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文化

鄱陽湖文化

幾千年來,鄱陽縣人民與鄱陽湖結下了不解之緣,老百姓的血管裡面都浸透了鄱陽湖的歷史和文化。百萬鄱陽人民長期以來撒網打漁,以湖為生;築屋湖濱,以湖為家;退田還湖,以湖為友;在抗洪搶險當中,以湖為敵。在千百年的航運史上,鄱陽的興衰與鄱陽湖息息相關,有血有淚也有笑。在水運非常繁榮的時候,鄱陽富甲天下,可以說是江南最富饒的縣之一,饒州就是富饒之州。但隨著公路、鐵路的興起,水運的衰落,鄱陽經過了陣痛,失去了原來的區位優勢。在鄱陽興衰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了四種文化,成為了鄱陽湖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鄱陽湖文化
  • 外文名:Pan yang hu wen hua
  • 形成時間:秦朝
  • 內涵:魚耕、商賈、戲曲
  • 代表:滕王閣序
  • 表現形式:鄱陽方言
文化分類,漁耕文化,商賈文化,戲曲文化,人文文化,鄱陽方言,名詞結構,方言的差異化,忌諱詞的文化,

文化分類

漁耕文化

在長期和鄱陽湖打交道的過程當中,鄱陽人無論是說話、吃飯、喝酒等風俗都和湖、和水有非常大的關係,並形成了開湖、禁湖祭湖等習俗。同時,在撒網打漁的過程中,形成了漁歌、漁鼓、漁舞、漁號等原生態的漁耕文化。

商賈文化

鄱陽是大碼頭,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點。目前,鄱陽各類專業市場有10多家,商貿的輻射人口達到了1千萬,在縣城每年的商品交易額都在10億元以上,現在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為什麼能夠吸引客商進來?就是有幾千年來形成的開放包容、熱情好客、誠實守信的商賈文化。
商賈文化商賈文化

戲曲文化

鄱陽人特別愛唱戲,有自己的劇種贛劇饒河調。在全國有單獨劇種的縣並不多。江西有五大河,其中有一條饒河在鄱陽縣境內。饒河是由樂安河和昌江河合流而成,我們的劇種以饒河命名,形成饒河調,但整個劇種還屬於贛劇,所以又叫贛劇饒河調。在全縣能唱贛劇饒河調的人占到總人口的40%以上,大大小小的戲班子有幾百家,大家業餘時間都沉醉在戲曲當中,每年我們舉辦的戲曲節,基本上都是萬人空巷,所以我們也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戲劇之鄉”。
戲曲文化戲曲文化

