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歌賦

韻歌賦

韻歌賦,是講究格律韻文,是韻文賦的一種,是律賦的分支,是駢賦的近親,主要以歌韻的節奏來行賦文,甚至大多數要使用同韻母的字作句字結尾,以求押韻的文體賦新賦。因為辭賦,目前可劃分為:傳統辭賦、白話辭賦、新賦詩賦、詞曲體辭賦等。

風格結構,韻歌賦的句式,韻歌賦的賞析,韻歌賦解析,韻歌賦之韻,韻歌賦之歌,韻歌賦之賦,著名人物,

風格結構

韻歌賦,是以“歌韻”來完成賦的風格結構。關於“歌韻”的意義,舉例說明之:來源於網路的詩歌《七律唐僧》中:“於今回首西行路,生死紅塵歷幾番?”“番”為什麼會在五歌部呢?因為:這個字有8種讀音,其中有兩種讀音與五歌韻一致,即陰平bo和陽平po,但按詩中的意思,應該讀作陰平fan,那就該在十三元部。對於韻的要求似乎比歌韻寬泛。

韻歌賦的句式

韻歌賦,句式大量使用詩的句式,來凸現詩化風格。其把騷體詩的語法結構納入賦中,又構成了騷體韻賦。韻尾可分層次而不同。譬如:“2007年2月14日,情人節。江西著名歌唱家毛超倫先生之公子毛樂峰、兒媳曾青婚典,假南昌撫河橋畔大酒店禮賓排宴。星藝畢至,勝友徑度。歌舞昇平,斯典衍祥。岸人即興為之賦賀。”
張友茂的【毛樂峰曾青燕爾韻歌賦】(文/下府岸人):

