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效卡

音效卡

音效卡 (Sound Card)也叫音頻卡(港台稱之為聲效卡):音效卡是多媒體技術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實現聲波/數位訊號相互轉換的一種硬體

音效卡的基本功能是把來自話筒、磁帶、光碟的原始聲音信號加以轉換,輸出到耳機揚聲器擴音機錄音機等聲響設備,或通過音樂設備數字接口(MIDI)使樂器發出美妙的聲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音效卡
  • 外文名:Sound Card
  • 別稱:音頻卡
  • 基本功能:把原始聲音信號加以轉換
基本結構,工作原理,主要作用,技術指標,採樣率,採樣精度,失真度,信噪比,組成,類型,板卡式,集成式,外置式,集成音效卡,板載音效卡,接口,獨立音效卡,發展歷史,常見故障,故障檢查,

基本結構

音效卡由各種電子器件和連線器組成。電子器件用來完成各種特定的功能。連線器一般有插座和圓形插孔兩種,用來連線輸入輸出信號。
聲音控制晶片
聲音控制晶片是把從輸入設備中獲取聲音模擬信號,通過模數轉換器,將聲波信號轉換成一串數位訊號,採樣存儲到電腦中。重放時,這些數位訊號送到一個數模轉換器還原為模擬波形,放大後送到揚聲器發聲。
音效卡音效卡
數位訊號處理器
DSP晶片通過編程實現各種功能。它可以處理有關聲音的命令、執行壓縮和解壓縮程式、增加特殊聲效和傳真MODEM等。大大減輕了CPU的負擔,加速了多媒體軟體的執行。但是,低檔音效卡一般沒有安裝DSP,高檔音效卡才配有DSP晶片。
FM合成晶片
低檔音效卡一般採用FM合成聲音,以降低成本。FM合成晶片的作用就是用來產生合成聲音。
音效卡音效卡
波形合成表
波表ROM中存放有實際樂音的聲音樣本,供播放MIDI使用。一般的中高檔音效卡都採用波表方式,可以獲得十分逼真的使用效果。
波表合成器晶片
該晶片的功能是按照MIDI命令,讀取波表ROM中的樣本聲音合成並轉換成實際的樂音。低檔音效卡沒有這個晶片。
跳線
跳線是用來設定音效卡的硬體設備,包括CD-ROM的I/O地址、音效卡的I/O地址的設定。音效卡上遊戲連線埠的設定(開或關)、音效卡的IRQ(中斷請求號)和DMA通道的設定,不能與系統上其他設備的設定相衝突,否則,音效卡無法工作甚至使整個計算機當機。
音效卡音效卡
I/O口地址
PC機所連線的外設都擁有一個輸入/輸出地址,即I/O地址。每個設備必須使用唯一的I/O地址,音效卡在出廠時通常設有預設的I/O地址,其地址範圍為220H~260H。
IRQ(中斷請求)號
每個外部設備都有唯一的一個中斷號。音效卡Sound Blaster預設IRQ號為7,而Sound Blaster PRO的預設IRQ號為5。
DMA通道
音效卡錄製或播放數字音頻時,將使用DMA通道,在其本身與RAM之間傳送音頻數據,而無需CPU干預,以提高數據傳輸率和CPU的利用率。16位音效卡有兩個DMA通道,一個用於8位音頻數據傳輸,另一個則用於16位音頻數據傳輸。
遊戲桿連線埠
音效卡上有一個遊戲桿連線器。若一個遊戲桿已經連在機器上,則應使音效卡上的遊戲桿跳接器處於未選用狀態。否則,2個遊戲桿互相衝突。

工作原理

音效卡從話筒中獲取聲音模擬信號,通過模數轉換器(ADC),將聲波振幅信號採樣轉換成一串數位訊號,存儲到計算機中。重放時,這些數位訊號送到數模轉換器(DAC),以同樣的採樣速度還原為模擬波形,放大後送到揚聲器發聲,這一技術稱為脈衝編碼調製技術(PCM)。

