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漢墓古屍

馬王堆漢墓古屍

馬王堆漢墓古屍是指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東郊一座漢朝下葬墓地中發現的一具女屍。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有人把它譽為中華民族的地下文化寶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的“龐貝城”。

儘管地下文物不斷面世,但馬王堆的文化光芒依然絲毫不減,它在諸多領域的“獨一無二”使它成為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王堆漢墓古屍
  • 外文名稱:Mawangdui tomb corpse
  • 出土日:1972年
  • 出土點湖南省長沙市東郊
  • 西方人稱:東方的“龐貝城
  • 身份: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
漢墓介紹,發掘背景,墓主身份,歷史奇蹟,文物價值,歷史價值,帛畫金烏,醫學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

漢墓介紹

馬王堆漢墓古屍素有“東方睡美人”之稱,她為世界醫學提供無雙範本,文化貢獻巨大,幾輩子也研究不完。1972年長沙市東郊五里碑附近有一處土丘,相傳為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稱“馬王堆”。此處有兩座面積相當、頂部呈圓狀的土冢,傳說是長沙王劉發安葬母親唐氏(生母)和程氏二姬之處,故稱“雙女冢”。

發掘背景

20世紀70年代初,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備戰時期。這一年的7月30日,離馬王堆不遠的一家部隊醫院選擇了地勢高的兩座土冢開挖防空洞。醫務人員在打孔探測作業時,突然從孔里冒出一股涼氣,有人用水灌孔,結果灌入的水竟被反濺出來。於是,各種不同版本的猜疑評說在當地傳開了。面對不可思議的奇怪現象,部隊醫院將此情況報告了湖南省博物館,由此拉開了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的帷幕。揭開墓葬的神秘面紗,考古研究人員做了大量、複雜的前期準備工作。
辛追夫人蠟像復原圖辛追夫人蠟像復原圖
1972年初,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和湖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開始了東邊土冢的挖掘,挖開封土露出斜坡墓道和四級台階的長方形墓穴,通過進一步深挖時發現一層白膏泥,取出白膏泥後,又發掘出了大量的木炭,清除木炭便見泛黃的竹蓆,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掀開深埋於地下的26張竹蓆,一座巨大的槨室就完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整個槨室由厚重的松木板料構築而成,長6.73米、寬4.9米、高2.8米,四塊隔板以“井”字形把槨室分為四個部分,內外繪製著吉祥圖案,以朱漆為內黑漆為外輔之,居中為殮屍的內棺。以兩道質地精良的帛束纏蓋棺,如此精美的錦繡飾品在以往墓穴發掘中也屬罕見。考古人員開棺後驚奇地發現,雖歷經2000多年,然而棺內這具女屍保存完好,考古專家把這座墓穴定為1號墓。
馬王堆漢墓的墓葬形制與棺槨結構,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原來馬王堆地勢較高,造墓時先在山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墓底長7.6米、寬6.7米,下置墊木與兩層底板;在龐大的槨室和四層套棺(第四層為直接殮屍的內棺)上部覆蓋頂板和兩層蓋板,採取扣接、套榫和栓釘接合等工藝方法製成,約用木料達52立方米;再用版築法夯築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墓底和槨室周圍塞滿厚達0.4~0.5米、總重量約5000公斤的木炭,木炭具吸水、防潮以保持墓穴內乾燥的功效;在木炭外圍堆積了厚達1.3米左右的白膏泥,白膏泥粘性強,滲透性低,對墓穴密封起了決定性作用;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密固,堆積成高約16米的土冢,使深埋地下的槨室形成恆溫、恆濕、缺氧、無菌環境,將棺槨、墓主屍體及隨葬物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1973年底,考古人員對西冢進行發掘,於1974年初完成,然而墓穴內白膏泥堆積較薄,且分布不勻,密封程度較差而遭到嚴重的破壞,考古人員將此墓編為2號墓。在發掘2號墓的同時,位於1號墓南邊的3號墓也被發現了,3號墓結構與1號墓基本相似,但規模略小,保存下來許多珍貴隨葬物,但在埋葬時由於白膏泥固封不嚴實,導致部分陪葬品腐爛。
辛追屍體辛追屍體

