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畲族鄉

周山畲族鄉

周山畲族鄉是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轄鄉,是文成縣兩個民族鄉鎮之一,地處文成縣城東南面,距離文成縣城23公里,東界公陽鄉,南接雙桂鄉,西接金垟鄉,最低點海拔250米,最高點海拔742.6米。

總面積1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3850畝,耕地面積3073畝,人均耕地0.59畝。2全鄉下轄9個行政村,總戶數1469戶,總人口2006人(2017年),畲族人口1789人,占總人口34.2%。全鄉有學校兩所,衛生院一所。2004年全鄉農民人均收入2104元。2019年行政村合併後鄉政府駐益群村。郵編:32530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山畲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
  • 面積:14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2006人(2017年) 
歷史沿革,人口數據,行政區劃,畲族文化傳承,革命老區鄉,完整的古民居,非物質遺產馬燈舞,

歷史沿革

周山畲族鄉於1958年4月4日經浙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建立,劃公陽鄉的養根村、包山底、水井頭、際下,學口鄉的吳垟、官坑、周垟(徐山),雙桂鄉的周岩、東山龍、上坑等10個村為周山畲族鄉管轄,駐地周垟。同年10月周山畲族鄉改為周山生產大隊;1959年3月改為周山管理區,駐地養根;1961年12月改管理區為周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消周山公社,改稱周山鄉;1985年4月3日恢復周山畲族鄉。
文成縣周山畲族鄉文成縣周山畲族鄉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036

1598

1438
家庭戶戶數
949
家庭戶總人口(總)
2971
家庭戶男
1561
家庭戶女
1410
0-14歲(總)
739
0-14歲男
385
0-14歲女
354
15-64歲(總)
1860
15-64歲男
986
15-64歲女
874
65歲及以上(總)
437
65歲及以上男
227
65歲及以上女
21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824
2006人(2017年)。

行政區劃

2002年,總面積14平方千米,轄養根、吳垟、官坑、周坑、際下、九條垟、包山底、周岩、水井頭、東山龍、上坑11個村委會。總人口5542人,其中畲族人口1793人。
2003年,周山畲族鄉原11個行政村調整為9個行政村。周垟民族村由原周坑(民族村)、九條垟(民族村)等2個村組成;雙新民族村由原東山龍、周岩(民族村)等2個村組成;吳垟、官坑、包山底、養根、際下民族村、水井頭、上坑民族村等7個村暫時保持不變。全鄉總人口5547人,其中畲族人口1820人。
2006年,轄9個行政村:養根、周垟民族、包山底、雙新民族、吳垟、官坑、水井頭、際下民族、上坑民族。人口0.52萬人(2005年)。2006人(2017年)。

畲族文化傳承

畲族,是中國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來,畲族人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等省份。周山畲族人是清朝年間由福建一帶遷徙而來。畲族人民勤勞樸實,主要以農耕守獵為生。他們遷徙到周山鄉,便開山種田,植樹造林,靠著勤勞,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並為當地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畲族人民有自己的語言,也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但無自己的文字,通用漢文。最大的特色是愛唱山歌。他們通常在婚嫁、社會交往、生產勞動等日常生活中以歌代言。畲族人民不僅有歡樂的對歌、賽歌,多姿多彩的舞蹈,還有絢爛豐富的工藝,美麗優雅的服飾,以及優美動聽的民間故事。
每年的 “三月三” 是畲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三月三”又稱“烏飯節”。相傳在唐代,畲族首領雷萬興領導畲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烏飯”的野果充飢度過年關,第二年三月三衝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作為節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村民說,有關畲民食“烏飯”的傳說很多,都是對這一民族在生存過程中所受遭遇的一種紀念。以前每年的農曆三月三,周山畲族鄉畲民的傳統活動是在野外或路旁燒烏米飯吃。如今,這一傳統節日仍保留著,大多數畲民在這天吃紅豆飯來代替烏米飯,作為這一節日的習俗傳承下去。
同時這一天還叫“對歌節”,每年這個時候,畲族人民都舉行盛大的節日活動,人們紛紛穿上傳統服飾,聚集在一起,以歌傳情、以歌為媒、以歌會友,青年男女更是將此節日作為自己婚嫁的日子。如今這一節日仍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三月三”是畲族人文歷史的縮影,活動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在建設新農村和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面也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如今隨著現代化進程和畲族居住環境的改變,畲族的語言、服飾、歌舞正在逐漸漢化,“三月三”傳統節日活動也趨於萎縮,亟待加強保護。近年來,為加強保護畲族文化,每年的這一節日,鄉鎮政府與畲族人民也一起開展一些相應的活動,將這一文化保護與傳承下去。