主要作用

  • 數字聲音檔案。通過音效卡及相應的驅動程式的控制,採集來自話筒、收錄機等音源的信號,壓縮後被存放在計算機系統記憶體或硬碟中。
  • 雷射盤壓縮的數位化聲音檔案還原成高質量的聲音信號,放大後通過揚聲器放出。
  • 數位化的聲音檔案進行加工,以達到某一特定的音頻效果。
  • 音量,對各種音源進行組合,實現混響器的功能。
  • 合成技術,通過音效卡朗讀文本信息。如讀英語單詞和句子,奏音樂等。
  • 音頻識別功能,讓操作者用口令指揮計算機工作。
  • 電子樂器。另外,在驅動程式的作用下,音效卡可以將MIDI格式存放的檔案輸出到相應的電子樂器中,發出相應的聲音。使電子樂器受音效卡的指揮。

技術指標

採樣率

採樣率指的是對原始聲音波形進行樣本採集的頻繁程度。採樣率越高,記錄下的聲音信號與原始信號之間的差異就越小。採樣率的單位是kHz,專業音效卡通常會提供以下集中採樣率:32/24/44.1/48/88.2/96kHZ。

採樣精度

採樣精度值對聲音進行“模擬-數字”變換時,對音量進行度量的精確程度。就好像刻度越精密的尺子測量出的長度越準確那樣,採樣精度越高,聲音聽起來就越細膩,“數位化”的味道就越不明顯。專業音效卡支持的採樣精度通常包括:16bit/18bit/20bit/24bit。
對於聲音的成品而言,最常用的音質標準是16bit/44.1kHz,即CD品質。無論在錄音時採用了多高的採樣率和採樣精度,最終生成立體聲音頻檔案時都必須將聲音格式化為CD標準,以便使其能夠在絕大多數的音響設備上順利播放。
使用高於CD音質的標準進行錄音的好處是,如果不能保證聲源信號與原始波形高度一致,那么經過了多次處理後,這個差別就會明顯增大。此外,使用高的採樣率與採樣精度錄製音頻,量化噪聲將會降至最低水平。

失真度

失真度是表征處理後信號與原始波形之間的差異情況,為百分比值。其值越小說明音效卡越能重視地記錄或再現音樂作品的原貌。

信噪比

信噪比指有效信號與背底噪聲的比值,由百分比表示。其值越高,則說明因設備本身原因而造成的噪聲越小。

組成

音效卡是將話筒或線性輸入的聲音信號經過模/數轉換編程數字音頻信號進行數據處理,然後再經過數/模轉換變成模擬信號,送往混音器中放大,最後輸出驅動揚聲器發聲。下面對音效卡的各個組成部分做一個介紹。
1、數位訊號處理晶片
數位訊號處理晶片可以完成各種信號的記錄和播放任務,還可以完成許多處理工作,如音頻壓縮與解壓縮運算、改變採樣頻率、解釋MIDI指令或符號以及控制和協調直接存儲器訪問(DMA)工作。
2、A/DD/A轉換器
聲音原本以模擬波形的形式出現,必須轉換成數字形式才能在計算機中使用。為實現這種轉換,聲音卡含有把模擬信號轉成數位訊號的A/D轉換器,使數據可存入磁碟中。
為了把聲音輸出信號送給喇叭或其他設備播出,音效卡必須使用D/A轉換器,把計算機中以數字形式表示的聲音轉變成模擬信號播出。
3、匯流排接口晶片
匯流排接口晶片在音效卡與系統匯流排之間傳輸命令與數據。
4、音樂合成器
音樂合成器負責將數字音頻波形數據或MIDI訊息合成為聲音/
5、混音器
混音器可以將不同途徑,如話筒或線路輸入、CD輸入的聲音信號進行混合。此外,混音器還為用戶提供軟體控制音量的功能。

類型

音效卡發展至今,主要分為板卡式、集成式和外置式三種接口類型,以適用不同用戶的需求,三種類型的產品各有優缺點。

板卡式

卡式產品是現今市場上的中堅力量,產品涵蓋低、中、高各檔次,售價從幾十元至上千元不等。早期的板卡式產品多為ISA接口,由於此接口匯流排頻寬較低、功能單一、占用系統資源過多,它們擁有更好的性能及兼容性,支持即插即用,安裝使用都很方便。