韻歌賦的賞析

“賦辭席曰:朗天江右,喜落倫園。金閨葉吉,情愛簾歌!佼花似玉,添香紅袖,宴爾新婚,琴瑟合和!爰蘊天地九派之罡罡紫瑞。居懷江右五津之脈脈延流。昊得含笑,好花羞儷。步步事業,功進舒雲。盛典宴賓,吉吉禮盛而歌興,悠悠人生而路長。樂峰皓祥兮俱為青,曾青桃嬈兮翔是峰。鳳凰止庭,駕映倩影佼佼;締結繡閣,步鳴恩愛鏘鏘。珠聯天成自有,璧合宴爾排定。蓋俊揚日華融,倩映麗悠韻。鴛鴦鰈鰈,漾漾景月。灼灼旌旌,采采燕爾!噫樂乎!子竟業乘融兮,關雎影合之闔闔;媳千金於來兮,宜家惠庭之卓卓。瑞祥聚集,形而多迭。庭門挹霞,祥衍斯慶。寄之臘冬閣泰,協而吉此祉潭。於是,聊致恭辭,聽鸞鳳之和鳴,羨良緣之好合。願雙雙對對,愛微心愛。惟席珍孝理,溫良美頌,爰乃為天地之鹹慶之世長之脈衍耳!景星祥瑞,紛至迭來,勝友徑度,誠相喜賀。春風挾合,少侶偶佳,雀屏中目,鴻案齊眉。丙戌歲邀譜短韻賦人友茂與邦雲兄,
謹致毛超倫歌唱家,達此布賀!寓喜崇禧,鴻頌吉祺,臘冬邀舂,歌綺賦興,洪州紀撰。”(引用於-張友茂的【毛樂峰曾青燕爾韻歌賦】)。
韻歌賦,也可通韻,即“一韻到底”,形成一氣呵成的澎湃氣勢,造成綿綿起伏的情感姿態。譬如,蔣紅岩的《相思賦》,其為新疆某網友而寫。韻歌賦,側重於用典,增強詩歌的筆法,凝練語言感染強度。如,蔣紅岩的《相思賦》。
《相思賦》(以題為韻)
作者:蔣紅岩
時值芒種,草木翠郁;風清雲淡,柳絮飛揚。生涯羈旅,縈索恓惶。鄉村荏苒,偶觀稻田流水;翰墨情懷,嘗負書篋行囊。花前邀月吟詩醉,窗外聞笛羨玉裳。鳥鳴於巷陌,犬臥於道旁。幽懷繾綣,相思無限;苦恨纏綿,索句斷腸。獨對螢屏,頻敲心事;再說意念,常赴夢鄉。暇時偶與閒人對聯句,屏中常同淑女論辭章。網海幽深,銜接幽雅;詩文潦草,敘寫感傷。
遙憶知音,歌高山流水之韻;暢聊密友,詠清風明月之章。離鄉背井,非一時之別緒;品句思人,道滿腹之疏狂。鴻雁錦書,音訊頻來西域;楓林青鳥,情思牽繫東疆。松閣縹緲,難謝美人邀請;桃花悱惻,皆因崔護謁漿。翩若驚鴻,秋水淒涼隨雁陣;婉若游龍,伊人曼妙映荷塘。細草軟沙,來往清流浣女;淡雲斜照,垂憐皓腕薰香。
回味四季美景,唯覺相思綿長。紅妝獨立藕香榭,簫奏鳳求凰;粉蝶雙飛怡紅院,舞成祝與梁。春雨忽來,紙鳶誤落瀟湘館;夏風又至,燕子懸棲玳瑁梁。清秋水澄,相思紅豆間花鈿;隆冬雪落,感悟幽蘭佇心房。舉案齊眉梁鴻竄隱海曲;彈琴凝視,張生嚮往西廂。摯友芳華,難忘三生石誓;良媒玉杵,盡搗百日玄霜。攜手藍橋,流連崎嶇仙所;題詩紅葉,縈懷寂寞柔腸。錦繡珠璣,難話思量!
獨對菱花,花容憔悴;空望玉月,月貌迷離。默寫芳箋,有誰解花語?相逢夢境,此處望情痴。璇璣之玄奧,良人可解;圖案之迴環,散客析詩。寂寞有心,才子忽成四季詠;相思無語,佳人新作九張機。昨夜風寒,冷語凝成六月雪;今晨光暖,清辭化作一園葵。恍惚曾憶仙語,汝乃閬苑花仙子;驚悚自疑酒鬼,吾是蓬萊祝酒司。渡迷津於空谷,形駭放浪;憑虛雲而高翔,風月摧眉。貶謫塵世,遠比參商兩宿;邂逅網路,近若天涯咫尺。常嘆世情之薄,人情之惡,無奈天地之交錯,怎覺苦樂之相思?花開崑崙軟紅暖,月照天池山雪奇。若有神鬼之說,苦恨必定有因;若無遠近之虞,真情怎生別離?夢托風雲之客,馳約椒室;身借雷電之光,敢越雷池。半生困頓,自嘆人生敗筆;一世情劫,常惋韶華空逝。若有時光快馬,吾當奮力而追之。
然則巾短情長,所惑久矣。良朋不會,舊友偶知。小酌即醉夢,樂陶然於渾沌;大望輒傷情,苦迷惘而孤淒。禮尊孔孟,詩賞騷辭。漫步蘭亭雅閣,懶撫梅花三弄;聆聽瑤琴音調,卻看鳳凰來儀。情債難償,了無心緒;詩債難償,身何可依?自囚歧途之所,苦心孤詣;人憐漂泊之心,梁脊我支。搗藥伐桂,叮咚月宮之上;逐日投林,憩歇崦嵫之西。苦中歡樂,樂中愁悲。情恨若山,嵯峨難辟蹊徑;心潮如海,澎湃何止潮汐?
網屏曾經有約,遠隔秋雨;芳箋摺疊記憶,飄零思緒。紅顏彌遠,相思甚苦。幾番情意,竟難託付。吾之情懷,不遜陳王;汝之風采,超乎洛女。聆聽關雎之音,變化詩經之句。關關睢鳩,凝視河洲之淑女;裊裊煙波,律動君子之琴鼓。人若能生雙翼,我願乘風歸去。且分雲水,浪漫踏雲舟;獨上穹廬,飄落天涯處。村舍眠黃犢,牧童攀高樹。蛺蝶水上來,卻向花間宿。漫吟秋水落霞,笑看長天孤鶩。摹擬春秋詩畫,吟喔水山鷗鷺。此情此景亦平常,痴心試作相思賦
詩曰:
玲瓏心語憶知音,詩句風華堪自吟。
小院沉香歸紫燕,高山流水付瑤琴。
聊天漫寄雲中月,運筆長歌嶺外林。
羈旅情懷詩骨瘦,相思無奈到如今。
茗齋賦
作者/寒氣閃
詞抒情,詩言志,段段篇篇寫心事。知己 罕,抒情難。己情難做他人衫。悠悠我心滿賦事,青青子衿觸手難。一段一段。苦心滿。 是日心難靜,幽幽渡迷津。放心情,卸孤心。漫漫腳踏步,醉醉吮清風。昏昏然,飄飄然。迷醉清新自忘返。金石水潺潺,沿溪鳥唱歡。悠悠揚揚心聲放。驀驀然然雅樓端。曲徑通幽處,原是夢桃源!
詩詞繞房檐。雅致錦上添,興然急上前 清風拂素匾。號“清風茗齋”。美詞清歌迎。雅詩鋪小徑,吾自心會然。欣然踱步往。素雅小殿堂。書香四流淌。清風翻書忙。小蕊泡茶香。我自心倉皇,手腳不知何處放。疑是蓬萊島,誤闖仙人房。
你作詩來,他做賦。他填詞來,你放歌。醇然酒風味。淡然茶甘香。諸人心雅量。斟美酒。燙茶香。匆匆為吾忙。吾自詩寒酸。不敢無來往。寥寥數幾字。慌慌急復往。怎知蘭心慧,陋詩變模樣。郁藍襯幽莫,淡綠著清新,血紅譜奔放。落英做夢裳。多品讀,細欣賞。字字吾心往。此謂:“神愫融沒靈犀中,交杯入懷情匯然”。
如今,吾似大碩鼠,欣然入油坊。興呼哉:“此間盡安樂,不思赴他往!”

