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組(黃土)

時代,命名,特徵,

時代

Qp2

命名

劉東生、張宗祜,1962年命名。

特徵

離石組(黃土)為黃土塬、梁、峁上土狀堆積的上部黃土層。以灰黃色-棕黃色亞砂土、亞粘土為主,間夾多層棕紅色、淡紅色古土壤條帶及灰白色鈣質結核或鈣質結核層。含哺乳動物、孢粉及植物等。在下部埋藏土壤中找到大量哺乳動物化石:Myospalax tingi,M.chaojazen,Spiroceros peii,Equus wuchenensis,Megaloceros pachyosteus 等;上部有:Myospalax fontanieri,Ochotonoides sp.及鼠科的Murina等中更新世晚期常見的化石,黃土中還含大量草原習性的嚙齒類,說明當時氣候條件經過一個間隔(剝蝕面)後趨於乾旱。其上多被馬蘭(組)黃土平行或斜披覆蓋;其下平行覆蓋於午城(組)黃土之上或較老的河湖相堆積之上。厚10-117.9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