集成式

音效卡只會影響到電腦的音質,對PC用戶較敏感的系統性能並沒有什麼關係。因此,大多用戶對音效卡的要求都滿足於能用就行,更願將資金投入到能增強系統性能的部分。雖然板卡式產品的兼容性、易用性及性能都能滿足市場需求,但為了追求更為廉價與簡便,集成式音效卡出現了。
音效卡音效卡
此類產品集成在主機板上,具有不占用PCI接口、成本更為低廉、兼容性更好等優勢,能夠滿足普通用戶的絕大多數音頻需求,自然就受到市場青睞。而且集成音效卡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PCI音效卡具有的多聲道、低CPU占有率等優勢也相繼出現在集成音效卡上,它也由此占據了主導地位,占據了音效卡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集成音效卡大致可分為軟音效卡和硬音效卡,軟音效卡僅集成了一塊信號採集編碼的Audio CODEC晶片,聲音部分的數據處理運算由CPU來完成,因此對cpu的占有率相對較高。硬音效卡的設計與pci式音效卡相同,只是將兩快晶片集成在主機板上。

外置式

是創新公司獨家推出的一個新興事物,它通過USB接口與PC連線,具有使用方便、便於移動等優勢。但這類產品主要套用於特殊環境,如連線筆記本實現更好的音質等。,以及MAYA EX、MAYA 5.1 USB等。

集成音效卡

集成音效卡是指晶片組支持整合的音效卡類型,比較常見的是AC'97和HD Audio,使用集成音效卡的晶片組的主機板就可以在比較低的成本上實現音效卡的完整功能。
音效卡音效卡
音效卡是一台多媒體電腦的主要設備之一,,電腦要發聲必須通過獨立音效卡來實現。隨著主機板整合程度的提高以及CPU性能的日益強大,同時主機板廠商降低用戶採購成本的考慮,板載音效卡出現在越來越多的主機板中,。
板載ALC650音效卡晶片
板載音效卡一般有軟音效卡和硬音效卡之分。這裡的軟硬之分,指的是板載音效卡是否具有音效卡主處理晶片之分,一般軟音效卡沒有主處理晶片,只有一個解碼晶片,通過CPU的運算來代替音效卡主處理晶片的作用。而板載硬音效卡帶有主處理晶片,很多音效處理工作就不再需要CPU參與了。
AC'97
AC'97的全稱是Audio CODEC'97,這是一個由英特爾、山葉等多家廠商聯合研發並制定的一個音頻電路系統標準。它並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音效卡種類,只是一個標準。目前最新的版本已經達到了2.3。市場上能看到的音效卡大部分的CODEC都是符合AC'97標準。廠商也習慣用符合CODEC的標準來衡量音效卡,因此很多的主機板產品,不管採用的何種音效卡晶片或音效卡類型,都稱為AC'97音效卡。
HD Audio
HD Audio是High Definition Audio(高保真音頻)的縮寫,原稱Azalia,是Intel與杜比(Dolby)公司合力推出的新一代音頻規範。,與AC’97有許多共通之處,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AC’97的增強版,但並不能向下兼容AC’97標準。它在AC’97的基礎上提供了全新的連線匯流排,支持更高品質的音頻以及更多的功能。與AC’97音頻解決方案相類似,HD Audio同樣是一種軟硬混合的音頻規範,集成在ICH6晶片中(除去Codec部分)。與現行的AC’97相比,HD Audio具有數據傳輸頻寬大、音頻回放精度高、支持多聲道陣列麥克風音頻輸入、CPU的占用率更低和底層驅動程式可以通用等特點。
音效卡音效卡
特別有意思的是HD Audio有一個非常人性化的設計,HD Audio支持設備感知和接口定義功能,即所有輸入輸出接口可以自動感應設備接入並給出提示,而且每個接口的功能可以隨意設定。該功能不僅能自行判斷哪個連線埠有設備插入,還能為接口定義功能。例如用戶將MIC插入音頻輸出接口,HD Audio便能探測到該接口有設備連線,並且能自動偵測設備類型,將該接口定義為MIC輸入接口,改變原接口屬性。由此看來,用戶連線音箱、耳機和MIC就像連線USB設備一樣簡單,在控制臺上點幾下滑鼠即可完成接口的切換,即便是複雜的多聲道音箱,菜鳥級用戶也能做到“即插即用”。

