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

此法不僅養氣,更能養心;身心雙修,內外兼養;貫通氣血,消除百病,久之自然心氣平和。既達心氣平和,即可平衡陰陽,進而調和六脈,協調臟腑,疏通經絡,活躍氣機。

通過養氣呼吸法(以下簡稱“養氣法”)使全身氣血調和順暢,去邪扶正,培養正氣,補益元神,祛病延年;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靜坐能修復生命能量、恢復生命活力、變化身心氣質、緩解心理壓力、開啟內在的智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養氣呼吸法
  • 作者:神遊
  • 類別:養生保健
  • 內容範疇中華傳統文化養生文化
  • 適宜人群:男女老少皆宜習練
  • 要旨:順其自然
注意事項,要旨要領,步驟,步驟釋義,步驟詳解,過渡階段,進升階段,後注,引經據典,方法結合,益處,常見情況,關於養氣,關於呼吸法,

注意事項

呼吸吐納、導引行氣的注意事項:
①不要在過飢或過飽的情況下練習。
②採用坐姿。
【可打坐散盤腿、單盤腿、雙盤腿或不盤腿,(站姿亦可)只要能做到自然放鬆、舒服輕鬆就行。】
③閉上眼睛、嘴巴,牙齒輕扣,只用鼻子通氣。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打坐
④採用腹式呼吸(可通俗理解成用腹部呼氣與吸氣,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腹式呼吸的習慣,具體可上網了解)。
⑤下丹田,即整個腹腔。
【有上丹田(整個顱腔)、中丹田(整個胸腔)、下丹田之說,常說的“氣沉丹田”實指氣沉下丹田。(注意:腹腔描述的是空間,而非器官形體)】
養氣呼吸法
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位置圖

要旨要領

四個字:順其自然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順其自然

步驟

1.吸氣。2.閉氣。3.養氣。4.呼氣。

步驟釋義

“吸氣”、“閉氣”、“呼氣”的“氣”,指空氣、呼吸之氣。
“養氣”的“”,指能量。【同“”(qì),與真氣、內氣、元氣等術語同義。】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靜坐修行

步驟詳解

1.吸氣
吸一口氣到下丹田,可淺吸,可深吸。
初學者可先採用深吸的方法,容易見效,以提升練功的動力;
熟練後則採用淺吸的方法,輕鬆自然,效果更佳。
初學者如果喜歡輕鬆自然的練法,也可直接採用淺吸的方法。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打坐
-
-
-
2.閉氣
然後開始閉氣,可久閉,可短閉。
閉氣時間:
因每人體質不同,假若把自己能閉氣的最大時長比作是十成,
你可閉至十成,或九成,或八成,......,或一成;
你也可以只短暫閉住幾秒鐘...
【你甚至可以不去特地要求自己須閉氣多久,輕鬆、自然、緩慢地吸氣與呼氣也可(但請不要忽略了第3個步驟)。】
初學者可先採用久閉的方法,容易見效,以提升練功的動力;
熟練後則採用短閉的方法,輕鬆自然,效果更佳。
初學者如果喜歡輕鬆自然的練法,也可直接採用短閉(或不閉氣)的方法。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打坐
-
-
-
3.養氣
在閉氣的過程中,
觀想吸進來的這團空氣,吸入抵達下丹田時,轉化變成了一團能量,被你的下丹田所吸收。
【古人將“養氣”這個過程稱為採氣,也叫納氣、聚氣、凝氣、補氣、化氣...(本文均用“養氣”一詞,以便理解)】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打坐養氣
-
-
-
4.呼氣
最後輕鬆、自然、緩慢地呼氣...
【再次強調,呼氣與吸氣都只用鼻子(具體參考上述中的“注意事項”)。】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打坐呼吸

過渡階段

久而久之,
建議每日練習三次,每次練習10分鐘以上(若能半小時更佳)。
【次數與時間可自己調整(功純則效速,功少則效緩);短則幾周,長則幾月;體質強者或用功者也可幾日內便有功效(因人而異)。】
初學者不必強求,循序漸進自然而然地,甚至不知不覺地就靜坐了很久;
被動化為主動事半功倍
你的下丹田會有一團“熱氣”,即傳統養生文化中所講的真氣,也即內氣元氣...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打坐靜修
 
