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閣之美——清代翰林楹聯屏幅研究》是一本2022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基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館閣之美——清代翰林楹聯屏幅研究
- 作者:梁基永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 頁數:19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9849212
《館閣之美——清代翰林楹聯屏幅研究》是一本2022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基永。
《館閣之美——清代翰林楹聯屏幅研究》是一本2022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基永。內容簡介本書結合藏品,對清代代表性翰林楹聯屏幅書法作品進行了細緻的整理、研究。其從作品出發,讓人們重新認識館閣體書法。此外,...
第一節清代南書房在朝廷書法發展中的核心地位 79 第二節清代皇權書法審美以正宗為尚 93 第三節重書學的帝王之道—皇子書法教育 97 第四節清代帝王賜書傳統 110 第四章清代朝廷善書群體發揮楷模作用 127 第一節清代大學士群體研究 128 第二節清代中書群體研究 132 第三節清代翰林官群體研究 ...
周婉如(1824—1864)女,自號紉湘女史,吟秋山館主人,清代貴州畢節縣人,大定(今大方縣)黃育德(號梅溪)之妻。其父周鳳岡為道光年間翰林,官四川綿州知州。婉如自幼聰敏好學,從著名文藝家、教育家、畢節松山書院山長陳庚研習詩聯文賦和書畫,及長,擅長詩聯書畫,通曉音律,隨父宦遊四川十餘年,與當地文藝...
《館閣之美——清代翰林楹聯屏幅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 ,《嶺南草木狀》(散文集)花城出版社2018年,《松廬琴學叢稿》(個人古琴論文集)重慶出版社2016年,《天下至艷》(散文集)花城出版社2014年,《故紙寒香》(書畫學術散文集)花城出版社2013年,《品鑑.中國書札賞玩》《品鑑.中國淺絳彩瓷畫...
藏石窯洞和天井長廊,這裡的“蟄廬”的匾額及“聽香讀畫之室”的楹聯均為康有為游陝過豫宿鐵門時撰書,而室楣橫額則為著名金石家羅振玉的高徒關百益所題;千唐志齋門廊楹聯為清翰林學士宋伯魯撰寫,相對東廊門楹聯為張人傑所書。凡此種種,莫不神采飛動,風格卓異,與齋內藏志書藝交相輝映,引人入勝。楹聯 ...
可以說,張伯英的“碑面”,是對清代碑學傳統作了內在的提取與對表面形式作了脫胎換骨以後的結果。這與以篆隸為素材的碑系書家吳昌碩不無相似之處,與生硬做作的張裕釗、李瑞清的北碑書法相較,顯然要勝出一籌。張伯英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沒有刻意用毛筆去摹寫北碑方折斬截的外形,即是說他在體勢上並不是刻舟...
“百匾堂”從千片匾額中精選出百餘幅品相完整、寓意美好的老匾,涉及有堂匾、壽匾、科舉匾、書房匾、表彰匾、貞潔匾等近10種類型,大多關於安徽歷史文化、重大事件、政治名人、民俗民風等,以明清、民國時期居多。每片匾額都承載著一段獨特的歷史。其中不乏清朝大臣兩江總督尹繼善、清道光十五年一甲進士劉鐸、...
李白故里,位於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國家4A級景區。《李翰林集序》中有:白本隴西,乃放形,因家於綿,身既生蜀。李白《與韓荊州書》:白,本隴西布衣,流落楚漢。李白故鄉是隴西(今天甘肅天水一帶)。生於中亞。後移居四川。李白故居景區占地380餘畝,以李白的人生軌跡為主線,分為詩歌碑林園、清風明月園、...
在文昌閣門兩側,還有中國著名史學家、書法家豐子愷題寫的藏頭楹聯一副:“光前垂後勞動人民智慧無極;岳峻樓高偉大祖國文物永昌”。“文明景運”匾額懸於文昌閣外北壁上,木質,長重1.5米,高0.6米,白底黑字,為清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撰修朱學篤所題。在二樓的四個檐下,還分別懸掛四方木質長3米...
內宅的第一進院落是上房院,又名“世恩堂院”,是孟子嫡裔翰林博士居住處。這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四合院建築。院北是雕樑畫棟、彩繪華麗、明三暗五、前後都有迴廊的正廳,即“世恩堂”。明間正上方懸有“世恩堂”楷書巨匾,傳為清代著名書法家鐵保所書。堂內陳列著古玩字畫、床榻櫥櫃等。正壁上曾掛有孟子嫡裔、...