板載音效卡

因為板載軟音效卡沒有音效卡主處理晶片,在處理音頻數據的時候會占用部分CPU資源,在CPU主頻不太高的情況下會略微影響到系統性能。多,相對於以前的CPU而言,CPU資源占用率已經大大降低,對系統性能的影響也微乎其微了,幾乎可以忽略。
音質”問題也是板載軟音效卡的一大弊病,比較突出的就是信噪比較低,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因為板載軟音效卡對音頻處理有缺陷造成的,主要是因為主機板製造廠商設計板載音效卡時的布線不合理,以及用料做工等方面,過於節約成本造成的。
而對於板載的硬音效卡,則基本不存在以上兩個問題,其性能基本能接近並達到一般獨立音效卡,完全可以滿足普通家庭用戶的需要。
集成音效卡最大的優勢就是性價比,而且隨著音效卡驅動程式的不斷完善,主機板廠商的設計能力的提高,以及板載音效卡晶片性能的提高和價格的下降,板載音效卡越來越得到用戶的認可。板載音效卡的劣勢卻正是獨立音效卡的優勢,而獨立音效卡的劣勢又正是板載音效卡的優勢。獨立音效卡從幾十元到幾千元有著各種不同的檔次,從性能上講集成音效卡完全不輸給中低端的獨立音效卡,在性價比上集成音效卡又占盡優勢。在中低端市場,在追求性價的用戶中,集成音效卡是不錯的選擇。

接口

線型輸入接口,標記為“Line In”。Line In連線埠品質較好的聲音、音樂信號輸入,通過計算機的控制將該信號錄製成一個檔案。通常該連線埠用於外接輔助音源,如影碟機、收音機、錄像機及VCD回放卡的音頻輸出。 線型輸出連線埠,標記為“Line Out”。它用於外接音箱功放或帶功放的音箱。
音效卡音效卡
第二個線型輸出連線埠,一般用於連線四聲道以上的後端音箱。
話筒輸入連線埠,標記為“Mic In”。它用於連線麥克風(話筒),可以將自己的歌聲錄下來實現基本的“卡拉OK功能”。
揚聲器輸出連線埠,標記為“Speaker”或“SPK”。它用於插外接音箱的音頻線插頭。
MIDI即遊戲搖桿接口,標記為“MIDI”。幾乎所有的音效卡上均帶有一個遊戲搖桿接口來配合模擬飛行、模擬駕駛等遊戲軟體,這個接口與MIDI樂器接口共用一個15針的D型連線器(高檔音效卡的MIDI接口可能還有其他形式)。該接口可以配接遊戲搖桿、模擬方向盤,也可以連線電子樂器上的MIDI接口,實現MIDI音樂信號的直接傳輸。

獨立音效卡

隨著硬體技術的發展以及廠商成本考慮,出現了把音效晶片集成到主機板上,這就是所謂的板載音效卡。雖然現如今的板載音效卡音效已經很不錯了,但原來的獨立音效卡並沒有因此而銷聲匿跡,,達到精益求精的程度,再配合出色的回放系統,給人以最好的視聽享受。
獨立音效卡擁有更多的濾波電容以及功放管,經過數次級的信號放大,降噪電路,使得輸出音頻的信號精度提升,所以在音質輸出效果要好。集成音效卡,因受到整個主機板電路設計的影響,電路板上的電子元器件在工作時,容易形成相互干擾以及電噪聲的增加,而且電路板也不可能集成更多的多級信號放大元件以及降噪電路,所以會影響音質信號的輸出,最終導致輸出音頻的音質相對較差。 另外,獨立音效卡有豐富的音頻可調功能,因用戶的不同需求可以調整,板載的是在主機板出廠時給出的一種默認音頻輸出參數,不可隨意調節,多數是軟體控制,所以不能達到一些對音頻輸出有特殊要求用戶的需求。
,但對於獨立音效卡來說,CPU的頻率的變化會產生電壓和電子噪聲等干擾信號,在變頻的時候產生的干擾會讓獨立音效卡體驗時產生“破音”“刺啦聲”,特別是在使用高端桌面音響系統時體現更為明顯。關閉CPU變頻功能可極大程度減少這方面的影響和干擾,技嘉主機板BIOS為例,依次進入,1、BIOS——Advanced BIOS Features——CPU EIST Function設定為Disabled,2、C1E/EIS 設為Disabled 關閉CPU變頻節能功能,從而播放音樂時獲得乾淨完美的音樂體驗感受。 音箱和耳機的發聲方式完全不同,現中高端獨立音效卡都會區別對待這兩種音頻輸出,正確調整音效卡驅動也可獲得更好的聲音體驗。