訓練日久,每次練習到一定時間都會有這種“熱感”的;
或半小時出現,或十分鐘出現,因人而異。
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間亦可練習養氣法,
“熱感”、“熱氣”便能時時伴隨,不靜坐亦生功效
如此所生之功效,即養生氣功學里所指的氣功內功內力...
---------(把過渡階段之前的階段簡述為“第一階段”)---------

進升階段

如果出現了過渡階段所描述的現象,
你便可以開始進階練習了...
-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打坐呼吸
第二階段
此時,你會發現你無須閉氣了;
只須在呼吸的時候,時刻觀想著下丹田不停地吸收著能量,
也會有同樣的效果,甚至更好、更輕鬆、更自然。
第三階段
此時,你又會發現你無須在呼吸的時候,時刻觀想著下丹田不停地吸收著能量;
只須在呼吸的時候,時刻觀想著下丹田,
也會有同樣的效果,甚至更好、更輕鬆、更自然。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打坐呼吸
其他“進階練法”
此時,你可以繼續練習第三階段的方法,
亦可練習其他“進階練法”。
【推薦《中華傳統養生文化:經絡疏通之小周天運行法》,當然你也可以在第一、第二、第三階段或未練習養氣法之前就開始練習小周天運行法,也歡迎喜歡練靜功靜坐的朋友學習小周天運行法,只要你覺得適合你自己便可以,練習起來會覺得更簡單、更自然...總之,各有所好各取所需因人而異順其自然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順其自然
關於方法
方法不是死的,過程與階段也只是相對的:
也可以在第一階段,就開始使用第二或第三階段的方法...
也可以在有了第二階段的能力後,仍然使用第一階段的方法,或開始使用第三階段的方法...
也可以在有了第三階段的能力後,仍使用第一或第二階段的方法......
同理,也適用於“進階練法”。
——只要你覺得這樣更適合自己、過程更舒服、方法更自然、效果更好就可以。
(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大道至簡

後注

此法是在傳統養生文化的基礎上整編而成,
中醫經絡學氣功醫療保健法等為架構,
配合古傳呼吸法(如孫思邈呼吸法、瑜伽呼吸法)的原理,
綜合參考了《太極拳心法》、《張三豐靜坐修行次第》(《36訣》)、《黃帝內經》等,
重點參考了“寶瓶氣修法”的常見幾個版本,
簡化整編而成如今的《養氣呼吸法》,
(在不失原旨的前提下,語言儘量做到簡潔明了,儘量避免使用修行術語)
並且還會在今後與大家的交流跟探討中不斷地進行修正、完善、更新。
養氣呼吸法
陰陽平衡
如遇難題或有相關不明之處,
歡迎前往下方網址來提問與交流——
(因百科文檔審核原因,不能填寫網址。可在百度文庫搜尋“養氣呼吸法”,裡面有網址)
願與諸位一起探討,相互學習,指點彼此,共同進步!

引經據典

太極行功,功在調合陰陽,交合神氣打坐即為第一步下手功夫。
行功之先,猶應治髒,使內臟清虛,不著渣滓,則神斂氣聚,其息自調。進而吐納,使陰陽交感,渾然成為太極之象,然後再行運各處功夫。
-----《太極拳心法·行功法》
養氣呼吸法
太極生兩儀
-
-
-
“正氣記憶體,邪不可乾。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黃帝內經·素問·評熱病論》
養氣呼吸法
黃帝內經·素問
-
-
-
-
導引行氣、喬摩、灸、熨、刺、炳、飲藥。
-----《黃帝內經·靈樞·病傳篇》
養氣呼吸法
黃帝內經·靈樞
可見導引行氣是古代七種治病法之一,並且是各種治法之首的治病法。
-
-
-
-
-
《黃帝內經》記載“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認為人體正氣充盛,邪氣就不會侵襲使人致病。
養氣呼吸法
黃帝內經—正氣記憶體,邪不可乾。
-
-
-
導引筋骨易柔,行氣則其易和也。
-----《黃帝內經太素》
養氣呼吸法
黃帝內經太素
-
-
-
-
-
故修養家咽津納氣,謂之“清水灌靈根”。
-----《本草綱目
養氣呼吸法
本草綱目
-
-
-
-
漢代名醫華佗所創的“五禽戲”,也是一種“導引吐納”的養生功法,流傳到今天仍被氣功愛好者所喜愛。
養氣呼吸法
華佗五禽戲

