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高季興本名高季昌,自稱
東魏司徒
高敖曹的後人,早年曾是汴州富豪李讓的家奴。中和三年(883年),
朱溫被任命為宣武
節度使。李讓因獻出大量錢財,被朱溫收為養子,改名為
朱友讓。後來,朱溫在朱友讓的家奴中發現了高季興,見他面貌很不尋常,便命朱友讓收他為養子。高季興因此改姓為朱,成為朱溫的親信
牙將,開始學習騎射功夫,並逐漸由制勝
軍使升遷為毅勇
指揮使。
迎還昭宗
天復元年(901年),
唐昭宗被宦官
韓全誨等人劫持到
鳳翔(今陝西寶雞市鳳翔縣)投靠
李茂貞。天復二年(902年),朱溫率兵攻打鳳翔,李茂貞堅守不出。由於日久不能破城,朱溫打算退兵。高季興勸道:“天下的豪傑們關注此事已經一年了,我們不應倉促撤兵,而且敵軍和我們一樣疲憊,城破就在旦夕之間。大王擔心的只是敵方總是閉門不出,以消耗我們的給養和士氣。這不難對付,我有辦法可以將敵人引出來。”朱溫採納了他的主張,隨即命他招募勇士。高季興招募到勇士馬景。
馬景按照高季興的計策,率幾人到鳳翔城下,對李茂貞道:“
宣武軍就要東撤啦!先頭部隊已經出發了。”李茂貞果然上當,開門追擊。宣武軍趁機攻入城內,馬景卻戰死了。後來,李茂貞與朱溫講和,交出了唐昭宗。高季興因功被任命為檢校
司空、代理
宋州(今河南商丘)刺史,並授“迎鑾毅勇功臣”稱號。
此後,高季興隨朱溫攻破
青州(今山東益都),改為主持
宿州(今安徽宿州)事務,遷任
潁州(今安徽阜陽)
防禦使,並且恢復
高姓。
節度荊南
天佑三年(906年),朱溫攻破
襄州(今湖北襄樊),荊襄節度使
趙匡凝投奔淮南,其弟荊南留後
趙匡明投奔
西川。朱溫遂任命高季興為荊南兵馬留後。
荊州從
唐僖宗以後,戰火交集,市井城邑破敗不全,高季興招聚流離失散的人民,逃亡在外的人民回歸故土恢復舊業,朱溫嘉獎了高季興,授予他符節和斧鉞。
開平元年(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建立
後梁,並任命高季興為
荊南節度使。不久,朱溫下詔削
武貞軍節度使
雷彥恭官爵,命高季興與楚王
馬殷出兵討伐。高季興命大將倪可福與楚將秦彥暉攻打
朗州(今湖南常德)。908年(開平二年),秦彥暉攻破朗州,雷彥恭投奔淮南。不久,朱溫又加高季興為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此時的江陵城池殘破,人口稀少,高季興到後,招撫百姓,恢復生產。此外,高季興任命倪可福、鮑唐為將帥,
梁震、司空熏、
王保義等為謀士,勢力逐漸壯大。
912年(乾化二年),朱溫被兒子弒殺,後梁國勢日益衰弱。高季興先是出兵攻
歸州(今湖北秭歸)、
峽州(今宜昌),結果被蜀將
王宗壽擊敗,隨後以“助梁擊晉”為名襲擊襄州,又被
山南東道節度使
孔勍擊敗。從此,高季興斷絕給後梁的貢賦。
梁末帝當時忙於應付北方戰事,無暇顧及
荊南,便對他採取優容政策。915年(貞明元年),梁末帝封高季興為渤海王,並賜袞冕劍佩。917年(貞明三年),高季興恢復給後梁的貢賦。
入覲洛陽
923年(同光元年),晉王
李存勖滅亡後梁,建立
後唐。高季昌得知後,為避李存勖祖父
李國昌之諱,將名字由“季昌”改為“季興”,並在司空薰等人的勸說下打算入朝朝覲。梁震勸道:“大王不可入朝。梁朝與唐朝有二十年的世仇,大王是梁朝舊臣,手握強兵,占據重鎮,如果親自入朝,恐怕有去無回。”高季興不聽,親自前往洛陽朝見。
高季興
入朝後,被任命為
中書令。
唐莊宗果然有意扣留高季興,
郭崇韜進諫道:“陛下得到天下,各地諸侯都只是派人進貢,只有高季興親自前來,您應該褒賞他以為表率。若是把他扣留,怎么能使天下諸侯歸心呢?”唐莊宗於是命高季興回江陵。高季興急忙離去。
高季興走後,唐莊宗又後悔了,密命襄州節度使
劉訓在中途將其截留。唐莊宗的密詔到達襄州時,高季興早已連夜離開。到襄州,酒喝到酣暢時,對
孔勍說:“這一趟有二錯:我去朝拜是一錯,他們放回我是二錯。”
封王南平