發展歷史

世界上第一塊音效卡叫做ADLIB魔奇音效卡,於1984年誕生於英國的ADLIB AUDIO公司。可以說ADLIB公司是名副其實的“音效卡之父”。當然,那時的技術還很落後,在性能上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就拿這塊音效卡來說,它是單聲道的,而且音質現在看來簡直是爛到極點,但無疑它的誕生,開創了電腦音頻技術的先河。
真正把音效卡帶入個人電腦領域的,是由新加坡創新公司董事長沈望傅先生髮明的Sound Blaster“聲霸卡”。這隻音效卡在當時引起了一場轟動。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因為PC終於可以“說話”了,並聯想到將來多媒體PC的模樣。但另有一些人卻認為,這只是一場鬧劇(因為當時的音效卡根本不能夠發出很真實的聲音)。但是,10年過後,正如前者所預料的,多媒體PC成了現今的標準,每個人都能利用自己的PC來聽CD、玩有聲遊戲、通過Iphone等網路電話來交談,幾乎每一樣事情都和PC音頻發生關係。,也就沒有了繽紛多彩的多媒體世界。
就在人們對PC音頻滿懷疑慮的時候,第一張“真正”的音效卡出現了,它就是著名的Soundblaster 16,這塊卡之所以名為16,是因為它擁有16位的複音數(是指在回放MIDI時由音效卡模擬出所能同時模擬發聲的樂器數目),該音效卡能較為完美地合成音頻效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們終於能把煩人的PC喇叭給拆掉了。
第二次重大變革是Soundblaster 64 Gold,這是第一隻讓人發出驚嘆的音效卡,採用了EMU8000音頻晶片的SB 64 Gold無論是其價格還是性能都讓人大吃一驚,原來音效卡也可以賣那么貴啊?原來音效卡發出的聲音也能如此動聽!Emu8000晶片破天荒地支持64位複音數(32個是硬體執行,另外32個由Creative開發的軟體生成),鍍金的接線端子,120db的動態範圍,96db的信噪比,相信音質比那時的一些國產CD機還要好!一切都是為了獲得最高質量的音響效果而定做的。當然,現在看來,該音效卡的缺點還是明顯的,一是使用了ISA匯流排,限制了PC音頻系統的發揮,只能實現虛擬的3D音頻技術,而且在播放中,由於使用了低頻寬的ISA匯流排,因此在信噪比和保真度方面還有一定的問題;另外就是必須採用板載的“聲存”(用來存放音色庫的記憶體),而且這些音效卡的記憶體異常昂貴(其實也不就是普通的DRAM嘛),原來只帶了4MB,為了能獲得更好的合成效果,許多專業的MIDI製作人士還是掏錢加上了更多的聲存,以存放更好效果的音色庫。通過這樣的結合,Soundblaster 64 Gold能回放出很悅耳的合成音樂,一度令許多電腦MIDI發燒友為之興奮。
在這兩個發展階段里,Creative成了老大哥,其他的音效卡產品相比起它來就像是綠葉和紅花的關係,越發襯托出Soundblaster的偉大。當然,在其他的音效卡中也出了幾個精品,像Ess logic的ESS688F,Topstar的Als007等,它們都是以極為低廉的價格提供了與Soundblaster 16相近的性能,當年很多兼容機裝的都是這兩種音效卡。在音效卡的發展歷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幾乎都是Creative(創新)公司的產品,由此我們也看出該公司在這方面的領導作用。Creative在音效卡界的地位就和CPU界的Intel以及軟體業的Microsoft一樣,是行業中的標準。
對3D音效的渴求促使了第三次音效卡大變革,Soundblaster 64 Gold率先支持了模擬3D音效,但同時由於ISA匯流排頻寬太窄了,限制了音效卡的再度發展,因此PCI音效卡是注定要誕生的。第一隻PCI音效卡是S3的Sonics Vibes,它擁有一個32位複音波表生成器,支持Microsoft DirectSound和DirectMusic加速。並且附帶了SRS 3D音效和Infinipatch downloadable音色庫下載標準。同時,它也帶來了與DOS環境的極不兼容(那時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使用DOS作業系統),音頻回放時的爆音,回放MIDI時的噪音和相對拙劣的回放效果,這使得PCI音效卡產品成為了一種讓人們產生爭議的產品。
但隨著Soundblaster推出了另一個劃時代的巨作Soundblaster Live!之後(在此之前發布的PCI64、128等音效卡是收購了Ensoniq公司後採用它們開發的晶片製作的),人們對PCI音效卡的優越性也深信不疑了(看看那個價錢,你當然要相信它是好東西了)。由於採用了PCI匯流排結構,音效卡與系統的連線有了更大的頻寬,一些在ISA音效卡上沒有能力實現的效果,如使用Downloadable(能夠下載)的音色庫,更為逼真的3D音效,更好的音質和信噪比等,都把PC音頻推向了另一個高峰。在這裡,我們要留意,PC音頻更新的周期沒有CPU和顯示卡那么快,它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真的不夠用了,才會出現和研發它的改進或替代產品,所以說,投資一個好的PC音頻系統是非常值得的,起碼不會迅速地被淘汰。
當今PC音頻的進一步發展變化將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ISA音效卡向PCI音效卡過渡;
更為逼真的回放效果;
高質量的3D音效;
轉向USB音頻設備

