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程教師培訓叢書·地理

高中新課程教師培訓叢書·地理

《高中新課程教師培訓叢書·地理(必修1)》主要內容為: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擴大,高中教師迫切需要從新課標理念的灌輸向具體的教學指導轉變。本套書正是根據這一轉變,遵循“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的原則,設有課標解讀、教學導航、背景掃描、精彩片段、探索研究、好題推薦及課例展示等7個欄目,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參考書,成為一種教學資源的彙編和教育方式方法的指引。 本套書按照《課程標準》設定的“內容模組”編寫,既打破了新課標各個版本教材的限制,又綜合了各個版本教材的內容,做到通用且好用。《地理》的編寫建構在實施新課程的教學和教研基礎之上,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由來自廣東、江蘇、福建等早期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省份的各個相關學科的優秀教師完成。 本套書共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思想政治9種,可供高中各科教師使用,是高中教師必備的教學參考用書,也可作為高中新課程教師培訓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高中新課程教師培訓叢書•地理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龍門書局
  • 頁數:279頁
  • 開本:16
  • 定價:29.00
  • 作者:沈斌
  •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8814377
  • 品牌:龍騰八方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高中新課程教師培訓叢書·地理(必修1)》由科學出版社,龍門書局出版。

圖書目錄

導論——新課程呼喚地理教師走向專業自覺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節 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第二節 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第三節 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第四節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第二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一節 運用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
第二節 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第三節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
第四節 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第五節 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第六節 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第七節 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第三章 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第一節 舉例說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第二節 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第三節 運用地圖分析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第四章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第一節 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第二節 根據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第三節 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第四節 以某種自然災害為例,簡述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後記

文摘

插圖:

後記

在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正在廣大實驗區如火如茶地展開,廣大一線地理教師急迫需要對地理課程標準進行教學意義上的解讀,需要圍繞地理新課程標準進行拓展性閱讀,需要有一些對自己的教學有啟發的“他山之石”,也需要一些能借鑑、引用到自己教學中去的學習資源,本書即為此而作。
本書作者都是進行過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多年的江蘇省常州市的一線地理教師。作者分別為:導論——沈斌;第一章——陳志、沈寧、何飛、胡星榮;第二章——陸唯梅、孫瑾、趙裕軍、龍彩雲;第三章——汪紅艷、李琴。全書由沈斌、完利梅統稿、修改和校對。
書中引用了大量一線教師的實踐案例和資料,在此一併表示感謝,他們是:翟宏、王建明、徐振華、沈寧、張永芹、顧松明、王華、賀丹君、莊曉蓉、侯黎明、周永平、唐玉法、錢海春、李漢林、邱效琴、廖書慶、薛寧華、周建平、李萬龍、呂秀玉、裴正偉、胡星榮、周幸方、任霞、湯青、徐兆海、方訓、楊小文、楊玲、王春霞、劉長鳳、楊慶春。同時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沒有他們一絲不苟、嚴謹求實地對本書撰寫的全程呵護和關心,很難想像這本書能這么快地面世。
由於我們的水平有限,加上時間倉促,書中的錯誤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序言

2008年秋季,高中新課程實驗將擴大到19個省、市及自治區,按照教育部課程改革的整體規劃,2010年前高中新課程將全面推開。也許您剛剛開始接觸高中新課程,對高中新課程還在迷茫與困惑之中,對於模組、探究、新高考等,並不十分了解。
本叢書的作者之一,南京金陵中學的李慧娟老師,也曾有過類似的困惑,當她仔細研讀了新課程理論、課程標準之後,她說:“新課程沒有什麼全新的東西,教育教學早該如此。”事實上,她以及其他優秀教師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我們可以從“回歸”的角度理解新課程。新課程從書本向人本回歸,從知識向能力回歸,從存儲向創新回歸,從重考向重學回歸,從貴族向平民回歸,從精英向大眾回歸.從利己向利國利民回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事業的支柱,是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關鍵所在。新課程改革的成敗,除了外在因素,主要取決於教材和教師兩個方面。隨著改革的深入進行,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當:前的新課程教師培訓已從剛開始時的理論和理念培訓向各科具體的教學培訓轉變。
為了適應日益擴大的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區和日益擴大的新課程高中教師隊伍的需要,我們組織出版了《高中新課程教學策略與備課指南》叢書。
這套書突出了以下三個特色:
1.實踐的特色
這套書由具有新課程實踐經驗的優秀教師編寫,他們都是來自廣東、江蘇、福建等早期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省份的各個相關學科的優秀教師。因此,本書的編寫建構在實施新課程的教學和教研基礎之上,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提供給高中教師實實在在的教學指導和支持。2.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縱覽各家教材精華課程標準是新課程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是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樞紐。這套書參考現行的各種版本的高中新課標教材,按照課程標準設定的“內容模組”編寫,既打破了新課標各個版本教材的限制,又綜合了各個版本教材的內容,做到通用且好用。3.資源共享.合作創新本套書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參考書,一改傳統的“指導”面孔為“協商構建、合作創新”。我們按照新課程理念,遵循“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的原則,使本套書成為一種教學資源的彙編和教育方式方法的指引的叢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