方法結合

無論你練習的養生法是否為養氣呼吸法,都建議平時再配合以動靜相向結合的養生模式進一步提升自己。日常生活中,還須注意適當調整飲食生活作息的規律,即便是普通的體育鍛鍊也是很有益處,很有必要的。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中醫基礎理論

益處

練呼吸吐納有哪些益處?
“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這是前人對呼吸吐納作用的總結概括。近年來隨著呼吸吐納的廣泛傳播,數百萬人的練功實踐進一步證實前人對呼吸吐納防病與治病作用的總結概括。下面介紹一下練呼吸吐納對健康者的益處。
1、預防保健:《黃帝內經》講:“正氣記憶體,邪不可乾”,“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現代研究證明,練呼吸吐納具有明顯的消除心身疲勞,恢復體力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機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等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日常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心理緊張程度也隨之越來越高。長期的心理緊張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引起機體生理功能失調,導致功能性甚至器質性病變。因此,善於在緊張的節奏中學會適時地鬆弛,對健身和防病都是非常必要的。呼吸吐納鍛鍊恰好能有效地起到這個作用。實踐證明,長期練功的人不容易疲勞,平時總感到精力充沛,很少患感冒等病。
2、陶冶性情:中國傳統呼吸吐納強調練功要修心養性,即最佳化人的情緒、意志與性格等。這既是練功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也是通過呼吸吐納鍛鍊能逐漸得到的直接效益。實踐告訴我們,人們在呼吸吐納入靜狀態下,會體驗到非常愉快和舒適,不僅有身體的舒適感,而且心情也非常舒暢,整個心身都沉浸在一種超脫的意境中。長期堅持呼吸吐納鍛鍊,就能起到陶冶情操、開闊心胸、培養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強心理適應能力的作用。練功還可使人感到做事得心應手,效率增加,而且有利於改善人際關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開發智慧型:呼吸吐納實踐可以開發人的智慧型,這一點在古代呼吸吐納典籍中有很多明確的論述。隨著呼吸吐納研究的深入,逐步證實了呼吸吐納的這一作用。通過呼吸吐納鍛鍊,能使大腦的疲勞較快地消除,使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感知覺敏銳,記憶力增強,思維能力提高,從而能提高智慧型水平。有關專家認為,呼吸吐納有可能成為提高人類智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4、延年益壽:中醫認為人到老年,陰精虛衰,真元漸虧,身體各種機能都逐步減退。也有一些人因種種原因未老先衰。實踐證明呼吸吐納能夠調動和發揮機體內在潛力,推遲或延緩衰老,防治老年智慧型減退,增進老年人身心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
氣功和經絡的關係如何?
中醫學的基本觀點之一就是整體觀,而人體之所以能成為統一的整體,是通過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的,因此經絡學說在中醫理論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氣功作為中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同經絡當然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首先,從經絡的發現來看,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提到了經絡,並具體講明了其循行走向。而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套用現代科學技術卻找不到經絡的蹤跡,不知其為何物。那么,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人怎么能得到有關經絡的認識呢?根據某些史料記載與近代科學實驗發現,經絡學說的起源及形成和氣功有著密切的關係。明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在其所著《奇經八脈考》中講:“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內景隧道”是指人體的經絡系統,“返觀”可以理解為一種靜功的鍛鍊方法。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體的經絡變化,在進行某種靜功鍛鍊過程中是能夠覺察出來的。針灸臨床實踐中發現,有時針刺某個人的某一個穴位時,整條經絡都出現感傳,這種人被稱為經絡敏感人。這種人通常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很小。然而當對人群中非經絡敏感人採用誘導入靜的方法,使其進入氣功態後,經絡感傳現象及經絡敏感人的出現率則大大提高。這一實驗研究結果也為經絡和氣功的密切關係提供了佐證。
另一方面,氣功還有疏通經絡,祛病強身的作用。《黃帝內經》說:“經脈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中醫學認為,經絡是人體周身氣血運行和輸布的通道,是把人體各部分聯結成統一整體的重要系統,經絡系統保持通暢,人體的氣血就得以正常運行,生命就得以正常活動。若經絡系統出現異常,人體的機能活動就要發生障礙,產生疾病。練功時可出現末稍循環旺盛,腺體活動增強等現象。這些變化,都說明氣功鍛鍊具有疏通經絡的作用。此外,許多氣功功法都是在經絡學說的影響下,依據氣功原理編創的。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就反覆強調了奇經八脈對於練功和診病的重要性,認為“醫而知乎八脈,則十二經、十五絡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脈,則龍虎升降、玄牡幽微之竅妙得矣”。針灸學家楊繼洲在《針灸大成》中指出了任督二脈與練功的密切關係,認為許多功法雖有“種種不同,豈離任督”。近代醫家張錫純也主張學醫的人應練氣功,並參看丹經。
綜上可見,氣功與經絡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的。

