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粉(化妝品)

香粉(化妝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中國古代,香粉是用粟米製作,類同上,只是最後再加上各種香料,便成香粉,由於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脫落。和米粉相比,鉛粉的製作過程複雜得多,從早期的文獻資料看,所謂鉛粉,實際上包含了鉛、錫、鋁、鋅等各種化學元素,最初用與婦女妝面的鉛粉還沒有經過脫水處理,所以多呈糊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粉
  • 又稱:末香
  • 現代用處:用於粉飾面頰的化妝品
  • 形態:粉狀、塊狀和液狀
  • 製作:粟米
基本簡介,相關傳說,

基本簡介

香粉(XIANG FEN )
在中國古代,香粉 又稱“末香”,為粉末狀的香。
香粉
  • 古代香粉
古代,香粉,是用粟米製作,類同上,只是最後再加上各種香料,便成香粉,由於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脫落。和米粉相比,鉛粉的製作過程複雜得多,從早期的文獻資料看,所謂鉛粉,實際上包含了鉛、錫、鋁、鋅等各種化學元素,最初用與婦女妝面的鉛粉還沒有經過脫水處理,所以多呈糊狀。自漢代以後,鉛粉多被吸乾水分製成粉末或固體形狀。由於它質地細膩,色澤潤白,並且易於保存,所以深受婦女喜愛。
  • 現代香粉
    現代香粉,是指用於粉飾面頰的化妝品。按其形態有粉狀、塊狀和液狀。高級香粉盒內附有的彩色絲絨粉撲,花色香粉粉盒內附有的小盒胭脂和胭脂撲。
    小說《香粉》作者:西門小說已拍成同名電視劇《香粉世家》。

相關傳說

孔鳳春香粉店(今杭州孔鳳春化妝品廠前身),創建與清同治元年(1862),為蕭山人孔傳鴻所開。孔傳鴻曾是個串街走巷,背著木箱高叫“賣刨花”的人。“刨花”,曾是榆樹木刨下來的薄片,具有豐富的膠汁,用清水浸泡刨花,成為粘而不膩的“刨花水”,是舊時婦女梳頭用的必需品。後來他看到了上城隍山燒香的人不少,就在大井巷環翠樓邊擺了個攤兒,專賣刨花、香粉、紅綠絲線等一些小雜貨。幾年下來,也攢了點錢,孔傳鴻見做香粉生意可賺大錢。拿出積蓄,又向親朋好友借了些銀兩,租用了清河坊四拐角一間房子,開起了孔記香粉店,專門從事香粉、胭脂、刨花之類梳妝品的生產和銷售。有人說,香粉、胭脂是閨中雅物,而店名卻顯得太俗氣。孔傳鴻請教多人取名,但沒有一個中意的。一天,孔傳鴻伏案午睡,夢見鳳凰凌空飛來,在店中翩翩起舞。孔傳鴻醒來,受夢境啟發,遂將店名改為“孔鳳春香粉店”。
孔傳鴻能做一手好香粉,什麼鵝蛋粉、撲粉、雪花粉等不下十來種,其中最拿手的是鵝蛋粉。所謂鵝蛋粉,因其狀如鵝蛋,故名。它採用產自太湖邊的“吳興石”,經加一定比例的鈦白粉,再倒入缸中加清水攪拌。經多次漂洗、沉澱、過濾、除去雜質,然後在提煉純淨的粉中加入蛋清,按不同香型,放入高溫蒸煮而成的鮮花露水,拌勻後,用木模印成橢圓型,放在陽光下曬乾,最後用手工修整成鵝蛋型。製成後,使香氣久留不散。
在科舉時期,聚集在杭城參加省會考試的各地秀才,一旦考試完畢後,總喜歡到清河坊一帶買些剪刀、絲線、香粉之類的日用品,帶回家供家眷使用,也有作為禮品饋贈親朋好友的。這樣,孔鳳春的香粉也隨之傳開了。傳說,一次秋瑾來杭州會革命黨人,也曾到孔鳳春店買香粉帶回紹興去。後來一些舉人進京做官,也有一些浙江地方官員帶著家眷進京串門路的,又把孔鳳春的鵝蛋粉帶進了京城,隨著人情交往,逐步進入在朝大臣的內眷繡房和皇宮皇后、貴妃、公主和宮女的梳妝檯上。於是,慈禧太后也用上了孔鳳春的鵝蛋粉,後來,鵝蛋粉還被列為貢品。
慈禧太后是晚清宮廷的獨裁者,而且生活奢侈,喜愛打扮。傳說一次鵝蛋粉用完了,慈禧化裝時沒有鵝蛋粉,在儲秀宮大發脾氣,弄的宮女、太監個個人心惶惶,李蓮英連夜電諭杭州製造局(管皇宮用品的專職機構),火速將鵝蛋粉送進京供慈禧太后使用,這才平息了風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