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燈舞是浙江省流傳甚廣的一大傳統舞蹈藝術。馬燈是一門紙紮藝術。從平原到山區、海島,幾乎各縣市有它活動的足跡。隨著科技的進步,馬燈最初的本義正逐步被人們拋棄,已經發展成為人們歡慶太平盛世,增強重大節日和重要慶典的熱鬧氣氛的一項民俗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燈舞
- 形式:“竹馬”、“跑五馬”等
- 節日:元宵節
- 流行省份:浙江省
- 歷史背景:“泥馬渡康王”等傳說
- 具體代表:常山縣洗馬舞和昌化縣昌北馬燈
馬燈舞是浙江省流傳甚廣的一大傳統舞蹈藝術。馬燈是一門紙紮藝術。從平原到山區、海島,幾乎各縣市有它活動的足跡。隨著科技的進步,馬燈最初的本義正逐步被人們拋棄,已經發展成為人們歡慶太平盛世,增強重大節日和重要慶典的熱鬧氣氛的一項民俗活動。
馬燈舞是浙江省流傳甚廣的一大傳統舞蹈藝術。馬燈是一門紙紮藝術。從平原到山區、海島,幾乎各縣市有它活動的足跡。隨著科技的進步,馬燈最初的本義正逐步被人們...
蔣塘馬燈是流傳於江蘇溧陽市社渚鎮蔣塘一帶的傳統舞蹈。2011年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在各地創業、打工的溧陽市社渚鎮蔣塘後生...
黃嶺傳統馬燈舞是一種廣東省的地方舞蹈。黃嶺村是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豐稔鎮 所在地。這是5年前用來打馬燈的道具,道具雖然有些破舊,但紙馬的神態依然逼真。傳統...
馬燈舞主要流傳在廣東平遠縣泗水、壩頭等地。馬燈是用竹篾織成馬身,約2米長,用白布圍裹,四周長至地,馬腿畫在布上,再配上其他顏色、線條、裝飾物。馬身中間...
馬燈舞亦名“竹馬燈”,又叫“跑竹馬”。系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竹馬一般用竹篾紮成竹架,外面用布蒙好,分前後兩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騎馬狀。舞時表現騎馬徐行...
簡介靖安馬燈舞是相傳起源於唐代的一種紀念性年俗活動。據老藝人介紹,唐明皇為了悼念那些忠臣義士規定在每年正月十五日起馬燈,流傳於靖安至少有200多年歷史,歷史上有...
馬燈舞(跳馬燈) 認證級別 省級 項目分類 傳統舞蹈 國家 中國 起源時間 大唐永真六年 認證時間 2012年 認證批次 第四批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中國浙江省衢州市...
春城馬燈陣舞是江蘇省句容市春城鄉(現茅山鎮)敬德、朱巷等村開展的一項民間藝術活動,也是一種江南地區的民間舞蹈。馬燈陣舞又稱“馬燈舞”、“跑馬燈”。...
簡介寧都劉坑竹馬燈舞,是一項非常獨特的,為祭祀活動而興起的舞蹈習俗,傳承在江西寧都劉坑村。整場活動,以其中的武功舞台表演的“洗馬拆牌”為最核心的內容。“洗...
馬燈舞也叫走馬燈,主要的動作就是走,主要的道具是馬和燈,參加演出的人數最少在24人以上。所謂“走”,即演員列單縱隊伴著鑼鼓節奏出場,馬不停蹄直至結束。具體...
他們走馬列陣的陣式有:“雙龍會 ”、“八盞燈”、“雙破蔑”、“龍蝦戲水”、“梅花五瓣”,馬燈舞樣式有“四馬親嘴”、“八馬親嘴”、“十六馬親嘴”、“...
“八盞馬燈”是橫街鎮象南村(今萬華村)白象橋獨有的民間舞蹈,已傳承至第10代。...... 而在原有馬燈舞基礎上創立了“八盞馬燈”,規模為當時寧波各村鄉馬燈隊之...
竹馬燈是一種傳統舞蹈形式。竹馬一般用篾片紮成骨架﹐外麵糊紙或布﹐分前後兩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騎馬狀。舞時表現騎馬徐行或疾馳﹑跳躍﹐動作輕鬆活潑﹐情緒熱烈...
跑馬燈又叫走馬燈、串馬燈。由毛竹編織成馬頭,馬尾,屬於燈籠的一種。是傳統特色手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在過去,跑馬燈一般在春節等喜慶的日子裡才表演,...
下箬馬燈是發源於長興縣雉城鎮的民間舞蹈,據說是起源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450多年歷史。傳聞與出生於下箬寺的陳朝皇帝陳霸先有關。...
其中有歌舞《馬燈舞》、器樂《將軍令》、及鞠秀芳的《九連環》、周小燕的《夜鶯》、王昆的《看秧歌》、陸春齡的笛子獨奏《今昔》等。...
近年,由於其他形式的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藝人們利用馬燈舞這種形式賀年的現象已極少。南蛇獅 是流傳於縣內羊頭鄉洞心村一帶的一種民間歌舞。其表演人數主要為三人...
周山除畲族文化以外,馬燈舞也是當地民眾十分喜愛的民間民眾性舞蹈,當地人稱其為“跳馬燈”。馬燈舞是浙江省流傳甚廣的一大漢族傳統舞蹈。據了解,馬燈舞表演的初衷...
2 馬燈調 白峰鎮、霞浦街道 3 敲酒杯 春曉鎮 三、傳統舞蹈(2項) 4 馬燈舞 白峰鎮、梅山鄉、霞浦街道 5 紗船 春曉鎮 四、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1...
6 竹馬(蔣塘馬燈舞) 傳統舞蹈 江蘇省溧陽市 擴展 7 跳馬夫 傳統舞蹈 江蘇省如東縣 8 京劇 傳統戲劇 江蘇省演藝集團、江蘇省淮安市 擴展 9 泗州戲 傳統戲...
“屆時會舉行山歌對唱,畲族馬燈舞、竹竿舞,品嘗烏米飯、馬奶子酒等活動。 [2] 中文名 烏飯節 別稱 三月三 節日時間 農曆四月初八 節日類型 畲族傳統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