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3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順河回族區正式設立,是全國5個少數民族城區之一。
![順河回族區 順河回族區](/img/e/9da/cGcq5CMlZ2MmV2NhVDZ0MjZkNTYxETOmNWO0U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1956年3月,改稱順河回族區;同年8月改稱順河區人民委員會。
1958年,改稱順河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恢復區人民委員會;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稱紅衛區。
1972年,改稱順河區。
1980年10月,復名順河回族區。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順河回族區位於開封市區東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14°20′-114°26′,北緯34°45′-34°49′,東臨商丘地區,西連省會鄭州市,南接
許昌市、周口地區,北靠
黃河,與中原油田隔河相望,東距亞歐大陸橋東端的港口城市連雲港500公里,西距省會鄭州72公里。總面積86平方公里。
地貌
順河回族區地處豫東平原,黃河下游大沖積扇南翼,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良好,結構穩定,屬黃河沖積平原,第四系全新地層,其成因為黃河沖積物,質地疏鬆,海拔69米至78米。
氣候
順河回族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春季乾旱多風沙,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14℃,年均降雨量670毫米,林木覆蓋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順河回族區總人口約25.6萬,有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等20多個民族,回族占10.7%,是開封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區。
交通
順河回族區境內,
隴海鐵路穿境而過,連霍高速、大廣高速、鄭(州)民(權)機場高速、日南高速、
310國道、鄭汴洛快速物流通道和正在修建的鄭徐高鐵交會於此。
經濟
綜述
2011年,順河回族區生產總值完成63.1億元,是2006年的2.2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6億元,是2006年的4.8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3.7億元,是2006年的2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首次突破1億元,達到10795萬元,是2006年的2.5倍;三次產業比例由2006年的5.4:48.5:46.1調整到4.6:53.6:41.8。
2013年,順河回族區生產總值(
GDP)完成69.25億元,較2012年增長8.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8億元,較2012年增長4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3.07億元,較2012年增長12.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83億元,較2012年增長22.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5062萬元,較2012年增長19.8%。
第一產業
2013年,順河回族區糧食總產36372噸,農業增加值完成3.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458元,發放惠農補貼504萬元,區財政投入1520萬元,植樹造林723畝,建成農機合作社5個,土地流轉4000畝。
土柏崗鄉農業第二產業
2013年,順河回族區共引進5000萬元以上項目2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2個,實際到位資金34.6億元,全年完成引資46.7億元,為市下目標的176%。制定了《開展重點產業大招商工作實施方案》和《汴東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優惠辦法》,汴東產業集聚區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9億元、稅收3.02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44家,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44.2億元。強力推進三號地塊一期、雙龍帝苑、城東綜合市場、奧蘭小區東區等16個項目的徵收,共徵收房屋62.33萬平方米,為年計畫的103.9%;新開工保障房1680套,基本建成1350套,超額完成任務。拆除違法建築376處3.2萬平方米。投資17.5億元的種子科技物流園正在建設,投資2.2億元的晨盛產業園如期推進,投資8億元的正和創業園和投資2億元的汴京路東延三期等項目開工建設,尤其是投資3.9億元的東京極地海洋館,朱屯、齊寨社區分別建成住宅房616套和502套。
晉開集團(原開封化肥廠)第三產業
2013年,順河回族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3.07億元,較2012年增長12.7%。契約利用外資完成3000萬美元,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完成1386萬美元,分別為市下目標的105%和126%。
社會事業
基礎建設
2013年,順河回族區投入158萬元完成城區監控系統擴容工程,新增監控探頭140個,新建二級技防監控平台2個,實現城區技防全覆蓋。投入創衛、創園資金5044萬元,取締、升級、重建農貿市場12個,公廁旱改水79座,垃圾中轉站11座,修整道路62條,新增垃圾箱4000個、封堵垃圾道2762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順河回族區有各類醫院35個,
新農合參合率達99.5%,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90元,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15萬元,發放補助金1040萬元。發放救助金133.4萬元,人均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180和87元,發放低保金4822萬元。農村“五保戶”供養政策,“五保”人員年集中、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2240和1320元。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順河回族區有國小、幼稚園39所,中學、中等專業技工學校和職業高中36所,投入8221萬元,改造校園基礎設施21處,保障中國小公用經費、生活補助、課本雜費落實到位。
河南大學社會保障
2013年,順河回族區各項民生支出達26666萬元,為財政支出的61%。全區參保人數、參保率、採集人數和保費總額均為全市第一。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助標準和住院費支付比例,發放補償金713萬元,發放低保金5581萬元,777戶困難家庭廉租房補貼發放到位。城鎮新增就業8017人,勞動力轉移1.9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19筆,扶持480人實現創業,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
歷史文化
民俗
飲食
小吃:灌湯包子、
逍遙鎮胡辣湯、
桶子雞、龐記桶子雞、沙家牛肉、開封套四寶、三鮮蓮花酥、五香兔肉、風乾兔肉、五香羊蹄、醬瓜雞丁、菊花火鍋、大京棗、
燴麵、
雙麻火燒、芝麻翅中翅、炒紅薯泥、花生糕、黃燜魚、
鍋貼、
羊肉炕饃、炒涼粉、冰糖熟梨、杏仁茶、江米切糕、回民羊肉湯、東華乍、鍋貼豆腐等。
宗教
截至2012年,順河回族區經政府批准的宗教活動場所(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達17處,開封市伊斯蘭教協會、開封河南佛學社、開封市天主教愛國會均設在轄區內。
理事廳街天主教堂名勝古蹟
鐵塔公園
鐵塔公園位於中國河南省開封市城區的東北隅,是以現存的鐵塔(開寶寺塔)而命名的名勝古蹟公園,占地面積51.24公頃,是中國100家名園之一、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鐵塔公園 北大寺
北大寺,係為唐宋時建,原建在北關外,據說北關原為通北京大道,北來商旅多在北關落腳,當時北關繁榮。公元1645年黃河決堤,該寺塌坍不堪,遂遷移至今處,又經歷零星翻修至今。
北大寺榮譽
順河回族區連續兩次被國務院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稱號,多次被河南省政府、省民委授予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民族團結創建先進單位、民族宗教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