人文文化

鄱陽縣存在2200多年,沒有厚重的歷史,沒有重要的人物是負載不了這么悠久的縣。這些人文文化形成了愛國愛家、熱情文明、樂觀向上、熱愛學習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鄱陽人。鄱陽人文文化的代表人物,這裡我介紹幾位。
人文文化人文文化
第一位是范仲淹。雖然他不是鄱陽人,在鄱陽也只有一年時間,但他對鄱陽的影響卻是深遠的。鄱陽縣城老城區的建設規劃就是在范仲淹手上做的,當時的城市規劃概括起來叫“九箭射東湖”,九箭就是九條巷子,到現在這九條巷子還依然存在。雖然經過了上千年的歷史,仍然保持原態,並且當時在城市規劃中就設計好了防火設施、下水道等。同時他還給鄱陽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
范仲淹沒有到過洞庭湖,但他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他是通過觀察煙波浩淼的鄱陽湖來描寫洞庭湖的。在他寫《岳陽樓記》的時候還有一個典故,《岳陽樓記》最後兩行半是這篇文章最經典的,是他離開鄱陽時寫的。當時岳陽太守滕子京把岳陽樓畫了一張草圖,寄給饒州知州范仲淹,請他寫序,半年以後卻沒有收到。但是實際上范仲淹已經寫了,也派了使者送過去,不知道什麼緣故卻沒有送到。如果送到了,《岳陽樓記》就沒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幾句話了。范仲淹是被貶到饒州任知州的,當時的心情是寫不出來的。之後滕子京又再次派使者畫上草圖請范仲淹一定要寫一篇文章,但那個時候范仲淹官越當越大了,離開鄱陽去京都,在離京都只有七八十里的地方收到了使者送來的草圖,經過反思,他就寫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
范仲淹范仲淹
第二位是陶母。陶母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她兒子東晉大將軍陶侃可能很多人知道。陶淵明就是陶侃的曾孫。陶母是中國三大賢母之一,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陶母截髮延賓。陶侃在外讀書、遊歷、做官時,有一年冬天,朋友和陶侃一起來鄱陽拜訪他的母親,那個時候陶侃已經是高官了,但家中還是家徒四壁,沒有什麼酒菜能夠招待兒子的朋友,陶母就做了兩件事,一個是截髮延賓,另一個是剁席餵馬。她把自己的青絲剪下來換酒肉,招待兒子的朋友,表達鄱陽人民的熱情好客之情;冬天床下鋪的是草蓆,把草蓆剁碎餵兒子朋友的馬。後來這兩件事都成了成語典故,現在成語詞典中都能找到。
洪邁洪邁
第三位是洪邁。洪氏父子歷史上很有名氣,就是父親洪皓及洪邁、洪适洪遵三兄弟。洪邁大家可能知道,毛澤東主席身最愛讀的一本書《容齋隨筆》,作者就是洪邁。這本書在歷史上的評價很高,咱們就不詳說。洪皓民族氣節另人敬仰,南宋時期出使金國,被中國譽為“ 蘇武第二”的人物,在金國羈押了幾十年,但始終不改民族氣節。
第四位是江萬里。他是南宋的宰相,鄱陽人,他一生憂國憂民,忠心報國,晚年因對南宋朝廷失望,告老還鄉,在現在鄱陽縣城芝山公園附近隱居。他在門前挖了一個池塘,名字叫止水池,並建了一個止水亭。當他得知南宋滅亡的訊息,便帶著全家17口跳進了止水池,表達了深深的愛國情懷。現在大家到芝山還可以看到止水池和止水亭。在止水亭上有一首詩,“街亭引水四周周,越雨瀟瀟亂打紅,荷葉小看沿不濕,勸您誤聽五更風”。這首詩的意思是,半夜聽到了雨打落在屋頂,就想像到可能在北方發生的戰爭,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思想。
江萬里江萬里
第五位是姜夔。他是中國古代的大文人,他家就在鄱陽縣城的姜家壩村。這是我講的代表鄱陽人文文化的五個人。下面我再講一件能夠代表鄱陽人文文化的事。有這么一首詩,可能很多江西人都知道,“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講的是一個人的命運問題。當時的知州范仲淹對老百姓非常關懷,有一個窮書生就向范仲淹說“我很窮,沒有飯吃”。范仲淹對他說“我給你錢恐怕也解決不了問題,我給你一些紙,你就到鄱陽的薦福碑去拓碑。這個碑上的字是歐陽詢所寫。”那個時候拓碑能夠賣錢,就靠拓碑都能夠養家餬口。這個窮困潦倒的書生第二天正準備去拓碑,但在頭天晚上一聲雷擊把薦福碑轟碎了。倒霉的人偏偏碰到倒霉的事。
鄱陽歷史上人才輩出,這種愛國、熱情、創造的人文文化深深感染著鄱陽人民。所以鄱陽縣也形成了獨特的城市精神,一是兼容並蓄的開放精神,萬澗蓄水成大川,體現了鄱陽的大開放、大發展。二是吐故納新的創新精神,鄱陽湖的水永遠吐故納新,奔騰不息。三是滴水穿石的執著精神,鄱陽人民幾千年來孜孜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這種執著充分體現了鄱陽人民堅毅的性格。四是潤澤萬物的奉獻精神。這種精神都和鄱陽湖文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我縣成立了鄱陽湖文化研究會,專門研究鄱陽湖文化。因為一個地方的發展,沒有文化底蘊,沒有文化作承載,那么這個地方的凝聚力就不夠,發展就不會長久。
姜夔姜夔