翰林橋 翰林橋 位於高村鎮歧源水口,長14米,寬4米。原石橋上無亭,清代楊姓兄弟二人倡捐修閣於橋上。為勉勵後代要出人頭地,以“翰林”命名。嘉慶十八年(1813年)冬重修。1978年,歧源村又投資修繕一新。康樂橋 康樂橋 又名毓英橋、丁田橋,位於縣城東北5500米處,橫跨蜀江。該橋4墩5拱,長98米,寬7...
明洪熙元年(1425 年),一個雨過天晴的春日,時任翰林侍講的高谷,信步來到東城外大尖、小尖及向家垛、吉家垛、李家垛(向、吉、李三垛相連,舊址為原拖拉機廠廠區及周圍地段)一帶踏青賞景。只見麥苗青青的隔岸、菜花黃黃的高阜、秧苗綠綠的水田、農夫忙碌的身影和“漠漠水田白鷺飛”的戲鬧場景,構成一幅絢麗...
下聯典指清代大臣紀昀(1724-1805),字曉嵐,號雲石、春帆,河北獻縣人。世為河間大族。乾隆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以學識為乾隆帝所賞識。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主持編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至四十六年(1781年)書成。次年擢兵部侍郎,後升任左都御史、禮部尚書、協力大學士等。有《紀文達公遺集》...
都說清朝官員腐敗,還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可那時的地方官很多都重視教育,和後來的貪官只認錢大不一樣。豐湖書院就是伊秉綬一手扶植起來的。惠州大學校內殘存的豐湖書院遺蹟都是伊秉綬時代的。現存的楹聯“人文古鄒魯,山水小蓬瀛”,其實是宋湘為豐湖書院的二門所題。豐湖書院頭門上的楹聯是伊...
上善池,在說經台前西涼亭南側,始建於元,亭為8角形,八卦懸頂。池用石砌,8角形,徑2.75米,深2.22米,內壁石龍吐水,終年不涸。世傳老君煉丹藥溶於其中。元至元二十年(1283)曾以此水化解時疫。元翰林院學士趙孟鉍“上善池”3字銘石,豎池北亭內,今存。老君煉丹爐、曬丹石、丹井,位於說經台南...
⑤黃鐘,字器之,號定齋,宋興化來蘇里人(今鐘山村)宋乾道五年(1169年)登進士第,授翰林編修,晚年隱居麥斜岩,潛心著述,有《周禮集解》、《荀楊續注》、《杜詩注》、《釋史要》等書傳世。⑥陳聖可,宋代人,官判院,晚年隱居麥斜岩,鑿池種荷養鯉,人們將其該池稱為“陳公池”。⑦周真官,宋末...
另有“翰林”匾為清代顏培胡立,“清刑部主政賞戴花翎”匾為顏灼立,“清道光會試第一名貢元”匾為七十八世孫寅立。第二進為“克復堂”,供奉先祖神位。廣東海豐桐埔顏氏宗祠 位於海豐縣陶河鎮桐埔村,始建於清代。大門三間一開,左右各一耳房,一進院,堂前懸掛橫幅“祖德流芳”,堂號“存禮堂”。廣東惠陽...
宋元之際學者吳澄(1249—1333),江西崇仁人,官至元代翰林學士,他曾在濂溪書院一邊休養,一邊講學,認真閱讀院中藏書,研究理學,折中於朱(熹)、陸(九淵)兩派,知名一時。地位 濂溪書院在中國書院史、教育史、哲學史上,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在理學發展史上,更處於其他書院無法比擬的核心、靈魂和淵源的...
翰林故居、民俗展館、賈家分銀院、党家分銀院、家訓展館、雙旗桿院、書畫院是其中的典型院落。這些四合院最長的接近600年,最短的也有160年歷史。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二月十二日,大地震,大部分四合院建築被毀壞,現存建築多是清代時期重建的。四合院按照建築年代和建築質量可分為三級,其中一級26座,二級42...
