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曜

韋曜

韋曜(204年―273年),本名韋昭,字弘嗣,吳郡雲陽(今江蘇丹陽)人。三國時期著名史學家、東吳四朝重臣。韋曜是中國古代史上從事史書編纂時間最長的史學家,後世《三國志》多取材其《吳書》。少時好學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書郎、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太史令中書郎等職。258年,孫綝廢黜孫亮,立孫休皇帝,改元永安,昭立五經博士而創設國學,立太學博士制度,韋昭官拜中書郎,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國子學。264年,孫休去世,孫皓即位,韋昭封高陵亭侯,擔任中書僕射侍中,領左國史。後為孫皓所害,時年七十歲。著有《吳書》(合著)、《漢書音義》、《國語注》、《官職訓》、《三吳郡國志》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曜
  • 別名:韋昭
  • 國籍:中國(東吳)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吳郡雲陽(今江蘇丹陽)
  • 出生日期:204年
  • 逝世日期:273年
  • 職業:史學家、官員
  • 主要成就:參與主持編撰《吳書》
  • 代表作品:《吳書》《漢書音義》《國語注》《官職訓》《三吳郡國志》等
  • 爵位:高陵亭侯
  • 官至:中書僕射、侍中、左國史
  • 兒子:韋隆
  • 字號:弘嗣
人物生平,論說博弈,未任侍講,孫皓責怒,以茶代酒,慘遭殺害,軼事典故,姓名疑問,成語典故,歷史評價,個人作品,死後葬地,家族成員,

人物生平

論說博弈

韋曜,本名韋昭,字弘嗣,吳郡雲陽(今江蘇丹陽)人。年少時喜好學習,善於撰寫文章。初任丞相的掾史,外出授任西安縣令,回到京城後任尚書郎,升任太子中庶子。當時蔡穎和韋曜同在東宮任職,喜好圍棋。太子孫和認為此事沒有益處,故讓韋曜著文論說此事。

未任侍講

孫和被廢黜皇太子之位後,韋曜轉任黃門侍郎。會稽王孫亮即位後,諸葛恪輔佐朝政,上表推薦韋曜擔任太史令,撰寫《吳書》,華覈薛瑩等於他一起參與此項工作。吳景帝孫休登基後,韋曜被任命為中書郎博士祭酒。孫休命韋曜依照劉向所創體例,校核審定各類書籍,又打算請韋曜擔任侍講。而左將軍張布是孫休親近的寵臣,做事頗有過錯,忌憚韋曜這樣的精明又意志堅定的侍講儒士,唯恐他用古今事例警戒孫休,就堅決爭辯說韋曜不能擔任此職。孫休因此對張布極為不滿。然而韋曜最終也未能得以入宮擔任侍講。
韋曜(遊戲形象)韋曜(遊戲形象)

孫皓責怒

吳末帝孫皓即位後,封韋曜為高陵亭侯,升任中書僕射,後降職為侍中,長期兼任左國史。 當時孫皓周圍的人迎合孫皓旨意,多次說出現祥瑞感應現象。孫皓以此詢問韋曜,韋曜回答說:“這只是人家箱匣中的東西而已。”有一次,孫皓想為自己的父親孫和作“紀”,而韋曜堅持以孫和未登帝位為據,只宜將其歷史記載文字定作“傳”。就這樣幾次三番,韋曜逐漸受到孫皓的責怒。韋曜為此深感憂慮,並且當時身患疾病,需服藥醫治監視護理,於是自稱年老體弱,請求辭掉侍講、左國史二職,希望能夠完成所寫之書,將他從事的工作交給別人,孫皓沒有答應。