鄱陽方言

鄱陽素稱“富饒之地”、“魚米之鄉”,是全省置縣最早的縣份之一。鄱陽話屬贛語,它保留了贛語的諸多共性,同時也不乏自身的特色。通過鄱陽方言,往往能幫助你了解鄱陽地域文化的另一個側面。地處鄱陽盆地一隅的鄱陽,由於遠離戰亂,居民長期相對穩定,再加上安土重遷的意識強烈,離鄉背井的機會少,因而方言中至今還殘存著不少古音韻、古詞語和古形式。
方言起源方言起源
任何方言都存在“文白異讀”現象,口語讀音一般比書面用語讀音更古老。如:鄱陽鎮方言“望”“網”“蚊”分別讀“慢”“莽”“門”,保留了上古時期的重唇音。鄱陽方言文白異讀的特殊現象是“一字三讀”,如“綠色”的“綠”字,分別讀“慮”、“陸”和“低、幼”的合音;“白魚”的“白”,在口語中有時讀如“耙”,有時讀如“迫”;“音樂”的“樂”,國語讀“月”,年輕人白讀為“落”,老派人白讀為“惡”。值得注意的是,這“惡”音用現代漢語拼音標註應為ng 。ng是輔音,在國語中只作韻尾,不作聲母用。但在鄱陽方言中,大部分北京話零聲母的字都是ng聲母,古縣渡段坂一帶方言“五”的平聲就是讀ng,屬中古音。鄱陽方言中保留了大量這一聲母的中古語音,如國語a音系中的安、哀、矮、愛、暗、岸、熬、襖;e音系中的額、俄、鵝、餓;o音系中的鷗、歐、毆、藕、嘔;w音系中的我、臥;y音系中的壓、鴨、牙、芽、衙、雅、亞、軋、顏、眼等。黃顙魚的“顙”是額頭的意思,由於“額”、“牙”在鄱陽方言中都是ng聲母,且韻母接近,因而鄱陽鎮人將“黃額頭”誤寫作“黃牙頭”、“黃芽頭”、“黃伢頭”也就情有可原了。

名詞結構

前正後偏的名詞結構,可以說是一種“化石性”結構,如“樹桑”(《詩經》)、“魚鮪”(《禮記》)、“鳥烏”(《左傳》)。這種形式構成的詞語在現代漢語國語中幾乎被淘汰,但在鄱陽方言中還保留著不少,如“人客”、“機司”、“脯胸”、“花紅”(一種果子)、 “單被”、“雞公”、“豬娘”、“騷牯(頭)”、“水牛字 ”。形容詞中也有這種“異序現象”,如“鬧熱”、“齊整”。 一些在國語中已消亡或奄奄一息的古詞語,在鄱陽話中仍葆有旺盛的生命力。如“炙火”(烤火)、“氵梟 薄”(很薄)、“杵肘”(胳膊肘兒)、“火箸”(撥火棍)、“後月爭”(腳後跟)。形容刀、劍等物無鋒芒,說“貰力(讀喻)”;形容不聽話,說“拗捩(讀如獵)”;形容視力不好,說“目祭(讀痴)”;形容行動迅速,說“忄叜 (讀哨)”。謂在雨中淋為“涿(讀鐸)”;謂鴨、鵝吃食為“嗽”;謂用力把線、繩、布匹、衣服等猛一拉為“扌屯”;謂器物因乾久而鬆散有縫隙為“罅(讀哈)”;謂耕田為“耬(讀如樓)”;謂在甑下蒸肉為“熯”;謂瘦肉為“精”,其實“精”的本字為“腈”,見於《集韻》:“腈,肉之粹者。”象“腈”字一樣在古辭書上有案可稽的也有不少。如“磽硬”的“磽”(音敲)字,見於《孟子· 告子上》:“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一切經音義》卷六十二:“顧野王雲:磽,堅也。”又如“飯粒”稱“飯糝”,《集韻》上聲感韻桑感切:“糝,《說文》:一曰粒也。”“桑感切”大致是指“糝”字讀桑的聲母、感的韻母,鄱陽方言讀如“山”。又如在缸沿、皮布上略磨稱“鐾(音批)”,鄱陽農村形容小孩衣服極贓為“鐾刀片”。此字見於《集韻》去聲需韻蒲計切:“治刀使利。”又如用勺子舀去輕貼在液面上的東西曰“火敝(讀撇)”,如“火敝飲湯”。此字見於《廣韻》薛韻芳天切:“漂火敝 。”又如表示展開曰“敨”,見於《集韻》上聲有韻他口切:“展也。”又如晾曰“日良”(音浪),見於《集韻》去聲宕韻郎宕切:“暴也。”又如翅膀曰“翼革羽”,“革羽”見於《廣韻》入聲麥韻古核切:“革羽 ,翅也。”又如不飽滿的稻穀曰“禾厭谷仂”,見於《集韻》叶韻:“ 禾厭,禾不實。”
江西方言江西方言

