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文化

養生文化是指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創造的有關養護身體和生命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有關養生的理論典籍和實用方法,是養生文化的主要內容。我國的養生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的因素,集中華民族數千年養生文化於一身,在世界養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養生文化
  • 內容:思想與方法
  • 時間:古代
  • 空間:中國
養生思想,《老子》《莊子》中的養生思想,《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思想,《呂氏春秋》中的養生思想,《淮南子》中的養生思想,養生方法,行氣,服食,導引,養德,養性,
我國的養生文化源遠流長,在秦漢以前就已形成了基本的理論思想與方法體系。

養生思想

《老子》《莊子》中的養生思想

道家“重人貴生”,認為“先天地生”的“道”是生命的本原,因此,道家不但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一切事物變化的根本規律,也是認識生命問題的基本原則。道家的“貴生”表現出對生命本身的肯定。在養生方法上,道家主張“致虛極,守靜篤”,由此而發展出了道家的主靜養生體系。道家的方法是回到赤子狀態,儘量不要受社會的干擾,“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認為應該“形體保神,各有儀則。”只要恪受中和(“緣督以為經”),“守其一以處其和”,就可以做到“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莊子》)在形神關係上,道家輕“形”重“神”,認為“氣”在“身”內,“氣”是“身”的內驅力,通過“抱魂守一”使“氣”與“道”合,就可以做到使“身”不朽,長生不老。

《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思想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時期。該書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標誌著中國醫學發展到理論總結階段,也是養生理論的奠基之作。《內經》中的養生思想非常豐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整體健康觀。認為人體陰陽平衡是健康的基礎,一旦平衡被破壞,健康也就被破壞了:“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順應自然觀。只有“和於陰陽,調於四時”或“法則天地,逆從陰陽,”人們才能達到至人、真人、聖人、賢人的境地,實現健康長壽乃至長生不死。
重在預防觀。《內經》提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等到已經生病再治、再養就晚了。這不但是古代養生的基礎,而且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攝養情志觀。《內經》重視精神修養,認為精神愉快、情結穩定是身體健康的關鍵。《素問·上古天真論》雲:“恬澹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形神兼修觀。《內經》認為既要保養精神,使“精神內守”,又要鍛鍊形體,做到“形勞而不倦”,動靜結合,方能“形與神俱”,卻病延年。
《內經》主張採用多種方法來達到修真養生的目的,除了注意四時飲食起居、情志調節等外,也很強調採用導引、吐納等法。例如《內經》認為居住在潮濕地方容易得關節炎一類的病,主張採用導引之法治療。對“緩節柔筋而心和調節者”,可以讓他們練習“導引行氣”之術。 吐納屬內養功,《內經·素問》中多處提及吐納之法。如“腎有久病者,寅時面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咽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後,餌舌下津令無數。”這些方法成為後來氣功發展的基礎。

《呂氏春秋》中的養生思想

《呂氏春秋》由秦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集體編撰而成。該書雖然以探討治國安邦之術為主,但不少篇章論及養生,形成了動以養生的特色:動是生命的精髓,“動而萌,萌而生,生而長”,並進一步提出了去害知本、動以養生的基本原則。去害即“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而去五味充形之害、五情接神之害、七淫動精之害,只有如此,才能做到“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知本是指知精氣流動之本:“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而“病之留,惡之生也,精氣鬱也。”
不過《呂氏春秋》並沒有明確提出怎樣“動”。華佗則把“動”解釋為人體勞動之動,以“谷氣得消,血脈流通”說明“動”的功能,比呂氏的氣鬱致病說合理得多。