墓主身份

馬王堆漢墓的墓主是誰呢?從墓中隨葬的印章封泥、器皿上的銘文證實,在2號墓發現“長沙丞相”、“軑侯之印”、“利蒼”三顆印章,表明該墓的墓主為第一代軑侯利蒼。據史料推算:長沙相利蒼於應於高后三年(公元前186年)卒。1號墓內陪葬物有一枚“妾辛追”的名章,墓主是利蒼之妻;3號墓墓主遺骸為30多歲的男子,是利蒼的兒子,出土的一件木牘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已朔戊辰”等字樣,標誌著該墓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這三個墓其實是長沙丞相軑侯利蒼家族墓地。隨葬物品盡顯奢華。
出土的素紗禪衣出土的素紗禪衣
在保存較好的1號墓和3號墓中,出土的隨葬器物極為豐富,置在棺房周圍的邊箱中,主要是衣服、食品、藥材、梳妝品與日常用品、棋類娛樂器具,供裝食物與物品的竹筒、漆器和陶器類盛器及漆木器具、竹木器具與樂器、兵器、木俑和明器(製成模型或偶像隨葬的冥器),以及“遣策” 竹簡。此外,在3號墓中還發現《周易》、《老子》和天文、醫學、兵書、相馬經等簡書和帛書,共28種書籍,計12萬餘字,以及《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駐軍圖》兩幅彩色地圖。出土文物數量之多,時代特色之鮮明,特別是保存基本完好、製作精美的絲織品、光彩奪目的漆木器、具學術價值的帛書帛畫,令考古專家驚嘆不已。
“遣策”竹簡詳細記載了隨葬物品的情況,1號墓出土312枚、3號墓出土410枚,是目前發現的同類竹簡中最完整的兩批。“遣策”竹簡所列器物清單表明,後人將亡者生前食物和生活用品搬進了墓穴。如1號墓內有裝在麻布袋裡的稻穀、麥、黍、豆等農作物;漆器具內盛滿著烹調成熟的畜禽類菜餚,漆鼎中盛放了各種羹,陶皿內分別裝著酒類及醬等各種調味品,還有不少應時瓜果。出土時稻穀呈金黃色,顆粒飽滿,久存後脫水逐漸乾癟,藕、桃等水果出土時仍新鮮如初,但不久便腐爛化成了一灘水(墓葬開封容易氧化)。
西漢初期,漆器是時髦且貴重的器物,由於製作工藝繁雜,因此價格遠在銅器之上。馬王堆漢墓出
土的漆器計500餘件(1號墓有184件、3號墓為316件),這是全國各地發現的漆器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這批光亮如新的漆器主要有鼎、盒、壺、耳環、鍅厄、盤、奩、案、屏風等,多為漆繪黑、紅、灰、綠等顏色的裝飾花紋,一般以黑色作底,紋樣則以幾何紋為主,龍鳳紋和草紋為輔,圖案精巧且纖麗。一些漆器書有“軑侯家”、“君幸酒”、“君幸食”字樣,還有註明器物容量的漆器(如“九升”等);不少漆器有“成市口”戳記,說明是由成都官府作坊製造。
一號墓出土的“T”型帛畫一號墓出土的“T”型帛畫
在漢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絹、紗、綺、羅、錦等絲織物和繡品,既有衣、帽,也有各式衣物面料及少量麻布。1號墓出土的兩件如蟬翼的素紗襌衣,衣長128厘米,兩袖伸直長為190厘米,然而重量卻輕得出奇,襌衣分別為48克和49克。在各種絲織物品中,考古專家首次發現衣服邊緣裝飾的絨圈錦,絨圈錦紋樣突出於錦面,產生非常豐滿華麗的立體感效果。人們以前一直認為絨圈錦織物是從唐代以後才出現的,也有人認為這種紡織技術是從國外傳入的,此次考古發現,證明我們的祖先在西漢初年已發明了絨線圈錦織造技術,中國人是絨類織物的創始者。1號墓中出土的泥金銀印花紗和印花敷彩紗也都是第一次發現,表明當時在印染工藝方面達到了精湛的技術水平,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紡織印染技術史料。
漢代帛畫作品頗多,但大多失傳,馬王堆漢墓出土彩繪帛畫共有10餘幅,占全國帛畫出土量的近一半。帛畫所描繪的騰、仙鳥、怪獸、雙蛇、巨魚、神龜等圖案栩栩如生,充滿了神話色彩;人物、禽獸、雲彩、器物左右對稱,線條流暢,展示了西漢繪畫的卓越水平。最具典型意義的是1號墓和3號墓內覆蓋在內棺上的彩繪帛畫,兩幅帛畫構圖基本相仿,畫面呈“T”字形,全長2米左右,下垂的四角有飄穗,頂端系有絲帶以供懸掛,是亡者出殯時引導隨葬隊伍行進張舉的旌幡。出土的帛畫色彩鮮艷,莊重典雅,旌幡畫面上段繪有日、月、升龍和蛇身神人等圖形,象徵天上境界;下段繪有蛟龍穿壁以及墓主出行、司閽迎候、宴饗等場面,反映了“引魂升天”的主題內容,是極為稀罕的藝術珍品集群。
馬王堆漢墓墓主辛追夫人馬王堆漢墓墓主辛追夫人

