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教育制度大致可以分為學前教育、十二年免費教育、高中及預科課程、專上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教育制度
- 地點:香港
香港的教育制度大致可以分為學前教育、十二年免費教育、高中及預科課程、專上課程。
操練試題一直都是整個香港教育制度所為人詬病的地方,中一派位也不例外。未有學能測驗的時候,香港國小會考(升中試)便決定了學生能否升讀中學(當時並未實施九年免費普及教育,並非所有學生都可升讀中一),學校及學生便無可避免地操練...
香港教育制度全面檢討是香港教育檔案。香港政府布政司署編印。1981 年發表。旨在為 1981—1982 年進行的香港教育制度全面檢討提供背景資料。香港政府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處磋商後發起。內容分為兩部分:(1)檢討書,共8 章...
但不少教育工作者、家長及僱主均擔心未來大學生的質素會有所下降。背景介紹 在殖民地時期,香港教育政策自由放任,政府並沒有要求所有學校跟隨英國的教育制度,但大部分中學都跟隨英國式七年中學課程(國中三年、高中兩年、大學預科兩年),...
中國香港 教育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開支中的最大項目,其開支預算超過總開支的五分之一。基礎教育體制 香港的學校制度,包括兩年或三年的幼兒教育,跟著是6年的國小教育,三年的國中教育,2年的高中教育,2年的中六教育(相當於大學...
香港教育沿用西方的教育制度,其後不斷改革。商業上,香港與中國大陸公司頻繁合作。香港粵語流行歌曲、香港電影、電視劇等在東亞地區也有很高影響力。語文 主條目:香港語文 名義上,中文和英文都是地位相等的法定語文。香港的教育主張兩文三...
無論選擇什麼學校,學生都會在中七時參加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並以這兩個考試的成績在大學聯招下申請入讀大學的全日制課程,這個是一般文法中學教育制度下的學生進入大學的途徑。香港中學會考的成績,可用作申請香港學校之預科學位。此外,要...
然而,改革不見有成效,反而被人認為此教育制度非常失敗,埋沒了許多人材之餘,有青少年因上不了大學而自殺。作者簡介 彭志銘,香港編劇,代表作《赤色大風暴》、《靈幻小姐》等。
可是在1981年6月由香港布政司署發表的《香港教育制度全面檢討》報告書中指出,學能測驗推出三年以來,已經有少部分人士主張取消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因學能測驗使學生成績普遍下降,尤其為英文科,建議以類似前升中試的公開試代替。有些則...
就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系而言,教育制度不僅包括教育的各種施教機構與組織,而且包括教育的各種管理機構與組織;教育的施教機構與組織既包括學校教育機構與組織,也包括幼兒教育機構與組織、校外兒童教育機構與組織、成人教育機構與組織,等等。所以...
不過,由於香港政府近年推出的教育改革過程過急,使來自學校的反響很大,使教統局急急剎停現時對教育制度的一切更改。而有關新課程的實施亦變得遙遙無期。國小 香港國小資訊科技課程其實並非是香港國小教育的必修課程。因此,並非所有學校...
書院還設有學長制度。對內地學生而言,內地或香港學長擔任輔導學長,協助新生儘快適應香港的生活及學習模式。書院把不同的年級和不同的學科背景的學生們融合在一起,藉此開拓他們的眼界。香港中大在亞洲獨有的書院教育,對提高學生的綜合...
在1997年前,作為英國海外屬地的香港沿襲英式教育制度多年並行之有效,培育出不少人才和精英。香港所沿用的英式學制分為四個階段,一般來說,首兩個階段通常在同一所學校中完成。國中 13年免費教育(最初為9年,後改為11年,再改為13...
三三四學制是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部份之一。香港中學教育在殖民地時期跟隨英國教育的制度,採取3年國中、2年高中、2年預科及3年大學的制度,即是“三二二三學制”。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教育統籌局提出三三四學制報告,提出把中學改為...
現任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大力主張實施語文基準試,取消學能測驗,使香港教育制度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批評學能測驗時的一句“高分低能”的評語一針見血,充分展示了他剛烈率直的個性以及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難怪2001年5月2日,當...
取消會考及高考,由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取代,不再強制文理分科,學生可以選擇文理兼備的科目。所有學生必須修讀通識教育科,務求達到“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另見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台灣文理分科 台灣高中於二年級開始分組。通常文、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