高季興返回江陵後,握著梁震的手道:“沒聽您的話,差點不能回來。”眾人問朝中的形勢,高季興道:“新皇帝剛剛得到河南,便舉掌對功臣道:‘我在手指頭上奪得天下。’滅亡梁朝豈是他一個人的功勞?皇帝如此驕傲,功臣無不寒心。而且荒於酒色,當不了多久了。我沒什麼可擔心的了。”因此,高季興在江陵修繕城池,儲備糧食,招納梁朝散兵,以備將來。
同光二年(924年),高季興兼任
尚書令,進封
南平王。三年(925年),唐莊宗命魏王
李繼岌與郭崇韜率兵伐蜀。高季興請求率荊南兵馬取
夔州(今重慶奉節東)、
忠州(今重慶忠縣)和
萬州(今重慶萬縣)、
歸州(今湖北秭歸)、
峽州(今湖北宜昌)等地,被任命為東南面行營都
招討使。但是,高季興並未出兵。
李繼岌滅蜀後,命人押送財務乘船順江而下,準備運往洛陽。同光四年(926年),
興教門之變,唐莊宗被殺。高季興得知,便殺死使者,將貨物截留。
晚年生活
唐明宗即位後,高季興索要夔州、峽州為屬郡。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但仍要委派刺史。高季興又表示已派子弟前去,要求朝廷不要委派刺史。唐明宗大怒,削除高季興官爵。
天成二年(927年),唐明宗任命襄州劉訓為招討使,討伐高季興。不久,別將
西方鄴攻取夔州、忠州、萬州。高季興以荊州、歸州、峽州三州之地向南吳稱臣,被冊封為秦王。
天成三年農曆十二月(929年1月),高季興因腳氣病病故,終年七十一歲。長子
高從誨繼位後,上表向後唐請罪。930年(長興元年),後唐任命高從誨為荊南節度使,並追封高季興為楚王,賜諡號武信。
為政舉措
荊南節度使管轄十州,經唐末戰亂,城鄉凋零,滿目瘡痍,民不聊生。高季興到任後,招徠流民,安撫士吏,發展農商,穩定社會,使荊南面貌迅速改觀。
軼事典故
老嫗迎王
高季興早年隨朱溫出征,到客棧時,天還沒亮。一個老嫗拿著蠟燭在門口迎接,對他十分恭敬。高季興非常奇怪,老嫗道:“我剛才夢到有人敲門,對我說:‘趕快起來,有裂土封王的人來了。’我起來洗刷完畢,剛剛開門你就來了。這不就說明你是那個裂土封王的人嘛,所以不敢怠慢。”高季興大喜。後來,高季興來到荊南,果然封王。
愛姬驚夢
高季興非常寵愛妾室張氏,每次出征都把她帶在身邊。一次兵敗,高季興帶著張氏奪路而逃,夜中誤入深澗。當時張氏有孕在身,行動遲緩。高季興怕張氏連累自己,便趁她熟睡的時候,想引發山崩把她壓死。山快要崩塌時,張氏突然驚起,對高季興道:“我剛才夢到大山崩倒壓在我的身上,有個身穿金甲手執戈矛的神人托著大山,我才沒有被壓死。”高季興聽後,認為張氏懷的孩子肯定不是尋常人,便帶著她一起逃生。後來,張氏生下了高從誨。
勸唐伐蜀
高季興到洛陽覲見唐莊宗時,唐莊宗問道:“如今天下還不服從我國的,只有
吳國和
蜀國。
蜀道艱難,而江南與淮南僅隔著一條長江。我打算先征江南,你認為如何?”高季興回答道:“我聽說蜀國富裕,得到蜀地可以獲得大利益。江南貧困,地方狹窄,百姓稀少,就算得到了,恐怕也沒有什麼用處。我認為陛下應該先滅蜀國。”唐莊宗本就意欲滅蜀,聽聞高季興的話,十分高興。
後來,唐莊宗果然伐蜀。高季興暗自高興道:“我是騙他的,他竟然真的信了。”等到蜀國被滅的訊息傳來時,高季興正在吃飯,聞聽之後,失手將筷子掉在地上,嘆道:“這是我失策了。這真是把劍柄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歷史評價
吳任臣:“武信失策未有如入覲洛京與勸唐伐蜀之二事者。夫以莊宗之猜忌,要何愛乎荊南,乃頓釋狐疑,倖免虎口,危矣。至荊、蜀成唇齒之形,不待智者知之審也,而從臾興師,鼓行前進,狧糠及米,事有固然。假門高之難不作,江陵尚有寧宇邪?雖然,蕞爾荊州,地當四戰,成趙相繼,亡不旋踵,武信以一方而抗衡諸國間,或和或戰,戲中原於股掌之上,其亦深講於縱橫之術也哉!”
史籍記載
《十國春秋·卷一百·荊南一·武信王世家》
《三楚新錄·卷三》
家族成員
妻妾
張氏,高季興妾室,生高從誨。
子女
兒子
據《
十國春秋》記載,高季興共有兒九人,知其名者有五人。
高從誨,第二代南平王。
高從詵,歸順北宋後,任右衙率府率。
高從讓,歸順北宋後,任左清道率府率。
高從謙,歸順北宋後,任左司御率府率。
女兒
據《十國春秋》記載,高季興有女兒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