常見情況

練功的異常反應
異常反應也稱不良反應,在練功中由於對練功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未能正確掌握,所以在練功中出現一些異常現象,如頭昏腦脹、胸腹脹滿、氣不歸原等各種反應。這些異常反應的出現,影響練功的進展和健康,故稱不良反應。遇有此種情況出現時,應及時從各方面調整、糾正。一般在短時期內,大約一周左右,即可自行消失。如出現異常反應後,未能及時糾治,異常反應進一步發展,長期不消失,即會造成偏差。故有人認為嚴重的異常反應即為“偏差”。一般異常反應有如下幾種。
1、雜念叢生,心意散亂
練功者由於平時的內外環境的紛擾,或練功前思想負擔過重,精神緊張,未能做好思想準備工作。致使練功時雜念紛擾,千頭萬緒接踵而來。初學者練功時,愈急於入靜,愈不能入靜,愈想排除雜念,反而雜念愈多,以致精神更加緊張,甚至不能繼續練功。這多是由於用意過重引起的。在練功中雜念紛來時,應順應自然,不要勉強抑制,經過一段時間,約20至30分鐘,靜觀雜念出入,雜念逐漸會減少。或當雜念繁多時,意守呼吸用數息法,即在練功中默念自己呼吸的次數,或默念字句法,進一步把全身放鬆及思想放鬆,即可使雜念逐漸減少。如雜念過多,煩躁不安,可暫停練功,散步片刻,待心情平靜後再開始練功。
2、胸悶憋氣,呼吸不暢
練功中由於姿勢不當,如收腹挺胸或含胸過甚,或呼吸用力過強,勉強追求深長細勻的呼吸,用力氣沉丹田,或停閉呼吸時間加長,意守呼吸過重等,均可造成胸悶憋氣、呼吸不暢。如有上述症狀出現時,應找出原因加以改正,重新調整姿勢。如挺胸者應調整胸部肌肉放鬆,呼吸過重或閉氣時間過長者應改為自然呼吸。如由於意念過重者,應將意守強度減低,改為似守非守。這樣使姿勢、呼吸、意念均調整到放鬆和順乎自然,胸悶等現象即可得到糾正。
3、心慌心跳
少數練功者,在練功中出現心跳加快或自覺心慌,有的是偶爾出現,也有的持續時間較長。臨床觀察心慌者,多由於練功時思想有顧慮,姿勢不自然,全身未能放鬆,呼吸用力或停閉呼吸時間過長引起。尤其是心臟神經官能症或有心臟病的患者發生較多。如遇有此種症狀發生,應及時解除思想緊張,全身放鬆,自然呼吸,待心慌平靜後,再進行練功。如因心臟神經官能症或心臟病引起者,可平時適當加服鎮靜劑或β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等藥物以助糾正。
4、頭昏、頭脹、頭痛、耳鳴目眩
練功中出現頭昏、頭脹、頭痛及耳鳴目眩的症狀,多由於情緒緊張,用意念強度偏大,或勉強用意念導引氣血上頭,或意守部位偏高,如意守上丹田(印堂或百會),或強行呼吸閉氣引起。如出現此症狀,應放棄意守,採取自然呼吸,待頭部症狀消失後,再繼續練功。如意守部位過高,應改為意守下丹田或湧泉穴。一般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練功,應意守下丹田,不守上丹田。
5、腹脹、腹肌疲勞
練功時出現腹脹、腹肌酸痛的最常見的原因多因於有意鼓腹,追求深長的腹式呼吸或吸氣後停閉時間過長,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腹肌緊張,腸胃運動受抑制而引起。糾正之法首先是改為自然呼吸,減少腹肌的緊張用力,即可消除。如腹脹明顯者,可暫停練功,作腹部自我按摩或改為臥式、半靠位練功。這樣較易使腹肌放鬆,腹脹腹酸逐漸消除。
6、腰酸背痛
腰酸背痛的症狀,多見於練功初學者,由於姿勢不正,未能沉肩含胸和松腰松腹所引起。或初學者體質虛弱,練功時間過長,超過了體力支撐的限度所引起的。遇有此種情況,應暫停腹式呼吸,身體微向前俯使胸腰部肌肉放鬆休息一下,再繼續練功;如是練功堅持時間太久引起的,應適當將練功時間縮短,待體力恢復後,再逐漸加長練功時間。
7、昏沉、困盹、欲睡
