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飯局
拼音:fàn jú
注音:ㄈㄢˋ ㄐㄨˊ
引證解釋
舊時指宴會,聚餐。
老舍《
駱駝祥子》一:“遇上
交際多,飯局多的主兒,平均一月有上十來個飯局,他就可以
白落兩三塊的車飯錢。”
端木蕻良《火腿》:“等你飯局回來,我一定在桌子上,擺一桌子火腿。”
起源
“飯局”這一辭彙起源於宋代,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局”是下棋術語,引申出“情勢、處境”的意思,後來再引申出 “賭博、聚會、圈套”的意思。“飯”與“局”的組合,是宋代文人對漢語及中國文化的一大貢獻——因為飯局上的圈套實在太多了。
因此,這些“飯局”二字才有了青史留名的機會。
各國飯局
中國
最繁文縟節的飯局
中國人的飯局講究最多,這在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比肩。從座位的排放到上菜的順序,從誰先動第一筷到什麼時候可離席,都有明確的規定,把“中國是禮儀之邦”這個概念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人的飯局上,靠裡面正中間的位置要給最尊貴的人坐,上菜時依照先涼後熱、先簡後繁的順序。吃飯時,須等坐正中間位置的人動第一筷後,眾人才能跟著各動其筷。
中國歷來都是無酒不成席,勸酒是中國飯局最有特色的部分。飯局開始時,主人常要講上幾句話,之後便開始勸酒。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客人一般也要喝完。不但主人要勸酒,客人與客人之間也要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的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罰酒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
吃完飯後,人們並不是馬上就散去,往往還要聊上一會兒,以增進感情。等坐中間位置的人流露出想走的意思後,眾人才能隨之散去。
正因為中國飯局具有特殊的文化含義,所以多年來,飯局一直是人們
交際和應酬的重要手段。毛澤東說過一句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這句話本意上是說革命需要自願,從另一個角度上看,也說明了許多飯局是一種無奈的應酬活動,是很不情願的舉動。
日本
吃不飽的飯
日本人的飲食一貫樸實簡單,飯局上也如此,常讓人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如果在早上設飯局,不過是一杯牛奶、一份熱狗而已。中午可能稍微豐富一點兒,有大米飯、魚、肉、鹹菜和西紅柿等。晚餐相對來說是最豐富的,有飯有菜有湯,最重要的是日本人通常只有晚上請客吃飯時才會有酒。因此日本人的飯局一般都設在晚上,他們習慣下班後三五成群地去飯館。
日本飯局上的氣氛相對來說隨和且輕鬆。吃飯前都互相為對方倒酒,他們喜歡喝的酒是啤酒、
清酒、
威士忌、餐酒和燒酒。第一杯一起飲過後,大家就可以隨意開吃了。一般人的觀念中,日本食品只有魚肉,其實不然,日本飯局上許多新推出的食品近幾年已世界聞名了,比如生魚片。日本人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每年人均吃魚一百多斤,超過大米消耗量。日本人吃魚有生、熟、乾醃等各種吃法,而以生魚片最為名貴。一般來說,自己在家裡是捨不得吃的,只有在設飯局時才會叫上這么一道菜來待客,因為在日本人的飯局上,生魚片象徵著最高禮節。開宴時,從魚缸里現撈現殺,