歷史奇蹟

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文物,為研究漢初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當時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千年女屍的科學詮釋 長沙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出土是20世紀中國重大的考古發現,尤其是1號墓內的千年女屍更受到國內外科技界的廣泛關注,被認為“創造了世界屍體保存記錄中的奇蹟”。
這具女屍年約50歲,身高1.54米,體重34.3公斤,開棺後發現女屍被浸泡在棺內約20厘米深的無色液體中(出土後不久漸變成棕黃色)。屍體保護如此新鮮與完整,難道是2000多年前就有了化學防腐藥水?經科學分析,棺內的水是通過土壤、白膏泥和木炭層而滲入墓室,經長期聚集而成的,其中雖帶有少量的硫化汞的防腐物質,具有微弱的抑菌作用,但此絕非是保全屍體的根本原因。古屍被完好地保存乃是厚實的棺槨被嚴密封固,深埋地下的結果。
1號墓女屍經醫學家臨床檢驗: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軟骨等細微結構保存完好,全身有柔軟的彈性,皮膚細密而滑膩,部分關節可以轉動,甚至手足上的紋路也清晰可見。但病理解剖檢查卻發現,死者生前患有冠心病、多發性膽石症、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症,右上肺有結核病灶,右前臂曾經骨折,在直腸和肝臟內有鞭蟲卵、蟯蟲卵和血吸蟲卵,一隻膽囊先天畸形。女屍的多種病變為研究古病理學、古代疾病史和中國醫學發展史,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資料。經醫學鑑定,死者血型為A型,生前曾生育過,由此印證史書中記載的她有兩個兒子的事實。那么她是怎樣亡故的呢?經分析,該女屍皮下脂肪豐滿,皮膚沒有褥瘡,無高度衰老跡象,故應為突發急病而死。從病症推斷與解剖發現,其食道、胃及腸內有甜瓜子138顆半,死亡時間應在暑天,可能是吃了生冷甜瓜後引發膽絞痛,由此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嚴重心律紊亂而猝然死亡。
1號墓主辛追,先是亡了權威顯赫的丈夫利蒼,後又死了帶兵守戍任將軍的兒子,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裡,一個婦道人家亡故後為何獲得如此殊榮的隆重厚葬?據史記載: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其疆域遼闊,為穩固天下分封了七個異姓王。後來這些諸侯隨著勢力的發展而固隅一方,嚴重危及了中央集權統治,於是劉邦以種種藉口除掉了這些異姓王,以自己的親戚代之。然而,對長沙國的異姓王吳芮卻遲遲未下手,原因是長沙國南邊有一個軍事實力較強的南越國(今廣州)。為保住這個戰略要地,劉邦既要籠絡長沙國,又要防止長沙國叛亂,便施謀略派利蒼到長沙國監督吳芮,利蒼被封相且封侯,因利蒼的封地在?縣(今河南信陽地區),故稱軑侯。利蒼死後他的兒子利豨繼任爵位(3號墓墓主即利?的兄弟),據此推斷,辛追之墓應是孝子利扶所修。史載:最後一代軑侯名為利扶,因其觸犯漢朝法律,被剝奪了世襲的爵位,軑侯從此在歷史上消失了。

