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箬馬燈

下箬馬燈

下箬馬燈是發源於長興縣雉城鎮的民間舞蹈,據說是起源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450多年歷史。傳聞與出生於下箬寺的陳朝皇帝陳霸先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箬馬燈
  • 起源時期:南北朝時期
  • 類別:民間舞蹈
  • 發源地:長興縣雉城鎮
下箬馬燈發源,下箬馬燈表演,

下箬馬燈發源

陳霸先出身布衣,從小不甘屈居鄉里,在躬耕之餘,熟讀兵書,精習武藝。先後做過小官,當過吳興太守新喻侯蕭英的慕僚,受其器重提拔任為廣州地方軍事長官,後平定叛亂深得梁武帝賞識,委以重任。陳霸先果然不負重望,橫戈躍馬,南征北戰,終於擊敗北齊的進攻,保護了錦繡江南。公元557年,陳霸先禪代梁王,登基稱皇,建立陳朝,並將國號定之為永定。陳霸先是中國歷史上有所作為的帝王,他立下的卓越功勳曾廣得後人盛讚。唐朝一代賢相、諫臣魏徵稱其為“方諸鼎峙之雄,足以無慚權備矣 。”明代著名文人歸有光在為陳武帝故宅所撰之《聖井銘並序》中稱:“平侯景之亂,卒禪梁祚;恭儉勤勞,志度宏達,江左諸帝,號為最賢”。就連對歷代帝王頗多微詞的毛澤東,也十分推崇陳霸先的軍事才幹,要求部下閱讀陳書。因其打仗時總愛騎白馬,先後擊敗北齊和北周的進攻,又多次平定國內叛亂,屢戰屢捷,一生從未打過敗仗。家鄉人為了紀念他,就在民間形成了扎白馬逢節調馬燈這一風俗。每逢廟會,下箬便抽調童男童女調馬燈,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此風興於陳,歷經隋、唐、宋、元、明、清、民國,後漸趨式微,至解放初期,馬燈表演在當地農村還比較盛行,後因“文革”而停止表演。
20世紀末,為了打造“東海明珠工程”及創建“浙江省文化先進縣”,雉城鎮把目標鎖定在已經失傳多年的下箬馬燈上。但畢竟已過去了近40年,當年調過馬燈的人們已相繼先後故去,“下箬馬燈”幾近失傳。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當地政府和文化部門的關心及努力下,找到了會扎馬燈老藝人殷琪鎮和當年調馬燈時扮演馬夫的80多歲的賈九如老人。殷琪鎮老人不顧自己年事已高,化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以竹、布、響鈴、鬃毛和剪紙為原料,一口氣扎出24匹潔白的戰馬。賈九如老人,則對下箬馬燈了如指掌。在他的回憶指導下,有著濃郁的文化韻味的《正陽腔》、《反陽腔》、《紫竹調》、《美佳人》等音樂也相繼整理而成。於是,鄉文化站在當地學校挑選了二十多名馬燈小傳人,在二位老藝人的輔導下,進行專門訓練。為使馬燈更具完整,他們又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對其加以改編,將整個馬燈舞分為帶馬、走陣、收馬三個部分,使其更具完整性、藝術性與可看性。下箬馬燈在沉寂40年後,終於在陳霸先的故里重獲新生,並一炮打響,迅速走紅。
雉城雖自陳朝以來就一直有馬燈,但當初的馬燈十分小巧,演出陣勢也很小。解放初期(20世紀50年代),馬燈表演在當地農村比較盛行時,表演隊伍曾一度壯大。下箬馬燈逢年過節為民眾演出,演出場地一般在農民家門前的道場上。

下箬馬燈表演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演員由20人左右組成,其中馬燈演員表演者都是12—13歲的兒童,共12人,分為小旦、小生、小丑、馬夫、軍師、師爺等角色,馬燈的道具有紙馬(分馬頭和馬尾兩部分,早期有黃、黑、白等顏色,後來都統一紮白馬)、馬鞭、浪傘、花扇、手巾等,表演時,小旦將紙馬扎於腰間作騎馬狀,小生手執馬鞭作帶馬狀,丑角則打浪傘、舞扇花,眾人圍成一圈,載歌載舞。樂器伴奏則由大人擔任,約8人,分別打擊鑼、鼓、鑔等樂器,還有拉奏二胡、吹竹笛等旋律性樂器的人員,做為表演過程中的演唱伴奏。陣法:(1)長蛇陣(2)一字陣(3)剪刀陣(4)交絲陣;演員在小丑的帶領下,按照以上陣勢在鑼鼓的伴奏下進行演出,跑完陣後,有專門人員演唱,馬燈曲調變化多,調門高亢,又因眾人參與顯得更富有氣氛。演唱時,一人領唱,眾人和唱。當地流傳的曲調有正陽腔、反陽腔、虞美人、紫竹調、拜香調等,每句唱詞中常加襯詞:“沙溜浪沙羅”或“哩嘻嘻”,表示歡呼之意。歌聲一起,眾人齊和,一呼一應,配上生動的騎馬動作,顯得熱鬧喜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