練功初期由於環境安靜,雙目微閉,全身放鬆,思維活動減少,大腦興奮性減弱,形成了睡眠的有利條件。故初練功者,易於出現困盹入睡的現象。從生理學上來說,睡眠是大腦皮層的廣泛性抑制擴散,而呼吸吐納的意守入靜,則是皮層機能的興奮集中,二者截然不同。練功中出現昏沉困盹的原因,一是由於意念未能集中,興奮性尚未提高時產生昏昏欲睡的現象;一是由於練功前過度疲勞,勉強練功所形成的。如有昏沉欲睡現象時,可微開二目,或將身體晃動幾下,以驅散睡意,振作精神,再繼續練功。如再重新出現困盹欲睡時,不易克服,說明與疲勞過度有關,應停止練功,安心睡一覺,待醒後疲勞解除時再度練功。
8、肢體疼痛麻木
初練功時,由於內氣未充,氣血運行尚未暢通,加之練功者急於求成,可能出現肢體或局部麻木或輕微疼痛感覺。如麻木疼痛的症狀感覺很輕,可以繼續練功,不去管它,待練功進一步後氣血運行增強,麻木疼痛自會消失。如仍不能消失,可暫停練功,做一下局部活動和按摩後自會消失。
9、發冷感
練功中突然出現身體發冷,甚至寒戰發抖,這可能是由於體質虛弱,內氣尚未激發出來的表現,一般不要為此異常現象恐懼,可繼續練功,多能在短時間內自行消失。如不能自行消失,可以加強鼻息法,以鼓動氣血流通,或暫停練功,活動一下,待冷感消失後再繼續練功。
10、身體過熱感
在練功中有時全身或局部突然灼熱似火燒,熱流有時上沖或流動,這種現象多在短時間內消失,可能是入靜後對局部內氣變化敏感增強所致。如系內火過盛引起,可做退火功,兩眼先注視鼻尖,再轉移注視膻中,再注意力轉移至臍至膝,每部位注視各2分鐘,最後注視大敦穴約8分鐘,再意守大敦穴約4分鐘,可以引火下行。
練功時胸脅脹悶是怎么回事?
練呼吸吐納達到入靜狀態會出現多種舒適感,其中就包括胸脅暢快,心胸開闊的感覺。但是有的初學者在學練中卻出現胸脅脹悶感,這種情況與意守不當、調息不當及氣機不調等因素關係更大些。
1、意守不當:意守不當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意守部位不當,二是意守呼吸不當。
除個別患有特殊病情的人練功時可意守身體上部外,一般意守部位應以身體下部為好。前人把它總結為“上虛下實”、“下占七分上占三”的練功要領。但是有的呼吸吐納方法需意守胸部或膻中穴,個別人在意守中過於執著,火候不適度,時間久了意氣(感覺)相隨,造成胸脅脹悶感。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將意守部位改為下丹田以引氣下行。  有些功法非常強調練功時的呼吸方法,而個別初學呼吸吐納者理解問題容易偏頗和固執,將意念全部集中在呼吸上。本來我們每日每時的呼吸是一項根本不必去介意的,會在不知不覺間自動調整的活動,但是上述那種人由於在呼與吸的意守上放不開,造成必須時刻想著呼吸,否則就不會呼吸,導致人為的胸脅脹滿的狀態。糾正這種胸脅脹悶感往往比較棘手,最好的辦法是請教有經驗的呼吸吐納教師,在呼吸吐納教師的誘導下,從執著於呼吸,專注於呼吸不能自拔的狀態下解脫出來。
2、調息不當:調息是指對呼吸的調整。從古到今呼吸吐納呼吸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呼吸方法本身到底有多大作用,是一個難以說清楚的問題。並且往往有入過於追求調息方法,要么停閉氣時間太長,要么胸式呼吸等造成調息不當,出現胸脅脹悶的感覺。對於這種情況可不必驚慌,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呼吸完全自然,將集中在呼吸上的注意力轉到其它意守對象上去。
3、氣機不調:肝氣抑鬱則氣機失調,本身就可表現為胸悶,常嘆息,或胸脅脹滿,少腹脹痛等症象。學練呼吸吐納初期,剛剛要進入呼吸吐納入靜狀態時,一方面機體處於外界刺激引起的雜念減少,注意力多集中於對自身內部感覺變化的感知上,可使平時就存在的胸脅脹滿等症狀更明顯。另一方面機體在接近入靜狀態時,自身氣機也開始發生調整,氣鬱、氣滯緩解,初期也可出現胸脅脹滿的反應,遇到這種情況不必驚慌,繼續堅持練功,胸脅脹悶感會很快消失。