文物價值

歷史價值

考古規格史無前例,共和國總理5次批示侯良,省博物館專家,馬王堆漢墓發掘負責人。已經82歲高齡的他仍然堅持每周兩次在博物館作義務講解員。在休息室里,他與記者談起馬王堆漢墓的發掘時現出一臉自豪:迄今為止,國內可能沒有哪個考古項目享受這樣的“待遇”:周恩來李先念華國鋒等國家領導人親自批示,直接指導發掘和保護,而周總理的批示達5次之多。
1972年初,馬王堆出土千年不朽女屍的訊息傳開後,各方民眾爭相要求參觀。當時的省革委會作出了布置陳列、立即開放的決定。於是,來不及清理登記文物,做好保護工作。女屍等出土文物就於1972年5月22日對外開放了。一下子,每天數萬人湧入博物館,外地民眾也趕來長沙看新奇。有一次,侯良看到嚇人的場面:各種大小貨車、拖拉機等從烈士公園的南門排到了西門。博物館每天有80名警察、200名民兵維持秩序,還是捉襟見肘。開放的第一天,陳列室的大門就被擠壞了,一位婦女還受了傷。這個情況經由新華社記者寫的內參反映給了國務院。周總理當時因病住院,他看到報告後嚴厲批示:“湖南軍區挖出,不報告省委,更未報告國務院。出土屍身和衣著、帛文還有其他文物非變質不可……必須立即採取辦法,將屍身轉到冰窖,消毒、防腐,加以化工處理。這是可以向民眾說得通的。非當機立斷不可。”
馬王堆墓主人辛追夫人復原像馬王堆墓主人辛追夫人復原像
接到周總理指示後,屍體被深夜轉移到了湖南醫學院。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後,女屍、絲織品、漆木器、帛書等大量文物需要保護場館。二號、三號墓又即將發掘。湖南向國家計委呈送了建設庫房和二、三號墓發掘方案。
周總理接到報告後當天做了批示,確定考古發掘項目方案框架,撥出專項經費20萬元。
按照總理的指示,成立了一個“豪華”的項目組——由當時的湖南省委書記李振軍擔任項目組組長,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現代考古學權威夏鼐、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黃家駟等擔任副組長。
之後,周總理就馬王堆的發掘保護等問題又先後作出三次批示。
為了讓馬王堆漢墓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項目組集合了全國相關領域的頂尖力量參與發掘保護研究和新聞宣傳。參與的單位有國家文物局、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上海市科技組、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人民畫報社等,省內則有包括地質、氣象、微生物、化工等科研單位以及新華社湖南分社、湖南日報社等新聞單位。如此規格和規模,恐怕也是中國考古史上的新紀錄。

帛畫金烏

1 背景
馬王堆漢墓位於長沙市芙蓉區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共有三座,分別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2 號墓墓主)及其妻辛追(1號墓墓主)、兒利豨(3號墓墓主)的家族墓,其出土文物現已全部移入湖南省博物館內。馬王堆1、3號墓都出土有“T”字形的旌幡類帛畫,據墓中所出的隨葬器物的列表——“遣冊”竹簡可知,它的正式名稱叫做“非衣。
部分帛畫部分帛畫
1號墓非衣的畫面內容傳統觀點認為是包含了天界、人間、地下三個部分的內容,非衣帛畫應該是自上而下分段描繪了天(上天)、人(人間)、水(水界)三界的景象。居於帛畫“T”字形橫段部分描繪的是上天的景象,其正中是一位軀幹為人、僅足部為蛇形的女神,有學者認為這便是女媧娘娘。女神兩側共有五鶴仰首張嘴鳴叫,帛畫橫段的右上部有內棲烏鴉的一輪紅日,其下火焰型的樹杈上有八個小太陽。與紅日對應的畫面左上方是一彎新月,其上有玉兔、蟾蜍,烏鴉和玉兔正是所謂“東烏西兔”的寫照。月下還有一女子正仰身擎托著彎月作“飛天”狀,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嫦娥”了。在人軀蛇足女神正下方有兩個騎獸怪物和一隻懸鐸,其上有兩鶴欲銜鐸頂,鐸下是有兩人拱手對坐的天門,天門抱框上有虎豹攀援其上看守,天門之上左右兩側各有呈倒“S”型的臥龍。反映人間部分的豎向中段,在華蓋和有翼鳥(有學者認為是鴟鴞)之下是一位拄杖的老婦人,應該就是墓的主人辛追。在祭祀用的有鼎、壺等盛著貢品之下便是水界,其左右兩邊各有一隻鴟龜,鴟都站在龜背上,由龜載負著爬行。上述1號墓T型非衣帛畫所描繪的上天中,一輪紅日中的烏鴉就是學術界常說的“金烏”,也是該文要研究的重點對象。
2 何謂金烏
在出現金烏之前,古代最早對日中神禽稱謂為踆烏、三足烏和赤烏。《淮南子·精神訓》載:“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東漢高誘注云:“踆,猶‘蹲’也,謂三足烏。”晉代學者郭璞(276~324)也有注釋說“中有三足烏”。從圖像上看,這隻蹲居在帛畫紅日中的烏鴉,其外圍是金光閃爍的“朱輝”,故有“金烏”一詞的稱謂是比較恰當的。而文獻中古代是把金烏直接指代為太陽的,如韓愈在《李花贈張十一署》有:“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西遊記·第七十二回》中也有:“太陽星原貞有十,後被羿善開弓,射落九烏墜地,止存金烏一星,乃太陽之真火也。”
手稿帛畫部分手稿帛畫部分
3扶桑神樹
遠古神話傳說中的十日,每天早晨輪流從東方的扶桑神樹上由烏載著升起,由東向西移動,《山海經·海外東經》有云:“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經·大荒東經》也說“湯谷上有扶木”,這裡“扶木”即“扶桑”。也就是說太陽是從東邊地下的湯谷誕生出來,然後登上扶桑樹,再由烏馱著西行,最後棲息在若木上。所謂若木,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有:“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陰山、灰(原作泂,據宋本改)野之山,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郭璞注云:“生崑崙西,附西極,其華光赤,下照地。”《淮南子·地形訓》也稱:“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據《山海經·海內經》的記載,若木的所在是湧出若水的地方,如《山海經·海內經》:“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這樣就給我們描繪了這樣的景象:上天的東邊是湯谷和扶桑,西邊是若木和若水,這充分表達了先人對日出日落現象的觀察和想像。[7](見圖3)扶桑或若木神樹應該是先人所認為的能溝通天、地的撐天大柱,是象徵宇宙中心的神樹。而神樹上的十日一旦並出,會不利於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於是便又產生了“后羿射日”的神話。
手稿部分帛畫手稿部分帛畫