革命老區鄉

周山畲族鄉不僅是少數民族鄉,還是革命老區鄉。據載,1940年,周山鄉村民雷維卿在平陽小嶺頭與原平西區(山門)黨組織接上關係。平西區緊臨周山,革命時期,曾是環境最艱苦、鬥爭最激烈的地方,原區委在徐山、周山、官坑等一帶發展黨組織。到1943年冬發展黨員20多名,建立徐山、水坑2個黨支部。到1948年,共有黨員124人。
村民說,當年有很多革命者為地下革命工作流血犧牲,其中就有周山周坑村的藍向岩。1940年春,藍向岩結識了原平西區委孔金華等同志,接受了革命教育,不久,加入了共產黨。入黨後,藍向岩不辭辛苦為革命奔波,是一位老練的地下交通員。1946年春節前後,國民黨浙保五團多次派兵到他家鄉清剿,附近幾個畲鄉黨支部受到嚴重破壞,唯他所在的徐山黨支部,仍能堅持隱蔽鬥爭。同年4月他與平西區區委聯絡的途中被抓,浙保五團對他施以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從他嘴中未獲得任何信息,最後敵人惱羞成怒,殘忍地將他殺害。1985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藍向岩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包山底村的陳阿友也是在孔金華的啟發引導下於1942年加入共產黨。那一年他16歲,主要負責傳遞信件,購買物資等重要任務。每次接到任務,無論山高路遠,他都能順利完成,是黨的一名可靠的少年交通員。由於遭人告密,1946年3月5日,陳阿友被捕,遭受各種酷刑,被折磨成重傷也未暴露自己的身份。最後被槍殺在大嶨鎮林店尾楓樹坦,時年20歲。1988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同藍向岩、陳阿友一樣為革命犧牲的還有許多革命同志。因此,周山畲族鄉於1986年被溫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為“二戰時期革命老區鄉”。
“革命時期周山鄉黨員活動十分頻繁,吳垟村也是革命者的活動地。”當我們在吳垟村參觀時,村裡的老人向我們介紹革命者活動事跡,並帶我們參觀了該村九龍山下的岩洞。岩洞位於九龍山的峭壁下,裡面多洞穴。村裡的老人說,洞內有4、5個穴洞,最大的洞高3米,寬深各4米左右,冬暖夏涼,為天然洞府。其中有一洞最深,洞內彎彎曲曲,傳說可通入村內,解放前,共產黨員為躲避國民黨的抓捕,曾在這洞內躲避。其中一位村民說,小時候他常常和小夥伴在洞裡捉迷藏,如今洞內深暗潮濕,已沒有人敢進去。
周山畲族鄉