常見故障

電腦音效卡常見故障一:音效卡無聲
出現這種故障常見的原因有:
1.驅動程式默認輸出為“靜音”。單擊螢幕右下角的聲音小圖示(小嗽叭),出現音量調節滑塊,下方有“靜音”選項,單擊前邊的複選框,清除框內的對號,即可正常發音。
2. 音效卡與其它插卡有衝突。解決辦法是調整PnP卡所使用的系統資源,使各卡互不干擾。有時,打開“設備管理”,雖然未見黃色的驚嘆號(衝突標誌),但音效卡就是不發聲,其實也是存在衝突,只是系統沒有檢查出來。
3. 安裝了Direct X後音效卡不能發聲了。說明此音效卡與Direct X兼容性不好,需要更新驅動程式
4. 一個聲道無聲。檢查音效卡到音箱的音頻線是否有斷線。
電腦音效卡常見故障二:音效卡發出的噪音過大
出現這種故障常見的原因有:
1. 插卡不正。由於機箱製造精度不夠高、音效卡外擋板製造或安裝不良導致音效卡不能與主機板擴展槽緊密結合,目視可見音效卡上“金手指”與擴展槽簧片有錯位。這種現象在ISA卡或PCI卡上都有,屬於常見故障。一般可用鉗子校正。
2. 有源音箱輸入接在音效卡的Speaker輸出端。對於有源音箱,應接在音效卡的Line out端,它輸出的信號
沒有經過音效卡上的功放,噪聲要小得多。有的音效卡上只有一個輸出端,是Line out還是Speaker要靠卡上的跳線決定,廠家的默認方式常是Speaker,所以要拔下音效卡調整跳線。
3. Windows自帶的驅動程式不好。在安裝音效卡驅動程式時,要選擇“廠家提供的驅動程式”而不要選
“Windows默認的驅動程式”如果用“添加新硬體”的方式安裝,要選擇“從磁碟安裝”而不要從列表框中選擇。如果已經安裝了Windows自帶的驅動程式,可選“控制臺→系統→設備管理→聲音、視頻和遊戲控制器”,點中各分設備,選“屬性→驅動程式→更改驅動程式→從磁碟安裝”。這時插入音效卡附帶的磁碟或光碟,裝入廠家提供的驅動程式。
電腦音效卡常見故障三:音效卡無法“即插即用
1. 儘量使用新驅動程式或替代程式。筆者曾經有一塊音效卡,在Windows 98下用原驅動盤安裝驅動程式怎么也裝不上,只好用Creative SB16驅動程式代替,一切正常。後來升級到Windows Me,又不正常了再換用Windows 2000(完整版)自帶的音效卡驅動程式才正常。
2. 最頭痛的問題莫過於Windows 9X下檢測到即插即用設備卻偏偏自作主張幫你安裝驅動程式,這個驅動程式偏是不能用的,以後,每次當你刪掉重裝都會重複這個問題,並且不能用“添加新硬體”的方法解決。筆者在這裡泄露一個獨門密招:進入Win9xinfother目錄,把關於音效卡的*.inf檔案統統刪掉再重新啟動後用手動安裝,這一著百分之百靈驗,曾救活無數音效卡性命……當然,修改註冊表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3. 不支持PnP音效卡的安裝(也適用於不能用上述PnP方式安裝的PnP音效卡):進入“控制臺”/“添加新硬體”/“下一步”,當提示“需要Windows 搜尋新硬體嗎?”時,選擇“否”,而後從列表中選取“聲音、視頻和遊戲控制器”用驅動盤或直接選擇音效卡類型進行安裝。
常見故障四:播放 CD無聲
1. 完全無聲。用Windows 98的“CD播放器”放CD無聲,但“CD播放器”又工作正常,這說明是光碟機的音頻線沒有接好。使用一條4芯音頻線連線CD-ROM的模擬音頻輸出和音效卡上的CD-in即可,此線在購買CD-ROM時會附帶。