醫學價值

東方睡美人為世界醫學提供無雙範本
彭隆祥湘雅醫學院教授,馬王堆女屍解剖主刀人。在湘雅醫學院宿舍中,彭教授搬出了他當年留下的珍貴資料,為記者講述了當年新聞背後的故事:
馬王堆里盡國寶,而一號墓主人辛追又是寶中之寶。保存千年以上的古屍,以前有過,但那是木乃伊,是事先處理成的乾屍。而墓主人辛追創造了世界紀錄,是保存2000餘年而不腐的濕屍,而且形態完整,皮膚保持彈性,部分關節還可彎曲。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
但是,馬王堆發掘初始,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並不清晰。有人甚至覺得只要保存出土的帛書、器物等文物,屍體應予棄置。博物館打電話向當時國務院圖博口負責人王冶秋請示。王冶秋說:2000多年的古屍不腐,這是世界奇蹟。一定要保護好。
後來周總理作出進一步批示,對古屍進行解剖研究。
彭隆祥回憶說:因為這個任務的特殊性,中央領導高度關注。大家都感到很大的壓力,我當時還年輕,但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所以就自告奮勇擔當了主刀人。這一刀下去開創了我國醫學史上古代病理學研究的先河。專家們給2000年前的老婦人作出了精細的診斷:她生前患有多種疾病:嚴重冠心病、全身多處動脈粥樣硬化。總膽管內有一塊蠶豆大的膽結石,肝管內也有一塊黃豆大的結石。食道和胃、大小腸內有甜瓜子138顆半,說明她是在吃過甜瓜後引發膽絞痛,反射性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由此導致急性心肌缺血而猝死
通過解剖分析,許多發現填補了醫學領域的空白。
在老太太身上發現了血吸蟲卵,這種病原來醫學上稱為日本血吸蟲病,因日本學者發現而得名,最早援引的病例是1904年的。這一下印證了我國早期醫藥著作《內經》、《千金藥方》中對血吸蟲病的論斷,把時間提早了2000年。彭隆祥教授告訴記者,老太太身上都是寶貝。她在營養學方面也給我們很多啟示,例如,老太太肉食過多,營養過剩,引起很多心血管疾病。
彭隆祥教授還提到一個細節,馬王堆女屍出土後引起全世界科學界的強烈關注。他們稱辛追為“東方睡美人”,希望參與到女屍的科研中來。其中還有兩個專家提出要一根或者半根古屍的頭髮。中國方面沒有同意:我們自己研究,不讓外國人插手。