剝皮去刺,切成如紙的透明狀薄片,端上餐桌,蘸著佐料細細咀嚼,滋味美不可言。但客人不能放開肚皮吃,因為菜的數量極少。
新加坡
最謹慎的飯局
新加坡人對飯局持非常謹慎的態度,他們一般不會邀請初次見面的客人吃飯,需等主人對客人有所了解後,才可能設飯局來款待。而且新加坡的政府官員不得接受社交性飯局的邀請,不然就會被有關單位嚴加處理。
新加坡人喜歡清淡,愛微甜味道,飯局上的主食以米飯為主,常有
炸板蝦、
香酥雞、番茄
白菜卷、
雞絲豌豆、
手抓羊肉等風味菜餚。新加坡人在飯局上愛喝啤酒、東北葡萄酒等飲料,對中國粵菜也十分喜歡。去赴飯局的時候,男士必須穿西裝、系領帶,女士們則要穿晚禮服,這樣主人家會覺得受到尊重。
如果飯局是設在主人的家裡,吃完飯後,客人不能立即就走,要幫主人做清潔工作,否則就會被視為對主人家的不尊重。而且在赴飯局時,客人通常還要隨身攜帶一份禮物,因為
新加坡人有贈送禮品的習慣。在飯局上禮物仍原封不動地被擱在一邊,客人散去後主人才會打開。
美國
美國人是全世界最“自由”的民族,吃也不例外,不像中國有那么多
繁文縟節,一件T恤衫、一條破牛仔褲就可以輕輕鬆鬆去赴飯局了。
美國人吃飯最單調,早上喝點牛奶煮麥片,吃些麵包或果醬,中午吃個夾肉的
三明治或夾香腸的熱狗,喝杯咖啡就算了事。一年到頭,吃的總是那兩種飯菜。即使設飯局請客吃飯,也無非是咖啡、牛奶、可口可樂、麵包、
熱狗、三明治、漢堡包、
煎牛排之類。
在飯局開始時,美國人通常先要喝一杯冰水或者一小碗湯,然後是一盤沙拉,接著才開始吃一道主菜
牛排或
牛肉餅。主菜吃完後吃西瓜或水果,不飽的話,再吃塊
甜點心。在美國的飯局上,一般是由
服務員或主人將每道菜送到餐桌旁供賓客取用。一個人取完後再傳給旁邊的人。麵包等食物也放在大盤子裡根據需要自取,可在餐中任何時候取用。
一貫開放的美國人把個性自由帶到了飯局上,雖說少了許多禮儀的束縛,但吃的卻是全世界最單調的飯局。
俄羅斯
酒的代名詞
伏特加是俄羅斯的名酒,俄羅斯人乾脆把伏特加當成了飯局的代名詞,因為無論誰設的飯局,席上都少不了
伏特加酒。
在飯局上,俄羅斯人先在每人的酒杯里倒上一杯伏特加。第一杯通常是一齊乾下,以後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隨意酌飲。不過,俄羅斯人在飯局上喝酒從不像中國人那樣
耍滑頭,都極為誠實,一般不勸酒,有多少量喝多少。因為在俄羅斯人看來,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
真正的男子漢。俄羅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踉踉蹌蹌找不著家門的醉漢。俄羅斯男人常把伏特加比喻成自己的“第一個妻子”。
在飯局上幾杯伏特加下肚,能歌善舞的俄羅斯人就會雅興大發,或翩翩起舞,或盡展歌喉,妙趣橫生。朋友間的飯局一般要持續3到4個小時,每隔1小時休息10分鐘,菸民可出去過會兒菸癮。席上的
祝酒詞也很有意思,第一杯為相聚,第二杯祝願健康,第三杯為愛--對祖國的愛、對家庭的愛、對妻子的愛。接下來便是祝願和平、祝願友誼等。如果是在朋友家裡赴的飯局,最後一杯要獻給女主人,表示對她高超廚藝的讚賞和辛勤勞動的感謝。
俄羅斯人的飯局不太講究菜的質量和多少,只要有酒喝就行。喝口酒,吃口麵包,再來一小口乳酪就是一桌絕佳的飯局。在俄羅斯的一些餐館裡,通常也可以看到成群的人圍著桌子乾喝酒,那是俄羅斯的窮人在設飯局,沒錢買菜,喝一口酒後就把油膩的袖口貼近鼻子聞一聞,權當吃菜。儘管如此,飯局的氣氛仍然在酒精的作用下熱烈而快樂。
德國
啤酒的天堂