完整的古民居

一個地方的文化,大多以標誌性的建築物、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自然人文景觀等為象徵。周山鄉也不例外,在養根村仍保留著一所完整的清朝時期的古建築。
該建築為養根村施姓民宅,房屋座落在周山鄉養根村中,坐北朝南,建於清朝鹹豐年間(1851—1861),距今已有160餘年的歷史。房屋由門屋、東西廂房、正屋組成四合院翼式二層木結構建築。門屋面闊原為七開間,後添建一間,屋面雙落式懸山頂,廂房各面闊三開間,正屋建於陡板石砌築的石基上,上壓花崗岩質階條石,明間前置兩級垂帶踏跺,梁架為穿斗抬梁混合式結構,進深七柱七檁。前檐柱下用青石質方礎承托,柱間設通廊,房底明間為敝廳。次間前用隔扇封閉,置花窗,上浮雕人物、花草圖案,二樓置廊,設美人靠。古宅仍保留著古香古色的風格。
古宅內還有孫衣言為施母九十壽辰而書的“慶錫期頤”壽匾一塊,距今已有120餘年歷史。村民施紹繁介紹,孫衣言為清代官吏、學者、藏書家,浙江瑞安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舉人,三十年舉進士。歷任安慶知府、安徽按察使、湖北與江寧布政使,後以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參與《宣宗實錄》編纂,曾獨編《夷務書》100卷。光緒間,官至太僕寺卿。生平努力搜輯鄉邦文獻,刻《永嘉叢書》,築玉海樓以藏書,有《遜學齋詩文鈔》。
據了解,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施宅古居曾為周山鄉政府、鄉供銷社、鄉衛生院的辦公場所。如今古宅內的牆上多處仍題有毛澤東語錄。古宅中還存有石水缸一隻,石洗菜盆一隻,保留有從紡紗到織成布的一套完整工具,還有清末及以前的木器、竹器、瓷器等古董用具。村人說,這些都是一個時代的見證。
施宅古居雖經多次翻修,因保存完整,並具有時代特色,於2012年12月被列為文成縣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周山鄉對施宅古居四周進行了整理,開墾出約2000平方米的綠化面積,建有一座假山和水池,將其打造成一個環境優美的村內公園,該景觀也成為村民休息與娛樂的好去處。
周山畲族鄉

非物質遺產馬燈舞

周山除畲族文化以外,馬燈舞也是當地民眾十分喜愛的民間民眾性舞蹈,當地人稱其為“跳馬燈”。馬燈舞是浙江省流傳甚廣的一大漢族傳統舞蹈。據了解,馬燈舞表演的初衷是窮人為了“討生活”,人們認為馬燈是明快、吉祥、喜慶之物,馬燈代表光明,馬群是團結、快速吉利之物,故馬燈隊衝到誰家便為誰家帶來光明、吉利、財運,加上馬燈隊的熱鬧、歡慶深得主家的歡心,自然得到的賞銀食物就多了。
施紹繁是馬燈舞的傳人,他說:“周山的馬燈舞主要是由福建、平陽、瑞安等地傳入,距今約有100多年歷史。馬燈舞先是傳入雙桂、平和,之後再傳到周山養乾,馬燈舞在周山最大的特色,是由民間藝人改變唱詞,改用當地語言和音樂,適當地加入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內容,自己動手做服裝、扎紙馬、排練隊形,招當地演員,周而復始逐漸有了自己的一套馬燈舞表演方式、方法和內容。”
“馬燈舞喜慶熱鬧,場面可大可小,肢體語言簡練,舞姿粗獷,以走勢和列隊為主,有著濃濃的鄉土氣息,深得當地人們喜愛。如今周山每逢重大節日,還會在村民集聚地表演這一舞蹈。”同樣是馬燈舞傳人的施美玲說,如今到她這一輩,馬燈舞在她們家已傳承了三代。
據了解,在文成“跳馬燈舞”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其中以周山鄉(養乾村)、雙桂、平和等地較為有名,而“養乾馬燈”是新中國成立後至今一直被人稱頌的民間舞蹈表演隊。解放前,每年正月跳馬燈是一個地方必不可少的活動,解放初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和一系列的慶典活動,各地的跳馬燈紅火踴躍,是當地政府和人們喜慶和宣傳的主要活動。 “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度遭貶,被“破四舊”後,馬燈舞也就“萬馬齊瘖”了。改革開放後,馬燈舞又開始活躍。但由於時代的進步,新文化元素衝擊了農村文化陣地,馬燈舞雖偶有演出,但前景不看好,如不及時加以保護,這種民間舞蹈將會被社會遺忘。
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負責人鄭文清也表示,養乾的“馬燈舞”是民族民間傳統文藝,是民眾千百年的智慧和心血的結晶,具有時代性與一定研究與經濟價值,2011年被成功列入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周山畲族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