文化價值

幾輩子也研究不完的馬王堆漢墓一共出土了各類文物數千件。因為保存完好,極盡精細繁縟,錦繡燦爛,充分展示了西漢時中國人民的智慧。喻燕姣是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研究第一業務主管。她說,光馬王堆的帛書就夠研究的。當時的外國人說,以前總聽說中國很古老,怎么個古老法不知道。看了馬王堆出土的東西後明白了。
辛追夫人蠟像復原圖辛追夫人蠟像復原圖
馬王堆所展示的一切讓人們感到新奇、震驚,比如說,一般人心目中的西漢初期的社會狀態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描述的中央政府實行“休養生息”,全國上下非常節儉。但是從長沙王家的奢侈情況看來,事實也未盡然。王侯貴族家還是充分“享受了生活”的。
馬王堆出土文物種類繁多,涉及到政治、歷史、醫藥、地理、天文、文學、藝術、哲學等方面,很多是開創性的發現。比如以前人們不知道漢服是什麼樣,文藝作品特別是電視電影中出現了很多差錯。香港著名導演李翰祥在看過馬王堆的文物展覽後說,原來漢代服飾是這樣的,以後我拍電影就要按這個搞。
喻燕姣告訴記者,簡帛文字,大約25萬字、計50餘篇簡書帛書文章。是馬王堆發掘以來最完整最權威的釋讀版本。簡帛文字記載的內容相當多刷新了歷史,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沒能涉及。帛書中有老子《道德經》的最古老的版本。《五星占》通過肉眼測算出金星的會合周期為584.4天,與紫金山天文台測算出的時間只差0.48天。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四篇古佚書《經法》、《十六經》、《稱》和《道原》讓失傳已久的“黃帝四經”重現天下。
喻燕姣說:馬王堆在文化上的獨有性和豐富性使一門專門的學科在學術界成立——馬王堆學。參與研究者已形成了一支龐大的隊伍,其中國內外學者就多達2500餘人。據不完全統計,迄今共出版了關於馬王堆漢墓研究的人文、自然科學著作有270餘種,論文達3200多篇。馬王堆發掘已經過去30多年,但是,對其全面研究是我們幾輩子也難以完成的事情。隨著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馬王堆必將還有更多的文化成果貢獻於人類。

藝術價值

薄如空、輕若無
素紗禪衣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製作工藝最精、最輕薄的一件衣服。相傳唐代的時候,有個阿拉伯商人在廣州拜見一位官員。他突然發現這位官員身上有一顆黑痣居然透過薄薄的衣服顯露了出來。正當他目瞪口呆的時候,官員問他:“您為何盯著我的胸口呢?”阿拉伯商人忙回答:“喔,我在驚奇為什麼透過雙層衣服還能看見您胸口的一顆黑痣。”官員聽後大笑了起來,拉開衣服讓商人看個仔細。原來他穿的衣服不止兩層,而是五層!
素紗禪衣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兩件素紗禪(單)衣,是一種知名度很高的文物。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兩。如重48克的禪衣,長1.6米,交領、右衽、直裾式,袖較寬。兩袖通長1.95米,腰寬0.48米,除去較厚重的衣領、衣袖、衣襟緣邊的絹,其重量只有20多克。正如古人形容的“輕紗薄如空”,“薄如蟬翼,輕若煙霧”,出於二千多年前的漢墓,不能不令人驚嘆!其質地及紡織技術都讓現代人稱奇。
這件素紗禪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中,禪衣用紗料製成,因無顏色,沒有襯裡,出土譴冊稱其為素紗禪衣。
紗,是中國古代絲綢中出現得最早的一種,它是由單經單緯絲交織而成的一種方孔平紋織物,其經密度一般每厘米為58根至64根,緯密度每厘米為40根至50根紗。密度稀疏,孔眼充滿織物的表面,因而質地輕薄,古人形容“輕紗薄如空”、“舉之若無”,一點都不誇張。
上乘的紗料,以蠶絲纖度勻細見長。素紗禪衣每平方米紗料僅重15.4克,並非因其織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紗料的旦數小,絲纖度細。絲織學上對織物的蠶絲纖度有一個專用計量單位,叫旦(全稱:旦尼兒),每九千米長的單絲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數越小,則絲纖度越細。經測定,素紗禪衣的蠶絲纖度只有10.2至11.3旦,而如今生產的高級絲織物還有14旦,足見漢代繅紡蠶絲技術的高度發展。它反映了當時高超的織造工藝技術,為國內所僅有,它是西漢紗織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漢文化的驕傲。
素紗禪衣輕薄而透明,如何穿著呢?《詩經·鄭風·豐》:“衣錦衣,裳錦裳。”多數學者認為貴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露華麗外衣紋飾,因此在色彩艷麗的錦袍外面罩上一層輕薄透明的襌衣,使錦衣紋飾若隱若現,朦朦朧朧,不僅增強了衣飾的層次感,更襯托出錦衣的華美與尊貴。有著輕柔和飄逸質感的紗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風而立,徐步而行,飄然若飛,極現女性的柔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