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一齋,名善長,晚號夢新,北京人。生於1874年,卒於1953年,享年79歲。韓氏少年考入太醫院醫學館學習,並拜太醫院院判李子余為師。4年後畢業,供職於太醫院,任恩糧。辛亥革命後,於府右街石板房胡同寓所懸壺濟世,每日患者盈門,門庭若市,在京行醫50餘年頗負盛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一齋
- 別名:夢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74年
- 逝世日期:1953年
- 性別:男
生平著作,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後世影響,
生平著作
韓一齋,名善長,晚號夢新,北京人。生於1874年,卒於1953年,享年79歲。韓氏少年考入太醫院醫學館學習,並拜太醫院院判李子余為師。4年後畢業,供職於太醫院,任恩糧。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辛亥革命後,於府右街石板房胡同寓所懸壺濟世,每日患者盈門,門庭若市,在京行醫50餘年頗負盛名。
學術思想
韓氏治病重視肝鬱,治虛損分五臟,治血證降逆化瘀,治嘔吐重升降補瀉。他主張治虛損要結合臟腑生克關係,全面分析。在治療過程中,總以穩妥輕靈為務,切不可急速求功,用藥過猛,顧此失彼,反而有害。韓氏認為,治病必須詳審病情。凡標本皆虛者則當補,標本皆實者宜當瀉。有標實而本虛,或本實而標虛,有舍本從標,有舍標從本。他說:“凡降者必先升,但升者不使過高,降者宜求其緩。降其蘊邪,驅其滯熱,升其不足,以補其正,斯為得之。”治病欲想降(攻),必先考慮升(補)。用升法宜當求其適合,不可升之太過。久病或虛弱者,使用通降法時,尤宜緩和穩妥,不可過急過猛,恐其病去正傷。所用通降之法,是指內有蘊熱停滯,故當驅之。所云升其不足,指正虛清陽不能上升,故當補之。對於久病重病,邪實正虛之人,攻補兩難,必須審察標本虛實,採用兼顧並籌之法,靈活運用,多能取效。
臨床經驗
韓氏認為,肝氣橫逆,克犯脾胃,治宜疏肝理氣,採用柴胡、香附、蘇梗、青陳皮、鬱金等。肝氣鬱久化火,火性上炎,治宜泄肝折熱,採用龍膽草、黃芩、夏枯草、蘆薈、青黛、知母、山梔、連翹等。肝陽上亢,治以平肝鎮逆,採用紫貝齒、瓦楞子、代赭石、生牡蠣、旋復花、白蒺藜、羚羊角、鉤藤、炒蠶砂、炒僵蠶、靈磁石、茯神等。陰虛肝熱,治以清肝育陰,採用生地、杭芍、女貞子、旱蓮草、丹皮、阿膠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