練功出偏後怎么辦?
1.不要驚慌,找出原因
如果有人練功出了偏,本人和周圍人都不要驚慌,不要認為是了不得的大禍,否則會增加出偏者的精神負擔,造成體內氣機更亂,出偏會更嚴重。因此作為出偏者的家屬和同事應當安慰出偏者,讓他冷靜下來。練功出偏者也和人生病一樣是有前因後果的,應當檢查一下原因,以便“對症下藥”。糾正原來錯誤練法或消除出偏因素,就有可能糾正偏差。
2.停止練功
出偏者如查不出原因應當停止練功。停一段時間之後如果再練又有偏,就應當改練更為適合自己的功法或更換指導老師。
3.自己糾偏
如停止練功後出偏症狀仍未消除,意識清楚者可以自己糾偏。方法如下:自然做靠背椅上,上身坐正坐直,以自然舒適為準,全身放鬆,二目微合,呼吸自然,不調息,不意守,不舌抵上齶,不走大小周天。總之放棄原來練功的各種意念,讓體內真氣自然調節直至恢復正常,每天堅持做可能會好。
4.找練功有素有德的呼吸吐納師糾偏
如果停練和自己糾偏都無效,應當找練功有素、有德的呼吸吐納師糾偏。
5.出偏的人一定要注意生活規律
按時起居、飲食定量、不要吸菸、飲酒、喝咖啡,並避免其它刺激和興奮。出偏的人往往伴有狂躁和嗜睡交替出現的情況。夜間過度興奮失眠,白天就可能嗜睡不起。白天休息夠了夜間就又會興奮,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因此如果夜間病人未睡好,只要不是心臟病和其它危重患者一般來說早上應按時起床,白天也不要睡覺,這樣夜間才能睡好,才能把出偏糾正過來。
6.對出偏的人不要嘲笑、諷刺
不要把他們的不正常當成裝病,也不要把他們當成精神病患者輕易送精神病院,更不要責罵他們,以免加重對出偏者的惡性刺激引起不良後果。出偏者的家屬和周圍的同志應當開導出偏者,幫助他們找到出偏的原因,解決好出偏的問題。也可以啟發誘導他們去做一些助人為樂的好事,以發散不正之氣,以有利於對出偏的糾正。
練功時唾液增多是怎么回事?
練呼吸吐納時,尤其是到達入靜狀態時,口中會有大量的唾液不斷地產生。這是一種有益的練功反應。
人的口腔內有三對大的唾液腺:腮腺、下頜腺和舌下腺,還有無數散在的小唾液腺。唾液就是由這些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以往的生理學認為唾液的分泌完全是通過神經反射來調節的,並且分泌量主要受副交感神經影響。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唾液分泌稀薄而量多。一種調節調節是由於食物對口腔造成機械的化學的和溫度的刺激,經過中樞的作用,再由傳出神經到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練呼吸吐納時並無食物直接刺激口腔,所以練功時的唾液分泌增多不屬此類。另一種調節是食物形狀、顏色、氣味以及進食環境等因素造成的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一旦建立起來,即使沒有直接吃這種食物,只要看見它或嗅到它的氣味,甚至想到它,都可通過條件反射引起唾液分泌。例如吃過山楂的人,以後看見或想到山楂都可引起唾液分泌。然而練呼吸吐納時並沒有看到、嗅到、想到某種食物的情況,所以練功時的唾液分泌增多也不屬於這一類。呼吸吐納鍛鍊引起的唾液分泌增多現象,是以往的生理學教科書沒有記載的一類。