方言的差異化

鄱陽城鄉方言存在著較大差異,如稱通菜,鄱陽鎮人叫蕹(讀wng)菜,古縣渡人叫蕻(讀ng)菜;“湯、糖、躺、燙”,古縣渡人讀起來更接近北方官話,而鄱陽鎮人則讀如“灘、潭、坦、炭”,把鼻音g弄丟了。說“那個”,鄱陽鎮人說“喇個”,古縣渡人說“委個”。據考證,“委個”的語源是“還有一個”,就象貓叫聲“喵嗚”是“什麼傢伙”的合音一樣。相比鄱陽鎮方言而言,一些農村村民的口語中,更多的帶有農耕文明或者說稻作文化的痕跡,如禾籽、開秧門、禾田、耘禾、撿禾糝、禾戽、禾擔(挑稻稈的扁擔)、禾稈繩、禾稈苫,甚至連近年來才推廣的打穀機也叫“搭禾機”。水稻要收割了,農村父老們高興地稱之為“割禾收米”。鄱陽過去有一首民謠:“知(讀渣)了子叫,早谷黃,碓下舂米碓下量,新婦仂偷米顧爺娘。”既描寫了農耕文明時期落後的脫殼方式,又刻畫了舊社會的貧富不均。還有一個現象,農家離不開養雞,但不知為何,他們對與稻田相關的所有蛙類都以“雞”相稱:石雞、癩雞、水雞、游雞、土雞。稱青蛙為水雞,早在宋元時期就見之於書面文字。如《黑旋風》二折:“今日造化低,惹場大是非,不如關了店,只去吊水雞。”關於鄱陽人的“糧食崇拜”,也能在方言中找到語例:“米谷”作為一個詞組,國語中已絕跡,鄱陽方言中卻常用,如“一樣的米谷,吃出千樣的人”。而且,鄱陽人還把“米谷”看作一種“神”,這就從對糧食的珍惜,上升到對糧食的崇拜了:“毛仂——,弄頭弄尾嚇之,就隨米穀神仂回來也!”聽聽都覺得很神奇。可以與糧食崇拜相提並論的,還有語言崇拜。“福”字倒貼,圖個好口彩。“孩童之言,百無禁忌”又有深一層的意思,如若小孩在喜慶的春節冒冒失失地說出不吉利的話,那也沒關係,因為有這句貼在大門或板壁上的話壓著。最讓人怦然心動的是:“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啼郎。過路君子念一遍,一覺困到大天光。”鄱陽人對語言的崇拜一至如此,足以讓你百思而不得其解。
鄱陽贛語鄱陽贛語

忌諱詞的文化

忌諱詞頗能反應一個地域的人文文化。筷子在古漢語中稱為“箸”,後來有些地方的船民因忌諱“箸”與“住”同音,改稱為“快”,後來乾脆稱“筷子”。至今在鄱陽蓮湖的船民中也有吃魚時忌提“翻邊”一詞的類似說法。生意人忌諱“蝕本”,因而豬舌就改稱“賺頭”或“口心”、“口條”。宋元時市語常稱女陰為“馬”,所以鄱陽方言中稱月經布為“騎馬片”,稱便桶為“馬子桶”、“馬桶”也就不能說沒有來歷了。此外鄱陽方言中還有“團魚”、“壽枋”、“八仙”、“神福”、“順風”、“香爐缽”、“香火種”等繞彎兒的辭彙。凰崗自然村“操家土尞”,人們在口稱時往往會將“操”字變調,也與民間忌諱心理有關。如果你不懂這些,人家就會說你“不知回(讀為)避”。
方言與民俗的關係也比較密切。如孩子連續打噴嚏,大人在一旁會依次說“千歲”、“萬歲”、“滴滴狗仂打嚏”。鄱陽人習慣把孩子比作狗,因為狗比較賤。這些話都是圖吉利,希望孩子長命百歲。有時大人打嚏,他本人會說“何人想我”、“何人在背後罵我”之類的話;也可能是旁邊的人說:“要落雨”,這就在友好之中略帶一點譏誚意味。在鄱陽方言中,我們還可看到不少頗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詞語,僅婚育方面就能舉出很多例子來:啟媒、過門、量身坯、拿八字、恩養錢、做滿家鞋、過禮、暖房、開面、上頭、伴娘、陪嫁、送嫁、牽娘、拜堂、作三朝、催生、喜蛋、睡扁頭、剃胎髮、抓周、五男二女、兒女夫妻等。表達同一意思,有時也存在較大差異,如說早孕反應:鄱陽鎮人說“害肚”、古縣渡人說“作相”、凰崗人說“出德性仂”、柘港等鄱北一帶人說“發孬”,讓你不得不驚嘆鄱陽方言的豐富多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