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外形,毛色,頭骨,牙齒,生活習性,活動,食性,巢穴,生長繁殖,棲息環境,分布範圍,亞種分化,經濟價值,危害,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外形
高原兔的體型大,體長為35-56厘米,尾長7-12厘米,成體體重約3千克。高原兔的四肢強勁,腿肌發達而有力,前腿較短,具5趾;後腿較長,肌肉、筋腱發達強大,具4趾,腳下的毛多而蓬鬆。耳長向前折超過鼻端,約115毫米,大於後足長。毛長而柔軟,底絨豐厚。尾較短。
毛色
冬毛:一般似草兔,頸部淺黃,略帶粉紅色;耳端外側黑色,體側面有長的白毛;臀部灰色;尾上面中間有1縱紋,呈灰色、褐色、褐灰色或灰褐色,其餘白色或帶灰色;喉部為淺棕黃色;胸、腹部白色;足背面白色,略帶粉紅色和淺黃色。
夏毛:背部沙黃褐色,頭頸和鼻部中央毛基灰而尖端沙黃、黑色或雜少量全黑之毛。眼周毛色稍淺,頰部毛色沙黃,其間雜有全黑或具白尖的針毛。臀毛灰色。體側毛色較背部為淡,亦有稀疏白色針毛伸出毛被之外。尾背中央有一窄暗褐灰色毛區,尾毛基灰色,尖端白色。腹毛純白色。前肢淡棕黃色,後肢外側棕色,內側及足背白色。
初生幼崽毛色比成體顯沙黃,體背毛被上段明顯捲曲,致使密集的黑色毛尖呈現波浪狀。臀部與體背同色,待首次換毛後才能現出鉛灰或銀灰色。
頭骨
高原兔頭骨較大,外形較粗壯;成體顱全長不少於90毫米;顴弓平直;額前部低平,後部隆起,兩側有向上斜伸的骨棱;眶後突極大,並且明顯地向上翹起,使其外緣明顯地高出眶間額骨部分,而與額骨成一個角度;頭骨側面觀,眼眶的高度也比其它種高;頂骨兩側微凸,中縫無明顯的矢狀嵴,頂間骨骨縫不清晰,成體時骨縫完全消失;顴骨平直,不向外側突出,聽泡小而低,具寬度僅為兩聽泡間隔的60%;枕骨上方有明顯地較大增厚部分;齶骨寬度短於翼骨間寬。門齒孔後部外側1/3處顯著外突。下頜關節間較大,關節突略向後延伸。
(頭骨圖片來源:)
牙齒
高原兔齒式為28,上門齒兩對。第一對門齒大為彎曲。第一對門齒後方有一對圓柱狀而較小的門齒,門齒齒齦很長,向後延伸,可以直至上頜與前頜骨間的骨縫附近。上頜第1前臼齒前側方的齒棱不很明顯,下頜齒列長度明顯地長於下頜齒隙之長度。
生活習性
活動
食性
高原兔是食植物性動物,在農業區以作物的幼莖、嫩芽、花、果實和塊根以及各種雜草為食,被危害作物的種類很多,如麥類、豆類和蔬菜等。它的食物中80%-90%為各種作物,雜草只占10%-20%。在牧區則啃食各種優良牧草及種子,影響牧草的更新。冬季,特別在下大雪後,由於周圍食物缺乏,就跑向較遠的地方,或到居民點附近去採食。如進入牧場的牲畜圈內或穀物場上盜食燕麥、青稞、豌豆等。
巢穴
一般無洞穴,在有旱獺活動的地區則常利用旱獺的廢棄洞。冬季在灌叢中挖一臥穴,巢的形狀及大小可供識別高原兔的性別:雌兔巢為卵圓形,深而大;雄兔巢為長圓形,長而直。
生長繁殖
高原兔每年繁殖2-4胎,4-8月繁殖,孕期約25天,每胎產4-6仔,初生幼仔體重約100g。由於分布區不同,繁殖會有一定差異:在青藏高原,高原兔每年繁殖一胎,7月懷孕,8月可見幼兔,每胎4-5隻;在雲南4月懷孕,5月可見獨立幼兔尋食活動。
棲息環境
高原兔棲息於海拔2100-4000米的高山地帶、高山草原、高山草甸草原、河谷及河漫灘灌叢,亦可棲息植被生長比較茂盛的“荒漠、半荒漠綠洲”中,隱蔽條件要求較高,故在芨芨草叢、黑刺灌叢、河漫灘及河谷兩岸階地、灌叢生境中數量較多。
分布範圍
亞種分化
中文名 | 學名 |
---|---|
Lepus oiostolus oiostolus | |
Lepus oiostolus przewalskii | |
Lepus oiostolus kozlovi | |
Lepus oiostolus sechuenensis | |
Lepus oiostolus grahami | |
Lepus oiostolus qinghaiensis | |
Lepus oiostolus qusongensis |
經濟價值
危害
高原兔雖說會破壞草原植被,但大多數棲息高山草原、草甸草原,對牧業危害不十分嚴重。由於它們為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體的攜帶者,2000年甘肅張掖地區西水監測點從3隻自斃高原兔中檢出2株鼠疫菌,從而證明高原兔可以自然感染鼠疫,所以對人類有一定的危害。
保護級別
高原兔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