宗祠楹聯 四言通用聯 源自焦國;望居中山。——佚名撰焦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焦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書樓藏目;樂府誌哀。——佚名撰焦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說典指明代學者焦竑,字弱侯,號漪園、澹園,江寧人,為諸生時就有盛名,萬曆年間狀元,歷官翰林院...
建橋之初,民工深挖橋基,曾於第三個橋墩下挖出一塊石碑,石碑上刻有“石砌千秋橋,李候萬古標;夾溪連內翰,西北出翰林”四句詩。嘉靖六年(1527)橋成後,橋正中建亭,以石碑詩意額“千秋”二字,故又名千秋橋。橋為10墩11孔石拱結構,橋墩船形,橋面鋪青石板237塊,長189米,寬6.6米,兩邊石欄高近1米,...
他倡言改革,更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還有清代著名數學家項名達,在幾何、三角函式領域功力尤深。他的關於“割圜術率”的論述,已具有初步的微積分思想。論著頗豐,今僅存《下學庵句股六術及圖解》一卷,另著《象數原始》,未成而卒。光緒時的夏同善,為翰林院編修,和內閣學士翁同和任毓慶宮授讀。曾為“楊乃...
清朝光緒年間,直隸(今河北)曾出過一位翰林,名潘齡皋。自光緒十九、二十年鄉試會試聯捷併入翰林開始,至1954年病逝。他歷經朝代更迭,慣看大王旗換,然始終頭腦清醒,恪守節操,以德才立身,以書法名世。尤其難能可貴者,乃其桑梓之念,終生不渝;愛國之情,老而彌篤,頗值得一書。一、蟾宮折桂 潘齡皋先生(...
大學士許國,末代翰林許承堯均是許村後裔。宋仁宗欽賜為國捐資的許克復為“大宅世家”。南宋以後,徽商崛起,許村依託著安慶府和徽州府之間的徽安古道迅速繁榮。明清時期,徽商興盛發達,村落建設迅速發展,至今仍保存有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古建築100餘座。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五馬坊,為福建汀州府知府許伯升立...
皇城村陳氏家族中,從明代中葉至清代嘉慶年間,九人中進土,六人入翰林,有作品傳世的詩人達33人之多,成為清代北方聲名顯赫的文化大家族。建築特色 建築群分內城、外城兩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總面積36580平方米。內城始建於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為明代建築風格。尤其是七層百尺...
宗祠楹聯 ①四言通用聯 奎章精識;石篆雄文。上聯典指元朝時期的仙居人柯九思。下聯典指北宋朝時期的南安人柯萼,進士出降,官至員外郎。行治為首;清官第一。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官吏柯昶,字季和,莆田人。萬曆進士,歷官河間知府,治行稱三輔第一。累官山西巡撫。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知縣柯掄,字健庵,...
翰林斗筆一般不示人前,過去榮封第中人無功名者也不敢隨便動用。原來還有一方端硯與之配套,今存縣博物館。日冕石雕。俗稱太陽鐘,兩座,圓餅狀,是清代仿夏曆的計時器。分別安置在榮封第前牆垣大門兩邊通花牆頭上,遙相對應。日冕用花崗岩雕刻,直徑約40厘米,厚度約10厘米。正面用十二地友支分格定位,圓心的...
相比孔家庸園的灰飛煙滅,留存下來的夏家的翰林第就更顯珍貴了。在廣為傳誦的《楊乃武與小白菜》評彈唱本中,“夏府求情”一折戲中有插曲介紹肖家廳。百多年前,肖家廳是為“江南第一冤案”楊乃武和小白菜平反昭雪的清代名吏夏同善繼母的居室。夏同善兒時由繼母肖家培養成長,28歲被欽點翰林。夏同善為感謝肖...
2、中國殷墟甲骨文書法篆刻研究會 副會長 3、中國翰林書畫藝術院 副院長 4、中華書畫協會 書畫創作部 副主任 5、中國書畫家協會 會員 6、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 理事 7、中國建設書法協會 理事。(二)獲得的榮譽稱號 1、2005年8月被授予《中國當代優秀書畫藝術家》稱號。2、2006年6月被授予《中國當代書畫名家》...
在川黔界碑旁還立有一塊石碑,這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將原來清代的界碑鑿平重新修改的,石碑北面為四川,上書“毛主席萬歲”“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南為貴州,上刻“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川黔界碑西面是渝黔界碑,為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