韻歌賦解析

韻歌賦之韻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押韻叫合轍.一首詩有沒有韻,是一般人都覺察得出來的。至於要說明甚么是韻,那卻不太簡單。但是。今天我們有了漢語拚音字母,對於韻的概念還是容易說明的。
詩詞中所謂韻,大致等於漢語拼音中所謂韻母。大家知道,一個漢字用拼音字母拼起來,一般都有聲母,有韻母。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g是聲母,ōng是韻母。聲母總是在前面的,韻母總是在後面的。我們再看"東"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聰"cōng等,它們的韻母都是ong,所以它們是同韻字。
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所謂押韻,就是把同韻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總是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

韻歌賦之歌

詩體的一種。如:《長恨歌》;歌行(古代樂府詩的一體);歌詩(配有樂譜可以歌唱的樂府詩)

韻歌賦之賦

賦,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重要文體,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其遠不及詩詞、散文、小說那樣膾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別在漢唐時詩與賦往往並舉連稱,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和陸機的“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可窺端倪。
那么,何為賦呢?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隻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至於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後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為之賦。
“賦”字用為文體的第一人應推司馬遷。在漢文帝時“詩”已設立博士,成為經學。在這種背景下,稱屈原的作品為詩是極不合適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誦讀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稱也名不正言不順。於是,司馬遷就選擇“辭”與“賦”這兩個名稱。不過,他還是傾向於把屈原的作品以“辭”來命名,這是由於屈原的作品富於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稱為“賦”。真正把自己作品稱為賦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馬相如。而後,到西漢末年,文人們就常以“賦”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從漢至唐初這段時期,賦近於詩而遠於文,從主題上看,楚辭體作品主題較為單一,多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體式,象屈原那樣書寫自己的不幸與愁思。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鋪張誇飾,對漢大賦的影響不言而喻。賦自誕生之日便帶有濃厚的文人氣息,這就是受楚辭影響極深的原因。騷體賦,多採用楚辭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也常繼用了楚辭的“引類譬喻”手法。
賦與詩的盤根錯節,互相影響從“賦”字的形成就已開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更出現了詩、賦合流的現象。但詩與賦必竟是兩種文體,一般來說,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情感為重,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清人劉熙載說:“賦別於詩者,詩辭情少而聲情多,賦聲情少而辭情多。”
漢賦的體式上大致有三種,即騷體賦、四言詩體賦和散體賦(或稱大賦)。。從賦的結構、語言方面看,散體、七體、設論體、及唐代文體賦又都比較接近於散文,有的完全可歸於散文的範疇。賦的似詩似文的特徵,與現代文學中的散文詩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並追求駢偶;
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
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
駢文受賦的影響很大,駢比起於東漢,成熟於南北朝。在文章中廣泛用賦的駢比形式,是漢代文人的常習。以至於有些以賦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視作駢文。象南朝劉宋的鮑照的《蕪城賦》、謝惠連的《雪賦》及謝莊的《月賦》等。