我們知道,練功唾液分泌增多的現象出現在進到入靜狀態時。入靜狀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引起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降低,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強。由此不難知道那種練功時出現的既無食物刺激,又無食物條件反射刺激的唾液分泌增多的現象,是呼吸吐納引起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的直接結果。這是一種自我心理生理調節的結果。
唾液具有多種生理作用:可以濕潤與溶解食物,使食物易於吞咽,並引起味覺;清潔和保護口腔,可清除口腔中的殘存食物;當有害物質進入口腔時,唾液可沖淡、中和這些物質,並將這些物質從口腔黏膜上洗掉;唾液中的溶菌酶還有殺菌作用;唾液中含有澱粉酶,它可使澱粉分解,轉變為麥芽糖等等。
我國古人對唾液在養生中的作用是很重視的。《本草綱目》記載:“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腎水,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道家謂之金漿玉醴。溢為醴泉,聚集裝華池,散為津液,降為甘露;所以灌溉臟腑,潤澤肢體。故修養家咽津吶氣,謂之清水灌靈根”。《上清黃庭內景經》有“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咽靈液災不乾,體生光華氣香蘭,卻災百邪玉練顏”的記載。認為唾液在養生中具有防腐、美容、抗老延年等作用。現代研究中有人報導在唾液中發現有抗衰老因子,更為古代的經驗認識提供了現代科學依據。
總之,練功中出現的唾液分泌增多是一個有益的反應,遇到這種情況不必驚慌緊張,慢慢咽下即可。
練呼吸吐納的禁忌
1.忌氣惱、煩躁
許多病都是由生氣、惱怒、煩躁引起,因為情志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久之會產生病理狀態。練功者如不忌氣惱、煩躁,有可能多年練功而毀於一旦。
2.減少房事
人身三寶是精、氣、神,練功使精、氣、神旺盛,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練功人如果不節慾、房事多,必然耗精,引起腎陰不足和腎精虧損。如此下去非但練不好呼吸吐納,恐怕會患多種疾病。有些人練功效果不明顯或長功慢多與此有關。練功應以減少房事為宜。
3.忌貪念
練功須忌貪財、貪名、貪利、貪酒、貪色……有貪念則心不會靜下來,因此練不好功。有貪念就會有貪的行為,就可能招來許多麻煩,引起許多矛盾。貪為邪念,練功應當心正、心淨。貪為萬惡之首,有貪念心就不正,就會犯錯誤,犯錯誤就會受懲罰。因此練功人忌貪十分重要。
4.忌任性
練功提倡順其自然,任何事物都是按客觀規律發展的,超越客觀規律以主觀想像行事則謂任性。例如:通大小周天應是水到渠成,功到自然通。如果功夫不到,強行以主觀意念通就不自然了,就可能將氣血積聚在某一處,或產生頭痛、頭暈、或某處疼痛、脹滿。另外,日常處事也忌任性,任性容易鑽牛角尖,容易氣惱引起氣亂,影響練功效果。
5.忌“假”
練功要練“真氣”,忌假的意念和行為。因此練功要先練做真人;說真話、辦真事,誠實做人,才能練出真氣。練功中一些做作的言語行動也是要不得的。
6.忌驕傲自滿,忌自吹自擂
俗話說: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真有本事的人往往謙虛謹慎,沒有多大本領的人反而容易驕傲自滿,自吹自擂,誇大自己的功能,給病人治病大包大攬,打保票等。這都是練功者應禁忌的。須知醫學上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世界上的事是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的。因此任何時候說話、辦事都應留有餘地,切忌江湖氣干擾了自身的修煉,引起不良後果。