以茶代酒

孫皓每次設宴,常常都是一整天,入席之人無論酒量如何都要以七升為最低限,即使自己不能全部喝完,也要被強迫灌完夠數。韋曜一向飲酒不過二升之量,起初他受到特殊禮遇時,孫皓常減少他的酒數,或者暗中賜給他茶水代替酒,這也是以茶代酒歷史典故的來源。而韋曜漸漸不受孫皓寵幸之後,反而更被強迫喝酒,往往因所飲不足量而受懲罰。另外孫皓在酒後讓侍臣侮辱詰責大臣們,以嘲弄相侵,互相揭短作為樂趣。這時誰要有所過失,或者誤犯孫皓之諱,就要遭到拘捕,甚至被斬殺誅死。韋曜認為朝臣在公共場合相互謗毀傷害,內心就會相互滋生怨恨,使大家不能和睦共濟,這並非好事,故此他只是出示難題,提問經典的辭義理論而已。孫皓認為韋曜不接受皇帝詔命,有意不盡忠主上,於是將他對韋曜前後不滿的嫌隙忿恨積累一起,於鳳凰二年(273年),將韋曜拘捕入獄。
以茶代酒以茶代酒

慘遭殺害

在獄中,韋曜通過獄吏上呈奏章企求赦免,但孫皓對此無動於衷,反怪他的奏章有墨污,又以此詰問韋曜。而華覈也接連上奏營救韋曜,孫皓不準許華覈的請求,於是下令誅殺韋曜,終年七十歲,並將韋曜的家屬流放到零陵郡

軼事典故

姓名疑問

韋曜本名韋昭,《三國志》為避晉文帝司馬昭諱而將其更名為曜。但是《三國志》對於其他“昭”字的出現均不避諱(如張昭胡昭昭儀等),獨獨把韋昭的名字改了,這是為什麼呢?據後代學者考證,得出結論,可能韋昭本身就有一個別名,叫做韋曜,而《三國志》借用的可能正是這個別名。這樣一切就都能說通了。畢竟《三國志》對於晉朝帝王的名字多數還是不避諱的,很是開放。

成語典故

歷史評價

陳壽:“韋曜篤學好古,博見群籍,有記述之才。”
三國志13的韋曜三國志13的韋曜
王安石:“揚雄有前言,韋曜存往牒。”
葉適:“王蕃、樓玄、賀邵、韋昭、華覈,吳之將亡,孫皓酷暴,尚有此人。孔子稱‘殷有三仁’,殷聖賢數十世之天下,其亡,有此仁人,固其宜也。悲夫!”
宋庠:“先儒自鄭眾、賈逵、王肅、虞翻、唐固、韋昭之徒並治其章句,申之以注釋,今惟韋氏所解傳於世。韋氏以鄭、賈、虞、唐為主,而增損之,故其注備而有體,可謂一家之名學。”
黃震:“《國語》文宏衍精潔,韋昭注文亦簡切稱之。”

個人作品

《吳書》(合著,合著者:華覈周昭薛瑩梁廣
《洞記》
《博弈論》
《國語注》
《辯釋名》
《官職訓》
《吳興錄》
《漢書音義》
《孝經解贊》
《注孝經論語》
《三吳郡國志》
《春秋外傳國語》

死後葬地

據《韋氏族譜》載,韋昭死後,葬於今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境界延陵“九女墩”,後來,韋氏後人散居陝西、廣西、江蘇全國各地,韋氏一脈也因族史淵源而人才輩出,著名的開國上將韋國清就是系出此族。據《明隆慶丹陽縣誌校注卷八》載,“射仆韋昭墓,在延陵鎮,劉宰碑尚存。”《延陵韋氏族譜世表卷之九》明確記載:“昭公字弘嗣………獄死與天璽丁酉八月十六時年七十餘歲,公體魄墓葬九女墩。”
2005年,位於鎮江市丹陽延陵鎮彪塘村的九女墩被盜,《揚子晚報》及時報導了《遭盜掘“九女墩”系三國韋氏墓》新聞,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2013年3月30日,來自全國各地的韋氏宗親於延陵鎮彪塘村九女墩開展大型而隆重的公祭活動,追思韋昭的賢德,2013年4月2日的《丹陽日報》社會新聞專門配發了相關的報導,標題為《延陵韋氏公祭“三國司馬遷”》,對九女墩即為韋昭墓給予了客觀的闡述。

家族成員

兒子:韋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