過一定程式和手續,都可利用這些共享的儀器設備(包括大型專用軟體)進行科研。
實驗室運行機制充分體現競爭、開放、共享和流動原則,營造寬鬆學術研究環境和良好的工作氛圍,以人為本,從國際層面上匯聚高水平人才,鼓勵學術爭鳴,實現學科交叉滲透,努力營造有利於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和有利於傑出人才成長的科學文化氛圍。實現“科研設施開放”,“科學數據共享”、“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運行機制,努力創建一流研究環境,努力使本實驗室成為解決重大科學問題、支撐國家重大科技計畫、培養一流科學家、產生重大標誌性成果、國際一流的國家創新基地。通過召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實驗室做學術報告、開展博導系列講座、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和報告會等多種形式,形成了濃厚的學術創新氛圍。

服務與合作

實驗室堅持服務於航空航天和國防建設,服務於國家重點工程和戰略高技術,服務於裝備製造業,充分體現“競爭、開放、共享和流動”的原則。實驗室要建立與國內外大學、研究機構、企業等社會力量的聯合機制,擴大社會化、國際化的合作研究,形成國際性合作研究計畫、領域性合作研究機構、跨學科合作研究組織、項目合作研究小組等各種層次的結構體系,並進行動態調整與最佳化。實行人才流動機制,建立實驗室研究人員流動的核准體系,促進人員流動,保持活力。努力使本實驗室成為我國高性能複雜製造的創新研究基地和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為我國高端裝備設計製造提供科學理論支撐和核心技術,並承擔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十二五”規劃中有關高性能複雜製造的重大科技任務,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安全的需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