2. 只有一個聲道出聲。光碟機輸出口一般左右兩線信號,中間兩線為地線。由於音頻信號線的4條線顏色一般不同, 可以從線的顏色上找到一一對應接口。若音效卡上只有一個接口或每個接口與音頻線都不匹配,只好改動音頻線的接線順序,通常只把其中2條線對換即可。
常見故障五:PCI音效卡出現爆音
一般是因為PCI顯示卡採用Bus Master技術造成掛在PCI匯流排上的硬碟讀寫、滑鼠移動等操作時放大了背景
噪聲的緣故。解決方法:關掉 PCI顯示卡的Bus Master功能,換成AGP顯示卡,將PCI音效卡換插槽上。
常見故障六:無法正常錄音
首先檢查麥克風是否有沒有錯插到其他插孔中了,其次,雙擊小喇叭,選擇選單上的“屬性→錄音”,看看各項設定是否正確。接下來在“控制臺→多媒體→設備”中調整 “混合器設備”和“線路輸入設備”,把它們設為“使用”狀態。如果“多媒體→音頻”中“錄音”選項是灰色的那可就糟了,當然也不是沒有挽救的餘地,你可以試試“添加新硬體→系統設備”中的添加“ISA Plug and Play bus”,索性把音效卡隨卡工具軟體安裝後重新啟動。
常見故障七:無法播放Wav音樂、Midi音樂
不能播放Wav音樂現象比較罕見,常常是由於“多媒體”→“設備”下的“音頻設備”不只一個,禁用一個即可;無法播放MIDI檔案則可能有以下3種可能:
1. 早期的ISA音效卡可能是由於16位模式與32位模式不兼容造成MIDI播放的不正常,通過安裝軟體波表的
方式應該可以解決
2. 如今流行的PCI音效卡大多採用波表合成技術,如果MIDI部分不能放音則很可能因為您沒有載入適當的波表音色庫。
3. Windows音量控制中的MIDI通道被設定成了靜音模式。
常見故障八:PCI音效卡在WIN98下使用不正常
有些用戶反映,在音效卡驅動程式安裝過程中一切正常,也沒有出現設備衝突,但在WIN98下面就是無法出聲或是出現其他故障。這種現象通常出現在PCI音效卡上,請檢查一下安裝過程中您把PCI音效卡插在的哪條PCI插槽上。有些朋友出於散熱的考慮,喜歡把音效卡插在遠離AGP插槽,靠近ISA插槽的那幾條PCI插槽中。問題往往就出現在這裡,因為Windows98有一個Bug:有時只能正確識別插在PCI-1和PCI-2兩個槽的音效卡。而在ATX主機板上緊靠AGP 的兩條PCI才是PCI-1和PCI-2(在一些ATX主機板上恰恰相反,緊靠ISA的是PCI-1),所以如果您沒有把PCI音效卡安裝在正確的插槽上,問題就會產生了.

故障檢查

1. 供電
電源插座12V到78L05三端穩壓器輸入腳,輸出正5V電壓給音效卡IC。
2. 音效卡IC 正常工作時應該發熱
其中1-12腳比較重要,包括供電、晶振的兩個腳、控制信號
3. 晶振
24.576MHz,旁邊有兩個22PF 的小電容
Ø 一通電就有波形
Ø 進98後才有波形
Ø 只有電平,沒有波形,電壓一高一低。
4. 功放
只是把音效卡輸出的音頻信號進行放大(功放壞會引起聲小、雜音、無音)
引起音效卡故障的部分問題:
1. 供電。
2. 晶振。
3. 音效卡晶片。
4. 功放。
5. 音效卡及功放周邊的小電容。
6. CMOS設定錯誤會引起無聲、裝不上音效卡。
7. BIOS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