關於養氣

中醫的理念中,是非常玄妙又重要的一個概念。很多時候我們講求養生的方法,就要從養氣入手開始培養。在中醫理論中,首先認為人的形體是由氣構成的,“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氣主宰著生命。不論是體表可以見到的皮膚、毛髮、五官和人體的生命活動現象,還是內在的肌肉骨骼、五臟六腑,都是由“氣”構成的。
養氣呼吸法
太極陰陽兩儀
事實上,古代的養生家認為,“”和““是兩種不同的概念。通俗的講,“炁”就是人體最初的先天能源,而”氣“則是指通過後天的呼吸以及飲食所產生的能量。而氣功鍛鍊主要是通過後天的呼吸等方法來接通先天的“炁”,從而達到養生健身、延年益壽的效果。

關於呼吸法

腹式呼吸
呼吸是人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同時又是重要的養生之道。人的一呼一吸承載著生命的能量。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的肺細胞平展面積有兩個足球那么大,但大多數人在一生中只使用了其中三分之一的能力。 美國健康學家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不論在已開發國家,還是在開發中國家,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確。很多人的呼吸太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鮮空氣尚未深入肺葉下端時,便匆匆地呼氣了,這樣等於沒有吸收到新鮮空氣中的有益成分。坐辦公室的人,由於坐姿的侷促和固定,通常是淺短、急促的呼吸,每次的換氣量非常小,所以造成在正常的呼吸頻率下,依然通氣不足,體內的二氧化碳累積;加上長時間用腦工作,機體的耗氧量很大,進而造成腦部缺氧。於是白領們經常出現頭暈乏力嗜睡辦公室綜合症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打坐
一般哺乳動物均採用腹式呼吸,其優點是可以充分發揮心、肺細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強心臟功能,加大了消化系統的動力,進而增強、激活其功能,利於排除聚積在腸道毒素及內應力的釋放。
養氣呼吸法
養氣呼吸法:打坐呼吸
為什麼腹式呼吸對生命如此相關?因為腹腔內藏著除心、腦、肺之外的全部臟器。包括消化系統、造血系統、生殖、泌尿系統及內分泌系統及淋巴系統的一部分,並擁有大量的血管神經,因此腹腔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加強腹式呼吸,促進腹腔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腹式呼吸好處還在於通過腹腔壓力的改變,使胸廓容積增大,胸腔負壓增高,上下腔靜脈壓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由於腹腔壓力的規律性增減,腹內臟器活動加強,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促進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起到加速毒素的排出,減少自體中毒,而達到減慢衰老的目的。此外,對結腸癌及痔瘡的預防也卓有成效。
腹式呼吸無論在跑、走、坐、臥工間課餘時皆可進行。此功方便易行,如每日堅持下去,對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廢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環,促進腹部及盆腔臟器的生命活動等皆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