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鬱熱

肝胃鬱熱是腎內科的無傳染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胃脘灼熱疼痛,痛勢急迫,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或數。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肝胃鬱熱
  • 所屬科室:內科 - 腎內科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否
治則,取穴,操作,食療,

治則

疏肝解郁,泄熱和胃。

取穴

肝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操作

用刮痧法配以點揉法。先刮中脘、足三里,另加點揉內庭、太沖,每穴3-5分鐘;再刮肝俞、胃俞,按同一方向刮至皮膚出現痧痕為度。再用瀉法重點刮內庭、太沖、肝俞,由輕到重,以出現痧痕為度。然後用手指揉壓胃俞、足三里,每穴3~5分鐘,以得氣感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食療

1化瘀養肝蜜 山楂250克,丹參500克,枸杞子250克,蜂蜜1000克,冰糖60克。 先將前三味藥浸泡2小時後煎成藥液,再把蜜、糖兌入藥液內,以微火煮沸30分鐘,待至蜜汁與藥液溶合而呈黏稠時離火,冷卻後盛入容器內密封保存。 每日3次,每次1匙,以開水沖飲,可連續擊服用2~3個月。
2黑豆川芎粥 黑豆25克,川芎10克,粳米50莧,紅糖20克。 川芎水煎去渣,先加黑豆煮熟,再入粳米同煮為粥,放入紅糖即成。 作早晚餐服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