《淮南子》中的養生思想

《淮南子》是漢初淮南王劉安仿《呂氏春秋》而寫的,書中也有許多養生論述。《淮南子》認為,養生就是“體道”:“養生以經世,抱德以終年,可謂能體道矣。”
養生的要義是做到形、神、氣三位一體:“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則三者傷矣。”三者中養神最重要,精神內守才能使神得其位,神得其位、精神清明才能充分發揮神的作用。所以《俶真訓》說:“神清者,嗜欲不能亂也。”“是故神者,智之淵也,淵清則智明矣。”
《淮南子》主張適度運動:“形勞而不休則蹶,精用而不已則竭。”同時又主張要節慾:“耳目淫於聲色之樂,則五臟搖動而不定矣;五臟搖動而不定,則血氣滔盪而不休也;血氣滔盪而不休,則精神馳騁於外而不守矣!精神馳騁於外而不守,則禍福之至雖如邱山,而無由識之矣。”
《淮南子》還非常重視保持心態平和:“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主張“以中致外,百事不廢。中能征之,則外能吸之。中之得,則五臟寧,愚慮平,精力堅強,耳目聰明。疏達而不悖,堅強而不鞼。”這種“以中致外”、以神馭形的思想,表現出十分明顯的道家色彩。

養生方法

先秦到漢代的養生方法注重內外兼修,具體方法主要有行氣、服食、導引等,這些方法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既注意“形”,又注意“神”。

行氣

養生術的發端和逐步完善行氣從古人對“氣”的認識出發,調節氣的運行也就成為養生的第一要務,於是產生了“行氣”之術。“氣”是我國傳統生理學的重要概念,它包含三層含義:日精月華之“氣”;父母陰陽相媾而結為人的初始“元氣”,即“先天之氣”;通過飲食物質所化生,維持生命活動的營養,稱為“水谷營衛之氣”,即“後天之氣”。人出生以後“先天之氣”逐漸被損耗,需用“後天之氣”補充。“行氣”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專門功法,使“後天之氣”不斷化生為“先天之氣”。因此“行氣”是一種自我控制的內循環運動。

服食

服食可能來源於古代的“食養”。《山海經》里記載了某些食物或藥物食用後有“善走”、“不夭”、“多力”、“美人色”的作用,《周禮》有許多關於飲食搭配的要求。到了戰國末期,神仙術士把這稱為“服食”,並視為修煉成仙的重要手段。秦皇、漢武都迷信此術,致使神仙方術和服食大為盛行。東漢時《神農本草》把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認為上藥養命,可以使人“輕身益氣,不老延年”,可見“服食”影響之深廣。“服食”分為服藥、服丹、食氣。食氣也叫服氣,主要以採集日精月華、松濤流泉等精氣,以更替體內濁氣為特徵的呼吸吐納運動。

導引

先秦時期引導術式較為簡單,僅有單個動作。始見於《莊子》:“吹呴呼吸,吐固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1973年12月,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了一幅西漢帛畫《引導圖》,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帛畫上繪有4排、每排11人,代表四季和11道經絡。從整個圖看,絕大多數是針對某一病痛設計的動作。有的圖側不僅註明了所能醫治的病痛,其動作設計與療疾區的關係也符合人體解剖結構,可見當時的引導主要是用來防治疾病的,並且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

養德

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而心理健康則是祛病延年的前提。漢代哲學家兼養生家董仲舒在分析孔子關於“仁者壽”的原因時曾精闢地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淨,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則天地之美以養其身。”(《春秋繁露》)作為儒家“亞聖”的孟子早就提出過“修其身而天下平”的口號,而修身的方法則在於“存心養性”。在修身養性問題上,《中庸》作者曾寓意深長地提出了一個“誠”的方法:“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所謂“誠”,在這裡實際上是指人的自我修養。

養性

從養生文化的特點來看,人的主觀能動性則是以另一種方式表現出來的,這就是強調個體必須通過“養性”來主動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以便達到健康長壽的養生目的。至於如何“養性”,《黃帝內經》提出應該力求做到“恬淡虛無”,具體要求是“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不下相慕”。道家學說在承認自然規律客觀實在性的同時,還認為“天道”就是“無為”。從這個論題出發,道家必然要求“人道”也同“天道”那樣,應該無所作為,做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裡指的是指人的精神、性情修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