著名人物

江西下府岸人,原名張友茂,字若豐,號岸人。男,漢族,1951年10月出生於江西饒州,現居南昌。著名辭賦家,世界詩人、劇作家、生態環保專家、茶文化學者、美食專家、社會文化活動家、網路活動家、彭蠡賦派開創者、當代鄱陽湖文化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其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辭賦,著有《張友茂駢文集》、《張友茂賦集》。下府岸人,主要辭賦作品如下:《史山賦》、《悲三閭大夫辭》、《鶴爵還·泰山》、《婺源賦》、《中辭網序》、《雷池賦》、《婺源文公闕里賦》、《逍遙山賦》、《楊振寧賦》、《余光中賦》、《許燁霜賴躍燕爾韻歌賦》、《寒泉閣書墨辭詩短歌賦》、《玉笥辭》、《三秦頌》、《中詩網典慶辭》、《微言心語辭》、《雨霧隨風辭》、《祭母父嫂兄辭》、《三秦畫卷序》、《憑海臨風三亞灣》、《許真君》、《事考道佛三山行記》、《洛芳辭》、《中京辭》、《懷仁辭》、《聖誕辭說》並序、《獻壽辭·奉觴儀仰晉暖壽》、《讀「百草濟世頌」寄與月下蟲君辭》、《武婧常亮宴爾辭》、《三本立心善信秉燭悟語》、《謁泰山大佛寺復興宗語》、《廬山仙人洞》、《無言著吾荒》、《聖謐泰山行韻》並序、《史山行韻》、《三清山行紀》、《玉笥山行紀》、《邀詩奉茗紀》、《岸人茶語》、《岸人茶話》、《岸人茶說》、《婺地毓秀鐘靈贊》、《婺人根源贊》、《愕兮乞兒淚》、《匡時文華頜》、《世界詩人大會北京文化會議晚宴辭》、《讀蜀女月下獨酌《德陽鐘鼓樓記》之評說》並辭寄、《啜茶》、《嘆吟情人節》、《與陽光網友並辭賦愛者書》、《寄辭隆堯,為堯鄉詩詞學會慶事作歌》、《為潑墨山水與古典詩詞組畫聯屏作辭》、《滕閣秋風中秋鑒月辭、《我也說那濟公顛》、《元辰賀歲》並序、《廬山佛手岩》並序、《寄與牽衽散人臨清兄學孟辭》、《寄桃源佛前青蓮賦中女佼家辭》、《客次京華辭與日不落君點點書》、《寄與「唐宋詩詞」茶顛酒狂君同愛者辭》、《女媛長歌》、《奉和茶顛君之〈烏龍茶之品飲歌〉》、《丁亥歲正月十五日寄話》、《石破驚天叢話》、《天柱雋風》等180餘篇。
下府岸人,是《中華茶文化大典》的編纂者。《中華茶文化大典》,是一部關於中華茶文化的綜合性、工具性、典籍性、文化性辭書。“填補了中國近現代茶文化研究和傳承的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收藏價值”。下府岸人,是《中華贛菜文化大典》的主要編纂者。《大典》全面展示當今國內外贛菜文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創新性、權威性、導向性、實用性。並被攝製成了《中華贛菜文化大觀》電視專題片。“滕王閣美食文化,是《中華贛菜文化大典》的文化源頭(潘承祥語)。”。
下政府岸人,主編主撰《聯合國?科爾沁草原防沙治沙項目綱要》。《綱要》對科學治理內蒙古草原沙化現象、如何保護草原退化、開發草原資源等系列課題,作出了科學系統的規劃與論述。同時,深刻關注鄱陽湖生態建設,並組織鄱陽湖生態產業高峰論壇,宗旨是--打造一個生態經濟與生態文化和諧、共存、發展、持續的環鄱陽湖經濟圈。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有論著《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略》。
下府岸人重要辭賦代表作品:《史山賦》《悲三閭大夫辭》《鶴爵還·泰山》《婺源賦》《雷池賦》《楊振寧賦》《余光中賦》《中辭網序》《三秦畫卷序》《逍遙山賦》《婺源文公闕里賦》《玉笥辭》《三秦頌》《中詩網典慶辭》《雨霧隨風辭》《祭母父嫂兄辭》《世界詩人大會北京文化會議晚宴辭》《滕閣秋風中秋鑒月辭》《洛芳辭》《中京辭》《懷仁辭》《三本立心善信秉燭悟語》《謁泰山大佛寺復興宗語》《聖謐泰山行韻》並序《邀詩奉茗紀》《婺地毓秀鐘靈贊》《匡時文華頌》《石破驚天叢話》《天柱雋風》等3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