德國人吃得比較簡單。早餐主要是麵包、黃油、果醬和咖啡。午餐和晚餐一般只有一個湯或一道菜。只有赴飯局時,餐桌上才相對豐富一些,但通常也不過是香腸和蛋糕等。德國人在飯局上主要是喝啤酒,數量達到驚人地步,平均每人每年飲啤酒145升。
德國人的飯局是名副其實的“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吃豬肉喝啤酒。德國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耗量為65公斤,居世界首位。飯局上的菜大部分都是豬肉製品,最有名的一道菜是“
黑森林火腿”,它可以切得跟紙一樣薄,味道奇香無比。飯局上的主菜就是在酸捲心菜上鋪滿各式香腸及火腿,有時用整隻豬後腿代替香腸和火腿。那燒得熟爛的一整隻豬腿,德國人在飯局上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人幹掉它。
小說名稱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滇西阿佤族女大學生司小吟機緣巧合下結識了遼安市市委副書記兼
政法委書記仉笑非,並認其為義父。畢業後司小吟來到遼安,在仉笑非安排的飯局上認識了年輕劇作家秋未寒,而秋未寒的另一個身份則是遼安市市委書記古明帆的得意弟子。
秋未寒果然對司小吟一見鐘情。
隨著市委書記古明帆上調,仉笑非與市委常務副書記林之俠圍繞著空缺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仉笑非見秋未寒吃了魚餌(司小吟),卻始終沒有按他的意思在古明帆面前吹風,於是設計將司小吟推到了好色的林之俠身邊。而後某日一場飯局後,司小吟被騙進了醉酒的林之俠的房間……
吟被騙進了醉酒的林之俠的房間……
話劇名稱
基本信息
編劇:曹熠
製作人:李宗全
表演:太原市話劇團
內容簡介
話劇《飯·局》由《
瘋狂的瘋狂》原班人馬演繹,太原市話劇團用他們的方式獻出對
中國式飯局文化和傳統的最真實最懇誠的演繹。演繹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飯局,真實中帶著無奈,無奈中映襯出現實,現實中體現飯局中的悲喜交錯。該劇像是一面鏡子,在拋出不同地點、相同時間、各類人物在飯局中的衝突後,慢慢走近觀眾,折射出現實。終歸會發現舞台上的某個人物、某一句台詞、某段處境,恰恰是你曾經歷和感受過的,都能夠跟各自生活交融在一起。話劇《飯·局》會用它標誌性的演繹方式解密更為純粹的飯局之道。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
平行蒙太奇
主角之一林向紅,設宴邀請已升為領導的大學同學“老大”,期待解決職稱問題。但“老大”遲遲未到,林向紅
焦躁不安,終於有人敲門。觀眾
翹首以待時,舞檯燈光卻突然全滅,林向紅的飯局戛然而止,下一個故事隨即展開,這是影視劇中的常用手法平行蒙太奇。《飯·局》由3個故事組成,平行發展避免了平鋪直敘,吊起了觀眾的胃口。“這是首次在話劇中使用平行蒙太奇。”導演
朱正說。
“80後”編劇
《飯·局》中涉及官場升遷,農民工討薪等社會問題,劇中人物間矛盾重重,但每個人物卻充滿著無奈。複雜的劇情和豐富的內容,要求編劇有豐富的社會經驗。 23歲的曹熠是80後,他站在謝幕的舞台上時,出乎所有人意料。“在開始創作時,我把握不好‘跑官型’飯局,跟一些老江湖‘取經’後才艱難成稿。這場‘現實版的
鴻門宴’,是我最喜歡的一段戲。”
電影名稱
基本信息
片名:飯局
編劇:張毅
梗概
本片是一部由五個小故事組成的作品,同時展開五個不同地方、不同情節的故事,雖然五個故事各自獨立發展但卻又相互聯繫。涵蓋了愛情、親情、友情,全部圍繞著“飯局”這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