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截止2018年,針對高寒濕地和草地退化程度的中長期預警技術的研究尚屬空白,尚無與《高寒濕地退化程度指示植物預警技術規範》緊密相關標準。蘭州大學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對高寒濕地群落結構及演替規律的研究,以組分種生物學特性及繁殖物候為依據,篩選出不同退化程度濕地的典型指示物種,並確定了其在群落中的安全閾值,制定了高寒濕地、草地退化的中長期定量預警指標,這些研究為制定本標準奠定了基礎。因此,蘭州大學聯合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青海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及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就相關研究成果整合,根據青藏高原高寒濕地分布現狀、群落結構與組成、退化程度及演變規律,編制《高寒濕地退化程度指示植物預警技術規範》。
編制進程
2018年3月,由蘭州大學組織、協調,由蘭州大學牽頭,聯合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青海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及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成立了標準起草小組。蘭州大學具體負責標準撰寫,並負責承擔資料的收集、整理、起草和意見匯總工作。
2018年4-9月,開展高寒濕地退化與恢復過程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以蘭州大學及其它編寫申報單位多年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並收集科學論文、科技期刊等學術團體普遍公認的文獻。同時查閱相關的國家、行業標準資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標準化工作指導》《標準化工作指南》等法律法規、條例、方法、標準,對退化高寒濕地預警技術相關資料進行了歸納、分析和總結。
2018年9月16日,蘭州大學組織相關單位、領域專家、套用單位共26人召開了高寒濕地退化程度指示植物預警技術規範標準編制研討會。會議上,項目專家團隊同與會套用單位負責人深入交流,推進實驗數據與技術套用的融合,使得該項標準儘可能操作簡單、便於套用。根據項目推進的要求,確定《高寒濕地退化程度指示植物預警技術規範》由蘭州大學杜國禎教授負責。
2018年10月,項目起草成員通過前期野外調研、成果整理及文獻查閱,在充分了解高寒濕地分布區域、群落結構與組成、退化演變過程及規律的基礎上,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套用單位對該標準相關內容進行多次會議交流討論,確定了該標準的框架及高寒濕地退化程度預警的主要內容,並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
2018年11-12月,編制形成標準徵求意見初稿。蘭州大學負責全面起草工作,提煉、整合其它編寫單位多年對高寒濕地的理論及實踐研究成果,收集、整理相關標準和技術資料,制定該項標準的具體內容和條款,起草編制說明,並進行組織、協調和審核工作。其他起草單位協助提供數據資料,並對該標準涵蓋的全部內容提出編寫和修改意見。
2019年4月24日,團體標準《高寒濕地退化程度指示植物預警技術規範》(T/HXCY 013-2019)由北京華夏草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提出並歸口,由
北京華夏草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布。
2019年4月25日,團體標準《高寒濕地退化程度指示植物預警技術規範》(T/HXCY 013-2019)實施。
制定依據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蘭州大學、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青海大學、甘肅農業大學、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
起草人:杜國禎、卜海燕、趙志剛、周俗、李希來、花立民、多吉頓珠。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範圍 | |
---|
2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術語和定義 | |
---|
4高寒濕地演變階段的群落特徵 | |
---|
5預警依據 | |
---|
6野外調查 | |
---|
7預警方案 | |
---|
附錄:野外調查表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團體標準《高寒濕地退化程度指示植物預警技術規範》(T/HXCY 013-2019)規定了青藏高原高寒濕地不同退化階段的植物群落特徵、濕地退化預警植物指示物種及其選擇原則、濕地退化預警方案等技術指標。該標準適用於青藏高原高寒濕地退化程度預警,其他類型的草地可參照執行。
引用檔案
GB/T 24708-2009 濕地分類 GB/T 26535-2011 國家重要濕地確定指標 GB/T 27647-2011 濕地生態風險評估技術規範 | GB/T 27648-2011 重要濕地監測指標體系 LY/T 1707-2007 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指標體系 NY/T 2998-2016 草地資源調查技術規程 |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團體標準《高寒濕地退化程度指示植物預警技術規範》(T/HXCY 013-2019)是高寒濕地退化程度預警領域的第一個標準,以高寒濕地退化過程中不同植被類型的指示種為依據,通過觀察指示種在群落中的蓋度、開花物候以及群落物種多樣性等指標,可以容易的判斷草地退化程度,達到對濕地退化進行預警的目的。該標準的發布,對於預防高寒濕地退化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利於保護高寒濕地物種多樣性、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提升水源涵養功能及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良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