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蘭(黃土)組
- 時代:Qp3
- 命名者:安特生(安德遜)
- 同物異名:忻州黃土
馬蘭(黃土)組是岩石地層名稱,由安特生(安德遜)在1923年命名與北京西山和巴爾博於1930年介紹。馬蘭黃土為華北晚更新世黃土,典型的風力堆積物。淡灰黃色,疏鬆、無層...
馬蘭組屬於第四紀晚更新世地層。黃土類土。在中國河北可分下、中、上三段。...... 馬蘭組屬於第四紀晚更新世地層。黃土類土。在中國河北可分下、中、上三段。...
時代Qp2命名劉東生、張宗祜,1962年命名。特徵離石組(黃土)1為黃土塬、梁、峁上土狀堆積的上部黃土層。以灰黃色-棕黃色亞砂土、亞粘土為主,間夾多層棕紅色、...
馬蘭期(Malan stage)是指華北山區地文期的一個堆積期,時代相當於晚更新世。馬蘭期的地層稱馬蘭組,由於當時氣候寒冷乾燥,堆積物以風積為主,坡積、洪積、沖積和...
大量的粒度實驗分析數據表明,中國黃土高原黃土的粒度在空間上存在明顯的變化規律,總體上自西北向東南方向逐漸變細。劉東生等(1964,1985)對黃土高原馬蘭黃土的詳細...
根據沉積特徵、古生物、古土壤、地球化學及絕對年齡測定等方面的研究,劉東生等將中國黃土劃分為早更新世午城黃土、中更新世離石黃土及晚更新世馬蘭黃土。其粒度組成...
根據沉積特徵、古生物、古土壤、地球化學及絕對年齡測定等方面的研究,劉東生等將中國黃土劃分為早更新世午城黃土、中更新世離石黃土及晚更新世馬蘭黃土。其粒度組成...
晉豫黃土岩石地層(lithostratigraphy of loess in the Shanxi-Henan region)是黃河以東,太行山以西,北至大同以北,南至伊、洛河流域範圍內黃土岩石地層的劃分。...
黃土滲透性(permeability of loess)用滲透係數(K)來表示;是水力坡度為1時,地下水在黃土中的滲透速度。...
馬蘭黃土(Loess of Malan),中國第四紀黃土分期名稱之一,標準剖面地點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川北山坡上,命名剖面在北京市齋堂對面清水河右岸二級階地。1962年劉東生、...
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580mm,年均氣溫9.1°C,無霜期171天,地下水位50-80m,地帶性土壤為黑壚土,母質是深厚的中壤質馬蘭黃土,土體疏鬆,通透性好,...
與上覆馬蘭黃土(組)、下伏三門組均呈平行不整合接觸。[1] 參考資料 1. 陝縣組 .中國岩石地層名稱辭典庫[引用日期2012-08-2] ...
紅色土是位於中國華北地區保德紅土之上,馬蘭黃土之下的一組紅色、淺紅黃色土狀堆積物。...
在上部有時可見淺黃色含礫砂層(冰水沉積)。整合於赤城組之上、馬蘭組黃土之下。厚度大於15米。中文名 塔拉囫圇組 特徵 灰、灰白色、灰黃色 命名 閻永福 ...
在本組湖沼相夾層中用14C和鈾系法測得年齡值分別為27940±600a和24000±120a。本組與馬蘭黃土屬同期異相產物。與下伏薩拉烏蘇組呈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
含哺乳動物等。平行不整合覆於羊欄河組之上。厚5-15米。成因複雜大部分屬於洪-沖積沉積,區域上其下部與馬蘭黃土相似。該組14C年齡在1.1-14.5萬年之間。...
榆社群是一個地理名詞,位於中生代基岩之上,大牆組紅土或離石組、馬蘭組黃土之下的一套河湖相淡水沉積岩系。...
火山錐及玄武岩層的下伏地層為泥河灣組,上部為馬蘭黃土。根據上下地層接觸關係判斷,大同火山群是馬蘭黃土堆積之前經過多次噴發活動的產物。岩石類型為拉斑玄武岩與...
午城鎮柳樹溝可見到第四紀馬蘭黃土覆蓋午城組(Q)的典型剖面,在土壤學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稱為“午城黃土”。午城鎮歷史沿革 編輯 午城是縣內古鎮之一,在南北朝為...
乾縣組(Qianxian Fm)時代屬更新世薩拉烏蘇期。分布在陝西渭河盆地及其鄰近地區。有土狀堆積和河流沉積兩大類,多分布在灞河及其支流的第Ⅱ級階地上及鄰近的黃土塬...
黃土中各類元素在區域上的變化都不大,中國黃土富含碳酸鈣(CaCO3),黃河中游各地馬蘭黃土及其粘粒組分的物質成分較均勻。此外,黃河中游各地馬蘭黃土中鋅(Zn)、銅(...
午城村柳樹溝可見到第四紀馬蘭黃土覆蓋午城組(Q)的典型剖面,在土壤學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稱為“午城黃土”。 [1] 午城村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活動地。1929年,...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06年在新密溱洧流域進行舊石器時代考古調查時,在大隗鎮雙樓村馬家灣村民組發現了一處舊石器地點,在馬蘭黃土晚期地層內同時發現有石製品和紅...
第五層以下是棕紅色粉砂土含大塊角礫膠結層,出土一批古代的動物化石,即分上下兩組,上組堆積性質可與我國華北的馬蘭黃土進行對比,動物化石為赤鹿、轉角羚羊、洞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